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朝霞 《北京医学》2014,(4):247-249
线粒体病是因遗传缺陷引起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障碍、ATP合成不足,而引起的一组可累及多系统受累的疾病,主要损害脑、骨骼肌、心脏、胰腺等高能量消耗的组织或器官。线粒体病具有高度的临床异质性,临床上常按受累组织和器官的不同组合,将线粒体病分为不同的亚型: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 -like episodes, MELAS)、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myoclonus epilepsy with ragged-red fibers, MERRF )、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Leigh 综合征)、KSS 综合征(Kearns-Sayre syndrome)、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hronic 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 CPEO )和Leber 遗传性视神经病(Leber’s 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 LHON)等。有时两种综合征可能在同一患者身上叠加出现,如MELAS 叠加MERRF 综合征。线粒体基因(mitochondrial DNA, mtDNA)或核基因(nuclear DNA, nDNA)突变均可以导致线粒体病,因为这两个基因组的编码蛋白共同参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的构建。所以线粒体病的遗传方式可以呈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X连锁以及线粒体遗传等[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型)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伴头痛、呕吐,发育延迟,血乳酸增高,影像以枕叶皮层受累为主,基底节钙化。肌肉病理发现破碎样红纤维,电镜可见肌膜下异常线粒体增多。结论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患者应考虑到MELAS综合征的可能,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认感觉性共济失调和CNS表现患者中的POLG突变。方法:描述了来自5个欧洲家庭的8例患者其临床、实验室和分子遗传特性,测定了POLG、C10或f2和ANT1密码子的序列,并且分析了肌肉线粒体DNA(mtDNA),包括Southernblot分析和长程PCR。结果:共济失调与多种不同CNS表现共同出现,包括肌阵挛、癫痫、认知能力下降、眼球震颤、构音困难、MRI显示丘脑与小脑的白质损伤,以及尸检发现散在灰质核团的神经缺失,而胃肠动力不足、体重下降、心肌病和丙戊酸钠导致的肝毒性低频率出现。2例患者死亡,并不具有前述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的体征。在肌…  相似文献   

4.
背景:线粒体DNA基因编码的复合物I亚基5(ND5)证实是与伴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的线粒体脑肌病(M ELAS)和多种重叠综合征有关的突变热点。目的:描述1例年轻男性患者的新型ND5基因突变,该患者具有M ELAS重叠综合征和肌阵挛性癫痫伴破碎红纤维综合征(M ERRF)。设计:病例报道。患者:1例具有卒中、癫痫发作和肌阵挛复发的25岁男性患者。其母亲也反复发生卒中。肌肉活检结果未发现破碎红纤维,仅见几处明显的琥珀酸盐脱氢酶染色阳性血管。结果:生化分析表明单纯复合物I缺乏,分子分析发现一种新的ND5基因异源性突变(G13042A)。结论:本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的死亡方式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取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共12例,其中6例皮质性白内障,6例核性白内障.分别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比C形状扁平,正常细胞和变性坏死细胞间隔存在,线粒体广泛空泡化.所有标本均发现胀亡细胞,3例核性白内障及4例皮质性白内障标本发现典型paraptosis样细胞,仅有1例核性白内障标本发现早期凋亡细胞,细胞内偶见髓样体存在.结论:线粒体空泡化可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LE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胀亡和paraptosis可能是LEC的主要死亡方式.  相似文献   

6.
长链3-羟基辅酶A脱氢酶(LCH AD)缺乏是一种罕见的线粒体中先天性脂肪酸β氧化异常引起的疾病。其临床表现包括急性综合征如有肝病和脑病表现的低酮性低血糖症和慢性综合征如肌肉病变、心肌病变、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具有急性表现的LCH AD缺乏患者80%以上将在2年内死亡。目前  相似文献   

