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生儿HIE脐血IL-6、IL-8与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脐血 IL - 6、IL - 8与 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 4 0例 HIE患儿 IL- 6、IL- 8与 TNF- α水平 ,并与 4 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显示与正常新生儿比较 ,HIE患儿与正常对照儿相比脐血IL - 6水平分别为 ( 61.0 4± 2 3 .0 6)对 ( 91.83± 3 7.5 4 ) ng/L ( P<0 .0 1) ,IL - 8分别为( 0 .3 4± 0 .0 9)对 ( 0 .2 6± 0 .0 7) μg/L( P<0 .0 1) ,TNF- α分别为 ( 1.0 3± 0 .3 0 )对 ( 0 .83± 0 .3 1) μg/L( P<0 .0 1) ;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因此 ,我们认为 ,围产期窒息与HIE患儿脐血 IL - 6水平减低、IL - 8与 TNF-α水平升高有关 ;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某些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外周血IL-6、IL-8与TNF-α变化的临床意义,采用放射免疫法,对生后1天(24小时内)、3天及7天检测了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外因血IL-6、IL-8与TNF-α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新生儿比较,HIE患儿生后1天血清IL-6水平分别为(52.6±24.5)对(80.2±29.4)ng/L(P<0.01),IL-8分别为(0.47±0.13)对(0.68±0.16)μg/L(P<0.01),TNF-α分别为(1.18±0.31)对(0.91±0.30)μg/L(P<0.01),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至生后1周IL-6、TNF-α恢复至正常,与对照组水平相比P>0.05,而IL-8则仍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P<0.01).因此,认为围产期窒息与HIE患儿外周血IL-6与IL-8水平减低,TNF-α水平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某些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感染中IL-8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IL 8和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免疫比浊法 ,检测 6 7例新生儿感染患儿血清中IL 8和CRP的含量。以 5 0例出生 3d后的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4 3例患儿 (未用抗生素组 )IL 8的含量为 (196± 82 ) pg/mL ,与正常对照组 (6 8± 2 3)pg mL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CRP为 (38± 10 )mg/L与正常对照组 (6± 2 )mg L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1) ,且二者具有正相关性 (r =0 95 8,P <0 0 1)。另 2 4例患儿(已用抗生素组 )IL 8和CRP的含量分别为 (85± 36 ) pg mL和 (10± 4 )mg L ,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IL 8和CRP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是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时外周血IL_6、IL_8与TNF_α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用放射免疫法于生后24小时内、3天及7天检测了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外周血IL_6、IL_8与TNF_α水平 ,并于生后第1天取血后即刻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HIE患儿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 ,与正常新生儿比较 :①HIE患儿生后1天血清IL_6水平分别为 (52.6±24.5)ng/L对 (80.2±29.4)ng/L(P<0.01) ,IL_8分别为 (0.47±0.13) μg/L对 (0.68±0.16) μg/L(P<0.01) ,TNF_α分别为 (1.18±0.31) μg/L对 (0.91±0.30) μg/L(P<0.01) ,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 ;至生后1周IL_6、TNF_α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 (P>0.05) ,而IL_8则仍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 (P<0.01) ;②IL_6、IL_8与TNF_α对脑血流动力学有一定影响 ,阻力指数 (RI)与IL_6呈负相关 (r= -0.61,P<0.01) ,与IL_8、TNF_α呈正相关 (r=0.80、0.72 ,P<0.01)。提示HIE患儿外周血IL_6与IL_8水平减低 ,TNF_α水平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某些发病过程 ;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可能是免疫学异常参与HIE发病过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 (CSF)中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5 0例初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 ,其中化脓性脑膜炎(PM ) 1 8例 ,病毒性脑膜脑炎 (VE) 32例 ,进行了CSF中IL - 6和TNF水平测定 ,并与 1 2例对照组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 PM组患儿CSF中IL - 6和TNF水平 (分别为 746± 499pg/ml和 5 6 5± 371 pg/ml)明显高于VE组 (分别为 1 6 5± 1 76 pg/ml和 75± 73pg/ml)和对照组 (分别 1 0± 1 7pg/ml和 2 1± 2 6pg/ml) (均 P <0 .0 0 1 ) ,VE组CSF中IL - 6和TNF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患儿CSF中IL - 6和TNF水平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之间相关性分析 ,未见显著性意义。