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苓 《药品评价》2012,(3):9-13
骨质疏松症(0steoporosis,oe)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这是一种骨骼的退化性疾病,伴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的定义是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了骨密度和骨质量两个方面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3.
骨软骨瘤是骨的一种良性肿瘤。一般多发生在长管状骨的千骺端,发生在骨组织以外的骨软骨瘤较为少见。我们曾经治一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会文 《蚌埠医药》1993,11(4):46-49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FibrousHistiocytoma,简称MFH)是近20年来才逐渐认识的一种破坏性大、易复发,易转移、致命性的恶性瘤。既往由于认识不足而多误为横纹肌肉瘤,纤维肉窟、成骨肉瘤,恶性巨细胞瘤等。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软组织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而原发于骨则比较少见,Feldman於1978年首先提出该瘤可原发于骨,认为它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国内献1980年始有报告到日前为止献报告已有100余例,说明本病在临床上井非少见。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WHO资料显示,本病是人类的第六大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患病率正日益上升。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年来已得到了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等的高度重视。1993年WHO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系统性代谢性骨病。2001年的NIH会议引入了骨质量的概念,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了骨密度和骨质量的综合特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骨强度指标在指导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诊断及随诊指标的限制,使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一直局限在通过药物治疗提高骨密度上,而忽略了骨生长依赖于适应的骨变应这一骨生长机制。最近,骨质疏松的诊断指标从以前的骨密度发展到目前的骨强度(抗骨折能力),其病因分析也在遗传、内分泌和营养等之外引入了骨应力生物力学机制,因此,单纯增加骨密度不再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7.
《上海医药》2012,(23):59-F000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该病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具有明确的病理生理、社会心理和经济后果的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大大增加了老年人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腰酸背疼、腿抽筋、驼背、变矮,严重的容易骨折且不易愈合。  相似文献   

9.
成骨不全亦称脆骨症,是中胚层发育障碍造成广泛骨胳、肌腱、皮肤、巩膜、牙齿、内耳等结缔组织异常的一种病态。本病有遗传性倾向,但本组4例则为单发。X线检查对其诊断起非常重要作用,但其临床表现和X线改变多种多样。近年来我们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它属中医学“骨痿”、“骨痹”等病证范畴。我们根据“补肾”的原则.应用强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并与骨疏康颗粒对照,进行了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