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淋巴细胞微核出现率是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敏感指标之一,除用于观察辐射效应外,还广泛用于研究化学诱变剂和某些疾病。为取得地区的正常值和增补国内资料,1983年6月至11月对贵阳地区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进行了调查。材料和方法受检者74人均系贵阳地区健康献血员,其中男30例,女44例,年龄范围18~48岁,平均29.6岁。微核标本的制作:取0.5毫升肝素抗凝的静脉血,用甲基纤维素浓集分离法,提取淋巴  相似文献   

2.
张吉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83-3284
我科2005年11月~2007年10月对60例住院的银屑病患者进行多元化健康教育,以探讨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5年11月~2007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银屑病患者60例,均符合《临床皮肤病学》关于银屑病的诊断标准。男25例,女35例;年龄16~60岁,平均(30±12.8)岁;病程15d~20年,平均7.78年;已婚32例,未婚28例;文化程度:小学11例,初中20例,高中16例,大专以上1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病程、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我们以某地区接触X射线的60名医务人员和18名工业探伤工作人员为观察组,年龄为20~60岁,工龄为1~30年,某地区献血员80名为对照组,年龄为20~50岁,半年内未进行过X射线检查,作淋巴细胞微核率(MNCF)的分析,采用甲基纤维素法静脉血肝素抗凝恒温37℃培养0.5小时,常规制片,微核的标准:(1) 微核必须在胞浆完整的间期细胞中、形状为园形或椭园形;(2)直径小于主核的言;(3)与主核完全脱离;(4)染色与主核一致;(5)微核的计数:在高倍镜下每例计数2000个细胞,结果以含微核细胞的千分率表示。 观察组微核率的检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  相似文献   

4.
<正>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常见的周围动脉慢性闭塞性疾病,属于中医“脱疽”范畴。为进一步探讨TAO的发病机理,我们对120例TAO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做了系统观察,并与40例正常人甲皱微循环相对照,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120例TAO中田115,女6例;年龄17~60岁;病程1月~15年;上肢患病者4例,下肢患病者116例。均符合1983年全国西安脉管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正常人选自本院健康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5.
作者对13例宫颈癌、15例三度宫颈糜烂、15例宫颈炎患者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出现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宫颈癌、三度宫颈糜烂患者的微核出现频率均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宫颈癌和三度宫颈糜烂患者微核出现频率亦有显著地差异(P<0.01)。某些三度宫颈糜烂患者微核出现频率显著增高,可能预示着癌变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前,认为银屑病是受多基因控制,同时也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国内已有文献报道,我院位于小兴安岭林区,笔者于1986年1月至1988年11月期间,对经门诊治疗130例银屑病的致病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并作了家族史的调查。临床资料男性89例,女性41例;年龄:5—19岁者18例,20—39岁者81例,40岁以上31例;职业:工人62例,干部24例,学生18例,农民7例,教师4例,医生1例,其它14例。从表一中可见有65、39%的银屑病,是受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引起发病。环境潮湿因素:在130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抗核周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抗核周因子 (antiperinuclear factor,APF)在诊断、鉴别诊断银屑病关节炎与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方法 以人颊黏膜上皮细胞为底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 4 0例银屑病关节炎、6 4例寻常型银屑病、15 1例非炎症性风湿病、2 2 0例类风湿关节炎 (15 7例类风湿因子阳性 ,6 3例类风湿因子阴性 )的患者以及 176名健康对照者进行了血清 APF的检测。结果 银屑病关节炎患者 APF阳性率 7.5 % ,比健康对照者增高 (1.1% ,P<0 .0 5 ) ,与寻常型银屑病 (3.1% )和非炎症性风湿病 (3.3% )患者阳性率相似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低于类风湿因子阴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5 4 .0 % ,P<0 .0 0 1)和类风湿因子阳性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83.4 % ,P<0 .0 0 1) ,3例 APF阳性的银屑病关节炎均为多关节炎累及 ,其类风湿因子阳性。结论  APF检测有助于银屑病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鉴别和银屑病关节炎的分型。  相似文献   

8.
他扎罗汀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9月采用他扎罗汀乳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70例患者均为本科门诊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斑块状银屑病.所有患者皮损面积小于体表面积20%,年龄15~75岁,2周内未用治疗银屑病药物,患者自愿参加此项观察.  相似文献   

