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华国昌 《中国医药》2011,6(8):1014-1015
近年来,各种微创技术在疼痛学科被广泛采用.微创技术在给患者带来显著疗效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误诊误治的情况.在从事疼痛学科10余年诊治20多万患者的过程中,我们把遇到的慢性疼痛的各种误诊误治患者加以梳理,概括出疼痛病例误诊误治的分布、原因、治疗范措施及治疗原则,也给临床进行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肛肠疾病多则可达100余种,该类疾病多发生在肛门、大肠等部位,具体的肛肠疾病包括痔疮、肛周脓肿、肛瘘等,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肛门和腹部疼痛,便血、便秘等。从肛肠疾病的发病原因来看,其主要涉及到的两个方面,即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等原因,以及患者日常排便、饮食等不良习惯原因导致。临床上治疗肛肠疾病通常多选用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后多会出现疼痛,轻度疼痛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严重则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并且在进行术后换药当中若未加以注意则可能会加重患者疼痛。就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实施疼痛护理的方法,以及该护理对患者术后换药疼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癌性疼痛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癌症疼痛一般都遵循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地佐辛属于三阶梯止痛治疗中的第  相似文献   

4.
王阳 《中国实用医药》2013,(31):113-113
目的探讨研究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方法择取本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疼痛科微创介入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24例患者予以回顾分析。结果本组24例患者中,10例异常血压者经3d的治疗恢复正常,3例马尾神经损伤者治疗以后鞍区仍然存在麻木感,8例椎间隙感染者经转骨科手术治疗以后痊愈,3例脑出血者治疗后失语且右侧肢体发生偏瘫。结论疼痛科是新兴的一种边缘学科,介入了很多新型治疗的技术,应用时必须做好防范意识,在治疗的同时使医疗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5.
1 腹腔镜手术应遵循开放手术的治疗原则 腹腔镜手术是在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在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最大限度减轻创伤的微创治疗手段。遵循治疗原则是决定远期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脊柱微创手术由于其切口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逐渐被广大医师及患者接受和认同。我科2010年12月~2012年4月运用双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21例,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确诊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男14例,女7例,年龄36~46岁,平均43岁。疼痛部位:第3~4腰椎4例,第4~5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确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每组70例.微创组患者给予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评分法评估治疗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返岗情况和治疗前后腰椎稳定性(腰椎Cobb角、腰椎曲度指数、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治疗后3、6个月的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返岗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治疗后腰椎Cobb角、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明显低于传统组,腰椎曲度指数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优良率和JOA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组治疗后6个月优良率和JOA得分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VAS得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后路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中创伤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有效维持患者的腰椎稳定性,对患者返岗和近期疗效无明显提升作用,但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工作、缓解其疼痛症状和提高其远期疗效,且具有更为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慢性鼻窦炎是常见的鼻部疾病,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手术的良好效果和微创性已得到公认。但同其他外科手术一样,鼻内镜手术术后疼痛是患者术后最常见的不适,严重时患者难以忍受,无法入眠、情绪低落,妨碍康复。如何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已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我科于2008年2月-2009年2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136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鼻部胀痛。经适宜的处理,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入路USS内固定系统治疗单一阶段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90例,其中一组经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症状和外伤史确诊,采用微创经皮入路USS内固定系统治疗,另一组则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综合观察患者围手术期参数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疼痛视觉(VAS)模拟评分,以此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疼痛较术前明显缓解,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未发生伤口感染,微创组围手术期的大部分参数优于开放组(P0.05),特别是微创组手术过程流血量和伤口引流量都较小于开放组,手术恢复时间及住院天数微创组也短于开放组。但由于微创组手术过程较为复杂,开放组手术时间更短;从微创组和开放组术后VAS、Oswestry评分对比中可以看出微创组显然好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末次随访VAS、Oswestry评分略好于开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入路uss内固定系统治疗较传统开放式疗法对单一阶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神经系统恢复及机体恢复有着较好的作用,减轻患者痛苦,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子宫肌瘤的症状与几种手术治疗方式的利弊。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15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方式进行探讨。结果子宫肌瘤无临床症状者26例,占17.3%;有相关症状者124例,占82.7%;治疗方面,若子宫肌瘤不大且无任何临床症状,可保守治疗,并定期随诊观察,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则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肌瘤数目、大小及部位、子宫活动度及是否合并内外科疾病等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应遵循"微创、个体化、人性化"原则,选择适合肌瘤特点的、创伤较小的、治疗效果最好的、对患者最有利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1.