7.
线粒体脑肌病属于罕见性母系遗传病,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家4例高乳酸血症-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其主要表现为卒中样发作、头痛、癫痫、高乳酸血症、肌肉不耐受疲劳、高级智能下降、听力下降和身材矮小等,结合特征性影像学变化、基因检测及肌肉活检明确诊断,并结合文献对只有女儿能将其线粒体DNA(mt-DNA)传递给下一代的母系遗传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旨在帮助临床认识此病,进一步提高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脑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通过4例MELAS综合征病例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MELAS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结果以癫痫发作起病1例,头痛起病2例,发热伴意识障碍起病1例;头颅MRI检查示顶、枕叶和(或)颞叶T1WI/T2WI长或稍长信号及FLAIR高信号病灶,呈脑回样改变,均未见强化。3例肌肉活检发现有肌纤维变性,横纹消失或断裂,肌膜下出现不规则的不整红边纤维(RRF);其中1例行基因检测发现有线粒体DNA A3243G位点突变,另有1例曾多次住院未行肌肉活检。结论MELAS主要表现为卒中样起病伴癫痫发作,可有视听力减退以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影像学特征为病变主要累及双侧大脑半球后部皮质,呈脑回样改变;肌肉活检发现RRF;基因检测可发现线粒体DNA A3243G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脑肌病合并脂质沉积性肌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璐  笪宇威  贾建平 《北京医学》2007,29(10):590-592
目的 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和肉毒碱缺乏的关系.方法 报道1例合并脂质沉积性肌病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主要表现为癫痫大发作和四肢无力,激素治疗效果好.肌肉病理改变特点是许多肌纤维内可见细小空泡,被脂滴填充和较多不典型破碎红纤维(RRF).电镜下见大量脂肪滴,呈串珠样和片状分布;并出现线粒体增多和结构异常,可见嗜锇小体的形成.结论 此患者可以诊断为线粒体脑肌病合并脂质沉积性肌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线粒体呼吸链的氧化缺陷使脂酰辅酶A过度聚集,导致继发性肉毒碱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中MELAS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MELAS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头颅CT和MRI)和肌肉活检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MELSA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运动不耐受、发作性头痛和呕吐、局灶或全身性癫痫、认知障碍、脑卒中样发作、血乳酸水平升高及身材矮小等,肌电图示肌源性改变,脑CT及MRI示病灶多位于枕、顶和颞叶脑回等处.头颅MRA显示慢性期病灶处血管分支减少.脑SPECT显示相应MRI病灶区的血流量低下.肌肉组织可见破碎红纤维和异常线粒体增多.结论:MELAS综合征的诊断需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结合肌肉活检.  相似文献   

11.
线粒体三功能蛋白(M TP)催化长链脂肪酸β-氧化途径的最后3步反应。在此报道1例患者,4个月时发现其患有遗传性M TP缺乏伴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随着针对脂肪酸β-氧化缺陷的营养治疗,甲状旁腺功能看似正常,但在因禁食而引起反复发作的横纹肌溶解过程中血浆全分子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并无升高的情况下便频发轻度低钙血症提示持续性的腺体机能障碍的存在,而且作者还发现该患者5岁时出现了双侧白内障。用急性激发试验刺激iPTH释放同时注射碳酸氢钠,导致iPTH的释放低于正常,这进一步证明了部分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诊断。本文报道的是遗传性…  相似文献   

