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敏感、快速,对HBeAg阳性病人血液HBV-DNA的检测阳性率高达100%)。我们选用乙型肝炎病人38例的尿液,并采用PCR法检测尿液HBV-DNA发现尿液HBV-DNA与血液HBV-DNA及血液HBeAg之间具有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家均为住院病人三.血清HBsAs-HBeAg和nscatr均阳性(以下简称血清nseag阳性病人)的病人16例。2.血清HBShg、HBCAb阳性,但HBeAg阴性(以下简称血清HBeAg阴性病人)的病人22例。二、方法1.血清HBsAgtHBcAb、HBeAg及…  相似文献   

2.
用原位杂交法和ABG法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以下称CAH)血清HBsAg阴性34例和阳性30例对比进行了肝内HBV DNA、HBcAg和HBsAg的检测。上述检出率在34例HBsAg阴性CAH者中分别为23.5%,23.5%和32.4%,30例HBsAg阳性者中分别为63.3%、56.7%和83.3%。结果表明,在我国,血清HBsAg阴性、HBV相关抗体阳性或阴性的CAH中,仍有少部分人肝内存在HBV DNA和HBV抗原表达,并与肝病发病机理有关。血清HBsAg阳性的CAH者中,无论血清HBeAg阳性,或抗HBe阳性、或HBeAg阴性,均有较高比例的肝内HBV DNA和HBV抗原检出。肝内HBcAg与肝内HBV DNA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HBV活跃复制指标;肝内HBsAg则不然。  相似文献   

3.
PreS1Ag、HBeAg和HBV-DNA的对比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比检测和分析739份血清中preS1蛋白、HBeAg和HBV-DNA的检测阳性率,为临床正确选用实验室指标防治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739份血清进行PreS1Ag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739份血清中,PreS1Ag阳性率为34.6%(256/739),HBeAg阳性率为30.7%(227/739),HBV-DNA阳性率为58.9%(435/739)。227份HBeAg阳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率55.9%(127/227),HBV-DNA阳性率96.0%(218/227);512份HBeAg阴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率25.2%(129/512),HBV-DNA阳性率为42.4%(217/512)。HBeAg、HBV-DNA和PreS1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率高低依次为HBV-DNA>PreS1>HBeAg;HBeAg阳性血清中PreS1Ag(55.9%)阳性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血清PreS1Ag(25.2%)阳性率(χ2=36.5,P<0.01);HBV-DNA阳性血清的PreS1Ag检出率58.9%(256/435)显著高于HBV-DNA阴性血清的PreS1Ag检出率18.4%(56/304)(P<0.01);PreS1抗原与HBV-DNA阳性符合率为(200/256)78.1%,阴性符合率为(248/483)51.3%。598份HBsAg阳性血清(阳性率为80.9%,598/739)中HBeAg、PreS1和HBV-DNA阳性数(率)分别是224(37.5%)、253(42.3%)、417(69.7%)。结论:PreS1Ag、HBV-DNA、HBeAg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为HBV感染和复制的指标,以检测HBV-DNA最为可靠,而PreS1Ag可能较HBeAg更敏感。在HBV感染的不同时期,如何理解和使用上述指标对防治乙型肝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曾平  胡娟  古宇 《西南国防医药》2006,16(6):604-606
目的:通过对比检测和分析739份血清中preS1蛋白、HmAg和HBV—DNA的检测阳性率,为临床正确选用实验室指标防治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739份血清进行PreSlAg和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所有739份血清中,PmSlAg阳性率为34.6%(256/739),HmAg阳性率为觚7%(227/739),HBV—DNA阳性率为58.9%(435/739)。227份HBeAg阳性血清中,PreSlAg阳性率55.9%(127/227),HBV-DNA阳性率96.0%(218/227);512份HBeAg阴性血清中,PreSlAg阳性率25.2%(129/512),HBV—DNA阳性率为42.4%(217/512)。HBeAg、HBV—DNA和PreSl的阳性率有显著差异(P〈0.05),阳性率高低依次为HBV—DNA〉PreSl〉HBeAg;HBeAg阳性血清中PreSlAg(55.9%)阳性率显著高于HmAg阴性血清PreSlAg(25.2%)阳性率(x^2=36.5,P〈0.01);HBV—DNA阳性血清的PreSlAg检出率58.9%(256/435)显著高于HBV—DNA阴性血清的PreSlAg检出率1&4%(56/304)(P〈0.01);PreSl抗原与HBV—DNA阳性符合率为(200/256)7&1%,阴性符合率为(248/483)51.3%。598份HBeAg阳性血清(阳性率为80.9%,598/739)中HBeAg、PreSl和HBV—DNA阳性数(率)分别是224(37.5%)、253(42.3oA)、417(69.7%)。