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老年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行乳腺癌化疗的老年患者60例,共68个肿块,在化疗前1 w内及化疗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血流分布、血流阻力指数变化。结果部分缓解患者经过化疗后,肿块大小明显小于化疗前(P0.01)。化疗后,超声测量乳腺癌残余病灶最大直径为(25.21±9.31)cm,术后病理残余病灶最大直径为(26.01±11.09)cm,二者呈显著正相关系。有效(PR)组患者化疗后血流分级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1)。化疗后两组RI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PR组化疗后血流阻力指数(RI)值减低、肿块减少。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化疗中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测量新辅助化疗前后乳腺癌肿块大小的变化,对判断乳腺癌化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关注其声像与乳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收集87例乳腺癌患者术前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观察乳腺癌超声特征,并探讨血流分级、血流指数(Vmax)与术后VEGF与CD34标记肿瘤中血管密度(MVD)的关系。结果 87例患者,超声诊断81例与术后病理符合,符合率为93.10%。彩色多普勒检测乳腺癌中血流分级、Vmax与肿瘤VEGF表达阳性率、MVD表达量均与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Ki67表达有关,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分级、Vmax、VEGF阳性率及MVD均呈正相关性。结论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分级对乳腺癌具有较高的术前诊断价值,术前检测血流分级、Vmax可以反映乳腺癌MVD情况,可能对于术前判断肿瘤预后和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在TEC新辅助化疗方案下的治疗效果。方法按乳腺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和基底型分为4组,各组35例,回顾性分析各组经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的疗效。结果四组患者诊断年龄、肿瘤大小、Ki-67、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和化疗前肿瘤血流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及基底型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8.57%、42.86%、71.43%和65.71%;病理有效率为71.43%、57.14%、85.71%和80.00%,HER-2阳性型和基底型乳腺癌在TEC方案下治疗效果优于Luminal A和Luminal B型(P0.05)。结论 TEC新辅助化疗方案下HER-2阳性型及基底型乳腺癌患者疗效较好,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部动脉与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该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眼部动脉和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多个参数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显示,Vmax和V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in、RI和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眼部动脉血流参数显示,Vmax、Vmin和V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和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眼部动脉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已有明显改变,可以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乳腺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和阻力指数(RI)与术后组织中酪氨酸蛋白激酶受本(eph) A7和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AEG)-1的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82例乳腺癌(观察组)和21例乳腺腺病(对照组)患者术前的超声资料,观察PSV和RI值,同时对术后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phA 7和AEG-1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PSV和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ephA 7和AEG-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中PSV和RI值与肿瘤的最大径和细胞增殖指数密切相关,RI值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观察组中ephA 7和AEG-1的阳性率与肿瘤的最大径、细胞增殖指数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RI值与ephA 7、RI值与AEG-1均呈正相关。PSV值与ephA 7和AEG-1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血流参数PSV和RI值对乳腺癌诊断有一定作用,ephA 7和AEG-1在乳腺癌中表达升高对病变形成有促进作用。RI值与术后组织中ephA 7和AEG-1阳性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联合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在老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老年乳腺癌患者50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标本中VEGF-C的表达水平,分析乳腺癌超声征象与VEGF-C表达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结果 50例老年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淋巴结转移28例,未转移22例,乳腺癌病灶最小为0.7 cm×0.6 cm,最大为7.0 cm×6.3 cm;其中大于2cm的35例,具有较为典型的恶性肿瘤超声特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的较低回声区,呈"蟹足样",无包膜回声,后方回声衰减,内部回声不均匀;肿瘤2 cm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肿瘤≤2 cm者,肿瘤边界不清楚或有毛刺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肿瘤边界清楚者(P0.05);乳腺癌患者病灶内超声血流信号分级越低,乳腺癌病灶越小(P0.05);乳腺癌患者病灶内超声血流信号分级越高,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5);50例乳腺癌患者中VEGF-C表达阳性28例,其中淋巴结转移者24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癌淋巴结未转移患者(P0.05)。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主要表现为淋巴结结构的改变,当腋窝淋巴结发生实变、实质厚度不均时,可疑为转移性淋巴结,老年乳腺癌超声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程度及VEGF-C阳性表达率与腋窝淋巴结发生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背景新辅助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疗效,降低肿瘤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准确评估其疗效意义重大.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作为一种能实时显示目标组织微循环状态的超声新技术,能为临床评估疗效提供可靠的血流动力学参考.目的探讨CEUS定量评估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的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变化,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相关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新辅助治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106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行CEUS检查,测定病灶微循环血流灌注参数,并与手术后标本MVD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辅助治疗后病灶最大直径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治疗后病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治疗后病灶PI、AUC分别与MVD呈正相关(r=0.82,P<0.05;r=0.79,P<0.05).