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医药世界》2003,(7):4-5
随着国家商务部批复中国新兴集团与瑞士裕利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永裕新兴医药有限责任公司的那一刻起,医药商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之前,有关外资即将进入医药商业的风声就让不少医药商业企业压力倍增,而这次实质性的进人更是让他们感到仿徨:兼并、重组不再是国内企业的特权,外资的进入会极大地加快一大批医药  相似文献   

2.
林垠 《医药世界》2003,(7):14-19
药品分销业被业内人士视为亟待整合而又具有无穷魅力的领域。我国政府一直限制外资进入药品分销领域是出于对国内医药商业的保护,如今,WTO的规则要求必须移开这个“保护伞”,这对国内医药商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最近,我国首家国有医药  相似文献   

3.
在医药市场逐步规范的今天,医药商业已经步人了微利时代。尽管药品市场的营销模式已有了很多创新,但药品招商仍然是众多企业推广产品、完善渠道、占领市场的制胜法宝。然而,现在的招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已经开始风光不再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当前的招商如此之难呢?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我国的医药商业企业为应对全球的医药市场竞争,逐步开始了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之路,并且通过资产重组、并购等方式,形成了一批规模化经营的医药商业企业,这在提高医药商业竞争力方面取得了一些的成绩。这种新的经营模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提高竟争力,参与全球医药市场竞争。而事实上,目前医药商业在新一轮重整后的成本并没实实在在地降下来,还存在许多制约我国医药商业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03,14(4):256-256
本刊讯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消息 ,2002年以来 ,多家上市公司投入巨资 ,或并购重组医药流通企业 ,或斥资构建医药销售网络和渠道 ,强势介入医药流通行业。种种迹象表明 ,医药流通业正越来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医药商业上市公司首先通过兼并、收购打响了市场扩张的第一枪。“桐君阁”(000591)确立了大批发、大规模、大物流的医药商业发展战略 ,通过收购、兼并先后拓展在北京和四川各地的商业资源 ,使2002年前3季度商业销售收入达112952 64万元 ,同比增长137 32%。目前 ,该公司已拥有直营连锁药房近20…  相似文献   

6.
一、全国医药商业药品销售额统计分析2005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值约为29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左右,其中,药品类销售为2080亿元,同比增长18/。在经过了多年的竞争和搏杀后,医药商业呈现出市场集中度和集  相似文献   

7.
王皖 《中国药事》2000,14(3):156-15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流通领域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如药品采购渠道不断拓宽,打交道的医药商品生产、经营企业越来越多,经常会遇到药品“新面孔”,良莠混杂。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有几十年历史的国有医药商业企业,近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正以股份制机制运行。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形势的需要,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杜绝假劣药品?我公司在大力推行《医药商品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同时,把首次经营药品、进口药品、效期药品及分公司的检测工作,作为重点环节管理,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作了一些积极探索。1 …  相似文献   

8.
刘静 《中国药店》2004,(3):10-10
药品是特殊商品,医药商业自然就被烙上了特殊的印记。医药体制改革、加入WTO、市场准入的放开等等因素,打破了传统医药商业的格局,促进了医药商业的繁荣和发展,涌现了一批新生力量,提高了医药商业的整体竞争水平。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药信息》2006,22(9):38-40
2005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值约为29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左右,其中.药品类销售为2080亿元,同比增长18%。在经过了多年的竞争和搏杀后,医药商业呈现出市场集中度和集约化程度逐步提高的良好态势;医药商业排名前三甲的企业销售收入都超过了100亿元.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药品零售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 《齐鲁药事》2010,29(8):507-508
医药销售的营销技巧一直是本行业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商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部分,毕竟市场才是药店的生存条件所在。2009年,全球最大的医药制造商辉瑞被美国政府以非法营销为由,处以23亿美元的罚款,成为美国历史上开出的最大罚单。这一事件使人们的注意力再一次集中在了医药营销行为上。对于传统的医院医药销售,人们往往对医药药品的回扣深恶痛绝,对于药店营销这一渠道的关注往往比较少。但是,随着药店销售的进一步发展,非法营销行为已经不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非法行为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并且对药店零售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障碍。  相似文献   

