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刘建青  乔晋  王宏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40(10):1457-1459
目的 对比分析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商南县医院进行诊治的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以及瑞舒伐他汀组,分别采用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治疗,3组均治疗8周。比较3组治疗前、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治疗第4周和治疗第8周的血脂水平均明显改善,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瑞舒伐他汀组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均可以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且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及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7年2月非缺血性心脏病慢性心衰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1)和阿托伐他汀组(n=51)。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20 mg/d。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NYHA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6MW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T-proBNP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阿托伐他汀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SOD明显增高,MDA、MPO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能有效降低CHF患者的NT-proBNP水平和抑制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白介素-35(IL-35)、核因子-κB (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51例)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通过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IL-35、NF-κB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HDL-C水平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血清IL-35、NF-κ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升高,血清NF-κB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F-κ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均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瑞舒伐他汀对LDL-C的降低效果更明显,此外,瑞舒伐他汀能更好地控制体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2014年2月到2017年1月选择在定边县人民医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纳入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查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都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超声心动仪检测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射血分数(EF),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为89.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Dd值都明显降低,而EF都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LVDd更低、EF值更高,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TG、TC与LDL-C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而HDL-C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G、TC与LDL-C值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冠心病用能发挥更好的降脂效应,能促进心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 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50 mL,1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及颈动脉血流参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液平均流速(Vmean)与收缩期血液峰值流速(PSV)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血流参数,从而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冠心病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心绞痛改善情况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就诊的14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8)。对照组患者口服曲美他嗪20 mg、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1次/d,8 d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血脂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ST段下移1 mm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T段下移1 mm时间、诱发心绞痛发作时间和运动持续时间等平板运动试验项目均明显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MDA和SOD水平与各自治疗前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6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5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明显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心电图平板试验、改善血脂代谢,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脂异常患者载脂蛋白(ApoE、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家族成员1B1(SLCO1B1)基因多态性与阿托伐他汀调脂治疗后血脂、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的128例高脂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至少4周,检测ApoESLCO1B1基因和血脂、肝功能指标,分析其因型与调脂疗效、肝功能指标关系。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后,ApoE基因表型E2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E3组总胆固醇(TC)、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E4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poE基因表型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E3组谷氨酰转移酶(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SLCO1B1基因表型I型的TC、TG、HDL-C、LDL-C均较治疗前改善,Ⅱ型HDL-C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LCO1B1基因表型各组ALT、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使用阿托伐他汀时,可检测ApoESLCO1B1基因多态性评估降脂疗效,实现阿托伐他汀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西电集团医院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标准剂量阿替普酶(0.9 mg/kg)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阿替普酶(0.6 mg/kg)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血脂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患者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考察。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C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明显下降,差异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M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随时间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RS评分低于对照组,自治疗后14d开始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标准剂量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与小剂量阿替普酶相比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对于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及恢复情况更具优势,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孙勇  韩晓峰  王健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0):1125-1128
目的 探究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接收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患者PCI术前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80 mg/d,术后口服40 mg/d。对照组患者术前口服20 mg/d,术后口服2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SOCS1 mRNA、蛋白表达、血清干扰素-γ(IFN-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等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 术后治疗组SOCS1 mRNA、蛋白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两者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FN-γ、hs-CRP、TNF-α、IL-10水平均较术前有所提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IFN-γ、hs-CRP、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SOCS1的表达,并调节炎症因子IFN-γ、hs-CRP、TNF-α、IL-10水平从而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术后的心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蒋玉兰  王相明 《安徽医药》2018,39(2):178-181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及阿托伐他汀钙片三药联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的用药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银杏叶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脂、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血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P=0.045)。结论 银杏叶片、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三药联用可使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降低,减缓粥样斑块的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吉安市中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4月收治的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92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观察组给予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DL-C、LDL-C、TC、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LDL-C、TC、TG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荷丹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5月在天津市河北区建昌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每日晚餐后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饭前30 min口服荷丹片,2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9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G、TC、LDL-C、FPG、2h PG、Hb 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HDL-C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荷丹片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更好的调节血糖和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 9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使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对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10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瑞舒伐他汀钙组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肝功能、血糖及血脂等指标,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与阿托伐他汀钙组相比,瑞舒伐他汀钙组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血糖、血脂、CK指标及NIH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血糖、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激酶(CK)指标及不良反应对比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瑞舒伐他汀钙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IHSS评分均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脂症疗效相当,而瑞舒伐他汀钙在改善神经功能及LDL-C指标方面优于阿托伐他汀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芪蛭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片/次,1次/d;同时口服依折麦布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芪蛭胶囊,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冠心病总有效率分别为78.18%、89.09%;两组血脂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87.27%,两组冠心病总有效率和血脂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9.09%、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9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于晚餐后30 min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酚酸盐,200 mg/次,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溶解.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25%、93.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LDL-C、血浆黏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TG、LVEDD、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降低,治疗组HDL-C、EF、CO、C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血脂、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的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50.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总有效为84.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C、TG、LDL-C均较治疗降低,HDL-C较治疗前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TC、TG、LDL-C水平,无严重不良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是否采纳基于ABCB1(2677T>G)基因多态性所给出的个体化用药建议对患者调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高脂血症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连续治疗4周,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测定ABCB1(2677T>G)基因多态性。按照是否采纳基于ABCB1(2677T>G)基因多态性所给出的个体化用药建议将85例患者分为采纳建议组和未采纳建议组,采纳建议组中TT、GT型患者均服用瑞舒伐他汀,GG型患者均服用阿托伐他汀;未采纳建议组中TT、GT型患者均服用阿托伐他汀,GG型患者均服用瑞舒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率,观察是否采纳基于ABCB1(2677T>G)基因多态性所给出的个体化用药建议对患者调降脂治疗的影响。结果 85例患者中ABCB1(2677T>G)基因频率分别为GG (25例)29.41%、GT (33例)38.82%、TT (27例)31.77%,ABCB1(2677T>G)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治疗前,采纳建议组与未采纳建议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没有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LDL-C变化率有极显著差异(P<0.001),而HDL-C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型患者治疗后的HDL-C变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GT型患者治疗后,TC、HDL-C变化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LDL-C变化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GG型患者治疗后,TC变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LDL-C水平变化率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但HDL-C水平变化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纳基于ABCB1(2677T>G)基因多态性所给出的个体化用药建议的患者,其在降低TC、LDL-C水平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未采纳建议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