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介入门静脉内注药治疗中晚期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价值。方法 对38例此症患者施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选择门静脉栓塞化疗术。结果 PVTT消失率23.7%,缩小率44.7%,肿瘤缩小率76.3%,AFP转阴率66.6%,9例获Ⅱ期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癌栓坏死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应用内镜对胃癌前期病变1132例的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我院应用内镜活检对胃癌前期病变1132例进行了3个月~15年随访观察,结果也表明:这些病变有一定的可逆转性;本组总癌变35例(占3.1%),其中癌变率GU+ATP或伴CAG组4.1%,CAG+IM或伴ATP组4.0%,ATP组3.7%,GS组3.3%,IM组2.4%,CAG组2.2%,早癌17例,占胃癌总数的48.6%,较门诊早癌检出率(7.2%)高6.8倍,内镜活检随访是当前发现早癌的可靠途  相似文献   

3.
光动力疗法治疗进展期消化道肿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对进展期消化道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17例消化道进展期肿瘤患者,均进行内镜下光动力联合化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9、12个月进行内镜检查,并进行临床症状评定,随访生存时间,观察毒副作用。结果17例患者平均随访8、2个月,临床症状缓解率82、4%;内镜下完全应答率29.4%,部分应答率为52.9%;半年生存率76.5%,1年生存率47.1%,中位生存期为10个月。有1例出现皮肤光敏反应,1例术后1周出现大出血。结论光动力疗法可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进展期消化道肿瘤的又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降钙素基因甲基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降钙素(CT)基因高甲基化能否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向白血病转化的分子标志。方法:采用设有内、外参照的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限制性内切酶和激光扫描技术,检测27例MDS和6例由MDS转化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细胞的CT基因5′端甲基化率(CTMR)。结果:MDS患者CTMR为33.65%±23.37%,显著高于对照组(8.01%±4.25%,P<0.001),其中RAEBt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RA组,已随访3~10年的RA患者5例均在正常范围,且无白血病转化。9例RAEBt的CTMR均>30%,随访8例中7例于2个月内转化为AML。结论:CTMR对早期预测MDS向白血病转化可能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加睾丸切除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强  张卫东 《华西医学》1997,12(3):350-351
本文讨论我科35例晚期前列腺癌的长期随访资料,全部单纯雌激素加睾丸切除治疗,乘积限估计其生存率。结果示:C期患者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32%、77.84%、71.35%、57.08%,平均存活68.31个月。D期患者的1、2年生存率分别是48.15%、18.06%,平均存活16.78个月。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自1986年10月至1997年12月,用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73例,中位年龄25.5(9~48)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43例(CR135例,CR2或早期复发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0例(CR125例,CR2或早期复发5例)。预处理方案包括环磷酰胺(CTX)120mg/kg+单次全身照射(STBI)9~10Gy或马利兰(Bu)16mg/kg或马法兰(Mel)160~180mg/m2+阿糖胞苷(AraC)4g/m2。结果:所有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中位随访时间806(32~3400)天,移植相关死亡7例(9.5%),ANLL、ALLCR1期移植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49%±7.7%和67.0%±106%,复发率39.3%±9.3%和23.7%±10.6%。结论:为降低白血病复发率和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无骨髓供者的CR1期急性白血病患者适合接受ABM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3~4期慢性肾脏病(CKD)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规律随访超过1年的105例老年CKD 3~4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基线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为(37.4±9.0)ml·min~(-1)·1.73 m~(-2),76例患者处于G3期,29例患者处于G4期;根据其随访过程中的eGFR变化分为恶化组25例和非恶化组80例。比较G3期和G4期以及恶化组和非恶化组的基线资料和随访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G4期患者的eGFR、血红蛋白(Hb)、血碳酸氢根水平低于G3期患者,尿蛋白分级、尿蛋白及磷(P)浓度高于G3期患者(P0.05)。