梁军 《中国实用医药》2014,(35):201-202
目的通过对200例经络疼痛患者进行临床试验分析,对比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发病规律,配合行之有效的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进行经络疼痛的治疗,最终分析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的临床效果,为中医针灸治疗经络疼痛疾病中的理论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方法 200例经络疼痛患者,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规律进行有效的分组,确定患者间的不同类临床症状后,均选取患者相应疼痛经络循在四肢末端的井穴上采用针灸针刺刺激30 min,每组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期是否存在其他的并发症状。结果对200例患者中医针灸治疗3-5个疗程后,通过针灸针刺治疗,有196例(128例显效和68例有效)患者明显效果,疼痛感逐步缓解,没有其他的临床症状发生。结论在对患者经络疼痛的治疗中必须遵循经络疼痛特有的规律进行辨证分析和诊断,配合中医的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长尾定向进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的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遵循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观察组应用经皮长尾定向进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和引流量、术后疼痛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伤椎高度与Cobb氏角跟术前相比,显著改善,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皮长尾定向进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的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宋娜 《福建医药杂志》2006,28(5):158-159
疼痛门诊有别于普通门诊,普通门诊的患者多因某一组织或器官不适而就诊于本专科,诊疗范围很少跨越本专业,而疼痛门诊患者的症状可涉及全身各器官,病情复杂,诊治难度大。疼痛门诊的护理除了分诊、叫号、维持就诊秩序、统计工作量、准备医疗物品等工作外,由于患者因疼痛需即刻治疗,具有独特之处。这就要求疼痛门诊护士必须不断钻研新业务,学习新知识,掌握一定的疼痛治疗技术及对患者进行高层次的护理,才能使患者解除焦虑,缓解疼痛,配合治疗加速康复。因此,我们组织学习了人性化护理、护理心理学及疼痛治疗学,应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积极发挥作用。尽管疼痛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病因治疗,但是有效的护理措施也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我院疼痛治疗门诊自开业以来,接诊了大量的疼痛患者,经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许多患者的顽固性疼痛获得缓解或消失,现将疼痛治疗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科学》2019,(18):233-235
目的分析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临床疗效及疼痛度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7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35例使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果及疼痛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15.30±1.28)d和卧床时间(3.30±1.22)d比对照组低(P 0.05);研究组患者疼痛评分为(3.98±0.62)分比对照组低(P 0.05);研究组患者心理功能(95.75±1.11)分、躯体疼痛(95.75±1.12)分、社会功能(96.40±1.33)分及生理功能等各项指标比对照组优(P 0.05)。结论临床使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疼痛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手术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24h疼痛评分(VAS)、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收集患者手术前后椎体后凸Cobb’s角的变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Cobb’S角显著改善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K、CRP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开放手术,围手术期指标改善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愈合效果较好、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突出,同时减轻患者创伤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2年我院收治的15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各自接受的治疗方案和效果。结果手术治疗12例,内科治疗3例。9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2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例行胰体尾部切除加脾脏切除术。7例术后疼痛症状完全缓解,5例手术后糖尿病症状得以缓解;其中2例特发性慢性胰腺炎患者,术后腹痛症状完全缓解且分别在术后2个月和4个月时完全停用胰岛素。1例术后6个月时发现为胰腺癌。结论慢性胰腺炎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手术方式应该以简单安全和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为前提,对于肿块型的慢性胰腺炎要尽量行肿块的切除。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胰腺炎疼痛的药物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李兆申 《世界临床药物》2006,27(12):718-723
疼痛是慢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其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针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介绍慢性胰腺炎疼痛的治疗原则及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临床中的应用,并简要综述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胰泌素、抗氧化剂、胰酶制剂等在慢性胰腺炎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微创脊柱创伤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脊柱创伤患者64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行常规开放式手术治疗对照组(n=32)与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实验组(n=32),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耗时、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手术相关指标及预后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9.
<正>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多用于妇科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患者临床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不适、白带增多、疼痛和压迫等症状,还可能继发贫血、不孕和低血糖等症状[1]。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护理科学的完善,护理作为辅助治疗的重要方法,在对患者疾病进行治疗中,拥有更为显著且突出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体会。方法 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开放组和微创组,各48例。开放组患者手术方式为开颅治疗,微创组患者手术方式为微创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微创组患者手术效果优于开放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明显低于开放组,日常生活能力分数明显高于开放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对预后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