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脊柱外伤骨折护理中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骨科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4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就接受医护一体化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MMSS量表评分、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脊柱外伤骨折患者开展医护一体化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术中大出血,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脊柱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下肢护理的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方法选择82例该院接受脊柱骨折术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4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下肢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指标、护理满意度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短,实验组D-二聚体、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参照组,同参照组(70.73%)相较,实验组脊柱骨折术后满意度(95.12%)较高,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32%)低于参照组(34.15%),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予以下肢护理,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开展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该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下肢骨折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54)提供常规护理措施,为实验组(n=54)开展循证护理模式,对比二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8.15%,高于参照组的85.19%;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0%,低于参照组的16.67%;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6.11±1.20)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4.77±3.25)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开展循证护理模式,对提高骨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帮助,并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焦虑、重度疼痛及并发症等的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康复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72例于该院接受老年下肢骨折治疗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6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形式,实验组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评分、康复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相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同参照组(75.00%)相较,实验组下肢骨折康复护理满意度(94.44%)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善其康复效果,提高患者康复护理满意度,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龄淋巴瘤化疗患者实施预防性优质护理模式对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4例于该院接受化疗的高龄淋巴瘤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形式,实验组行预防性优质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较低,实验组化疗1、7、30 d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实验组淋巴瘤化疗护理满意度(92.59%)高于参照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淋巴瘤化疗患者采用预防性优质护理模式能够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用于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6年1月在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AS脊柱骨折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及观察组1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循证护理(EBN)。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21.5±3.4)d,住院期间疼痛评分(2.8±0.3)分,生活质量评分(89.1±3.2)分,并发症发生率(5.6±1.2)%,护理满意率(95.1±4.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S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让患者得到更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EBN对AS脊柱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中医情志护理、穴位按摩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86例研究目标均为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且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遵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和实验组),各有43例患者。两组均施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另施行中医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对2组获得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时间方面上,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65%)显著低于参照组(20.9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中,中医情志护理结合穴位按摩可以促进患者骨折的痊愈,使并发症出现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案,进行老年股骨头坏死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入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临床对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88例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着分为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模式为舒适护理,较比不同模式下两组患者的疼痛度、并发症、焦虑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腿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舒适护理服务,对减轻患者痛感、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不良情绪均有一定帮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我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在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术期予以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患者在围术期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予以快速康复护理模式,较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参照组均更快更短,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围术期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对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从而为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40例下肢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有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护理质量,从而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上述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为0.0%,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为1.5%,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1,P0.05);实验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各项内容如器械护士的配合、巡回护士的配合、仪器设备管理、器械准备完好以及消毒隔离技术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减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预后,值得应用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并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程中医护理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中医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满意度情况、相关手术指标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中医护理模式可明显减轻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及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球囊形成术及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内球囊形成术和支架植入术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随机对症护理,实验组患者则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强冠状动脉内球囊形成术及支架植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改善,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并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脊柱外伤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骨科选择110例脊柱外伤骨折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1月—2018年10月,将以上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患者均实施椎弓根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辅以中药敷贴,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根据患者体质和症状利用中医方法进行调理和改善,具体包括情绪护理、饮食护理、中医缓泻和按摩护理、针灸辅助治疗。手术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大出血和并发症发生率,2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脊柱外伤骨折愈合时间,以及2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前实验组患者抑郁SDS评分、焦虑SA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分别为(26. 91±5. 53)分、(24. 77±4. 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 62±6. 55)分、(39. 72±5. 21)分(P 0. 05);实验组大出血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 45%、7. 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 00%、25. 45%(P 0. 05);实验组患者的脊柱外伤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4. 82±2. 99)周、(6. 89±2. 01)天,对照组为(19. 76±3. 41)周、(10. 45±2. 62)天,实验组患者脊柱外伤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0. 00%,实验组为96. 36%,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的护理应用于脊柱外伤骨折的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手术风险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加速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体位管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卧床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9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手术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体位管理措施。干预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1%(4/47),低于对照组的26.67%(1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态度、责任感及对患者关怀程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手术期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体位管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生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17)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路径在四肢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接受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采用中医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和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对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SAS、SDS、QOL评分、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SAS、SDS以及QOL评分明显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路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帮助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踝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辅以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该次研究选择2018年1月—2019年5月该院收治踝部骨折患者84例作为观察目标,均采取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辅以围术期护理,记录并计算各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评估并分析各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对比各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未接受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理质量评分(21.24±1.03)分、心理质量评分(22.03±1.12)分、活动能力评分(22.34±0.89)分、独立能力评分(21.94±1.2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对此次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更高。结论踝部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期间辅以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将下肢护理应用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将该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0例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n=35)与实验组(n=35),将常规护理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下肢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7.14%,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2.85%低于参照组的下肢深静脉血发生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应用在下肢护理干预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踝关节护理模式的康复护理满意度。方法选择74例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踝关节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评分、康复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相关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护理4、8周后实验组下肢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平衡量表评分较高,实验组脑卒中偏瘫护理满意度(94.59%)高于参照组(75.6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踝关节护理模式能够促进其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应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