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的关系,并分析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n=75)与非血管病变组(n=138),设健康对照组20例,检测三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均P〈0.01)。Logistic回归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s-CRP、纤维蛋白原等均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炎症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常血糖、糖耐量减低及 2型糖尿病人群体重、血压、血脂、尿酸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检测正常血糖、糖耐量减低和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及餐后 2h血糖和胰岛素 ,用HOMA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同时测定空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水平。测量 3组人员身高、体重、血压、腰围及臀围 ,并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值。脂肪肝的诊断依据超声影像学检查。结果 与正常血糖组比较 ,糖耐量减低、2型糖尿病组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值、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酸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依次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与糖耐量减低组比较 ,2型糖尿病组血压、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0 1) ;腰臀比值和尿酸水平升高 ,体重指数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受试 3组脂肪肝的患病率依次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结论 随着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值、血糖、胰岛素及尿酸升高 ,血脂紊乱和胰岛素抵抗加剧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并且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上述指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痛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和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冠心病组)、5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阴性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空腹血脂、血糖、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标。分别以冠状动脉狭窄分数和病变冠状动脉支数为因变量,血脂、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单元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除总胆固醇、血糖外,血脂、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仅有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明显低于阴性纽(P〈0.05)。冠心病纽胰岛素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冠状动脉狭窄分数显著相关(r=0.25,P〈0.05;r=-0.32,P〈0.01),病变冠状动脉支数与任何自变量无相关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相关。结论:冠心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血脂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异常,均为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是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独立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和正常对照组47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清抵抗素、胰岛素水平;同时测血糖、血压、血脂、身高、体重,计算腰围、臀围、体重指数、腰臀比值和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性、胰岛B细胞功能.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抵抗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围、空腹胰岛素、血压呈正相关.在正常对照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抵抗性、胰岛B细胞功能相关.而且血清抵抗素水平在糖尿病肥胖组显著高于糖尿病非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升高,与肥胖相关,血清抵抗素可能是联系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脂联素 (adiponectin)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在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中的作用。方法 :对 86例 2型糖尿病人 (其中冠心病人 5 3例 ,单纯糖尿病人 3 3例 )进行空腹血糖 (FPG)、血总胆固醇(TCH )、甘油三酯 (TG)、体重指数 (BMI)、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空腹胰岛素 (FINS)、血浆脂联素和TNF α的检测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FPG、FINS、TCH和TG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P <0 0 5 ) ,BMI与单纯糖尿病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ISI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 (P <0 0 5 ) ,血浆TNF α浓度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P <0 0 1) ,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 (P <0 0 1)。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 ,血浆TNF α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血浆脂联素在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中发挥保护性作用 ,而TNF α发挥损伤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 (a) [Lp(a) ]水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87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88例健康个体的Lp(a)浓度 ,行对照分析 ,并将 2型糖尿病患者的Lp(a)浓度与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其它血脂项目分别作偏相关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的Lp(a)水平较对照组高 (P <0 0 5 ) ,糖尿病组的Lp(a)水平与上述诸因素均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Lp(a)水平较正常人群高 ,糖尿病的病情或病程、胰岛素抵抗程度、其它血脂成分的变化对Lp(a)均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48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8例,对照组120例,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口服二甲双胍、胰岛素控制血糖及降脂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盐酸吡格列酮治疗,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四项、空腹免疫活性胰岛素、空腹真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 结果 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免疫活性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空腹真胰岛素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体重指数治疗前后则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血清甘油三酯、空腹免疫活性胰岛素、空腹胰岛素原、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真胰岛素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1). 结论 盐酸吡格列酮具有降糖调脂作用,能改善胰岛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8.
尿IV型胶原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红  倪安民  刘静 《临床荟萃》2003,18(24):1393-1396
目的 探讨检测尿IV型胶原 (IV C)对 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作用及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0年 3~ 12月 2型糖尿病患者 6 0例和健康体检者 2 0例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将糖尿病患者均分为 3组 ,每组各 2 0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尿IV C ,免疫比浊法测尿微量白蛋白 ,同时测定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2 4小时动态血压、血脂和相关肾功能指标。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IV C(1.93± 1.12 )mg/L ,糖尿病无肾病组 (6 .6 1± 1.6 4 )mg/L ,糖尿病早期肾病组 (11.35± 3.76 )mg/L。糖尿病临床肾病组 (2 3.4 0± 13.8)mg/L。糖尿病无肾病组中 ,尿白蛋白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接近 (P >0 .0 5 ) ,而尿IV C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和临床肾病组尿IV C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糖尿病各组胰岛素敏感指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糖尿病临床肾病组 2 4小时平均血压、白天和夜间平均血压均高于其他 3组 (P<0 .0 5 )。尿IV C多因素相关性分析 ,与病程、尿白蛋白指数、尿α1微球蛋白、尿 β2 微球蛋白、餐后血糖、平均舒张压、夜间血压和N 乙酰 β 葡萄糖酐酶呈正相关关系 ,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P <0 .0 5 )。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测定正常人群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探讨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正常对照组102例,2型糖尿病组116例、2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组123例,比较各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①型糖尿病组及其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分别为(8.62±2.97)、(6.17±2.55)mg/L]较正常对照组[(10.03±4.41)mg/L]降低,大血管病变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2型糖尿病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体重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负相关(r值分别为-0.492、-0.581、-0.813、-0.754、-0.619、-0.387,P均<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828、-0.769、-0.631,P均<0.01).结论 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低脂联素血症可能与2型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相关,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和单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1例应用胰岛素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治疗组(胰岛素加马来酸罗格列酮4mg/d)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随访观察12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得到良好控制。但治疗组胰岛素日需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甘油三酯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P〈0.05),空腹及餐后2h血浆胰岛素水平减少(P〈0.05),B细胞功能指数升高(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降低(P〈0.01)。结论:马来酸罗格列酮与胰岛素联用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改善,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优于单用胰岛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