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院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品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的排序比(DUI)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幂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品规稳中有增,用药金额逐年增长,但占药品总消费金额的比例相对恒定;其中以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品规最为齐全,用药金额最大、使用频度最高。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品规多,应用量增长迅速,应用范围广,但存在部分过度使用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我院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2010年中药注射剂使用品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的排序比(DUI)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品规稳中有增,用药金额逐年增长,但占药品总消费金额的比例相对恒定;其中以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的品规最为齐全,用药金额最大、使用频度最高。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品规多,应用量增长迅速,应用范围广,但存在部分过度使用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以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2009年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9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9年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稳居首位,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舒血宁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DDDs排序前3位的是银杏达莫注射液、注射用炎琥宁和注射用穿琥宁;同类中药注射剂单品种的DDC相差很大.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基本合理.随着中药注射剂ADR逐渐显现,应重视中药注射剂ADR监测工作,加强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2011年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用药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C)及药品金额排序与DDDs排序的比值作为评价指标,对2011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年共使用42个品规34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醒脑静注射液,活血类药物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足,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9,(2)
目的分析2015—2017年建湖县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方法从HIS中调取2015—2017年建湖县人民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和金额,以及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查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采用Excel统计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DUI)。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额逐年下降,其中基本药物金额占中药注射剂金额逐步上升。活血化瘀类品种数基本占一半,使用金额占比逐年增加,DDDs占比逐年上升;抗肿瘤及扶正类用量较大,但得到有效控制。使用金额排序连续3年第1位的是热毒宁注射液,DDDs排序连续3年第1位的是红花注射液,DUI≥1. 0情形相对较多,其平均DDC较低。药品不良反应类型大部分为一般ADR (占73. 74%),发生例数逐年减少,其中抗肿瘤及扶正类4个品种发生76次(占76. 77%),且与用药频度DDDs等呈现正相关性。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仍需加强临床使用监管及干预,规避活血化瘀类过度使用,防范扶正类制剂ADR,全面促进中药注射剂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医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情况及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法(DDD),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值(B/A)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7~2019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及占比略有下降,祛瘀剂类药物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其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用药金额连续3年最高,丹参注射液始终占据DDDs排序首位。结论: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个别品种存在排序比过低、经济性较差等问题,应加强临床药师处方点评和干预,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探讨其合理使用与发展趋势。方法统计我院2012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强度、用药频度、销售金额及其排序等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使用金额逐年增加,DDDs、DDC及排序比同步性好。结论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2009年~2010年20种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对我院20种中药注射剂2009年~2010年销售金额、DDDs、DDC进行分析。结果:我院销售金额排前20位的中药注射剂主要为祛瘀剂和温里剂,价格较为低廉的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用药频度较高。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较为合理,但仍有许多方面函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6,(9)
目的分析2012~2014年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及合理性评价,对比干预前(2012年)与干预后(2014年)数据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调取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数据,对中药注射剂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查阅病历系统及合理用药分析系统,评价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结果干预后(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下降,2012—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分别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6.48%、7.15%、6.49%;祛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最为广泛,位居第1位,历年占比均超过45%;舒血宁注射液连续3年居于DDDs排名第l位;药物利用指数(DUI)趋向合理。结论干预行之有效,干预后(2014年)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下降、品种减少,DDDs排序品种合理、DUI指数趋向合理。但仍存在不规范之处,有待通过行政监管、药学干预、合理用药宣传等手段来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0.
陈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65-66
目的:调查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用药金额(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2010~2012年的用药金额逐年增长,分别为15.7%、20.6%,心脑血管类用药金额占首位。结论:中药注射剂使用增长较快,要引导临床合理用药,才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数据库,对我院住院患者2015年7至12月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占用药总金额的20.86%。用药金额最大的为活血类用药。大多数中药注射剂的DDDs和用药金额同步。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较多,集中在活血、补益、清热、抗肿瘤4类药,尤其以活血类最明显;同时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复杂,不良反应逐年上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中医》2021,36(8)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和药品说明书中的要求,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随机选择的184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一点评表格,记录患者基本情况、药品使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例中药注射剂住院病历中,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共91例,不合理使用率为49.46%;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主要为溶剂选择不适宜,用法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超说明书用药,重复用药;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共出现14例。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存在较多问题,应该加强各科室临床应用的管理,以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台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采用Excel对2012~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与日均费用(DDC)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品种少,临床使用集中,都集中在心脑血管类和抗肿瘤类这两大临床区域。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量、销售金额都在不断增长。结论:可适当增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药价适中的中药注射剂,增加临床的用药选择。中药注射剂应用基本合理并呈持续增长趋势,可加强监管,避免出现过度使用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住院患者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临床用药情况,并探讨其合理性,为我院规范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2015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及构成比各科室使用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100例病例,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处方点评分析。结果 2015年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中用药金额最高的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金额及使用病例数最多的均为神经内科;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100份病例中有60例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溶媒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疗程不合理及适应症不适宜四个方面。结论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较为稳定,但使用的合理性有待于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情况,为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及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用量、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排序和分析。结果:我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逐年上升趋势明显,品种和规格稳定,心脑血管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占主导地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应用广泛,心脑血管类尤为突出,应加强用药管理和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全院中药注射剂的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近三年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的增长速度略慢于整体中成药总用药金额的增长速度。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活血化瘀和补益两大类,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连续3年居临床使用之首,其中血塞通冻干粉稳居第一。抗肿瘤类及作为抗肿瘤辅助用药的补益类中药注射剂的日用药金额偏高,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我院临床应用广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用药前景广阔,但临床应用中应重视其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和经济用药,减少过度用药和不良反应的反生率。  相似文献   

17.
杨芳  严虹霞 《光明中医》2021,36(1):24-26
目的探讨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促进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的住院病历800份,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与分析。结果抽取的800份病历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20种;不合理病历251份,占31.4%。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给药途径不适宜、溶媒选择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超疗程用药、超剂量用药等。结论通过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的专项点评,发现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比例较高,应制定干预措施,促进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评价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我院")2014~2017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以期为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肿瘤中药注射剂提供实际参考。方法通过His检索我院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病区药房、急诊药房和静脉配置中心所有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使用记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我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占比逐年下降,参麦注射液用药频度值在2014年、2015年及2017年均居首位,排序比值在四年内均≥1.0,2014~2017年共呈报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21例。结论 2014~2017年我院抗肿瘤注射剂用量保持平稳,无过度应用趋势,参麦注射液品种用药频度高,选择倾向大且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某中医医院2015—2019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调取五年间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据,对用药品种、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排序比、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使用情况及用药规律。结果中药注射剂占全年药品销售金额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肿瘤用药占全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的50%左右,临床选择的品种主要倾向于心脑血管、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结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制定合理措施,加强监管,可有效地防控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用药疗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我院住院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药品说明书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的要求,对我院2013 年1-5 月132 例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点评与解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配伍禁忌、溶媒不适宜和适应症不适宜等方面.结论 我院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上存在-些不合理用药现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规范用药,以促使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更加安全、合理、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