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世界各地的心身疾患大幅度地增加,使得人们对心身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甚至在整个医学观念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也必然导致护理模式的转变。新护理观念的形成使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对患者心身的整体护理。心身疾患者又是实施综合性护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护理工作从单一的功能制护理发展为对身心及社会因素的整体护理。即在对患者进行躯体护理的同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护理,通过护士与患者的交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患者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地接受治疗,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  相似文献   

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模式转变过程的高层次护理手段。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利用心理学的方法预防和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与行为,是增进病人的心身健康最佳护理过程。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心理护理是老年病人康复的重要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也是有效提高老年病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护理工作正在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功能护理”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过渡和转变。在新的护理模式中,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疾病监护”等技能性活动,而是包括了有心理护理在内的更为复杂的创造性劳动。为此,全新的护理模式对护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环境的转变及人口的老龄化加速,脑梗死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护理也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从单纯对患者生活和疾病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需要,通过护患沟通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改变了护理对象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了康复或保持康复。所以在临床上积极纠正心理障碍对促进机体的康复有着重要意义,而对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互相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学模式提示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体,护理学也由单纯的疾病护理转变到“以病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随着医院管理的改革潮流,护理管理作为改革内容的一部分出现了新型的护理服务管理模式——“5S”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曾淑兰 《华夏医药》2007,2(1):70-71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而且已广泛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认同。当一个人患了病,其心理和行为便开始发生变化,当得知需要手术治疗的信息之後,这种变化会更加严重。有资料表明间轻度焦虑者疾病愈後好;严重焦虑者愈後不佳。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减轻焦虑、恐惧,促进血压脉搏的稳定,减少麻醉的用量,减轻术後疼痛,增加术後活动的主动性,降低术後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早日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衍变,护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其治疗均与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对癌症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增强他们对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促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是癌症病人心理护理目的和内容,对延长患者生命有重要作用。现将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癌症患者心理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使手术患者达到最佳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护理.为手术后的健康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1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分析由于每位手术患者病情、年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条件等的不同.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善于具体分析每位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1.
曹炅 《哈尔滨医药》2004,24(6):71-7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技术的发展,逐步将护理对象的心理研究与护理学相结合,发展成为护理心理学。运用护理心理学进行心理护理.使护患关系达到相互配合的心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已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和认同。我科开展了系统的心理护理工作,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浅谈心理护理在人工流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亚丽 《临床医药实践》2005,14(12):940-94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扩展和延伸,要适应这种发展的趋势,新的护理方法必然要产生并应用于临床,心理护理有它许多的理论和方法,正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2000-2004年开展人工流产术前的心理护理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孟新云  王春兰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4):2235-223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医院已实现病房宾馆化.设备现代化,监控自动化,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护理模式也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从医疗护理-心理护理-服务护理向整体护理模式转变。而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人性化护理.其中心内容是人性化服务护理。实施南丁格尔倡导的“要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这就要求护士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知识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转变的时候,护理的理念也在改变。近年来,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护理的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正深深地渗入到护理工作者的心中。我院产科自2005年以来根据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要求,结合产科的特点,深入开展人性化护理取得良好社会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功能制护理向整体护理发展。为适应当前医学模式的改革,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本身的心理素质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逐渐被科学的生理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代替。人们在对疾病的治疗上除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还要配合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本科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工作愈来愈被人们重视,而“希望语言”则是心理护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肝硬化患者,做好“希望语言”引导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结合25例肝硬化患者I临床护理实践,浅谈“希望语言”在开展对患者心理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董天贞  邓蔓菁  贾艳  张芸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319-3320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是指患者对牙科所持有的忧虑、紧张甚至恐惧的心理,行为上表现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拒绝治疗的现象.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开始采用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手段探讨诸如DA这类医学的心理问题.口腔护理是牙科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研究根据青少年不同的心理特点,将常规口腔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语言护理的类型及其在眼科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护理改革的不断深人,新的《医疗事故条例》的实施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被护理界所重视,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语言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语言对患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效应方面,有益的语言促使患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反之,会使患者产生心理障碍,影响治疗。只有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而语言护理作为心理护理的一部分,尤其对眼科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常可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癌症病人心理特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蓉清  白玉莲 《成都医药》2000,26(3):157-158
心理护理,能使癌症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分析病因,调整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医学模式的转变,必须导致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针对疾病本身,维护,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我们与病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