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脑囊虫病又称囊尾蚴病、脑猪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人体吞服链状绦虫(猪肉绦虫)的虫卵或猪绦虫病人呕吐时虫卵逆流入胃,在十二指肠处六钩蚴脱出钻入肠壁,经血液循环进入脑膜、脑实质、脑室等处,引起临床症状。本文收集了21例经临床和手术证实的脑囊虫病患者的CT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脑囊虫是人体吞服链状绦虫(猪肉绦虫)的虫卵,经胃肠消化孵化出蚴,进入脑膜、脑实质、脑室等处,引起神经系统症状。脑囊虫病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北省份,以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多见。中间宿主为猪、狗、牛、羊等,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人类是绦虫的唯一终宿主。进入人体途径主要为生食及半生食感染绦虫的猪肉或吞食被绦虫污染的蔬菜及食物而感染。虫卵在十二指肠中,孵化出囊蚴钻入肠壁,通过肠系膜小静脉进入体循环,再至脑实质内引起病变。  相似文献   

3.
杜岩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2886-2886
棘球虫蚴病,又称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人体所致。我:省属该病的高发区,本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不仅危害家畜,且对人体健康损害也很严重。寄生于人体的有细粒棘球绦虫之幼虫和泡状棘绦虫幼虫两种,引起细粒棘球虫蚴病和泡状棘球虫蚴病,我国多见前者。在传播途径中,人和其他动物如牛、羊、狐等为中间宿主,除因吞食被虫卵污染食物而感染外.主要是与病狗密切接触,狗皮毛中附有虫卵通过污染手指把虫卵带入口中。  相似文献   

4.
作者对云南省江川县和湖南省衡山县各10户农家庭院、畜圈舍、厨房、门等处土中土源性线虫卵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检获了蛔虫、鞭虫、缩小膜壳绦虫和肝毛细线虫的虫卵。这些虫卵在畜禽圈舍、厕所和厨房的土壤中分布较多。厨房土壤中检出的虫卵大多是随被污染的土壤和蔬菜从外界带入,因此厨房被认为是人体感染土源性线虫的场所之一。由于中国以粪便作为肥料,因此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是预防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永莲  岳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8):1248-1248
肝包虫病又称肝棘球蚴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肝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人体所致[1].中间宿主是羊、马、猪、人等,终末宿主主要是狗.在传播途径中,除因吞食被虫卵污染食物而感染外,主要是与病狗密切接触.狗皮毛中附有虫卵通过污染手指把虫卵带人口中[2].我州的高原牧区由于受特殊自然环境影响、生活习惯、家畜接触、爱吃生肉、饮生水、缺乏个人卫生等,是该病的高发区.  相似文献   

6.
孟氏裂头绦虫成虫人体寄生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氏裂头绦虫[Spirometra mansoni(Joyeuxet Houdemer 1928)],主要寄生在犬猫等终末宿主的肠道内.其幼虫感染人体相当普遍,而成虫寄生于人体,并经驱出虫体证实者极为少见.国内只有屠基陶等(中华医学杂志11∶691,1973)和徐秉锟等(中华医学杂志12∶755,1978)分别报告过一例. 1978年12月,我们在云霄县进行血吸虫病粪检时,发现一例患者(女,58岁)有孟氏裂头绦虫虫卵.1979年9月,再次进行粪检,仍然发现大量虫卵(每张沉渣涂片15~20个)。经查问,该患者有常吃青蛙和生吞各种蛇胆的习惯,平时自觉上腹部有时闷  相似文献   