11.
刘立奎 《中国药业》2011,20(12):1-2
旨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简称新医改)给药品营销渠道带来了巨大变化。医药零售企业如何跟上改革步伐,分享改革成果,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是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该文在分析我国医药零售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医改形势下医药零售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医药零售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新时期医药改革背景下,"互联网+医药"的药品信息传导模式能否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用药需求。方法通过SWOT分析方法明确我国当前"互联网+医药"市场发展现状,分别从市场前景和信息受众群体方面探讨发展策略。结果与结论 "互联网+医药"传导模式具备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通过互联网整合公共医疗资源有益于普及合理用药信息,从而优化医药资源配置;移动端传导方式可降低信息传播成本,为医患双方的信息沟通提供了新途径,有利于提升社会整体健康观念。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我国医药商业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进 《安徽医药》2005,9(7):548-549
2005年是我国开放药品分销服务后的第一年,医药流通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与国际医药流通企业短兵相接,这给本来竞争就十分激烈的医药市场带来了新的冲击.2004年在上海举行的国际医药批发商会议再次印证了中国这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已引起全球批发商的注意力.与会者对医药商业今后发展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那就是只有做大规模、控制渠道、在全国或区域市场占据龙头地位,才有可能在未来赢得合作与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医药零售业的迅速发展,各类医药、保健品、计生用品等生产厂(商)家的驻店促销员应运而生。驻店促销员在销售本企业产品的同时也帮助其所在药店销售其他厂家生产的药品。由于促销员在编制上并不属于其所在药店但又参与到药店的药品经营当中去,这为药店管理提出了新课题。 利:空手套白狼 驻店促销员是厂(商)家为推销本企  相似文献   

15.
曹宗彬  顾斌 《上海医药》2016,(23):66-68
目的:探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医药商业公司销售代表的转型发展。方法:从医药商业公司内部、医药行业、政府管理、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销售代表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转型建议。结果与结论:医药商业公司销售代表是连接医药商业公司、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的纽带,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其职能弱化、发展方向不明确。我们结合现有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便明确销售代表向服务模式和销售模式转型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美国连锁药店处方药销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零售市场竞争激烈,变化很快。以药品零售市场发展得较快的美国为例,在历经了七八十年发展和激烈的竞争后,已形成了目前的崭新格局:美国已实行医药分家体制,门诊病人的处方均在零售药店购买。美国现有170多家药品连锁企业,拥有3-3万余个药品连锁分店,因此美国的连锁药店已成为Rx(处方药)与OTC(非处方药)的主要销售渠道,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药研发现状及药品审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国药品研究与开发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形势,国内制药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药品研发的课题日益增多,民营药品研究开发机构也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药品研发已逐渐形成一个产业,这将对我国人民用药水平的提高及医药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药品价格政策与医药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药费用快速增长,控制药品费用和价格是各国追求的共同目标.国外过去五十年的历史表明,无论是社会福利扩张型的药品价格政策还是紧缩型的药品价格政策都直接影响到医药产业的命运.为此,本文介绍主要国家的药品价格政策类型,并分析药价政策与医药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我国药品价格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县级医药经营企业目前多数属于国有性质,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负担重、药品价格高、服务滞后、市场占有率小等问题,一般年销售量仅为几百万元。近年来,县级医药经营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务萎缩,经济效益差,经营陷入困境。加入WTO后,外商将被允许进入我国药品经营领域,各地区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之间在医药经营领域的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而县级医药经营企业改革滞后,机制落后,管理粗放,经济实力不强,严重缺乏竞争力,因此,县级医药经营企业的深化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陈统辉 《上海医药》2001,22(6):244-246
目前,医药领域的竞争更趋激烈。国际上的跨国制药公司纷纷花巨资开发新产品,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国内的制药企业积极开展市场调研,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在“特”字上狠下功夫,靠科技进步推动企业的发展。创特色产品,办特色企业,确是当务之急。纵观全国医药形势,可以看出,因循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