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 DNA)抗体和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胶体金斑点渗滤法、免疫印迹法检测并分析本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52例SLE患者(SLE组)与同期85例健康者(对照组)的ANA、抗ds DNA抗体、抗ENA抗体。结果 SLE组患者三种抗体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NA、抗ds DNA抗体、抗ENA抗体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抗ENA抗体谱中,抗SS-A抗体的阳性率最高。狼疮性肾炎(LN)组的抗ds DNA抗体阳性率高于非LN组(P<0.05)。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中女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性(P<0.01),且以56~65岁患者阳性率最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NA、抗ds DNA抗体和抗ENA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减少单一检测的漏诊率,还可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且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的阳性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IgG4、IgG4/IgG、IgG4/IgG1在米库利兹病(M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3月—202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MD患者及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将MD患者纳入MD组,PSS患者纳入PSS组。两组均进行IgG亚类检测及抗核抗体(ANA)、抗SSA抗体和抗SSD抗体阳性率检测。比较两组IgG1、IgG2、IgG3、IgG4及IgG水平及IgG4浓度升高发生率,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阳性率,比较两组IgG亚类比值(IgG1/IgG、IgG2/IgG、IgG3/IgG、IgG4/IgG及IgG4/IgG1),分析IgG4、IgG4/IgG及IgG4/IgG1对MD的诊断价值。结果:MD组IgG2、IgG4、IgG水平均高于PSS组,IgG1水平低于PS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组IgG4浓度升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x2=38.437,P=0.000)。MD组IgG4/IgG、IgG4/IgG1均高于PSS组,IgG1/IgG、IgG3/IgG均低于PSS...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晋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RA患者88例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8例作为对照组, 均接受血清抗CCP、RF检测, 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抗CCP、RF水平[(121.15±76.67)RU/ml、(301.39±188.83)U/ml]均高于对照组[(20.75±6.40)RU/ml、(12.20±5.84)U/ml], P<0.05;观察组血清抗CCP诊断、RF诊断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抗CCP与、RF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与准确度(93.18%, 82/88;92.61%, 163/176)高于抗CCP诊断(77.27%, 68/88;85.23%, 150/176)及RF诊断(85.23, 75/88;91.48%, 161/176)。结论 RA诊断中应用血清抗CCP诊断、RF诊断均有较高的价值, 有较高的抗CCP、RF阳性检出率, 但二者联合检测诊断, 可进一步提高阳性检出率, 且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CCP、RF、CRP和ASO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文章对我院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分析,患者在2018年3月—2020年7月期间入院,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的70例非类风湿性关节炎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CCP),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水平检测,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抗CCP抗体水平是(92.34±32.64)U/mL,RF为(53.17±21.93)U/L,CRP是(23.64±10.48)mg/L,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8.202 9/6.858 6/11.841 9,ASO是(264.75±42.86)U/L,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7352;观察组RF阳性率是68.57%(48例),CRP阳性率是67.14%(47例),抗CCP抗体阳性率是71.43%(50例),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χ2=31.428 6/26.739 4/60.070 0,ASO阳性率是21.43%(15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χ2=3.451 5;观察组RF敏感度是68.57%,CRP敏感度是67.14%,抗CCP抗体敏感度是71.43%,ASO敏感度是21.43%,上述各指标检测特异度分别是93.45%、80.22%、58.37%、85.02%,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抗CCP抗体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敏感度较高,同时配合以RF、CRP检测能够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建议在临床推广,但ASO参考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作为RA组,并选取同期50例非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作为非RA组,选取50例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结果。结果 RA组患者的抗CCP抗体、RF检测结果均高于非RA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A组与非RA组的灵敏度分别为74.0%、52.0%,特异性分别为96.0%、82.0%,抗CCP抗体的诊断特异性高于RF,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检测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检测敏感率高、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假阳性情况。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2018年4月—10月本院患者31 036例,阳性标本再用TPPA进行确认。结果 TP-ELISA男性假阳性率4.88%,女性假阳性率3.92%。ELISA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假阳性率无性别差异。1≤S/CO 4组假阳性率21.15%,S/CO≥4组假阳性率2.39%,低S/CO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高S/CO组。65岁组假阳性率3.20%,≥65岁组假阳性率6.45%,≥65岁的假阳性率高于65岁。结论 TP-ELISA存在一定比例的假阳性,尤其对于老年人及弱阳性(低S/CO)标本,应用TPPA及其他的方法进行确认。  相似文献   

