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流行性出血热以病毒唑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5月曾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以常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中患者以病毒唑对其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对其作出分析比较。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中患者消失时间比对照组明显较短,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两组患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流行性出血热以病毒唑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能够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尽快改善,减轻患者痛苦,并且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是在临床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一种有效药物,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以结肠运动功能减弱为特征的一类顽固性便秘,表现为粪便在结肠中的传输速度异常减慢,无便意,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以往均为单纯的内科保守治疗,对重症者治疗较为棘手且效果不佳。我科自1999年1月至2006年1月对58例STC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对符合CVA诊断的108例患儿血清按EHSA法测定MP-IgM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08例CVA患儿40例MP—IgM阳性,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咳嗽、干咳无痰,以清晨为重,冬季发病多,患儿和(或)亲属有过敏史,临床体征少。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效果欠佳。加用大环内酯抗生素类效果明显。结论CVA与MP感染关系密切,对CVA患儿应常规检测MP以排除MP感染,阳性者在按哮喘治疗同时予抗MP治疗,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左旋精氨酸对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实验证实,左旋精氨酸(L-Arg)对日本大耳白兔肝缺血一再灌注损伤(HIRI)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但对于围手术期HIRI,L-Prg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国内外少见详细报道。本研究以动物实验结果为依据,在肝脏手术阻断肝门前20min静脉注入L-Prg溶液以保护肝脏功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急性有毒气体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资料以中度中毒为基础,在内科治疗相同的情况下,观察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BEAM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对有毒气体中毒的脑组织有明显效果。结论初步探讨,提示BEAM的改变,因毒种不同而不同,治疗效果亦有不同。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肺纤维化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媛  柴燕玲  张涛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507-1508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间质性肺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病因不明,病死率高,传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毒副作用明显。目前对IPF的治疗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以肺泡上皮和成纤维细胞为主要治疗靶点的抗纤维化治疗,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对当前肺纤维化的治疗研究新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应用高频喷射通气对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经临床实践证实其具有可靠的疗效,且不需要气管插管或切开,以建立人工气道。此方法容易操作,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8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有食生螺肉史,潜伏期2~20d;以剧烈头痛、躯体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脑膜刺激征不明显;周围血及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头颅CT正常,脑电图α波变慢;用阿苯哒唑、地塞米松治疗效果好,预后佳。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在不同的药物处理,疗程、剂量和感染时间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以感染率,囊重(抑制率)、囊数及包虫病理改变为评价指标,观察了联合应用阿苯达唑与吡喹酮治疗小鼠腹腔感染的原头节及包虫囊的效果。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无论对感染的原头节还是发育的包虫囊均有明显疗效,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在原头节感染早期用药的效果较优,这一结果对临床化疗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疏肝健脾汤辅助治疗肝郁脾虚型抑郁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西药治疗效果肯定,作用迅速,但药物毒副反应较明显,患者依从性差,躯体症状改善不理想。2007年1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自制中药汤剂疏肝健脾汤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40例,近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郑晓霞  于珊  汪志敏 《山东医药》2004,44(15):52-52
2002~2003年,我们对具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妇在剖宫产术中切开子宫下段前即给予卡孕栓舌下含化,以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大部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多属晚期,治疗以化疗为主。我科采用长春瑞滨(NV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外周静脉注射NVB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丝光绿蝇针刺诱导血淋巴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针刺体壁诱导后丝光绿蝇血淋巴的部分性质。方法丝光绿蝇Ⅲ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48h提取血淋巴,观察其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效果。设置3μl、5μl、7μl不同的血淋巴加样量实验组,记录不同加样量对金黄葡萄球菌的的抑菌效果;设置不同稀释浓度,记录不同浓度的血淋巴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诱导后48h的血淋巴置于冰箱保存后,设置36℃和100℃不同解冻温度,观察不同温度解冻的血淋巴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效果。诱导后48h的血淋巴,100℃水浴3min,观察其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诱导后48h的血淋巴,1/2、1/4、1/8、1/16、1/32、1/64的不同稀释浓度,对金黄葡萄球菌均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丝光绿蝇诱导后48h的血淋巴,对上述8种细菌都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对溶壁微球菌抑菌环最大,对金黄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环次之。不同的加样量实验,以加7μl的抑菌效果最佳;36℃和100℃不同温度解冻,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均有抑菌效果,36℃解冻效果好于100℃;100℃水浴3min,对金黄葡萄球菌仍有抑菌活力。结论丝光绿蝇针刺体壁诱导后48h的血淋巴,具有较强和较广的抗菌活力,抗菌活力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抑菌试验加样以7μl为宜,解冻以36℃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脑卒中病人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病人23例,对其进行进食康复训练,比较康复训练前后吞咽障碍好转程度。结果 康复训练总有效率为82.61%,康复训练前吞咽功能优良率为21.73%,治疗后为60.87%。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5.
比较进口与国产格列美脲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一效果,对88例符合标准的病例分为A、B两组分别使用进口和国产格列美脲片进行观察,8周后FPG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和81.82%,2hPBG分别为77.27%和72.72%。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成本一效果比差别明显,为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社区医生糖尿病(DM)的诊疗知识水平并对“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继续教育模式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方法2002年7-10月,对北京市海淀区和朝阳区的632名医师进行DM诊疗知识基线问卷调查;对海淀区实施新型培训模式,朝阳区仍沿用常规的继续教育模式;2004年7-10月,对两区医生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社区医生DM诊疗知识水平较低。(2)接受新型培训模式的医生DM诊治水平的平均总分由53.0提高到85.6(P<0.01)。(3)处于常规教育模式下医生的平均总分由50.9提高到52.2(P<0.05)。结论“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新型继续教育模式明显优于常规的继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7.
肩胛提肌劳损是以肩背部及项部疼痛不适、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临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们应用小针刀治疗本病7例,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27~53岁。病变位于左侧4例,右侧2例,双侧1例。患者自感肩背酸痛,肩胛内上角明显压痛,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1999-2004年结肺核合并2型糖尿病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结核中毒症状不典型,其中以咳嗽、咳痰、纳差、乏力、心悸、气促为主要表现,低热、盗汗不明显。血糖控制程度明显影响结核病灶的愈合。结论积极控制好血糖是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肺癌误诊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多数国家仍在升高。我国肺癌在城市中占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农村占第三位。发病率也有明显增高的趋向,已引起广泛重视。肺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对误诊原因的分析以减少误诊,从而更好地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血便粘液、腹痛、腹泻为主要表现的结直肠慢性疾病,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和结肠镜检查的广泛开展,近年来国内报道例数明显增多,但对其治疗效果各医院报道不一。自1994年1月至1997年7月,我们采用止血宝(陕西岐山制药厂生产)、灭滴灵和地塞米松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