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谭洪栋  邴帅  高林 《现代保健》2013,(11):48-49
目的:分析对比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单阶段颈椎病疗效。方法:2007年2月-2009年2月,21例患者行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组),29例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术(对照组),通过JOA评分、NDI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8±0.7)年。治疗组组患者术后随访时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疗效满意。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和NDI术后随访时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As发生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疗效良好,减少轴性症状,可用于单阶段颈椎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联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了5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28例常规组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联合组28例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联合组患者优良率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针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联合采用颈椎前路融合术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能够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对改善预后情况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病变节段≥3个)采用两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3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10例(ACDF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治疗13例(ACC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JOA评分、神经功能改善率以及手术前后颈椎曲线深度D值变化量.结果 ACDF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30.0±31.5) min、(150.0±120.8) ml,均低于ACCF组的(150.0±42.5) min、(310.0±320.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术后颈椎曲线深度D值变化量为(3.1±1.4) mm,高于ACCF组的(2.3±0.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JOA评分差值和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5±1.6)分、79.3%,ACCF组分别为(4.6±1.2)分、8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出现脑脊液漏2例,经压迫及引流等治疗后恢复.ACCF组术后14d出现食管瘘并发症1例,经修补后痊愈;出现钛网移位2例,经随访获得融合.结论 ACDF与ACCF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取得良好的减压效果,术后疗效良好.ACDF与ACCF比较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保持颈椎生理曲度的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4.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8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术后予患者颈围外固定3~4个月。结果优秀率治疗组为68.54%,对照组为43.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为94.38%,对照组为70.7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不适、手部麻木、踩棉花感、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得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5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比较2组的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 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症状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旨在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将56倒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观察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比较2组的手术治疗的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绝大部分患者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症状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史(P〈0.01)。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为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颈部不适、手部麻木,颈肩疼痛等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访12例(9例四节段,3例三节段)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评估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植骨融合率、 内固定的稳定性以及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 该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内固定无松动,植骨完全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及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加选择性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够达到充分减压目的、术后融合率高、稳定性好、发症少,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Bryan人工颈椎间盘临床应用的优越性和限制性。方法29例患者32个节段,行颈椎间盘摘除椎管减压并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平均7个月,术前及术后半年行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动力位拍片及MRI检查并记录出院费用。结果术前JOA评分7~12(平均9.4)分,术后12~17(平均15.9)分,有效率达100%;术后半年置换节段前后屈活动范围3.96~5.92(平均4.78)°,左右侧屈3.17~5.55(平均3.94)°和3.34~4.77(平均4.12)°;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出院费用5.86~12.64(平均6.94)万元。结论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能有效进行椎管内减压,重建脊柱稳定性又保留颈椎正常活动范围,是颈椎病治疗的一种优越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后路椎板减压术。术后予患者颈围外固定3~4个月。结果优秀率治疗组为68.54%,对照组为43.82%,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总有效率治疗为94.38%.对照组为70.79%.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部不适、手部麻木、踩棉花感、颈肩疼痛、上肢放射痛、感觉障碍症状积分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神经功能恢复得好。  相似文献   

10.
《rrjk》2017,(2)
目的:对比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颈椎融合术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间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收治的3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组和颈椎融合术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进行对比。结果: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组和颈椎融合术组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同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组术前与术后VAS、NDI、SF-36PCS、SF-36MCS评分与颈椎融合术组比较无统计学明显差异。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接受颈前路手术,治疗组术后在基础治疗上加服益气化瘀补肾方。两组均定期随访(术后1、3、6、12个月),根据颈椎病脊髓功能评分(JOA评分:17分制),评估两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复查术后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侧位片,评价两组椎间植骨融合率。结果两组病人术后1、3、6个月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根据JOA分值改善率评比,对照组术后优良率为90.4%;治疗组术后优良率为76.0%;两组术后6个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植骨融合率均为100%。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联合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更有利于病人术后脊髓功能的恢复,且远期疗效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疾病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2月至2009年12月共32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1-2节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自体髂骨或钛网植骨融合、颈前路钛板螺钉内固定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6-12月对脊髓功能行JOA评分,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2次评分差别是否有显著性;并通过颈椎过伸过屈住X片观察植骨融合率.结果:脊髓功能多数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2月JOA评分平均高于术前3.1分,两次评分差别有显著性,P=0.01;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57.8%;全部病例植骨均融合成功,融合率为100%.结论:前路颈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囱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疾病的有效方法,它能恢复脊髓神经功能,植骨融合可靠,能重建颈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并探讨手术显微镜在脊柱外科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月期间梅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观察组实施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脊髓功能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脊髓功能改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手术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有效减少术中神经损伤,具有确切减压效果,有利于改善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1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椎体开槽减压植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患者术后肌力、感觉、功能恢复的效果.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年,平均18个月.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的脊髓功能评定标准,术前平均(10.20±1.18)分,术后平均(16.02±1.22)分.优9例,良3例,可1例.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应用前路开槽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减压彻底、固定稳定、可重建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的优点,术后肌力、感觉、功能改善明显,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用于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9月,对10例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11个节段进行了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男6例,女4例;年龄41~61岁,平均(48±0.8)岁。单节段9例,双节段1例,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I期临床愈合,术中及术后没有神经和血管损伤的并发症,结合术前术后颈椎活动范围检查、神经系统症状、Odom评级、JOA评分及影像学检查,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均获得满意改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颈椎曲度、置换节段功能活动度、置换节段上下位椎体椎间隙高度得到保持。假体未见下沉或偏移,未见异位骨化。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在维持节段运动功能的同时,可取得良好的神经减压效果,人工椎间盘置换术的短中期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颈椎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166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96例)和对照组(70例),联合组给予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症状改善、植骨融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脊髓功能评估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脊髓功能进行评估。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 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 00%(P0. 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锁定钛板内固定联合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成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能有效维持患者颈椎稳定性,改善患者脊髓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Prodisc-C人工椎间盘治疗颈椎病早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手术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19例,其中脊髓型8例,神经根型5例,混合型6例.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摄颈椎前屈后伸位、左右侧屈位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颈椎置换节段和C2~C7节段的活动度.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3~6个月,脊髓功能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2.4)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4.5±3.0)分;没有假体下沉和明显偏移.置换节段前屈后伸活动范围术前平均为4.43°±1.03°,术后平均为7.26°±1.1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右侧屈活动范围术前平均为2.19°±0.56°,术后平均为3.19°±0.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颈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平均68.93°±4.70°,与术前平均65.58°±6.7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椎Prodisc-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获得术后近期稳定性,保留置换椎间隙活动度,维持颈椎近似正常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0例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经椎间隙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对照组采取保留椎体后壁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CF)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1周、3个月、1年JOA评分情况,融合节段的曲度和高度,全颈椎曲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不同时间JOA评分比较(P0.05)。两组融合节段的曲度和高度、全颈椎的曲度对比(P0.05)。结论 ACDF和ACCF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达到较好效果,但ACDF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ACCF。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提高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护理措施,分析了52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对521例患者采用了经前路椎间盘摘除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和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均获满意恢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前路带锁钢板系统结合钛笼内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19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纯钛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神经功能按JOA评分,于术前、术后6个月对所有病例均进行评分.结果 1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0.5个月,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植骨于术后3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JOA评分恢复率为(67.3±15.4)%.结论 应用前路带锁钢板系统结合钛笼内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能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有效地维持了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在颈髓损伤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远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