结论:PreSlAg、HBV—DNA、HBeAg的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作为HBV感染和复制的指标,以检测HBV—DNA最为可靠,而PmSlAg可能较HBeAg更敏感。在HBV感染的不同时期,如何理解和使用上述指标对防治乙型肝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应用病毒DNA分子杂交,Southern吸印等技术对乙肝患者33例肝内HBV-DNA进行了研究。并与血清HBV-DNA及乙肝标志做了比较。大部分患者肝内HBY-DNA呈游离型;HBeAg阳性患者25例中有13例肝内HBV-DNA阳性;6例抗HBe阳性有2例肝内HBV-DNA阳性;血清乙肝标志及HBV-DNA均为阴性者1例,肝内亦检出HBV-DNA。提示分子杂交法反映肝内HBV感染较血清学检测灵敏。通过比较肝内HBV-DNA与血清PHSA-R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实PHSA-R做为判断乙肝病毒复制指标具有一定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6.
血清HBV-DNA检测在招收飞行学员筛选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在ELISA方法检测血清HBsAg阴性飞行学员中,血清HBV-DNA的检出情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224名应招飞行学员血清HBsAg。其中阴性者进一步检测抗-HBs、抗-HBc、HBeAg、抗-HBe,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sAg阴性者HBV-DNA。结果 在2224名应招飞行学员中HBsAg阳性158例,阳性率7.1%;HBsAg阴性者中,除单项抗-HBs阳性血清模式外,其他各模式均有不同例数的人检测到HBV-DNA。结论 本研究表明,仅检测血清中HB-sAg的表达状况。不足以将所有感染有HBV者筛选出去,应由灵敏度更高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取代。  相似文献   

7.
HBsAg在血液、唾液、精液、腹水和脑脊液中均可检出,但在腹水中的阳性率尚不清楚。我们于1986年1月至6月,对血中乙肝病毒指标七项(即HBsAg、抗-HBs、HBcAg、抗-HBc、抗-HBc、HBV-DNA、DNA-P)中有一项阳性的10例腹水患者,测定其腹水中HBV感染标志和免疫球蛋白,现将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宁  林国英  董友志  何海明 《武警医学》2004,15(11):817-819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PCR ELISA法,HBVM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VM阳性的366例血清中,有199例HBV DNA阳性,占54.4%.血清HB-/ml占65.2%;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占95.2%,≥106 copiessAg、HBeAg、抗阳性率占29.1%,≥106 copies/ml占17.6%.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55.0%的血清HBV DNA阳性,且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在抗-HBs、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者血清内也有HBV DNA阳性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从乙型肝炎患者唾液中检出HBsAg的报道已引起了人们对通过唾液传播乙型肝炎的关注。我们应用斑点杂交试验(又称~(32)PHBV-DNA探针)检测了46例乙型肝炎患者唾液中乙型肝炎发病(HBV—DNA),并与血清中HBV—DNA、HBsAg、HBeAg、抗HBe进行了对比观察。以7例非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以探讨唾液传播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意义。现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招飞学生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分布特点,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荧光探针法与酶联免疫吸咐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在招飞体检HBV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象为参加本区招飞体检的学生(包括应届高中生、大学生)3843名.按出生年分为1992年前和1992年后(包括1992年)两个年龄组;根据户籍种类分为农村和城市学生.乙肝血清标志物采用ELISA法进行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共5项定性检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抽取不同模式(除单项HBsAb阳性外)标本365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进行HBV-DNA定量检测. 结果 ①共检出13种HBV血清标志物模式,主要为HBsAb(+)模式;其次为5项全阴模式,HBsAb(+)、HBcAb(+)模式,HBsAb(+)、HBeAb(+)、HBcAb(+)模式,HBcAb(+)模式;HBsAg阳性以HBsAg(+)、HBeAg(+)、HBcAb(+)及HBsAg(+)、HBeAb(+)、HBcAb(+)模式为主,分别占HBsAg阳性总数的38.75%和46.25%.