结论CEUS能客观反映直肠癌微循环血流灌注状态,其血流灌注参数与MVD有较好相关性,可为临床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效果提供血流动力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晚期胰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取于我院就诊的87例晚期胰腺癌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化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肿瘤区域血流参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1年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率为6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10%,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流分级、最大血流速度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明显少于对照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为33.33%(15/45),对照组为23.81%(10/42),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局部化疗,对于肿瘤体积临床疗效提高及症状缓解均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临床上常常采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 TACE)联合索拉非尼等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取得确切疗效.超声造影具有便捷、无创等优点,能实时反映肿瘤的血流灌注状态,在疗效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为临床疗效评估提供血流动力学信息.目的运用超声造影评估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原发性HCC的血流灌注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浙江萧山医院收治并经肝穿刺病理证实的86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6个病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TACE治疗组(A组, 43例)和TACE+索拉非尼治疗组(B组, 43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1 d及治疗后3 mo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病灶治疗前后血流灌注参数变化.结果 B组病灶治疗后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病灶治疗后增强强度、曲线下面积均较A组病灶治疗后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定量评估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后HCC血流灌注变化,可为临床早期评估疗效提供有价值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恶性程度的癌变组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的血管参数及癌微血管密度,并分析指标与癌变组织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卵巢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与临床分期进行分组,将32例病理分型为Ⅰ~Ⅱ期卵巢癌患者纳入A组,将42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纳入B组,将3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纳入C组。所有患者进行阴道彩超与卵巢癌微血管密度监测,比较不同恶性程度癌变的老年患者阴道检查血管参数[阻力指数(RI)、最高峰流速(Vmax)]与病灶组织微血管密度[癌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上述指标与老年卵巢癌患者恶性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组RIA组B组,B组Vmax、MVDA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I与老年卵巢癌患者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0.423,P0.01);Vmax、MVD与老年卵巢癌患者恶性程度呈正相关(r=0.423、0.424,均P0.01)。结论阴道彩超血流参数中RI、Vmax指标水平与老年卵巢癌微血管密度及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老年卵巢癌患者的早期诊断,可为后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5,(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62例肿块≤2 cm的小乳腺癌患者和3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B超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二维超声观察肿瘤的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内部钙化灶及肿瘤纵横径比,彩超观察肿瘤内血流信号、血管支分布情况,测量动脉血流最高流速(Vmax)、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结果小乳腺癌与良性肿瘤的肿块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存在差异,恶性肿块大部分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整齐,内部回声不均匀,肿块纵横径比≥1.0,肿块内部出现微小钙化灶。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血流显示率分别为30.7%和95.2%;小乳腺癌肿块内动脉血管走形多表现为传入性和中心性,良性肿块多表现为周围性;恶性肿块动脉血流最高流速(Vmax)、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显像在提高小乳腺癌的检测率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手术前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122例乳腺癌患者超声声像表现;术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全部肿瘤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蛋白的表达,并将以上两种检查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乳腺癌患者超声显示肿瘤≥3 cm、腋下淋巴结肿大、血流信号丰富、收缩期血流峰值(Vmax)≥10 cm/s者与c-erbB-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认为乳腺癌患者超声显示肿瘤大、血流信号丰富、高Vmax、腋下淋巴结肿大者可能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血流参数、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特征与高血压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我院收治获得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268例,其中高血压脑卒中患者98例纳入脑卒中组,单纯高血压患者170例纳入单纯高血压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3组患者均接受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其颈总动脉血流参数、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形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卒中组Vmax、Vmin水平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健康组(P0.05),单纯高血压组Vmax、Vmin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脑卒中组RI水平高于脑卒中组、健康组(P0.05),脑卒中组RI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脑卒中组RCCA、RICA、RECA、LICA、LECA以及LCCA指标均水平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健康组(P0.05),脑卒中组内膜-中膜厚度各项指标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268例患者中,无斑块者85例,检出斑块形成者183例,其中包括硬斑块(74例)152处、软斑块(90例)202处、溃疡型斑块(19例)30处,经随访发现,软斑块/溃疡型斑块脑卒中发生率高于无斑块/硬斑块(P0.05)。结论 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血流参数、内膜中层厚度及斑块特征,可辅助诊断高血压脑卒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在乳腺病灶鉴别诊断及肿瘤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乳腺肿块患者64例,入院后均行超声自动容积成像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检查,将患者分为乳腺癌组和良性肿块组。