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2007年,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入境旅客进行检疫查验时,分别发现3例外籍HIV感染者。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在检验检疫人员的监护下,HIV感染者分别离境回国。这3起案例的发生,说明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对短期入境旅客HIV感染的监测不容忽视;应该建立健全口岸艾滋病监测网络,加强口岸各相关单位联防协作,以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01年云南各国境口岸艾滋病监测工作进行总结,以了解云南国境口岸艾滋病流行规律。〔方法〕对2001年云南各国境口岸检测出的98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云南国境口岸HIV感染者的流行分布相当广泛;HIV感染者主要集中于性活跃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在职业分布上,以边民、劳务人员为主,外籍人员HIV感染率显著高于中国籍人员,入境人群HIV感染率高于出境人群。〔结论〕云南省面临着输入性艾滋病病例传入后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莞口岸三资企业从业人员中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对2000~2001年从东莞口岸入境的三资企业境外人员进行了艾滋病血清学检验。〔结果〕检出3例HIV感染者,分别为台湾籍1人;缅甸籍1人;巴西籍1人。经流行病学调查,3例HIV感染者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为性传播。〔结论〕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到我国三资企业从业的外籍人员日益增多,有些是来自艾滋病高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机关应加强对这一重点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效地控制艾滋病从国外传入国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3126名临沧口岸入境人员艾滋病抗体结果分析,深入了解临沧口岸入境人员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为口岸艾滋病监测、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抗体诊断试剂盒进行初筛;或者用雅培层析快速法试剂条进行初筛[1];以蛋白印迹法进行确认。结果中国籍人员检出率为0.64%,外国籍人员检出率为2.16%,感染者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感染途径以不洁性行为为主。结论临沧口岸HIV传入的危险性较大,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应积极进行HIV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起外籍HIV感染者入境事件的处理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加强对短期入境者中HIV感染者的监测,防止艾滋病进一步传播.[方法] 2004年1月20日,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京机场办事处接到南京边防检查站通报:在对来自日本大阪航班入境旅客进行检查时,根据边防内部资料,发现1名日本籍男性HIV感染者.[结果]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检验检疫人员和边防人员的监护下,该日本籍HIV感染者离境回国.[结论] 随着入出境人员的逐年增加,对短期入境者HIV监测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1990年1月至1992年12月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入境旅客艾滋病监测情况。在监测的16308人中,发现HIV抗体阳性者17例。作者结合本口岸实际情况,阐述了国境卫生检疫在防止艾滋墒传入中的作用,并对进一步做好防止艾滋病的传入和HIV抗体阳性者的后续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包机遣返偷渡人员的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为国境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传染病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对福州空港口岸1998-2000年,3 244名偷渡遣返人员实施艾滋病、梅毒监测.检出HIV感染者2例,检出率为0.062%,检出梅毒感染者48例,检出率为1.48%.提示包机遣返人员是艾滋病、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因此应加强对偷渡遣返人员的传染病监测,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福州空港1例外籍HIV感染者的应急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一例感染艾滋病外籍入境旅客处置的分析,探讨入境旅客检疫查验新思路.方法 对福州空港口岸一例感染艾滋病外籍入境旅客的发现、调查、监管及监护出境等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处置措施进行评价.结果 本次应急处置发现病人及时、人员组织严密、处置方法得当、应用法律正确.结论 在对入境旅客查验中应重点加强医学巡查,其巡查范围包括整个入境旅客检疫监管区域;加强与海关、边防、口岸、航空公司等有关部门的配合,加大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9.
湖北口岸入境人员梅毒与艾滋病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梅毒与艾滋病是我国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监测的重要传染病,也是我国禁止入境的疾病之一。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依法对经湖北口岸入境人群进行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血清学监测。现将1986~2005年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归国劳务人员入境检疫和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强化入境检疫的监督力度。[方法]对舟山口岸发现的15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揭示入境检疫对控制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作用。[结果]15例艾滋病感染者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境外有高危行为,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有6例在入境时未作HIV抗体检测,其中1例失控时间长达4年之久,期间继续发生高危行为造成持续的再传播。[结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短期入出境人员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存在管理上的盲区,很难适应目前我国国境口岸控制艾滋病疫情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归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