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齐正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3):278-279
偏头痛病人在神内门诊很常见,丛集性头痛是偏头痛的特殊类型,约占偏头痛的1%~2%。丛集性头痛又称偏头痛性神经痛、组织胺性头痛、Horten综合征。临床特点是在一段时间内(一般3-6周)有一连串密集的头痛发作,每日或数日一次,随之有数月至数年缓解期,以后可以同样方式同样季节复发,发病年龄多在30岁~50岁,男性3-4倍于女性。  相似文献   

2.
报道在1例非典型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TAC)患者中头痛诱发的BOLD改变。1例68岁高龄的患者在3次眶周头痛(平均持续时间3min)发作时行fMRI获取图像。患者在头痛发作时左侧结膜充血、鼻涕、流泪、面部出汗、多涎症状非常明显。吸氧通常对这些发作有一定效果,但任何药物都难以见效。患者描述每日头痛发作近100次,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则1min或更短,长则最多可达20min。当考虑症状、持续时间和患者对头痛的治疗反应时,不可能明确地将其归于某种亚型的三叉神经自主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发作性偏头痛、SUNCT)或三叉神经痛。尽管患者的大脑激活模…  相似文献   

3.
马永才 《大家健康》2013,(1):150-151
正神经血管性头痛是指以神经衰弱或抑郁症伴有头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一、神经血管性头痛的分类:神经血管性头痛主要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1.典型偏头痛:病史常可追溯到自青少年期起即有频率不定的周期性头痛发作。以女性多见,常于青春期起病,10~30岁者占80%,到中年后逐渐减少[2]。发作前有先兆,如闪光、黑蒙、  相似文献   

4.
丛集性头痛     
【概念】本病的概念是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的诊断标准(如表1),在每天起床时发作称为丛集性,无头痛发作称为缓解期。多数病例这两期比较明确,丛集期可持续7日至1年,中间有14日以上的缓解期称为发作性丛集性头痛。没有缓解期,丛集期持续1年以上或者缓解期不足14日称为慢性丛集性头痛。【临床症状】患者近90%为男性。发病年龄在20~40岁之间,典型症状为一侧眼窝周围和眼窝深部剧痛。和偏头痛不同的是没有搏动性。疼痛在  相似文献   

5.
EEG和TCD在儿童发作性头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作性头痛是儿童常见症状。现今 ,门诊以此症状就诊的患儿较多 ,其原因较复杂 ,有普通性头痛、有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近年有报道头痛性癫痫亦较多。为引起临床儿科医师的重视 ,现就我院 1995年至 2 0 0 3年于门诊就诊的10 6例发作性头痛患儿的临床资料及 EEG和 TCD检查结果作简单对比分析。1 一般资料1.1 检测对象  10 6例发作性头痛患儿男 6 4例 ,女 4 2例 ,年龄 4岁~ 15岁。其中 4岁~ 6岁 2 2例 ,7岁~ 15岁 84例。1.2 头痛的症状和体征 均为发作性头痛 ,发作频率不等 ,病程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日不等。 90例为频…  相似文献   

6.
三叉自主神经头痛(TA Cs)包括与颅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一系列原发性头痛综合征,其他类型的头痛和面部疼痛综合征与面部局部的显著变化或者听力自主神经变化相关。本文对1组伴有颅内自主神经障碍特征的发作性偏头痛患者、具有不同表现的“红耳综合征”(RES)患者、很少主要累及面部的丛集性头痛患者以及交叉病例进行报道。在本试验中,TACs与偏头痛、RES与丛集性头痛的交叉并不少见,作者认为以上情况属于同一组,并且可能是由统一机制所引起。三叉神经头痛和面神经疼痛综合征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Al-Din A.S.$Neurosciences Dep…  相似文献   

7.
硝苯吡啶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硝苯吡啶治疗偏头痛病人30例,包括典型偏头痛、普通型偏头痛与丛集性头痛患者。通过治疗前后3个月内头痛发作频率与头痛单位指数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其下降率分别为60%与71%,证明硝苯吡啶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效果,其副作用轻微,但本组病例中有6例因头痛加重,2例因头晕而中止治疗。  相似文献   

8.
头痛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病症.药物治疗是解除头痛的重要措施,现将近年国内临床上各类头痛药物治疗方法整理介绍如下: 1 利多卡因治疗丛集性头痛[1] 丛集性头痛又称组胺性头痛,为偏头痛之一.胡氏报道用利多卡因溶液滴鼻治疗丛集性头痛5 例,获得满意效果.方法是头痛发作时让患者取卧平位,头后仰40 °向头痛侧转30°~40°,以4%利多卡因1ml缓缓滴入头痛侧的鼻孔,头部保持上述姿势数分钟.若给药后3分钟头痛未完全缓解,可重复给药一次,如因鼻充血影响药物进入蝶腭窝时,则可先滴入数滴0.5%苯肾上腺素溶液,数分钟后重复滴入利多卡因溶液.结果,除1例双侧性头痛无效外,余4例均获得明显疗效,多在给药1~3分钟内头痛完全或大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来源于古代埃及对一组头痛综合征的描述,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常见反复或周期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发作前可有先兆,2/3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早年发病,10岁前、20岁前和40岁前发病分别占25%、55%和90%,大多数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抑郁和倦怠等前驱症状.10%的患者有视觉先兆和其他先兆,发作频率从每周至每年1次至数次不等,偶可见持续发作的病例.按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的偏头痛发病率更高.中度和重度头痛的发病率与性别、年龄或收入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域为主的严重发作性疼痛,并伴有同侧的球结膜充血、流泪、鼻塞等自主神经症状。有典型的丛集期和缓解期,在丛集期内头痛密集发作,因而得名。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形式,多将其归属于中医“偏头痛”、“头痛”、“头风”等范畴。本文从中医脏腑经络理论出发对其病因病机做一探析。  相似文献   