7.
检查猪肉绦虫卵的方法,一般多采用肛门拭子法,但检出率较低。我们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和肛门拭子法同时对在二、三个月内有节片排出史者进行检查,提高了虫卵检出率,结果甚为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阿苯达唑合成路线图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苯达唑(丙硫咪唑,1),化学名为5-丙硫基-1 H-苯并咪唑-2-氨基甲酸甲酯,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1977年首次上市。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表明,它对线虫、吸虫、绦虫均有高度活性,而且对虫卵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苯并咪唑类药物中,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9.
合成药物     
184.新的高效驱虫剂甲基5(6)-取代-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脂过去曾报道甲苯咪唑(Mebendazole,I)具有驱除钩虫、蛔虫、蛲血、鞭虫、绦虫等效力,并有抑制虫卵发育作用,其有效基团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脂,而苯羰基则有利于提高该化合物的疗效。1974年又报道了对感染寄生线虫以及钩虫、蛔虫、鞭虫等具有高  相似文献   

10.
四肢多发性囊虫钙化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虫病是由人吞食链状绦虫 (猪肉绦虫 )的虫卵后 ,在十二指肠内孵化 ,幼虫随血运播散至人体的各器官或组织而发病。其幼虫死后即可发生钙化 ,囊虫钙化虽可遍及全身 ,但以头部及躯干较多 ,四肢较少。而本例则以四肢为主呈多发性“流星样”改变 ,现报导如下 :患者 ,藏族男性 ,牧民 ,53岁。因右前臂外伤 1天 ,局部肿痛明显 ,活动受限就诊。门诊检查 :右腕部肿胀 ,压痛明显。X线检查 :右尺桡骨正侧位显示右桡骨远端柯雷氏骨折 ,右前臂软组织内见有多发性梭形及条形钙化影 ,其长径与肌纤维走行基本一致 ,平均长 1 3cm左右 ,宽 0 3cm左右 ,…  相似文献   

11.
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 (Rudolphi,1891)Blanehard,1891,原是鼠类肠道寄生虫之一,人体特别是幼童由于误食含有拟囊尾蚴的中间宿主以及拟囊尾幼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常见的中间宿主包括跳蚤(Ceratophyllus fasciatus及Xenopsylla cheopis)、面粉甲虫(Tenebrio molitor)等。当拟囊尾蚴进入人体消化道—肠管之后,头节附着于肠壁,开始成虫期的发育,大约经过三周,其虫卵就可从宿主粪便中排除。  相似文献   

12.
吡喹酮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吡喹酮(Praziquantel,Embay 8440)系一种具有抗绦虫和抗血吸虫作用的广谱抗寄生虫新药。动物实验证明,该药对小鼠、家兔和犬的日本血吸虫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且毒性低,疗程短;临床上用吡喹酮的1~2天疗法治疗日本血吸虫病,总剂量为45~90mg/kg时,治后半年的粪检虫卵转阴率达99.7%。本文报道吡喹酮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绦虫病     
绦虫病指绦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寄生于人体的绦虫有好几种,其中如牛肉绦虫(肥胖绦虫)、猪肉绦虫(链状绦虫)多以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但猪肉绦虫也可以幼虫形式寄生于人体脑、肌肉、皮下等处(称为囊虫病),棘球绦虫(狗绦虫)则只以幼虫形式寄生于人体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流行的棘球绦虫有两种,即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又叫包生绦虫,它的成虫寄生在狗、狼等动物的小肠内.  相似文献   

15.
例 1 男 ,13岁 ,农村儿童。因腹痛 1月 ,大便中发现白色节片 4d入院。患儿住院前 1月始脐周出现阵发性隐痛 ,伴粘液便 ,1~ 2次 /d。在当地诊所按“肠炎”予口服“氟哌酸”、“肠炎灵”及中药治疗 ,征象无明显改善。 4d前灌肠治疗排出白色节片数 10余节 ,共 2次。大便常规找到绦虫节片。体检 :T36 .4℃ ,意识清 ,皮下无结节。心肺无异常。腹平软 ,无包块 ,肝脾不大 ,脐周轻度压痛 ,肠鸣音正常。神经系统无病理性体征。诊断为绦虫病。予口服肠虫清 2 0 0mg 2次 /d ,吡喹酮 0 .5 1次 /隔日。每日大便送检找节片及虫卵 ,服药第5d大便…  相似文献   