恶化组基线eGFR、基线Hb、基线血碳酸氢根、随访Hb、随访血碳酸氢根、服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拮抗剂(RASI)的患者比率明显低于未恶化组,基线尿蛋白分级、基线尿蛋白、基线血P浓度、基线收缩压(SBP)、随访SBP、随访血P浓度明显高于未恶化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基线eGFR分为G4期、随访过程中的收缩压(SBP)140 mm Hg是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访过程中的SBP140 mm Hg能显著增加老年CKD 3~4期患者发生肾功能恶化,建议以140 mm Hg作为SBP的治疗靶目标值,重视血压的个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栓体舒(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rt-PA)和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将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38例,应用rt-PA溶栓)和B组(42例,应用UK溶栓),结果:2例冠状动脉(冠脉)血叫通率为60.0%,A组与B组冠脉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6%和47.6%,2组有显著性差异,病死率分别为5.3%和11.9%,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继  相似文献   

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缓解后治疗及随访: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40例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达完全缓解(CR)后,14例进行化疗与ATRA交替维持治疗,11例接受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15例接受平均6.5月的化疗即终止治疗。随访结果显示,BMT组复发率最低(9.1%),维持组次之(46.2%),终止组最高(80.0%)。3组3年存活率依次为70.1%,51.4%和18.5%。3年持续完全缓解(CCR)率维持组与终止组分别为50.0%和13.0%。再次证实强化疗及骨髓抑制性维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应尽早进行。应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技术监测PML-RARα融合mRNA,11例转阴者中10例CCR,1例复发,提示阴转率与转归有较好相关。  相似文献   

10.
栓体舒、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栓体舒(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rtPA)和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溶栓疗效。方法:将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A组(38例,应用rtPA溶栓)和B组(42例,应用UK溶栓)。结果:2组冠状动脉(冠脉)血管总再通率为60.0%。A组与B组冠脉血管再通率分别为73.6%和47.6%,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死率分别为5.3%和11.9%,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继发内脏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和14.3%,A组明显低于B组(P<0.01)。溶栓再通患者病死率(0)明显低于未溶通者(21.9%),P<0.01。溶栓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的患者血管再通率为78.3%,明显高于6小时~24小时溶栓者(35.3%),P<0.01。结论:rtPA用于AMI紧急溶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UK,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9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腹腔镜下行手术,其中单侧卵巢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52例,附件切除术12例;双侧卵巢囊肿剔除术13例,单侧囊肿剔除加对侧附件切除11例。双附件切除4例。结果 全部92例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无1例中转开腹,92例中Ⅲ期59例,Ⅳ期33例,不孕症28例,占30.4%(28/92)。术后随访78例,随访率84.7l%。术后复发7例,占7.6%。不孕症术后妊娠11例,妊娠率39.28%。结论 腹腔镜手术集诊断和治疗为一体,适用于各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治疗,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1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别给予DA、DAE方案化疗。结果发现:①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DA方案的CR率为64.3%,DAE方案的CR率为75.8%,两者CR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达CR时所需的疗程分别为:DA方案1.7疗程,DAE方案1.4疗程,说明DAE方案虽不能显著提高CR率,但可能加快CR过程,延长CR期,从而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对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其中脑出血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梗塞19例、短暂性脑缺血(TIA)4例。结果,CSF细胞学检查总异常率86.6%,高于常规CSF细胞计数检查(70%)。出血性脑血管病异常率100%,缺血性脑血管病异常率68.4%,TIA细胞学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14.