11.
付春霞 《黑龙江医学》2005,29(12):959-960
笔者自2003-05~2004-05采用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偏头痛28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8例中男性3例,女性25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年龄38岁。病程2个月~30年,每年头痛发作间隔2周至数月,发作持续时间12 h~1周。28例中10例有家族史。1·2临床表现头痛呈周期性发作,病前常出现先兆,如精神、情绪不振或欣快、兴奋。头痛前期视觉症状有闪光、暗点、偏盲及其他感觉异常,头痛发作多在一侧颞额部或眼眶部,程度较重,由跳痛至暴裂痛,伴有畏光、恶心、呕吐,吐后症状减轻,思睡,睡后症状好转,重者伴眼肌麻痹,每月1~2次,…  相似文献   

12.
常悦松 《当代医学》2011,17(22):150-150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表现为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疼痛,有反复密集发作的特点,伴有同侧眼结膜充血、流泪、瞳孔缩小、眼睑下垂以及头面部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常在一天内固定时间发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我院针灸科在2007~2010年采用循经穴位透刺治疗丛集性头痛5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鼻部解剖异常与鼻源性头痛的发病关系以及合理的治疗措施。方法:对30例久治不愈的、鼻腔内存在"接触压迫点"的"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解除其接触点,从而治疗头痛。结果:痊愈19例(63.3%),显效3例(10.0%),好转5例(16.7%),无效3例(10.0%)。结论:鼻腔内存在"接触压迫点"所致的头痛,由于病因隐匿,不易发现,经常被误诊为偏头痛或丛集性头痛,从而耽误了治疗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因此,必须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妥泰(TOPAMAX)治疗丛集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妥泰25mg口服,每日2次,以后每3天加25mg,达到个体有效剂量或目标剂量150mg/d后再维持2周。结果:丛集性头痛12例,50mg/d治疗后头痛停止5例;75mg/d治疗后头痛发作停止2例;100mg/d治疗后头痛发作停止3例;125mg/d治疗后头痛发作停止1例;还有1例于150mg/d治疗后头痛发作被控制。结论:妥泰治疗丛集性头痛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来源于古代埃及对一组头痛综合征的描述,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头痛之一,常见反复或周期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发作前可有先兆,2/3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早年发病,10岁前、20岁前和40岁前发病分别占25%、55%和90%,大多数患者有偏头痛家族史.  相似文献   

16.
丛集性头痛的内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CH)是一种少见的伴有眼眶周围严重疼痛的发作性头痛,具有典型的头痛表现(突然发作,无先兆,多在夜间入睡后出现使患从睡眠中痛醒),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呈明显周期发作特点。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HIS)将丛集性头痛列为独立的疾病单元,并根据头痛特点将丛集性头痛分为:(1)周期发作型;  相似文献   

17.
颈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头痛 ,是由于颈项的损伤、炎症及颈椎病等原因而引起的枕神经或颈髓激惹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颈项痛及同侧偏头痛 ,可伴有颈项活动受限和对应区域的头皮感觉过敏或麻木。临床上常易误诊为血管性、丛集性等内科性疾病引起的头痛。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2月诊治的2 6例颈性头痛 ,均由于长期误诊为其他性质头痛 ,而治疗效果较差 ,经施以正确的手法治疗后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患者 ,年龄 18~ 72岁 ,平均 5 6 .3岁 ,其中男 11例 ,女 15例 ;左侧头痛 10例 ,右侧 16例。病…  相似文献   

18.
发作性头痛是儿童常见症状.现今,门诊以此症状就诊的患儿较多,其原因较复杂,有普通性头痛、有偏头痛、丛集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近年有报道头痛性癫痫亦较多.为引起临床儿科医师的重视,现就我院1995年至2003年于门诊就诊的106例发作性头痛患儿的临床资料及EEG和TCD检查结果作简单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经行头痛"是指每逢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1].相当于西医"月经性偏头痛"的范畴.临床上主要根据发作时具有偏头痛特点、偏头痛发作的既往史、阳性家族史及规律性与月经有关来诊断.头痛常发生在月经前一周或月经期一周内,经后发作者少.根据其发作前有无先兆又分为典型先兆性偏头痛和普通偏头痛,以后者居多.该型偏头痛常在青春期出现,妊娠期大多数消失或改善,产后又复发,口服避孕药可加重头痛,绝经期缓解,预后较好.现将近年来中西医治疗本症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发作性头痛患儿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作性头痛是儿童较常见症状,原因较复杂,近年来国内有些杂志及学术会议上报道的头痛性癫痫仍较多。现将我院1995~1997年以来在儿科及神经科就诊的120例发作性头痛患儿脑电图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性67例,女性53例。年龄4~14岁(其中4~7岁36例,8~14岁84例)。病程3d~4年。临床发作类型:“偏头痛”84例(其中伴有恶心呕吐21例,有偏头痛家族史59例,发作时有乏力头晕12例,双颞区或额区痛31例,一侧性头痛53例。69例做了头部CT或MRI扫描均正常。偏头痛发作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