结论 IL - 6和TNF参与了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 ,CSF中IL - 6和TNF的测定可能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外周血IL-6、TNF-α与NO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用放射免疫法与硝酸盐还原酶两点法于生后第1天(24小时内)、3天与7天检测了40例HIE患儿及40例正常新生儿外周血IL-6、TNF-α与NO水平的变化。结果 HIE患儿和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IL-6水平分别为(52.6±24.5)和(80.2±29.4)ng/L(两者比较P<0.01),TNF-α分别为(1.18±0.31)和(0.91±0.30)μg/L(P<0.01),NO分别为(70.3±32.7)和(89.2±35.9)μmol/L(P<0.05),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至生后1周IL-6、TNF-α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而NO则逐渐增高,至生后1周超过对照组水平(P<0.01)。结论 HIE患儿外周血IL-6与NO水平减低,TNF-α水平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某些发病过程;本研究为HIE的免疫学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8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白细胞介素 8(IL 8)为缺血 /再灌注时炎症细胞的释放产物 ,并可引起细胞损伤。该研究旨在探讨IL 8是否参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5 0例HIE患儿 (HIE组 ,其中轻度HIE 1 8例 ,中度HIE 1 7例 ,重度HIE 1 5例 ;合并感染者 2 9例 ,未合并感染者 2 1例 )、30例正常新生儿 (正常对照组 )及 2 0例患感染性疾病无HIE患儿 (感染组 )血清IL 8水平 ,HIE患儿经治疗后复查血清IL 8。结果 HIE组血清IL 8水平高于对照组 (2 1 .5 2± 9.5 9pg/mlvs 1 4 .4 3± 4 .84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重度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轻度HIE组 (2 6 .0 7± 1 3.83pg/mlvs 1 7.5 6± 6 .5 2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中度HIE组比较 (2 1 .71± 5 .6 5 pg/m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HIE患儿治疗后IL 8水平较治疗前下降 (1 4 .5 3± 4 .87pg/mlvs 2 2 .6 0± 7.0 6 pg/m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有感染合并症HIE患儿血清IL 8水平高于无感染合并症患儿及感染组患儿依次为 2 3.79± 1 1 .0 4pg/ml,1 8.38± 6 .0 7pg/ml,1 8.2 2± 8.0 1 pg/m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HIE时血清IL 8升高 ,病情越重升高越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Ⅰ型糖尿病患儿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技术 ,对Ⅰ型糖尿病患儿 32例、健康儿童 2 2例的血清TNF α、IL 2、IL 6、C 肽 (C P)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1)糖尿病组TNF α水平 [(1.11± 0 .2 4) μg/L]低于正常对照组 (t=4.6 8P <0 .0 1) ,IL 6水平 [(0 .79± 0 .2 0 ) μg/L]低于正常对照组 (t=4.0 5 ,P <0 .0 1) ,IL 2水平 [(7.9± 2 .4) μg/L]高于正常对照组 (t=3.6 0 ,P <0 .0 1) ;C 肽水平 [(0 .79± 0 .19) μg/L]低于正常对照组 (t=7.0 8,P <0 .0 1)。正常对照组TNF α为 (1.37± 0 .12 ) μg/L ,IL 6为 (0 .98± 0 .11)μg/L ,IL 2为 (5 .9± 1.0 ) μg/L ,C 肽为 (1.14± 0 .16 ) μg/L。 (2 )血糖的变化与TNF α、IL 2、IL 6均无相关关系 (r=0 .2 47、0 .30 1、0 .2 38,P均 >0 .0 5 ) ,C 肽的降低与TNF α、IL 6的降低呈正相关 (r =0 .5 81、0 .491,P均 <0 .0 5 ) ,与IL 2的升高呈负相关 (r =- 0 .46 1,P <0 .0 5 )。结论 血清TNF α、IL 6、IL 2的变化可能与Ⅰ型糖尿病患儿自体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过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正常新生儿尿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分析其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病情评估中的意义。方法生后1、3、7d天收集正常新生儿(126例)和HIE患儿(151例)尿液,应用EIA法检测8isoPGF2α含量。结果(1)正常新生儿生后1周内尿8isoPGF2α水平为(28.3±9.5)ng/mmol·Cr。