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谢君尧 《实用医技杂志》2012,(12):1318-1319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病,近年来证实其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对消化性溃疡作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是对消化性溃疡治疗认识的一个飞跃,使用该治疗方法使国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尤其是其复发率均明显降低。而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和幽门螺杆菌的主要药物[1,2]。我们观察了以PPI为基础的中和治疗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聪慧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379-1380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愈合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分析17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前后的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结果在根除治疗后有159例14C尿素呼气试验为阴性,根除率为89.3%;复查胃镜,痊愈54例,好转89例,总有效率为89.94%,半年后143例复查胃镜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5.59%。有19例患者14C尿素呼气试验仍为阳性;复查胃镜,只有2例治愈,3例好转,有效率为26.31%,该5例患者在半年后复查胃镜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60%。结论选择合适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和复发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PU)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胃酸分泌增多、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十二指肠黏膜防御机能减弱是引起本病最主要的原因.随着西医制酸制剂和抗Hp药物的广泛使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目前已不困难,但仍无法有效防止PU的复发.有关学者的研究表明,抑酸治疗后2年内,本病的复发率可高达90%[1].即使采用针对Hp的系统治疗,一年的复发率也在27%[2].因此,如何减少和杜绝溃疡的复发,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溃疡宁煎剂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性溃疡 (Pepticulcer)包括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是人类的常见病 ,世界性分布 ,估计约有 1 0 %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1 ] 。自 1 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 ren及marshall首次成功分离胃幽门螺杆菌 (Hp)以来[2 ] ,人们已经认识到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 ,而且与溃疡的复发密切相关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提高溃疡病的治愈率[3 ] 。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溃疡宁煎剂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 4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全部来自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 ,共入选 80例 ,其中门诊病人 5 8例 ,住院病人 2 2例 ,随机…  相似文献   

5.
两种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复发率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和单纯溃疡治疗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4月-2005年4月6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半年后复查胃镜及临床症状复发情况。评价两组复发率。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率为36.6%,两组间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治愈消化性溃疡,明显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75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梁菁(广西柳州卫校附属医院内科柳州市545000)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愈合率;复发率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而其本身有很高的自愈率,同时也容易复发,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种类繁多,但有相当数量的药物并没有真正...  相似文献   

7.
高明杰 《中外医疗》2010,29(30):117-117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由于受H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大多数能在治疗期间(4~8周)获得满意效果,但是停药后复发的问题却屡见不鲜。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寄生于胃粘膜的革兰阴性微需氧菌,是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之一。许多研究表明,Hp有着严重的致病性,感染后能导致胃炎及消化性溃疡。而这主要取决于能产生粘膜损伤和细胞凋亡的Hp毒力因子和机体的炎症反应。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共同的致病和致复发因子[1],目前研究已证明清除幽门螺杆菌能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体外药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对呋喃唑酮(痢特灵),甲硝唑(灭滴灵)及阿莫西林等均敏感[2]。  相似文献   

8.
67例复发消化性溃疡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沈阳二四五医院消化内科2011年1月-2011年12月治疗的67例复发消化性溃疡,分析导致复发消化性溃疡的原因。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应用富士88型电子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32例,胃溃疡56例,十二指肠溃疡76例,男性106例,女性26例。所有病例均应用尿素酶法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100%为阳性。明确诊断后给患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果胶铋抗幽门螺杆菌治疗2周,后继续口服质子泵抑制剂4周。6周后复查胃镜及幽门螺杆菌检测,随访观察。结果治疗6周溃疡愈合125例,愈合率94.69%。幽门螺杆菌根除113例,根除率85.60%。67例2年内复发,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溃疡43例,复发率50.75%。复发病例幽门螺杆菌检测均阳性,26例长期口服NSAID,12例长期吸烟及饮酒。结论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该病复发率亦高,幽门螺杆菌,NSAID,饮酒是导致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通常把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分别称之胃溃疡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有学者统计其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左右.传统治疗上主要以制酸为主.后来发现幽门螺杆菌(HP),证实其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而药物根除胃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明显减少复发,从而使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周期明显缩短.目前西医采用以铋剂、H2受体阻滞剂或抗生素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已取得较好疗效,但停药后复发率亦高,长期维持治疗费用大,副作用多.笔者近两年在峨眉山市人民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中西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探讨中药治疗该疾病的可能机理。[方法]将7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分成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71.4%,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疗效确切,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密切相关 ,根除Hp后溃疡愈合率提高 ,复发率显著降低。国内外学者对消化性溃疡抗Hp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最为广泛的是应用质子泵抑制药加两种抗菌药物的三联方案 ,疗程 7~ 1 0d[1 ] ,其疗效与患者的依从性及Hp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关。目前临床上尚无一种Hp根除率高 (等于或大于90 % ) ,不良反应少 ,服药简单 ,病人依从性好 ,费用便宜的理想方案。据报道[2 ] ,Hp对阿莫西林或呋喃唑酮极少耐药或不耐药。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6月我们应用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瑞倍或奥美拉…  相似文献   

