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55-356
目的观察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癫痫患儿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有利于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认知功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小儿癫痫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认知功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可提高疗效及患儿认知功能,降低GFAP水平,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5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其中2018年4月至2018年9月26例为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26例为观察组,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相比,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77%(21/26)低于观察组92.31%(24/26);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54%(3/26)高于观察组3.45%(1/26),均具显著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应用于小儿癫痫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是治疗小儿癫痫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金怡汶 《智慧健康》2023,(12):107-110
目的 研讨小儿癫痫使用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9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6)。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药物起效、病情控制、苏醒等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GFAP、S100-β蛋白、GABA与STESS分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FIQ、VIQ、PIQ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丙戊酸钠与左乙拉西坦,小儿癫痫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显著提升,药效更好,对血清指标与患儿认知功能也有明显改善效果,疗效可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IQ、VIQ及PIQ评分均较对照组高,GFAP、神经特异性烯醇酶、S-100β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均<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可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改善其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顾红菲  宁宪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7):2677-2678
目的:比较卡马西平、左乙拉西坦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伴中央-颞区棘波的良性癫痫患儿80例随机分为卡马西平和左乙拉西坦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电图、P3潜伏期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左乙拉西坦治疗组治疗后临床下痫样放电较卡马西平组减少,P3潜伏期缩短(均P<0.05)。治疗前后两组总智商(FI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乙拉西坦治疗组儿童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较卡马西平组提高(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对伴中央-颞区棘波的小儿良性癫痫患儿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癫痫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用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骨代谢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骨代谢指标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血钙离子和血磷离子明显高于对照组;碱性磷酸酶和甲状旁腺激素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胃肠不适、头晕、血白细胞总数减少及转氨酶升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左乙拉西坦对小儿癫痫临床效果显著,对骨代谢影响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癫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癫痫患儿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此基础上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联合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综合征(Lennox-Gastaut,LG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诊断为LGS的患儿分为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组和左乙拉西坦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干预,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LEV联合治疗组前后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脑电图棘慢波指数的变化,同时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作为评定工具,对LEV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对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及评定。结果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左乙拉西坦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0%,两组病例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值升高,脑电图棘慢波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患儿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V联合托吡酯治疗LGS综合征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联合托吡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综合征Lennox-Gastaut(LG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诊断为LGS的患儿分为左乙拉西坦治疗联合托吡酯治疗组和左乙拉西坦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干预,对照组患儿给予左乙拉西坦单药干预,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LEV联合治疗组前后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脑电图棘慢波指数的变化,同时采用中国修订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作为评定工具,对LEV联合治疗组前后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及评定。结果 左乙拉西坦联合托吡酯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0%,左乙拉西坦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0%,两组病例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患儿头颅磁共振波谱NAA(N-乙酰天门冬氨酸)峰值升高,脑电图棘慢波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患儿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EV联合托吡酯治疗Lennox-Gastaut综合征疗效好,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左乙拉西坦对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患儿的疗效观察及智力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保定市儿童医院2016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左乙拉西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P300潜伏期、智力水平、视听觉刺激的注意能力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67% vs.73.33%,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P300潜伏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7,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视觉刺激、听觉刺激的反应控制商数、注意商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86、2.347、3.143、2.113、4.171、2.052、3.592,P<0.05);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乙拉西坦治疗能够有效控制伴中央-颞区棘波良性癫痫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对于P300潜伏期以及智力水平存在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观察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共100例,以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单独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7/50)明显高于参照组64%(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展,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安全,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左乙拉西坦片对癫痫患者S-100β蛋白(S-100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18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单药组口服左乙拉西坦片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口服坦度螺酮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理状况和S-100β、 hs-CRP、 MDA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61%,高于单药组的77.97%(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HAMA-14、 HAMD-17评分低于单药组(P <0.05)。治疗后,联合组的S-100β、 hs-CRP、 MDA水平低于单药组(P <0.05)。单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与联合组的5.0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左乙拉西坦片治疗癫痫患者效果较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S-100β、 hs-CRP、 MDA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治疗老年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使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7%(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瞬时记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拉莫三嗪能够有效降低癫痫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癫痫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我院60例2017年1月-2018年12月癫痫伴抑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左乙拉西坦500 mg每日两次治疗,试验组则采取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舍曲林治疗,比较两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的癫痫每个月发作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认知功能MMSE评分以及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IE-31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高于对照组,且药物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安全性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联合盐酸舍曲林对癫痫伴抑郁的治疗作用确切,可有效控制癫痫,改善抑郁,且联合用药起效快,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以及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联用未增加不良反应,药物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56例小儿癫痫病患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在救治及诊疗的小儿癫痫病患中择取56例,限定入院时间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执行随机分组法,28例实验组病患行丙戌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28例对照组病患行丙戌酸钠治疗。结果:对比分析两组病患临床数据,明显实验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均更加理想,差异表达有统计学作用,即P<0.05。结论:56例小儿癫痫病患采用丙戌酸钠、左乙拉西坦治疗,效果理想,显著优于丙戌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易坦静结合头孢替安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头孢替安治疗,观察组39例采用易坦静结合头孢替安治疗。比较两组的炎症指标、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咳痰改善时间、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TNF-α、hs-CRP、IL-6、Ig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易坦静结合头孢替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可降低机体炎症指标水平,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曲美他嗪联合胺碘酮)与对照组(曲美他嗪).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小儿癫痫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98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的医嘱依从性、患儿生存质量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医嘱依从性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生存质量评分、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癫痫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患儿医嘱依从性、生存质量及家长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