(2)病程第1天,轻、中、重度HIE患儿尿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65.3±13.2)、(154.6±31.6)和(241.7±41.0)ng/mmo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高于正常新生儿水平(P<0.01);病程第3天,轻度HIE患儿下降至正常新生儿水平(P>0.05),而中、重度HIE患儿仍高于正常新生儿水平(P<0.01);病程第7天,HIE患儿及正常新生儿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3)以尿8isoPGF2α45.5、91.7和217.5ng/mmol·Cr作为区分正常与轻度HIE、轻度与中度HIE、中度与重度HIE的界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2%和99.2%、100%和95.2%、65.8%和100%。结论生后1周内正常新生儿尿8isoPGF2α水平相对稳定;HIE患儿尿8isoPGF2α峰值于病程第1天出现,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是一项评估患儿病情可靠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脊液 (CSF)γ 干扰素 (IFN γ)、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α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 )及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变化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NS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 14例化脓性脑膜炎 (PM)、30例病毒性脑膜炎 (VM)及2 2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CSF中IFN γ、G CSF、TNF α、IL 6及IL 8水平。结果 PM组G CSF及IL 8[(132± 4 1)、(2 5 3± 0 5 6 ) μg/L]水平明显高于VM组 [(5 3± 2 2 )、(0 5 3± 0 4 6 ) μg/L](P <0 0 0 1) ;IFN γ在VM组 [(2 0± 0 4 ) μg/L]水平明显高于PM组 [(0 8± 0 5 ) μg/L](P <0 0 1) ;各脑膜炎组中TNF α及IL 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G CSF及IL 8水平增高程度与CSF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 ;IFN γ增高程度与CSF白细胞数及葡萄糖定量间无相关性。结论G CSF、INF γ及IL 8在CSF中显著增高有助于PM与非PM的鉴别诊断 ;TNF α、IL 6在感染性脑膜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其在CSF中的变化对感染性脑膜炎患儿鉴别诊断无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012445新生儿HIE脐血IL一‘、IL一8与TNF一。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刘敬…//中国小儿血液一2001,6(1)一8一9,18 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4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IL一6、IL一8与TNF一a水平,并与40例正常新生儿比较。结果显示与正常新生儿比较,HIE患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脐血IL一6水平分别为(61.04士23 .06)对(91.83士37.54)n以L(P<0.01),IL一8分别为(0.34士0.09)对(0.26士0.07)拜g/L(尸<0.01),TNF一a分别为(1 .03士0 .30)对(0 .53士0 .31)拜以以尸<0.01);而且病情越重改变越明显。表2参5(李瑛) 012446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随访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正常和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确定新生儿血浆8-iso-PGFz。正常参考值范围,分析HIE患儿8一iso—PGF2α水平变化及其对HIE病情评估的价值。方法正常新生儿72例,HIE患儿129例,分别于生后第1、3和7天采集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8-iso-PGF2α浓度。结果(1)新生儿生后1周血浆8-iso-PGF2α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3.39±6.25)ng/L(95%可信区间11.78~16.56ng/L)。(2)HIE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于生后24h内达高峰,轻、中、重度HIE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分别为(51.48±17.70)、(121.78±33.99)和(240.80±91.91)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生后第1天HIE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高于正常新生儿水平(P〈0.01);生后第3天,轻度和中度HIE患儿血浆8-iso-PGF2α水平下降至正常新生儿水平(P〉0.05),但重度HIE患儿于生后7d的血浆水平仍高于正常新生儿水平。(4)以正常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浆8-iso-PGF2α的均值+2倍标准差作为区分正常与异常的界限,诊断HIE的特异性为93.9%,敏感性为97.2%。