散发性戊型肝炎和散发性甲型肝炎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建国  姚集鲁 《新医学》1996,27(3):130-131
本文对80例散发性戊肝和131例散发性甲肝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在急性期,戊肝患者血汪有的抗-HEVIgM阳性率为73.8%,抗-HEVIgG阳性率为63.8%,甲肝患者的抗-HAVIgM阳性率为100%,抗-HAVIgG阳性率为95.4%,与甲肝相比,戊肝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P〈0.05)。黄疸持续时间变长(P〈0.05),ALT/AST比值降低(P〈0.005),住院期长(P〈0.05)。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老年人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影响生存的因素。材料和方法:56例有完整资料的老年人原发性肝癌分别经肝动脉化疗和栓塞术(HAI和HAE)后,观察肿瘤缩小程度和生化指标,并随访其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56例平均生存期为14.7月,其中HAI为9.7月,HAE为16.3月,一年生存率HAE组明显高于HAI组,分别为62.8%和23.1%(P〈0.05);巨块型、结节型和弥漫型三  相似文献   

16.
HAD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0例,作者采用HAD方案诱导化疗,缓解后以HAD、EA、MA或再加AA方案巩固强化。结果完全缓解(CR)43例,CR率86.0%。初治38例,CR33例(86.8%),复治12例,CR10例(83.3%)。CR43例中33例(76.7%)仅用1疗程即达CR。远期疗效仍在观察中。HAD方案毒性低,能为患者接受。取得高缓解率的原因可能与高三尖杉酯碱和柔红霉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Ⅰ型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环内酯抗生素治疗儿童Ⅰ型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应用大环内酯抗生素治疗儿童Ⅰ型慢性鼻窦炎840例。[结果]840例患者治疗后随访观察6~30个月。痊愈者435例,占51.8%,好转者316例,占37.6%,总有效率为89.4%,无效者89例,占10.6%。Ⅰ期的痊愈率和有效率优于Ⅱ期和Ⅲ期,Ⅱ期的痊愈率和有效率优于Ⅲ期。应用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三种不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①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Ⅰ型慢性鼻窦炎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②Ⅰ型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病变越轻,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越好;③应用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三种不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381,自引:14,他引:381  
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72例。初治患者30例,CR率为73.3%,有效率90.0%;复发及难治42例,CR率52.3%,有效率64.2%。该注射液毒副作用较少,且与全反式维甲酸(ATRA)等药物无交叉耐药。细胞形态学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APL有诱导分化作用,并有可能通过“原浆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是一种新的较理想的诱导分化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非急性心肌梗死(AMI)各类胸痛的诊断,并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78例非AMI胸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分析。造影前按症状及体征分为4组,不典型胸痛81例,初发型心绞痛20例,典型心绞痛76例,恶化型心绞痛101例,4组平均年龄分别为(55.12±11.78)岁,(58.00±11.63)岁,(60.53±9.99)岁和(63.02±9.05)岁。结果:冠脉造影示57例冠脉正常(20.50%),35例冠脉轻度狭窄(12.59%),43例冠脉中度狭窄(15.47%),136例冠脉重度狭窄(48.92%),7例冠脉痉挛(2.52%)。不典型胸痛组50.62%为正常冠脉,此组须特别注意与X综合征及非心源性胸痛的鉴别;初发型心绞痛组45.00%为重度冠脉狭窄,发病时间短,多无侧支循环,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高AMI发病率及高猝死率的原因之一;典型心绞痛组57.89%存在重度冠脉固定狭窄,并常有较好的侧支循环,此组13.16%为正常冠脉,亦需慎重进行胸痛的鉴别诊断;恶化型心绞痛组71.29%为重度冠脉狭窄,临床多为严重的缺血性心脏病。结论:冠脉造影对临床各类胸痛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院肿瘤科在1980~1989年间收治了11例大肠癌伴肠穿孔的病例,现对结直肠癌并发穿孔的诊断、治疗、预防及预后作初略的探讨。1临床资料于1980~1989年收治结直肠癌742例,其中结直肠癌穿孔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6-60岁,平均年龄43岁。Dukes’分期:B期3例,C期3例,D期5例;粘液腺癌7例,未分化腺癌2例,高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腺癌1例。所有742例结直肠癌均随访年,随访率92%,失访病例按死亡计算;其中结直肠癌并发穿孔病人的随访率为10O%。全组742例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为58.6%,而并发穿孔组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为18.2%。根据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