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研究特将符合入院标准的164例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按照纳入研究顺序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相关手术指标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8.78%)和对照组(87.80%)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各项相关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4.88%)和对照组(12.20%)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少,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南桐矿业公司总医院收治的老年化脓性胆囊炎患者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术中评价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评价指标(拔管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开腹组(P0.05);且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开腹组(1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研究。方法:7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各项手术及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8%(30/37)(P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胆漏、败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治疗的效果显著,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速度快,恢复效果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胆囊受损情况、胆心反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开腹组3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胆囊炎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腹腔镜组43例和开腹手术组35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开腹手术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性疾病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康复所需时间,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及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在广东省水电医院治疗的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坏死因子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4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C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置引流例数、手术时间均少于O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用止痛药例数、开始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OC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C组和OC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和2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7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的各项指标及治疗后的并发症(伤口感染、腹腔感染、黄疸、败血症)发病率.结果:①治疗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8.89%,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1.43%,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好,安全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胆囊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后的康复情况。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6例胆囊结石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66)与参照组(n=60),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参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3.5±10.7)min、术中出血量(30.6±7.3)m L、切口长度(2.4±1.2)cm、排气时间(1.6±0.5)h、住院时间(4.5±1.2)d;并发症总发生率6.1%(4/66),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81例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均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7例,腹腔镜胆囊造瘘术10例,中转开腹4例。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证实胆囊均为坏疽,术中探查5例患者发生穿孔。术后患者均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所有病例均得到治愈,81例中出现术后并发症1例(1.2%)为切口感染,经换药治疗治愈。结论:对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早诊断、早手术,积极处理并存病,并予以腹腔镜手术及术后中医辨证治疗能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的出血量、进食恢复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中,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疼痛时间和排气时间等指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3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急性胆囊炎患者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70例,以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手术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为91.4%,手术时间大约为44~170 min,对照组手术成功率为80.0%,手术时间大约50~180 min,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所需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坏疽性胆囊炎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治疗高龄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0例高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0例,对照组直接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先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然后待病情稳定后再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及体温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及体温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腹腔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胆汁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肝脏损伤和气胸发生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可显著缓解高龄坏疽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后期在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实施胆囊切除术创造有利条件,避免施行急诊胆囊摘除手术从而降低患者的各种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院于2011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31例观察组和31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出院时间等临床效果。患者术后采取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25.00±12.41)毫升.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50±14.33)毫升,观察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7%,主要有切口感染、肠粘连、出血等,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5%,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伤口感染率极小,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住院患者共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8例,行开腹胆囊切除4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相对较长,手术费用较高,临床医师应提高手术操作能力,减少对患者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则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②恢复情况: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炎的治疗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患者恢复更快,且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于基层医院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不同时段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时机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1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以发病到手术时间作为区分的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急性胆囊炎组和延迟性急性胆囊炎组,两组患者分别为91例和77例,分析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延迟性急性胆囊炎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高于早期急性胆囊炎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其治疗效果好,且明显高于延迟性急性胆囊炎,较早诊断及治疗急性胆囊炎可以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于2018年11月~2020年5月间在山东省煤炭泰山疗养院确诊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应用外科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采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实验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60例患者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组间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差异较小(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比数据发现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并缩短手术时间,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速度的提升,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