结论HIE患儿血浆8-iso-PGF2α峰值于病程第1天出现,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血浆8-iso-PGF2α水平测定是一项评估HIE患儿病情可靠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IL-13、SccAg与毛细支气管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3(IL 13)、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Ag)及免疫球蛋白E(IgE)与毛细支气管炎 (简称毛支 )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36例毛支患儿、2 6例哮喘患儿、4 0例肺炎患儿及 33例正常儿童血清IL 13、SccAg及IgE水平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毛支患儿发作期血清IL 13(10 4 91± 18 0 5 )ng/L及SccAg(2 4 9± 0 38)ng/ml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85 15± 17 98)ng/L ,(2 30± 0 34)ng/ml及正常对照组 (77 2 7± 18 16 )ng/L ,(2 2 9± 0 34)ng/ml(P<0 0 5 ) ,而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毛支发作期患儿血清IgE水平(370 91± 6 9 2 6 )kU/L显著高于缓解期 (189 4 6± 70 36 )kU/L(P <0 0 5 ) ,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15 1 6 6± 70 17)kU/L(P <0 0 5 )。 (3)毛支发作期患儿血清IL 13、SccAg及IgE水平显著低于哮喘发作期 (14 7 0 0± 2 3 78)ng/L ,(3 0 1± 0 37)ng/ml,(6 5 9 5 2± 70 5 1)kU/L(P <0 0 0 1)。 (4 )毛支患儿发作期血清IL 13、SccAg及IgE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 (80 74± 18 0 8)ng/L ,(2 31± 0 35 )ng/ml,(15 2 87± 6 6 91)kU/L(P <0 0 5 )。 (5 )毛支患儿发作期血清IL 13水平与SccAg、IgE及SccAg与IgE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中IL 10和峰流速 (PEF)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发作期哮喘患儿 18例 ,对照组 2 1例 ,均为健康儿童。哮喘患儿均于住院后立即采集急性期静脉血液标本 3mL ,同时测定PEF值详细记录。经GINA方案的系统治疗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后采集恢复期静脉血液标本 3ml。血清IL 10测定采用抗体夹心ELIS ALA法 ,同时测定PEF值。结果 哮喘发作期IL 10 (7 6 0± 2 18)ng/L ,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15 2 5± 3 4 4 )ng/L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发作期PEF(73 38± 33 80 )L min ,明显低于正常对组 (15 7± 2 2 13)L min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哮喘组治疗前、后IL 10测定恢复期 (14 2 9± 2 98ng L)明显高于发作期 (7 6 0± 2 18ng L)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PEF测定恢复期 (14 0± 5 1 82 )L/min明显高于发作期 (73 38± 33 80 )L min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结论 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血清IL 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哮喘恢复期患儿 ,表明IL 10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清IL 10含量及PEF值的研究对哮喘病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且为IL 10成为新一代抗炎药物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 (CSF)中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 5 0例初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 ,其中化脓性脑膜炎(PM ) 1 8例 ,病毒性脑膜脑炎 (VE) 32例 ,进行了CSF中IL - 6和TNF水平测定 ,并与 1 2例对照组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 PM组患儿CSF中IL - 6和TNF水平 (分别为 746± 499pg/ml和 5 6 5± 371 pg/ml)明显高于VE组 (分别为 1 6 5± 1 76 pg/ml和 75± 73pg/ml)和对照组 (分别 1 0± 1 7pg/ml和 2 1± 2 6pg/ml) (均 P <0 .0 0 1 ) ,VE组CSF中IL - 6和TNF水平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别P <0 .0 1和P <0 .0 5 )。患儿CSF中IL - 6和TNF水平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之间相关性分析 ,未见显著性意义。结论 IL - 6和TNF参与了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 ,CSF中IL - 6和TNF的测定可能对化脓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脑炎的鉴别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在过敏性紫癜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培养模型 ,ELISA法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 MC)活化后培养上清IL 6、IL 1β、TNF α、IL 10等细胞因子的含量 ;AnnexinV/PI双染色法 ,流式细胞仪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培养上清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结果 ①过敏性紫癜组PBMC体外刺激活化后IL 6、IL 1β、TNF α、IL 10等细胞因子的分泌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培养上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 (34 7± 10 3) %明显高于对照组 (3 6± 0 9) %。