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明确贵州省石斛人工栽培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和发生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实地调查省内石斛的主要栽培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石斛常见的的侵染性病害主要有5种类型,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有4个方面因素,常见的虫害有3种类型,不同类型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不同。结论调查结果对于有效解决我省石斛人工栽培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推动全省石斛产业规模化发展,实施GAP认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程惠玲教授最近指出 :根据全国中药材植保问题的调研结果 ,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是目前中药材生产中最薄弱的环节 ,若不及早研究解决 ,将严重制约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据调研 ,目前中药材病虫害种类多 ,危害重 ,损失大。如已知人参有40余种侵染性病害 ,常发生的就有20余种。如何控制中药中农药残留量问题 ,程惠玲认为 ,应立足于植物自身的保健 ,培育抗病抗虫的品种 ,选育优良种苗、提高栽培管理水平 ,同时开展生物防治研究、植物性农药研究。北京市中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长征博士强调 ,必须对药材生产实施…  相似文献   

3.
丛枝菌根真菌与栽培丹参形成共生体后产生诸多有益的作用,如提高药材产量、促进有效成分积累,减少病害的发生等,然而施用杀菌剂是否会影响菌根效益,目前相关研究甚少。基于此,该研究以丛枝菌根真菌的侵染强度、丹参生长以及有效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研究4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多菌灵、多抗霉素、甲基拖布津、代森锰锌)对菌根效益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杀菌剂作用不同。施用代森锰锌对丹参菌根效益的抑制作用最强,代森锰锌处理会显著降低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显著抑制丛枝菌根真菌对丹参生长以及有效成分积累的促进作用。多抗霉素处理对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无显著影响,反而在促进丹参地上部分生长以及迷迭香酸的积累等方面与菌根具有协同作用。4种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对丛枝菌根侵染及菌根效益的抑制作用大小为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多抗霉素。因此,在进行丹参菌根化栽培时可以配合使用多抗霉素等生物杀菌剂,避免使用代森锰锌等化学杀菌剂进行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肉苁蓉及其寄主梭梭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危害肉苁蓉及其寄主植物梭梭的主要病虫害的识别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为肉苁蓉人工种植提供帮助。方法:在宁夏、内蒙、新疆等肉苁蓉主产区,对肉苁蓉及寄主梭梭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危害进行调查,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描述,结合相关试验和文献总结防治措施。结果与结论:针对肉苁蓉蛀蝇、黄褐丽金龟、梭梭草地螟等害虫宜采用低毒化学农药、物理防治和保护天敌等综合防治方法,针对肉苁蓉茎腐病、梭梭白粉病、锈病等病害宜采取生防菌剂、低毒化学农药和人工剪除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中医药学校从1980年开始,先后在烟台、潍坊、泰安等9个地市、29个县的45个药材栽培场和生产大队,进行栽培中药材病虫害资源调查研究,共考查了95种中药材。初步查明,病虫害有245种,其中病害141种,虫害104种。最近在莱阳通过技术鉴定。省内外专家认为,该调查研究较全面系统地摸清了山东省栽培药材病虫害的分布、发生与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萝芙木从野生变为人工栽培后所发生的6种病害,较全面描述了这些病害的为害情况、症状、病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的人参连作障碍消减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作障碍制约参地资源,严重威胁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栽培地土壤理化性状劣变、化感物质累积、农残及重金属增加、养分失衡、根际微生态系统失调和土传病害增加等是导致人参连作障碍的重要因子,其中病虫害是关键因素之一。人参栽培过程中病虫害种类较多,已报道的病害有40多种,连作参地土传病虫害尤为严重。该文综述近年来人参栽培中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途径,试图从病虫害防治方面提出人参连作障碍的消减策略,为人参连作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白术栽培中主要病害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茎入药 ,为常用中药材之一。白术原生于山区丘陵地带及灌木丛中 ,分布于长江流域 ,现全国各地有栽培。在栽培过程中 ,白术极易遭受多种病害侵袭 ,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严重影响药农的经济利益 ,有些药农甚至因此而不敢再种白术。本文总结了白术栽培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病害 ,并提出了防治方法。1 根腐病根腐病对白术的危害相当严重 ,它是多种致病菌复合侵染的结果。主要致病菌有尖镰孢 F 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孢 F .solani、燕麦镰孢 F . orenaceum、木贼镰孢 F . equi…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海南白木香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方法:采取野外定点观察,记录病虫害发生程度和危害部位,并采集标本进行室内鉴定。结果:海南白木香主要病害有4种,分别是立枯病、根结线虫病、炭疽病和煤烟病;主要虫害有3种,分别是黄野螟、山地木蠹蛾和星天牛。结论:根结线虫病和黄野螟危害最为严重,严重制约沉香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不同病虫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病虫害防治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材病虫害种类多、发生规律各异、防治难度大,一直是我国中药材生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该研究联合全国十余家长期从事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科研院校及生产基地,针对我国不同地区、药用部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宗药材人参、甘草、三七、龙胆、化橘红、西洋参、五味子、川芎、栝楼、黄芪、黄连、玄参、枸杞等药材生产过程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难于防治的病虫害,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从药材生产全过程及作物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药用植物及药材病虫害发生特点及为害部位,重点围绕其多发性害虫、蛀茎性害虫、土传病害、地上部病害和药材贮藏期病虫害,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初步构建了重要中药材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整体提升了我国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丛枝菌根真菌在中药栽培病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鉴丛枝菌根(AM)在农林业研究方面的运用成果,作者来探讨AM在药用植物病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文章总结了药用植物病害的类型、病害对植物的影响和生产中常用的预防治理方法.