7.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环境、免疫、遗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紊乱在炎症性肠病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IBD与肠道免疫紊乱方面的关系进行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20例行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围手术期给予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治疗。比较两组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炎症指标及住院天数。结果:术前1 d,两组转铁蛋白(TFN),血清白蛋白(ALB)及前白蛋白(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TFN、ALB、P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试验组血清IgG、IgM、IgA、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及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检测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SLE患者和同期在该院接受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85例SLE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其中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发性流产(RSA)患者外周血自身免疫抗体、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RSA保胎患者500例作为RSA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的孕妇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外周血自身免疫抗体、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维生素D水平。结果 RSA组抗心磷脂抗体检出率21.8%、抗核抗体检出率20.4%、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检出率27.2%、抗子宫内膜抗体检出率19.0%、抗精子抗体检出率15.4%、抗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体检出率13.6%、CD4~+/CD8~+比值(1.58±0.26)均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CD4~+CD25~+Tr含量(10.82±2.13),25(OH)D含量(17.84±2.23)ng/mL均低于正常孕妇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身免疫反应、CD4~+/CD8~+比值升高,CD4~+CD25~+Tr、维生素D水平不足可能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尿沉渣检查在肾脏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4月184例医院收治的肾脏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与对照组(9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显微镜进行尿沉渣检查,观察组采用特殊显微镜进行尿沉渣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在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以及结晶等方面的阳性率,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肾脏疾病筛查中的敏感度、特异性与准确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红细胞阳性率为97.8%和95.7%、白细胞阳性率为96.7%和92.4%、管型阳性率为81.5%和77.2%、结晶阳性率为81.5%和68.5%,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特殊显微镜检查与普通显微镜检查的诊断敏感性为97.8%和96.7%、诊断特异性为91.3%和67.4%、诊断准确率为91.3%和91.3%,两种检查方法在敏感性和准确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特殊显微镜检查在诊断特异性方面明显高于普通显微镜检查(P<0.05)。结论尿沉渣检查在肾脏疾病诊断敏感性与准确性方面较高,但特殊显微镜尿沉渣检查的诊断特异性明显高于普通显微镜尿沉渣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春西部地区过敏原特异性IgE分布情况。方法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1 258例患者的19种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统计过敏原结果及种类。结果 1 258例患者,检出至少一种特异性IgE阳性率为34.0%。男性阳性率为33.5%;女性阳性率为34.5%。男女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豚草14.2%、艾蒿11.4%、屋尘螨/粉尘螨8.1%、猫毛3.8%、狗上皮2.4%、柳树/杨树/榆树2.1%,屋尘1.6%、蟑螂1.6%、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1.2%、葎草1.1%。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鸡蛋白2.9%、鳕鱼/龙虾/扇贝2.7%、牛奶2.3%、黄豆1.9%、蟹1.5%、虾1.3%、牛肉1.2%、花生1.0%、羊肉0.8%。混合过敏达到了相当高的比例。结论长春西部地区吸入性过敏原以普通豚草、艾蒿和屋尘螨/粉尘螨为主;食物性过敏原以鸡蛋白、鳕鱼/龙虾/扇贝、牛奶为主,明确过敏原,对过敏性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在孕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医院接收的妊娠中期孕妇98例,根据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状原氨酸(FT3)分为两组,49例甲状腺功能紊乱者为A组,49例非甲状腺功能紊乱者为B组,以同期49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受检者的TPOAb阳性率.结果 对照组TPOAb阳性率低于A、B组,其中B组TPOAb阳性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可能会引起TPOAb水平升高,进而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甲状腺激素作为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甲状腺功能对母婴健康影响较大,孕期行TPOAb筛查对妊娠结局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照分析ELISA与ECLIA检验在乙肝标志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从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随机筛选方法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配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检验方式为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ECLIA),对照组检验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进行检验对比,发现观察组发现的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率、乙型肝炎e抗体阳性率、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率、抗表面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00%、82.00%、82.00%、80.00%和78.00%高于对照组的62.00%、56.00%、60.00%、60.00%和50.00%,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ELISA与ECLIA检验在乙肝标志物诊断中的应用对照分析表明,在进行乙肝标志物诊断过程中使用ECLIA的检出率高于ELISA。