12.
隋义  隋影 《黑龙江医学》2002,26(2):105-105
近年来 ,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 ,学术界不少观点认为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本人为了加深临床医师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 ,综合有关文献从该菌的生物学特征 ,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机制及其目前药物治疗作一概述。1 幽门螺杆菌的生物系特征幽门弯曲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 ,呈弧形或S形 ,有 1~ 2个微小弯曲 ,两端有钝钩 ,约 0 5 μm× 2 μm大小 ,正常胃粘膜检出率约为 6 3% ,而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变检出率分别为 80 %和 84 % ,幽门螺杆菌主要在患者的胃…  相似文献   

13.
田亚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5):3304-3305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科2006年2月—2008年1月期间经胃镜证实的老年消化性溃疡68例,与同期收住的120例非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有明显诱因,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并发症多,复发率高。结论对老年消化性溃疡应重视胃镜检查,去除诱因,注重抗幽门螺杆菌、并发症的治疗,适当延长疗程以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医学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诊断技术及药物 ,医疗需求与费用间的矛盾也随之扩大。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经济学分析 ,确定费用合理、效果显著的方案具有现实意义[1] 。幽门螺杆菌 (Helr cobacterpylori,Hp)感染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 ,我国各地报道其感染率为 4 0 %~ 70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病因[2 ] ,并且在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3 ] 。而上述消化系疾病在我国属常见病 ,每年给国家和国民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同时也消耗本已有限的卫生资源[1] 。长期以来 ,在抗幽门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应用四联疗法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2例,设为实验组;以及同期应用三联疗法收治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77%和83.87%,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实验组患者有58例发生Hp转阴、2例病情复发,还有4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对照组Hp转阴43例,出院后复发的7例,出现不良反应12例。实验组Hp转阴效果要比对照组好,同时复发率和不良反应率又比对照组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可以提高Hp清除率、减少复发、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春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882-2883
目的探讨含左氧氟沙星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价值。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克拉霉素、甲硝唑、奥美拉唑;观察组应用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奥美拉唑。均口服,1周停抗生素,继续应用奥美拉唑,持续6周~8周。结果 2组患者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和93.48%,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96%和41.30%,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阴性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3.30%(P<0.01);随访(1.52±0.34)年,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14.04%;低于对照组的32.61%(P<0.01)。结论含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好、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 (Hp)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 ,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发生的[1,2 ] ,故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我国学者发现呋喃唑酮 (痢特灵 )可促进溃疡愈合及消灭幽门螺杆菌[3 ] 。雷尼替丁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和夜间胃酸的分泌 ,为此 ,我科自 1999~ 2 0 0 1年 ,用呋喃唑酮与雷尼替丁合用治疗消化性溃疡 ,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本文 42例均在治疗前作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并且用尿素酶法测定Hp。合用组 2 4例 ,男 2 0例 ,女 4例 ;年龄 2 5~ 46 (平均 35 .5 )岁 ;平均病程 5 .8年 ;其中胃溃疡…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的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结果:溃疡愈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88%,对照组为66%(P<0.0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中西医结合组为75%,对照组为50%(P<0.05).中西医结合组中溃疡愈合、幽门螺杆菌根除者24例,6个月以后胃镜复查,溃疡无复发,幽门螺杆菌均阴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在我国普通人群的感染率是50%~80%[1]。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2]。根除HP对治愈消化性溃疡,预防溃疡复发,缓解胃炎症状,预防癌变均有重要意义[3]。目前,国内外公认的H.py-lori根除治疗方案是标准三联疗法1周或2周疗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根除HP感染的治疗.结果 溃疡愈合68例,3例溃疡面比治疗前明显缩小.幽门螺杆菌阴转66例,阴转率92.9%.结论 根除HP使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显著下降,因此目前对HP相关性溃疡,不论是初发还是复发,不论是活动还是静止,不论有无并发症,均应抗HP治疗,从而使大多数HP相关性溃疡病人完全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