②两个年龄组HBsAb(+)模式,HBsAb(+)、HBeAb(+)模式和HBcAb(+)模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350、8.563,P<0.01);其他模式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农村与城市学生相比,除HBsAb(+)、HBeAb(+)、HBcAb(+)模式和HBcAb(+)模式外,其他5种常见模式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2~34.838,P<0.01或P<0.05).④HBV-DNA定量检测病毒载量>1000 copies/ml者62例,其中HBsAg阳性者占77.42%,其他模式占22.58%.HBsAg(+)、HBeAg(+)、HBcAb(+)者HBV-DNA检出率为95.45%(21/22),病毒载量为9.16×106~9.81×107copies/ml.HBsAg(+)、HBeAb(+)、HBcAb(+)者HBV-DNA检出率为45.71%(16/35),病毒载量为1.24×104~7.95×105 copies/ml.HBsAg(+)、HBeAg(+)者均检出HBV-DNA,病毒载量为(2.39~5.34)×107 copies/ml. 结论 ELISA法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与PCR定量检测HBV-DNA相结合,有助于解决招飞体检HBV携带者误诊和漏检问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检测HBV-DNA的毛细管PCR诊断技术。方法 用新建立的毛细血管PCR检测92例感染HBV的患者血清标本及8例非肝病患者血清标本。结果 HBsAg及HBeAg同时阳性的病人血清中HBV-DNA的检出率100%,而HBsAg阳性、HBeAg阴性病人血清中HBV-DNA的检出率为34.8%,8例非肝病患者血清中HBV-DNA的检出率为12.5%。若操作20份标本,可在2h内报告结果。结论 采用毛细管PCR检测血清HBV-DNA具有快速、敏感、准确及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 (CHB)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 1 646例CHB以Menghini法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和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技术进行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其中 142例CHB患者于 0 5~8年后再次行肝脏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并将其肝脏病变与血清HBV DNA定量的关系进行了近期及远期动态观察。结果 血清HBeAg阳性的CHB患者肝脏病变程度与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并不相关 (P>0 05 ),但HBeAg阴性患者则显著相关 (P<0 05 )。动态观察显示无论HBeAg阳性与阴性的CHB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持续高水平者其远期肝脏病变较降为低水平的CHB患者明显加重 (P<0. 05 )。结论 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可作为HBV DNA阴性CHB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的有效预测指标。血清HBV DNA定量持续高水平的CHB患者预后差。抗病毒治疗是CHB患者的治疗关键。对CHB患者动态复查血清HBV DNA定量有助于预测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3例乙肝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HBV-LP、Pre-S1蛋白及HBV M,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BV DNA.结果:LP的检出阳性率与HBV DNA的检出阳性率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且HBV DNA 拷贝数的对数值与HBV-LP 表达具有相关关系(r=0.902);LP检出阳性率与Pre-S1蛋白检出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HBV M模式检测LP检出阳性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26例HBeAg阴性患者血清LP检测为阳性.结论:血清中HBV-LP的含量与HBV DNA的拷贝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清中HBV-LP的检测是对HBV M检测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以~(32)P-HBV-DNA作为探针,与待检血清中提取的DNA作分子杂交试验,检测186例慢性HBsAg无症状携带者血清,结果血清HBV-DNA与HBe系统密切相关,在62例HBeAg阳性中有51例HBV-DNA阳性(82.2%),在抗-HBe阳性中也有个别HBV-DNA阳性。另外,HBeAg P/N值与HBV-DNA呈正相关,HBeAg P/N值在8.1以上,HBV-DNA阳性率95.0%,P/N值<5.0只有12.5%阳性。 以分子杂交试验检测的HBV-DNA,是血清中HBV存在的更为直接的证据,可用以判定慢性HBsAg无症状携带者在体内病毒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15.