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食物不耐受在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75例消化系统疾病患儿作为试验组,健康体检儿童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对14种食物的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试验组IgG阳性率前3位是牛奶、鸡蛋、小麦;对照组IgG阳性率前3位是牛奶、鸡蛋、虾。对比可知,试验组患儿牛奶、鸡蛋Ig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虾、蟹IgG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周、4周后,试验组患儿临床症状有效率为72.0%、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不耐受和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牛奶、鸡蛋是主要过敏原,提示医务人员加强饮食干预,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C-CIK细胞对急性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CIK组和DCCIK组各49例。选择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的CIK和DC细胞一同培养,将CIK细胞单独培养作为对照组。比较DC—CIK细胞免疫表型变化、DC-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活性、DC-CIK细胞和CI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单独培养CIK细胞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导致CD3+CD56+、CD8+、CD3+双阳性细胞比例随之增加(P<0.05);CIK细胞和DC细胞一同培养时CD3+CD56+、CD8+、CD3+的双阳性细胞均高于同条件没有进行培养的CIK细胞和DC细胞组(P<0.05);培养后的DC-CIK细胞对ANLL细胞以及ALL细胞的杀伤活性均高于CIK细胞组(P<0.05),对ANLL、ALL的杀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40:1-5:1效靶中,效靶和杀伤作用呈现正相关(P<0.05);CIK细胞单独培养组IFN-γ、IL-12的分泌量低于DC-CIK细胞共同培养组(P<0.05)。结论DC-CIK细胞的抗急性白血病的活性以及增值能力都高于CIK细胞,DC-CIK细胞抵抗急性白血病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就医的中老年患者24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血糖水平分为4组IFG(空腹血糖受损)组44例,IGT(糖耐量受损)组76例,DM(糖尿病)组58例,NGT(正常糖代谢)组68例,4组患者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小时血糖(2hPG)作统计分析。结果DM组FPG、2hPG、HbA1c相较于NGT,IGT,IF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HbA1c水平为(8.60%±1.11%),明显高于NGT组(5.11%±0.51%),IGT组(6.16%±1.05%)以及IFG组(5.89%±0.9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6.5%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切点,敏感性为93.1%,特异性为95.2%,阳性似然比为19.3,阴性似然比为0.07。在非糖尿病组中,HbA1c水平在5.7%~6.4%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7,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前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整合素相关蛋白(CD47)在实体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设计检索策略,通过知网、维普、万方、CBM、PubMed、EMBASE、OVID和Cochrane图书馆注册数据库(CENTRAL)检索关于CD47表达与实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和总生存情况关系的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乙型肝炎感染患者55例(2017年6月-2018年9月),所有患者分别进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血清标志物进行检测,观察两种检测方式检测结果。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诊断准确率98.18%,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83.64%,P<0.05,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HBV表面抗原阳性率76.36%,HBVe抗原阳性率41.82%,HBVe抗体阳性率74.55%,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0.05,两种检测方式HBV核心抗体阳性率、HBV表面抗体阳性率对比,P>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标志物测定中,相比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准确率更高,效果更佳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医院在2017年8月-2019年10月时间段收治的53例乳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普通超声成像和超声弹性成像两组成像方法,将两种成像方法的影像学检查结果分别归纳为参考组和探究组。对照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指标包括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53例患者病理检查发现病灶共57个,包括良性40个,恶性17个,参考组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44%(43/57)、62.50%(5/8)、77.55%(38/49);探究组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72%(50/57)、91.67%(11/12)、86.67%(39/45)。经比较,参考组与探究组的敏感度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52,P=0.110);参考组与探究组的符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60,P=0.091);参考组与探究组的特异度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6,P=0.25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患者中应用时总体评价较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乳腺肿瘤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和特异度,进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早期接受有效的干预措施,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