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针刺结合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坐骨神经痛患者的意义研究.方法 6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坐骨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方法治疗,试验组采取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疗效.结果 试验组简易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5.50±0.21)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8.5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4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二组患者各52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针灸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单纯性针灸治疗,现对比分析二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前,二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颈椎活动度评分(ROM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ROM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观察组VAS评分、ROM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疗效评价,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二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确切,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还可以加强患者的颈椎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使用针刺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针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针刺结合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针刺组(70.0%).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针刺结合推拿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结合推拿组治疗后VA、BA的Vm、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针刺组VA、BA的V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针刺结合推拿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能有效改善VA、BA的平均血流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推拿与针灸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脑血管科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0)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n=44)基于对照组加用针灸与推拿,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62.5%,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灸与推拿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效果优良,可减轻其神经缺损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仰卧位和坐位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颈源性头痛患者6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仰卧位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坐位推拿手法治疗。1次/d,约30min/次,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位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坐位推拿手法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聂颖坤 《首都医药》2022,(9):113-115
目的 探讨对中度缺铁性贫血患儿予以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江门市新会区妇幼保健院于2020年11月-2021年10月一年间收治的58例中度缺铁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行治疗分组,对照组(n=29)予以右旋糖酐铁口服液治疗,观察组(n=29)则基于对照组联合中医推拿治疗,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脊推拿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颈源性肩周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2组,对照组54例予以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联合传统推拿治疗,观察组64例予以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联合整脊推拿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结果对照组无效10例,有效24例,显效20例,总有效率为81.48%,观察组无效4例,有效26例,显效34例,总有效为93.75%,经χ~2检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52,P=0.028)。治疗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为(78.25±2.16)分,观察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为(88.49±2.27)分,经t检验,观察组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7.29,P=0.024)。结论采用整脊推拿法治疗颈源性肩周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推拿联合肌力训练治疗髌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针对性选择2016年3-12月本科室收治的80例髌骨关节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n=40)采用单纯的推拿按摩进行治疗,而联合组(n=40)患者则在推拿按摩的基础上结合肌力训练以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而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VAS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联合组为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治疗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两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髌骨关节病的治疗当中采取推拿按摩结合肌力训练的方法可有效的促进患者肌力和肢体功能的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值得作为临床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医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和病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采用针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比疗效、JOA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JOA评分、下肢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的治愈率较高,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在骨科临床上治疗该疾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梁晟 《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230-230
目的 探讨针刺推拿并用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09月份-2012年03月份我院治疗的65例颈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患者(针刺推拿并用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针刺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推拿并用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显著,建议临床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2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诊治的紧张性头痛患者中抽取95例作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观察组应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受干扰程度变化。结果 (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6%,高于对照组的81.3%(P<0.05);(2)经治疗,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受干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且其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肩周炎患者1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75)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n=7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7.33%,治疗组有效率92%,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行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某院2018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n=60)与试验组(n=60),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药+康复治疗,试验组行补阳还五汤加减+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1)。结论在脑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者中,行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针刺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评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葛根汤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3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65)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n=65)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葛根汤口服.4周为一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9.23%,治疗组有效率9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汤联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敷贴结合推拿用于脾胃虚弱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脾胃虚弱型患者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并遵从随机抽签法分组,治疗组(n=39)应用中药敷贴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n=39)则口服多潘立酮治疗,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胃泌素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胃泌素之间无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胃泌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是97.44%,高于对照组的84.62%(P<0.05).结论:中药敷贴结合推拿用于脾胃虚弱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其胃泌素分泌量,可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推拿治疗颈源性网球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颈源性网球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0%和96%,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4%和76%。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比对照组高,二者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治疗颈源性网球肘能够提高对患者治疗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同时减轻患者治疗疼痛,安全可行,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5年5月长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抽取94例,参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仅采取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远高于对照组的85.11%(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确切,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陆萍 《上海医药》2013,(14):28-30
目的:探讨用针刺、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107例肩周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结合组(简称针推组)37例、针刺组35例、推拿组35例,分别采用针刺结合推拿、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随访107例患者,针推组治愈32例,治疗率为86.50%,针刺组治愈15例,治愈率为42.85%,推拿组治愈19例,治愈率为54.28%。经统计学处理,针推组与针刺组相比,x2=10.105,P<0.05;与推拿组相比,x2=9.027,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刺是临床治疗肩周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特点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小。该方法经济实惠,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技术联合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口服替扎尼定,每天3次,第1周每次1 mg,第2周开始每次2 mg,连续治疗4周。同时,给予颈椎操训练,指导患者平时保持良好坐位姿势。观察组在口服替扎尼定、颈椎操训练基础上给予颈部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颈椎活动度(ROM)评分变化,以及总有效率等。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2、4周VAS、颈椎ROM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周VAS、颈椎ROM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技术联合口服替扎尼定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操作技术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循经走罐配合刮痧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意义.方法 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刮痧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循经走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常规指标评分、症状分级评分、证候疗效评分、骶髂关节评分及脊柱疼痛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常规指标评分(3.19±0.12)分高于对照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