比较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检出率,分析诊断乳腺癌TNM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评估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全容积超声成像、二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乳腺癌组造影后周边血流、内部血流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P0. 05)。所有乳腺癌TNM分期中,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病理符合率是58. 82%,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与病理符合率是85. 29%,两者具体统计学差异(P0. 05)。二者联合成像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自动容积成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者联合诊断的Kappa最高,病理判断一致性最好。结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能准确客观地提供乳腺癌血管生成水平和病灶的结构变化,有助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联合应用的灵敏度和病理结果一致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测定子宫内膜癌(EC)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7月至2014年7月以绝经后阴道出血、生育期阴道不规则出血来该院就诊的65例患者,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EC患者,32例)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33例)。测定两组患者病灶处血流情况、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与病灶组织内MVD,分析CDFI测定EC血流动力学参数与MVD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CDFI血流信号率、MVD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I和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EC患者RI与MVD呈负相关(r=-0.501,P<0.05),PI与MVD不相关(r=-0.379,P>0.05)。结论 EC患者病灶组织RI与MVD存在负相关,术前CDFI检测EC患者RI对EC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效果的价值,分析Ktrans、Kep、Ve与肿瘤缩退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9例行NAC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 w后行DCE-MRI检查,获得定量参数化疗前Ktrans、Kep、Ve,化疗后Ktrans、Kep、Ve,Ktrans比值、Kep比值、Ve比值。分别以病理完全缓解(pCR)、肿瘤缩退分级(TRG)、肿瘤降期(T降期)为评价NAC疗效的标准,观察不同疗效组上述指标及肿瘤缩退率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肿瘤缩退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预测乳腺癌NAC疗效的价值。结果 pCR组、TRG缓解组、T降期组患者化疗前Ktrans、Kep、Ktrans比值、Kep比值均大于未pCR组、TRG未缓解组、T未降期组(P0.05)。化疗前Ktrans、Ktrans比值与肿瘤缩退率呈高度正相关(P0.05)、化疗前Kep、Kep比值与肿瘤缩退率呈中度正相关(P0.05),化疗前Ve、Ve比值与肿瘤缩退率无关(P0.05)。ROC分析结果示Ktrans比值、化疗前Ktrans预测乳腺癌pCR、TRG、T分期的效能高于化疗前Kep、Kep比值,其中预测乳腺癌患者pCR的效能最高,AUC分别达0.983(95%CI:0.967~0.999,P=0.000)、0.936(95%CI:0.892~0.980,P=0.000)。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比值、化疗前Ktrans预测乳腺癌NAC治疗后pCR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NAC化疗疗效评价的主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肾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就诊于江苏省昆山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科的临床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收集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的肾脏长径、实质厚度、肾窦厚度、实质厚度/肾窦厚度的比值以及肾窦部的段动脉中段和皮髓交界处的叶间动脉段血流各项参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肾脏长径、实质厚度、肾窦厚度、实质厚度/肾窦厚度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肾窦部的段动脉中段的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象的叶间动脉段的Vmax、Vmin、RI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检测高血压病肾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参数,可反映继发性肾灌注的改变,为临床诊断高血压病的早期肾功能损害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定量检查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纳入7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大小和血管流速,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术前超声检查判断直肠癌肿瘤分期的准确性。结果治疗后肿瘤前后径、弹力成像评分及应变率比值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曲线下面积(AUC)和阻力指数(R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达峰时间(TTP)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与术后T分期和N分期病理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719,0.668; P均=0.000),准确率分别为81.43%和78.57%。结论超声造影和超声弹性成像用于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可量化评价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DN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80名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肾脏长径、前后径、左右径、体积,肾脏血流EDV、PSV、Vm、PI、RI。肾脏实质分级与血流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肾脏大小与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肾脏实质、血流各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DV、PSV、Vm显著低于对照组,PI、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早期诊断DN,可根据肾脏体积大小,肾脏血流灌注、血流参数等情况判断患者疾病情况。  相似文献   

20.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新辅助化疗是乳腺癌的术前常规疗法,能通过有效缩小肿瘤体积、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患者保乳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乳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早期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对于指导临床个体化术前化疗、提高术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准确、实时、经济、便捷等特点,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的超声新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方面发挥着各自优势。常规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自动乳腺超声、基于超声影像组学的深度学习等超声技术被应用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临床工作中,有助于临床医生为乳腺癌患者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及时调整治疗策略、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