采用ELISA法对1344例临床血清标本进行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和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检测,在HBV标志物阳性者314例中,PHSAR阳性107例占34.1%,在HBsAg、HBeAg、抗-HBc三者同时阳性的81例中,PHSAR阳性54例占66.67%;在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的125例中,PHSAR阳性15例占12.0%;在HBsAg、抗-HBc阳性的67例中,PHSAR阳性25例占37.3%;而在HBsAg阴性1030例标本中PHSAR均为阴性,提示PHSAR可作为HBV感染急性期及病毒复制的标志之一,其存在表明HBV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与乙肝病毒DNA(HBV—DNA)检测三者之间的关系,判断乙肝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情况。方法对55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两对半标志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检测HBV—DNA并分析3者之间的关系。结果HBsAg(+)、HBeAg(+)、HBcAb(+)的模式中,PreS1与HBV-DNA检出率分别为5213%与88.4%,HBsAg(+)、HbeAb(+)、HBcAb(+)的模式中PreS1和HBV—DNA检出率分别为31.1%和47.5%,HBsAg(+)、HBcAb(+)的模式中PreS1和HBV-DNA检出率分别为47.3%和63.4%。结论PreS1能较好的反映HBV病毒感染及复制情况,可作为一种新的HBV血清标志物和监测指标,三者联合检测互相补充,更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LISA法测定HB cAg在HBV感染者中的阳性检出率、分布规律及与其他乙肝标志物的关系,探讨其在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和观察疗效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416例HBV感染者进行血清乙肝6项指标测定,按其不同阳性结果分9种模式对比分析。结果416例HBV感染者中HB cAg ELISA法测定阳性总检出率达56.7%,而70例未感染者及65例抗-HB s单项阳性者中无阳性检出。结论ELISA测定血清HB cAg在HBV感染者中的阳性检出具有特异性,并可作为疑有抗-HBe阳性“逆转”为HBeAg阳性者的筛选检测,对判断HBV复制程度、病程、疗效及预后评估均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HBV不同模式感染者血清HBV-DNA与Pre-S_2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不同模式血清Pre S2 与HBV DNA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742例HBV感染者血清 ,同时进行HBV DNA和Pre S2 检测。结果 HBeAg阳性血清中 ,HBV DNA和Pre S2 阳性率分别为 89.8%和 88 3 % ,均明显高于HBsAg阳性 (第二、三模式 )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为 2 1 8%和 5 5 6 % )和Pre S2 (阳性率为 6 3 2 %和 81 2 % )的阳性率 (P <0 .0 1)。结论 HBeAg(+ )患者血清中 ,HBeAg ,HBV DNA和Pre S2 三者有较好的相关性 ,均可表示病毒复制活跃 ;HBsAg(+ )患者血清中 ,Pre S2 阳性率 (分别为 6 3 2 %和 81 2 % )明显高于HBV DNA阳性率 (2 1 8%和 5 5 6 % ) (P <0 .0 1) ,此时Pre S2 (+ )不能作为判断HBV复制活跃的确切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检测对于判定HBV DNA复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LHBs,Pre - S1和HBV 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结果(1)在HBeAg阳性血清中,HBV DNA与LHBs、Pre -S1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HBeAg阴性血清中,HBV DNA与LHBs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与Pre -S1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90份乙肝患者血清中LHBs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呈良好相关性(r=0.918),Pre - S1水平与HBV DNA拷贝数的相关系数为0.765.结论 血清LHBs水平能反映HBV DNA复制程度,其与HBV DNA的相关性优于pre - S1,可作为评判HBV DNA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刘敏  李娜  张云  马骢 《海军总医院学报》2010,23(1):16-18,32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不同血清学模式前S1抗原(pre-S1-Ag)、HBV~DNA和乙型肝炎抗原、抗体含量,结合血清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分析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4例HBV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和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用荧光定量一聚合酶联反应(FQ-PCR)方法检测HBV-DNA含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I,T和AST指标。结果HBsAg(+)、HBeAg(+)、HBcAb(+)模式的pre-S1-Ag检出率为79.4%,HBV—DNA检出率为97.1%,肝功能异常的为94.1%;HBsAg(+)、HBeAb(+)、HBcAb(+)模式的Pre-S1Ag检出率为52.4%,HBV—DNA检出率为83.3%,肝功能异常的为88.1%;在HBsAg(+)和HBcAb(+)模式中pre-S1-Ag检出率为33.3%,HBV—DNA检出率为66.7%,肝功能异常的为33.3%。结论HBV-DNA检测在反映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Vpre—S1-Ag,但是HBVpre-S1-Ag检测成本低廉,与HBV—DNA的符合度较高,是对乙型肝炎“两对半”和HBV—DNA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乙型肝炎抗原、抗体及HBV-DNA联合pre-S1-Ag检测可以提高HBV的检出率,更能真实地反映出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为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