②抗IL 6、IL 1β、TNF α单克隆抗体联合阻断可明显降低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培养上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 (2 2 6±5 9) % ,而抗IL 10单克隆抗体阻断则明显增加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培养上清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率 (5 6 9± 16 5 ) %。③于过敏性紫癜患儿PBMC培养上清加入外源性IL 10 ,可明显降低IL 6、IL 1β、INF 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 ,并明显降低内皮细胞凋亡率 (11 8± 3 1) %。结论 IL 10作为机体炎症反应负反馈调节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在过敏性紫癜炎症因子所介导的血管内皮损伤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败血症危重患儿与血浆IL-6 TNF-α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败血症危重患儿在病原未明确前临床治疗有一定的盲目性 ,该文探讨败血症危重患儿与血浆IL 6 ,TNF α水平的关系 ,找到一个生化指标来协助败血症危重患儿病原菌未明确前的临床诊断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31例败血症危重患儿及 2 3例病毒感染危重患儿 ,2 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浆IL 6 ,TNF α的水平。结果 败血症危重患儿组血浆IL 6 ,TNF α水平高于病毒感染危重患儿组和正常健康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病毒感染危重患儿组血浆IL 6 ,TNF α水平高于正常健康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血浆IL 6 ,TNF α水平升高提示感染存在 ,当血浆IL 6 ,TNF α水平升高明显时对败血症危重患儿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感染性疾病及早产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白细胞介素 6(IL 6)检测值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间接了解新生儿部分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方法  选择 3 3 1例住院新生儿 ,分为HIE组、感染组、早产儿组 ,与 3 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血清IL 2、IL 6的水平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①患病新生儿IL 2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 ,P <0 0 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其中早产儿组最低仅为 1 3 5pg/ml;②感染组IL 6增高最为明显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P <0 0 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其中 2 5例败血症患儿的IL 6均 >5 0pg/ml。 结论  ①新生儿感染性疾病、HIE及早产儿的免疫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介导特异性免疫的IL 2检测值低于健康新生儿 ;②本文首次报道早产儿IL 2检测值 ;③感染组介导天然免疫的IL 6高于健康新生儿 ,认为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TNF.α和IL.1β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HIE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本科住院的HIE患儿94例.其中男51例,女43例;胎龄(38.76±1.35)周;出生体质量(3.34±0.58) kg;轻度38例,中度31例,重度25例.另选同期32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新生儿血清MIF、TNF.α和IL.1β水平,并对HIE新生儿MIF与TNF.α、IL.1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HIE组新生儿MIF、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1);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血清MIF、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a<0.0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其中重度HIE组表达最高;HIE患儿血清MIF水平与TNF.α、IL.1β水平均呈正相关(r=0.76、0.89,Pa<0.01).结论 MIF、TNF.α和IL.1β参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联合检测对HIE的病情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12 8例肺炎患儿血清β2 微球蛋白 (β2 MG)及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 ,并与 38例健康儿童相比较。结果 轻、重型肺炎血 β2 MG水平分别为 (3.0 8± 0 .72 )mg/L ,(3.5 6± 0 .5 3)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 (1.83± 0 .5 7)mg/L ,P <0 .0 1;IL 2水平分别为 (2 .13± 0 .84)ng/L ,(1.95± 0 .79)ng/L较对照组 (5 .31± 1.2 4)ng/L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儿童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