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洛他定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眼干燥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门诊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84例(186眼)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2例(93眼)。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洛他定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试验)结果、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天症状与体征评分、BUT、SchirmerⅠ试验结果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但试验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诉眼红加重、眼痒、刺激感等不良反应。结论奥洛他定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16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奥洛他定片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34%)显著优于对照组(81.71%),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奥洛他定片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普拉洛芬滴眼液运用于白内障术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5例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后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氟米龙滴眼液术后治疗,研究组采取普拉洛芬滴眼液术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视力矫正优良率为92.50%,且该组干眼症状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氟米龙滴眼液而言,白内障术后患者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过敏性结膜炎使用氯雷他定或氯雷他定结合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的140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均有70例。常规组患者接受氯雷他定治疗,试验组接受氯雷他定和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奥洛他定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常规组共有15例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21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0.00%(49/70);试验组有30例治愈,20例显效,17例有效,3例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7%(67/70)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地塞米松、盐酸奥洛他定联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比常规氯雷他定治疗优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接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我院对100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照组使用诺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6.0%,对照组是80.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25,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结论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细菌性结膜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不良反应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术后干眼症患者68例,按照随机平行的原则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4例患者使用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的34例患者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评分。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中21例显效、12例有效、1例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34例患者中13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2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为(7.24±1.35)mm与泪膜破裂时间(9.37±2.42)s、荧光素染色评分为(0.72±0.21)分,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泪液分泌试验(8.79±1.64)mm与泪膜破裂时间(11.07±2.97)s、荧光素染色评分为(0.98±0.49)分,两组对比,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璃酸钠滴眼液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青光眼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2例细菌性结膜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52/56),明显高于对照组[83.93%(47/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愈时间为(3.07±1.0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6.75±1.17)天],差异具有显著性(t=-18.912,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1/56),明显低于对照组[8.93%(5/56)],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替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痛苦,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热毒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内丘县人民医院2014-06/2015-06收治的102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儿接受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04%(50/5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31%(43/5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使用诺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氯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诺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评分(8.42±1.58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评分(5.02±1.14分)。结论在对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诺氟沙星滴眼液对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同时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临床确诊的116例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作两组,对照组58例患者给予阿西洛韦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组58例患者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的75.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和复发率为5.17%均低于对照组的8.62%和17.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影响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且无需特殊处理。结论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比较,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176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9年1月,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即对照组(88例)、观察组(88例),对照组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治疗,观察组行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的鼻痒评分为(0.26±0.03)分、喷嚏评分为(0.35±0.04)分、鼻塞评分为(0.40±0.04)分、耳、眼、鼻评分为(0.33±0.03)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鼻痒、喷嚏、鼻塞、耳、眼、鼻等症状评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变应性鼻炎患儿接受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联合西替利嗪滴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对不同程度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4月在本院医治的鼻炎患者200例,按病情分成轻度、重度组,各100例,两组均进行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1年后,比较两组病患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用药及体征评分均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用药及体征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7%)显著低于重度组(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2015年3月-2018年12月,共有10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本院就诊,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层法将入选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54例)。两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54例联合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治疗,观察组54例联合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治疗,对比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气促、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气促频率、肺功能指标(PEP、FEV1%)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5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4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气促、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用药治疗前,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气促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气促频率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54例的肺功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气促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54例支气管哮喘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沙丁胺醇雾化可有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患者的气促频率,减少用药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复方酮康唑软膏联合碳酸氢钠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门诊治疗的8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真菌转阴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 <0.05)。(2)观察组真菌转阴率为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见到明显不良反应,仅观察组有1例患者外耳道出现短时间的轻微灼热刺痛感,经调查论证与用药无关,积极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复方酮康唑软膏联合碳酸氢钠治疗真菌性外耳道炎疗效确切,真菌转阴率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急性肺炎患者中选择116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组内包含58例患者,和对照组,组内包含58例患者。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各项主要临床症状和临床体征的转归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性肺炎治疗总有效率91.38%,显著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咯痰缓解时间,发热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胸片好转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肺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从而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蛇荣皮汤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疗效。方法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接受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中,抽取94例,采用数字单双原则将47例单数患者分为对照组,将47例双数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降糖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西药氯雷他定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应用中药乌蛇荣皮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乌蛇荣皮汤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的改善,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根据入院时间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观察组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对照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7%)高于对照组(84.1%),P <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时段为2018年1月—2019年3月,抽取研究时段本院收治的80例癫痫患儿开展研究,以不同的治疗措施作为分组依据,将8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用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40例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比2组代谢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代谢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不仅能改善代谢指标,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6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行MEA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FL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控制效果73.68%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低于对照组5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效果较为理想,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体会。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氨茶碱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纯氨茶碱治疗)各40人。结果与对照组(77.5%)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较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EV1(2.61±0.54)L、FVC(3.21±0.58)L、FEV1/FVC(80.54±9.57)%改善情况均较明显(P<0.05)。结论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运用氨茶碱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患者的慢性咳嗽症状有所缓解并逐渐消失,在治疗期间也并未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其临床价值较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