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异同。方法 对56例家族性精神分裂症与122例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相比,家族性精神分裂症发病年龄较早,行为紊乱多见,易复发。结论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家族史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分类原则。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国内外争议较多,现应用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加上DSM—Ⅲ精神分裂症残留型标准为诊断标准,对连续住院的15例精神分裂症家族进行了调查,经分离分析,得出精神分裂症遗传方式为单基因隐性遗传。  相似文献   

3.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行为学对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家族性精神分裂症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方法 用PSE、SANS、SAPS、PHI量表对62例家族性和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病前性格异常、思维鸣响、思维被洞悉感、惶惑等症状发生较高,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思维插入、幻觉、关系妄想、原发妄想、非社交性语言、使人误解的回答等症状突出。结论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家族史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个分类原则。  相似文献   

4.
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定量性状与1号染色体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定量性状位点与1号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学关系。方法 在32个家族性精神分裂症家系中,选择以下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状进行定量,包括: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有、功能全面评定量表、病前分裂样和分裂型特质量表、病前社会适应量表,结合1号染色体上29个DNA多态标记位点的扫描数据,进行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在147.64cM位置得到最大Trad H-E Lod值为1.73、最大EH H-E Lod值为1.65,此区域与质量性状连锁分析在1q21-23的峰值区域重叠。结论 提示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在1q21-23可能有独立的数量性状位点。  相似文献   

5.
家族性与散发性精神分裂症中枢去甲肾上腺素代谢研究金卫东臧德馨赵晓琳唐珞珈精神分裂症去甲肾上腺素(NE)假说已得到较多证据支持[1],甚至有人认为中枢NE代谢障碍继发多巴胺功能改变,从而引起精神分裂症表现[2]。进一步研究发现家族史对中枢NE代谢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群中家族性精神分裂症与1号染色体的连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中家族性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1号染色体的分子遗传学关系。方法 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选择了平均分布在1号染色体上的29个标记,对32个家族性精神分裂症家系样本进行易感基因扫描。结果 参数连锁分析结果,在隐性模型下,多点连锁在262.52cM位置得到最大异质性Lod分为1.70;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262.52cM位置处理到最大的多点非参数连锁分为1.71(P=0.046)首次是149.70cM位置处得到多点非参数连锁分为1.37(P=0.086),分别对应于标记D1S206,D1S425位点的位置。结论 进一步支持在染色体1q上可能存在家族性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7.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遗传效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203对精神分裂症、102例情感性精神障碍,用ICD9、CCMD2再诊断,分别进行30年回顾性前瞻遗传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后,对两病家族同病阳性率、亲属患传病、遗传率、遗传方式及两病家族交叉患病等遗传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病遗传效应虽然都非常明显,但又是遗传上相互独立的两种精神病,而不是由相同基因产生。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回顾114例单用氯氮平剂量在300 ̄500mg/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就精神分裂症预后与病程、发病年龄、家族史、临床诊断类型等因素的相互关系作一分析,发现预后仅与病程有关,而与发病年龄、家族遗传史、临床诊断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9.
对精神分裂症亲代的生育力和其子代的个体发育及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等方面曾进行过研究,发现在精神分裂症亲代中,没有生理学的和原发性生殖损害的证据,并证实了精神分裂症母亲与其产科并发症之间没有显著联系。最近,Book等(1978)对精神分裂症家族中,晚期胎儿的死亡率进行研究,报告在精神分裂症亲代的孩子中,与未受累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具有行为异常的人群中研究某些遗传负荷问题,选择土库曼帖金族城市居民罹患精神病疾患的先证者亲属进行了遗传学与人口统计学调查.从土库曼加盟共和国国家文献里挑选先证者,共查阅了精神分裂症患者36个家族共计840人,其中,一级亲属为313人;二、三级亲属为527人.上述被调查的对象中,均有神经精神紊乱表现.在36个家族中,有10名先证者的亲属中没有人患精神分裂症.因此,在本文的材料中,精神分裂症病例可以看做为表型模拟.对其余26个家族(总数628人)进行了分离分析.在这些家族中间,确定为一级亲属的有18例为急进型精神分裂症,19例是需要住院治疗的神经精神疾患,还有20例其它方面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11年7-12月在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门诊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筛查出伴强迫症状的患者122例作为研究组(有强迫症状)。对照组(无强迫症状)则按照与研究组1:1的比例在不同性别的无强迫症状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取。采用自编的调查表进行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家族中强迫症者、家族中强迫性格者、病前具强迫性格者及是否服用过氯氮平者多于对照组(χ2=4.07,5.11,7.72,11.70;P<0.05)。以是否伴有强迫症状为因变量,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服用氯氮平(P<0.05,OR=2.40)、病前具强迫性格(P<0.05,OR=2.07)是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的危险性因素。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氯氮平,病前有强迫性格者易出现强迫症状。  相似文献   

12.
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强迫症与伴强迫症的精神分裂症的多项指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61例强迫症和28例伴强迫症状的精神分裂症的起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家族史、自杀倾向、EGG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平均起病年龄和平均病程等无显著差异,在平均住院时间上有显著差异。结论:①OCD痛苦程度高于Sch OCD。②Sch组可能有器质性基础及家族史。③Sch OCD与OCD症状类型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在同一时期对不同国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文化意识对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影响,韩国患者在家族、爱情、强奸、宗教、经济等方面的妄想较多;延边朝族患者对血统、长寿、政治等方面妄想较多,而汉族患者则对吸血、抽取脑或内脏、针刺或毒害妄想明显。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康复作用。方法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及慢性精神分裂症进行为期4用的心理教育并随访1年,比较BPRS、SI、GAS、SDSS及复发、服药情况。结果心理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的康复作用,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作用优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结论对精神分裂症越早进行心理教育康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5.
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辅助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辅助疗效的研究刘桂荣贺敬义李连启梁文香枣庄市第二医院精神分裂症具有治愈率低,致残率高,住院时间长等特点。目前我国对精神分裂症病人主要用药物治疗,据有关资料介绍行为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也有效[1],为了探讨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辅...  相似文献   

16.
维思通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思通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复发性精神分裂症7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70例,皆符合CCMD-3和ICD-10的诊断标准,两者进行对照,观察共12周。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维思通对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副作用,依从性与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思通治疗复发性精神分裂症安全可靠,有效率高,依从性好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检测文/刘荣太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近年来各国学者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日益广泛,涉及了许多因素的探讨,旨在阐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理,寻求新的治疗途径,我们对7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8.
探讨军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原因。方法采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60例军人男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研究组)进行测评,同时与60例一般吸烟者(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的镇静(t=3.088,P=0.003)、瘾(t=3.005,P=0.003)及依赖分(t=2.162,P=0.033)明显升高,心理意象因子分(t=-2.716,P=0.00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口活动、享乐、刺激及自动分无明显差异。相关分析发现,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总分与吸烟时间、平均每日吸烟量及家族吸烟史呈显著正相关,与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军人男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吸烟的心理依赖和躯体依赖均严重,吸烟时间、家族吸烟史及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是明显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与眼球活动的相互关系,对84例精神分裂症、23例正常人进行了眼动检测,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眼动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其它精神障碍,提示眼动异常是精神分裂症具有较高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0.
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其中执行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的认知损害。研究显示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本文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的疗效,并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