16.
包虫病是人类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的一种寄生虫病几乎遍布全球 ,但以畜牧地区与犬有直接或间接接触之人群为主。我地区同样是本病的高发区。因本病系由棘球绦虫被孕节或虫卵污染水源或食物经消化道进入门静脉 ,在肝内被阻留 ,故包虫病以肝包虫最为多见约占 70 % ,而肝包虫又多见于右叶膈面 ,其次为肺包虫约 2 0~ 30 % ,多见于右肺下叶。此特点成为支持本术式的良好条件。本院 98—99年间收治肝膈面包虫合并右肺包虫患者 3例 ,其中男 2例 ,女 1例。一期手术行开胸右肺包虫摘除术切膈肝包虫摘除术 ,均治愈出院 ,效果良好。笔者称其为 :“…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鹤草酚的急性毒性实验指出,小鼠口服LD_(50)为599.8毫克/公斤,油、洒和蓖麻油增加该药毒性,该药引起蛔虫兴奋,因此提出,在服用该药时,忌服大量油酒类食物、避免用蓖麻油作致泻剂和先驱蛔虫后驱绦虫为宜的看法。实验证明,该药对猪肉绦虫囊尾蚴、猪肉绦虫幼虫、短膜壳绦虫和莫氏绦虫均有驱除或杀灭作用,而且对成虫的作用要比对幼虫和囊尾蚴的作用更为敏感。在对短膜壳绦虫和莫氏绦虫作用的比较实验看到,该药比别丁和灭绦灵作用快、海性小、效力高。通过对猪肉绦虫幼虫、莫氏绦虫成虫作用方式的观察和对莫氏绦虫的糖元、虫体代谢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指出,该药驱绦的显著疗效可能是由于该药迅速使绦虫吸盘丧失吸着功能,又全虫急骤挛缩呈痉挛性麻痹状态,致使绦虫脱离肠壁驱于体外;该药杀灭绦虫的原理可能是它显著和持久地抑制虫体细胞代谢,切断维持生命的能量供给所致。  相似文献   

18.
丙硫咪唑(Albendazole)是一种新型抗蠕虫药物,对吸虫、绦虫、线虫均有杀灭作用。自Rossignol提出治疗蛲虫以来,开始将丙硫咪唑试用于蛲虫病。我们于1987~1988年试用该药治疗儿童蛲虫病,报道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法对两所幼儿园300余名儿童进行检查,每日午后连续3d于儿童午睡后进行。发现虫卵为阳性,三次均未发现虫卵为阴性。阳性者给予丙硫咪唑治疗。药物:丙硫咪唑,胶囊,每粒含主药100mg,杭州药厂出品,批号850701。治疗分组:2~4岁儿童46例按100mg,5~7岁儿童34例按200mg,一次顿服。由幼儿园保育员和保健医生亲自完成。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随时观察药物的副作  相似文献   

19.
当外科手术自骨内取出包虫囊肿,或从关节内查获线虫时,人们才会联想到寄生虫与骨科疾病的关系。虫源性骨病较少见,但是由于诊断不明、误诊而贻误病情的并不少见。就目前所知,至少有20种寄生虫,能直接或间接地侵害人体骨骼系统,引起病变。现按其致病情况分別介绍如下。一、广泛侵犯骨组织的寄生虫(一) 包生绦虫成虫寄生在犬、狼等动物小肠内,虫卵排出后被人误食,卵内幼虫穿入肠壁,随血流进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一九七六年十一月至一九七七年二月对澎波农场二队、七队和煤矿三个单位进行了绦虫病的普查普治。其目的在于了解当地绦虫病的患病率,探索其治疗方法,便于今后防治。现将资料总结如下:一、绦虫病诊断标准1·有经常吃生牛肉、生猪肉史且大便解出绦虫节片或呕吐节片史。2.大便镜检发现绦虫卵或肉眼发现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