对于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造成的不良后果,AM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丛枝菌根真菌(AMF)与植物的关系、接种AMF的环境和时间及AMF的接种技术等都会影响到AM在防治药用植物病害中的作用.所以在实践生产中要选择适当的条件进行接种,使AM在防治药用植物病害中发挥最大的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道药材宣木瓜产区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对宣木瓜地道产区的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综合防治病虫害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实验室研究、查阅文献等方法调研了宣木瓜地道产区的病虫害种类。结果发生在宣木瓜地道产区常见的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灰霉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桃小食心虫、蚜虫、天牛等。结论本研究为宣木瓜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病虫害种类多、发生规律各异、防治难度大,一直是我国中药材生产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该研究联合全国十余家长期从事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科研院校及生产基地,针对我国不同地区、药用部位不同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宗药材人参、甘草、三七、龙胆、化橘红、西洋参、五味子、川芎、栝楼、黄芪、黄连、玄参、枸杞等药材生产过程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难于防治的病虫害,在明确其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的基础上,从药材生产全过程及作物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药用植物及药材病虫害发生特点及为害部位,重点围绕其多发性害虫、蛀茎性害虫、土传病害、地上部病害和药材贮藏期病虫害,开展以生物防治为主的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初步构建了重要中药材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体系,整体提升了我国中药材病虫害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比较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其他对照饲养技术对冬虫夏草寄主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打破培殖料自然状态下微生物平衡的同时有效抑制了主要病害和虫害的发生,和其他对照饲养技术相比,该技术在提高幼虫成活率的同时促进了寄主幼虫的生长发育。结论: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可以用于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大生产。  相似文献   

15.
地道药材宣木瓜产区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宣木瓜地道产区的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为综合防治病虫害提供科学借鉴,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实验室研究、查阅文献等方法调研了宣木瓜地道产区的病虫害种类。结果发生在宣木瓜地道产区常见的主要病害有轮纹病、灰霉病、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桃小食心虫、蚜虫、天牛等。结论本研究为宣木瓜的规范化种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2017,(4)
目的:调查广东岗梅种植基地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为岗梅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普查和定时定点调查记录岗梅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和发生时间;采用形态学或分子手段鉴定病虫害种类。结果:岗梅主要病害有枝枯病、地衣病和茎基腐病3种,主要虫害有尺蠖、褐带卷蛾和蚜虫3种;其中以岗梅枝枯病危害最为严重,发病率在5%~40%。对这些病虫害的识别特征、危害症状、发生规律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防治措施。结论:调查结果可为岗梅病虫害综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白粉病发生程度对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红腺忍冬L·hypoglaucaMiq·、山银花L·confuseDC·和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以绿原酸作为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而金银花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受遗传背景、病虫害侵染、生长环境、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栽培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白粉病是金银花药材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病害,作者通过研究不同农药防治金银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刺梨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为该病害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在贵州的龙里、毕节、大方、修文等地踏查、普查,整理比较种类记录及防治实践。结果记录刺梨病虫害有16种,其中病害4种,虫害12种,对其主要病虫害剌梨白粉病、剌梨茎腐病、长管蚜等实施防治的经验进行了总结。结论对刺梨苗圃基地和成林期示范基地有重要地指导意义,对贵州其他地区刺梨种植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结线虫病害是我国药用植物栽培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介绍了药用植物主要根结线虫病害的类型、鉴定方法及防治策略。综述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方法是当前区分根结线虫种类的主要手段;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学防治。该研究阐述了根结线虫病害的防治应以建立病害综合防治技术平台为前提,选育优质高产的抗病品种为基础,建立规范化的栽培管理模式为手段的综合体系,从而促进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20.
<正> 党参为我国常用滋补性中药材和传统外贸商品,各地在引种栽培中,常因根腐病(俗称烂根)危害而影响产量和药用质量,因此找出病害原因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治,是药材种植户需要解决的问题。现将党参根腐病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党参根腐病主要为病菌侵染所致,初期侵染源为土壤和病残组织中越冬的子囊孢子。选地不当,排水不良,地块洼涝积水及地下害虫咬食根部时尤易发生。一般开始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