9.
巫开文  顾荣民  曹娜  马国建 《江苏医药》2012,38(21):2546-2548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胃癌恶性度的关系.方法 术前取外周血采用体内微核实验方法检测13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13例良性胃肠病变(良性病变组)及59例正常人(对照组)淋巴细胞微核率(MNF).结果 胃癌组淋巴细胞MNF为(1.93±0.93)‰,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的(0.62士0.49)‰和对照组的(0.51±0.45)‰(P<0.01);MNF随着胃癌组分化度降低及淋巴结转移率的增加而逐渐上升(P<0.01).结论 淋巴细胞微核形成与胃癌恶性度密切相关,为胃癌患者的术前恶性度的判断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马骏驰,王丽银屑病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临床常见病。为了加深对本病的发病机理,病情进程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认识,我们用微循环理论,对30例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进行了观察,并与本地区的血液流变学的正常值做对照,发现银屑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增高。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观察对象:本组病例均在无心脏病,高血脂症及明显肺部疾患的前提下,取寻常型银屑病24例;脓疮型银屑病5例,红皮病型银屑病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4岁;病程1~10年,正常组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5.5岁。2.方法:通过血液流变学方法来测定高切变速率及低切变速率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仪器采用成都仪器厂制造的NXE-1型锥板氏粘度计。结果银屑病患者与正常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检查指标见附表。经观察银屑病患者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血球压积多数增高,与同龄人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而血浆粘度及其它血液流变学指标则无明显差异(P>0.05)。讨论本文通过对银屑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自1981~1982年对156例脉管炎患者及70例正常人的手指甲皱微循环进行了观察,同时对其中39例脉管炎患者的指(趾)甲皱、舌尖和眼球结膜微循环进行了相应的观察。目的是了解脉管炎患者体内微循环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为“活血化淤”等临床治疗方案提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银屑病患者应对方式与病耻感和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接收的银屑病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120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记录观察组不同年龄阶段银屑病患者耻感差异与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评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社会支持问卷(SSRS)评分,采用spearman分...  相似文献   

13.
我科于1983年5月~1984年3月对20名(40耳)正常人及153名耳聋患者进行了听觉脑干电反应测听(ABR)测试,取得本实验室正常人 ABR 各参数值,并以此为标准和病变组对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并对 ABR 的临床应用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4.
银屑病的发病与免疫功能有关 ,活血化瘀是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治则之一。笔者于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7月采用强力宁加川芎嗪治疗银屑病患者 118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118例 ,男 74例 ,女 4 4例 ,年龄 16~ 5 9岁 ,病程 2 0天~ 30年。皮肤损害 :钱币地图状 8 9例、点滴状 2 9例 ;静止期 84例、进行期 34例。临床表现均为典型的银屑病症状。所有病人均无严重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和禁用强力宁和川芎嗪两种药物患者。1.2 治疗方法 停用所有药物 ,将患者随机分为 3组。第一组用强力宁 (每 2 0m…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乙型肝炎时外周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PHA淋巴细胞转化(淋转)及活性花环形成(TEa)三者的变化和相互关系,我们于1983年上半年,对102例乙型肝炎患者(HBsAg阳性、SGPT大于正常并有临床症状者),进行了上述三项实验室检查。报告如下。一、检测对象与方法观察组为乙型肝炎病人102例;对照组为正常人100名(健康献血员及部分健  相似文献   

16.
作者评价了长期小剂量环孢菌素(Cyclosporin,Cys)治疗银屑病的效果。 13例银屑病患有,男性5例、女性8例,年龄27~74岁。所有患者在使用Cys前停用局部给药治疗2周,停用全身性用药4周。采用银屑病区域和其严重标志评分法来评价药效。本组患者使用Cys12~25个月(平均18个月)。剂量为每日1~4mg/kg(平均2.8mg)。10例患者完成了此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用药4周时,平均银屑病区域和严重标志分数减少了72%,研究结束时,减少了81%。用药过程中6例出现轻~中度高血压;3例经减少Cys剂量、3例经使用抗高血压药后高血压被控制。平均血肌酸  相似文献   

17.
作者用三氯化铁显色光电比色法,测定(1)正常人群组(系务农男女供血员)50名;(2)有机磷农药工人40名,并作了工前(休息3天后)与工后对照;(3)1983年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患者100例的首次测定结果。其血清胆碱脂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如下:1.正常人群组平均59.1±10.78u,范围37.54~80.66u,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G蛋白αq亚单位(Gαq)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mRNA表达水平,阐明Gαq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或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搜集4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10 mL,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法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以46例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Gαq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炎症指标CRP.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Gαq的mRNA水平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中重度银屑病的活动度(PASI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等于-0.515和-0.458).结论 Gαq可能作为负调节因素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近年来轻型和不典型患者增多,临床上易于误诊。将我院1983年11月至1987年11月收治的30例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中,男26例,女4例;发病年龄10~43岁,其中14岁以下3例,16~45岁25例,45岁以上2例。本组误诊13例,其中诊为上呼吸道感染7例,胆道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急性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130例老年患者和70例中青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治疗资料。结果在经过止血临时处理和药物治疗后,130例老年患者中有80例为显效(61.54%),4例有效(3.08%),46例无效(35.38%),总有效率64.62%;70例中青年患者中显效65例(92.86%),有效4例(5.71%),1例无效(占1.43%),总有效率98.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症状恢复较慢,预后较差,患病后应当及时给予治疗,保障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