12.
线粒体脑肌病(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ME)是mtDNA发生突变导致线粒体结构和功能障碍、ATP合成不足所致的多系统疾病,多数为母系遗传[1].其临床表现取决于正常mtDNA和突变mtDNA的比例,mtDNA突变的数目越多,临床症状越重.可分为不同的临床综合征,部分类型表现可以重叠.常见有: ①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emia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 ②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hronic 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 CPEO), ③Kearns-Sayre综合征(Kss), ④肌阵挛性癫痫伴肌肉破碎红纤维综合征(myoclonus epilepsy with ragged-red fiber,MERRF).新桥医院收治1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例45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男性患者,伴有肌红蛋白尿、肌痛、无力和血清CK水平显著升高。过去有类似的病史,经生物化学和遗传学证实为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II(CPT II)缺乏。有趣的是,肌肉活检发现有粗红纤维(R RF),完整线粒体DN A(m tDN A)序列显示同质性T3394C位点突变,上述突变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线粒体细胞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针对线粒体脑肌病、乳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肌阵挛癫痫伴随RRF(MERRF)、线粒体性神经胃肠脑肌病(MNGIE)、Kearns-Sayre综合征、不完全型Kearns-Sayre综合征、慢性进行眼外肌瘫(CPEO)、单纯性线粒体肌病进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例47岁男性患者,表现为近端肌无力、肌痛、肌酸激酶升高和单纯肌病综合征的特征,患者的线粒体tRNAAla基因证实有新突变。5591G>A转换是异质性的,与单个肌肉纤维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乏不同,符合目前公认的致病性标准。该病例为线粒体病表现的广泛临床疾病谱提供了1个例  相似文献   

16.
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的临床异质性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以25例临床怀疑为线粒体病,经血或肌肉线粒体DNA检查证实有A3243G点突变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脑影像学特点、血乳酸水平和肌肉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基因检测证实25例患者均存在比例不同的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但临床表型有很大不同,其中19例为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2例为无法分类的线粒体脑病,2例为松软儿,1例为Kearns-Sayer综合征(KSS),1例为线粒体胃肠肌病.大部分患者脑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肌肉活检可见蓬毛样红纤维改变,所有患者均有血乳酸水平增高.结论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的临床表现和脑影像学均呈高度的异质性.对表现为多系统受累的患者,如果同时合并高乳酸血症,就应考虑线粒体病的可能,应进行线粒体DNA突变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在此报道1例自6岁后出现肌肉疲劳和发育不良的患者。线粒体疾病的诊断是根据肌肉活检发现蓬毛样红纤维和线粒体DN A编码的呼吸酶混合性缺陷。在18岁死亡之前该患者出现持续性部分性癫痫伴有中风样发作2个月,遂对其进行线粒体DNA突变伴有线粒体脑病、乳酸性酸中毒和中风样发作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38例伴多线粒体DNA(m tDNA)缺失的散发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患者的POLG1、C10ORF2及ANT1进行基因测序。研究发现,约10%的患者有致病性基因突变,并有2例无血缘关系的患者携带有1个过早发生的新终止密码子突变(1356T>G),C10ORF2或ANT1基因未发现突变。在多数患者中,主要的核基因缺陷似乎影响了对m tDNA起重要保护作用的其他未知基因。伴多线粒体DNA缺失的散发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患者很少发生POLG1、C10ORF2和ANT1突变@Hudson G. @Deschauer M. @Taylor R.W. @P.F. Chinnery$Neurology M4104, Medical Scho…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3例曾被误诊为多发性肌炎而后被确诊为成年起病的线粒体肌病的临床、MRI及病理学表现. 方法对3例病人进行临床、电生理、MRI和肌肉活检特殊染色、组织酶学等病理检查. 结果3例患者均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与肌萎缩,肌酶升高,EMG示肌源性损害,MRI示近端肌肉萎缩较明显.肌肉病理学检查,MGT特染及NADH-TR和SDH组织酶学染色中发现典型的"玻碎红纤维",电镜证实肌纤维胞浆内线粒体增多.结论对临床成年起病的进行性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与萎缩的患者应考虑线粒体肌病的可能;特殊染色及组织酶学在诊断线粒体肌病中起重要作用,激素治疗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的拷贝数量有无异常。方法:用分子杂交技术对10例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和16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的片段缺失;但前者线粒体DNA的拷贝数量较后者明显增多。结论:在线粒体肌病/脑肌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中,线粒体DNA的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增加,与其肌肉中线粒体的异常增生相一致。这一实验方法对线粒体肌病/脑肌病的初筛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