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3年5月南京市高淳中医院及宿迁市沭阳县中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胸腔积液样本,分别行细胞涂片与细胞块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染色),细胞块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常规涂片HE染色、细胞块切片HE染色及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肺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病理检查显示恶性肺腺癌患者37例,占比46.2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准确率高于常规涂片HE染色与细胞块切片HE染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诊断肺腺癌的准确率较高,可以辅助临床诊断肺腺癌疾病。  相似文献   

2.
周凯华 《基层医学论坛》2024,(4):130-132+135
目的 探讨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对早期肺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并分析南京市高淳中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肺结节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为早期肺腺癌的17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在显微镜下观察评估肺腺癌的浸润程度。将术后常规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与术中冰冻切片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二者的符合率。结果 17例标本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原位腺癌6例,微浸润性腺癌4例,浸润性腺癌7例,其中1例由微浸润性腺癌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上升为浸润性腺癌,冰冻切片诊断符合率94.1%。结论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对早期肺腺癌有较高的符合率,能够指导手术方式,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为外科手术方案切除范围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章文华  周虹  李丹丹  孙丽娟  徐如君 《浙江医学》2015,37(18):1501-1504,1509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在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具有细胞 异型性的胸腔积液标本共 112 例,每例均制备细胞涂片与细胞块切片行 HE 染色,再选用细胞角蛋白 7(CK7)、癌胚抗原(CEA)、甲状 腺转录因子 -1(TTF-1)、细胞角蛋白 5/6(CK5/6)、钙结合蛋白(CR)等 5 种免疫标记对细胞块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比较 3 种检测方 法的阳性检出率及不同免疫标记诊断肺腺癌与间皮病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果 对恶性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细胞涂片 HE 染 色仅 49.3%,细胞块切片 HE 染色为 69.9%,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达 95.9%。CK7、CEA、TTF-1 在肺腺癌中高表达,CK5/6、CR 在 间皮病变中高表达。TTF-1、CK7、CEA 三者中任意两者(+)且 CK5/6 或 CR(-)对肺腺癌诊断的灵敏度达 100.0%,特异度达 96.8%。 CK5/6 或 CR(+)且 CK7、CEA、TTF-1 三者中任意两者(-)对间皮病变诊断的灵敏度达 100.0%,特异度达 98.6%。 结论 细胞块切 片免疫组化染色与细胞涂片 HE 染色相比可明显提高胸腔积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选择特异性免疫标记并将其合理搭配,利用不同标 记的互补与反证作用可有效鉴别肺腺癌与间皮病变,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4.
王韬渊  何滔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6):493-494,F0002
【目的】评价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肺原发性腺癌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肺原发性腺癌进行石蜡切片后,HE染色法选择结构清晰的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其TTF-1表达强度进行分析。【结果】89.7%的原发性肺腺癌表达TTF-1。【结论】TTF-1在肺腺癌中表达良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特别是在体积较小的肺活检标本时,可作为肺腺癌的-个比较敏感和特异的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4):291-294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Kpan、EMA、TTF-1、Napsin-A、Vimentin、ER、PR、CD34、Calretinin、Syn、CgA、CD56及Ki-67在硬化性血管瘤中的表达。结果:21例中女性16例,男性5例;肿瘤主要由实性区、乳头状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四种结构组成,衬覆的立方上皮和多角形细胞均为瘤细胞,其中2例圆形细胞中见少量脂肪细胞。ER、PR、TTF-1和EMA在两种细胞均表达,Napsin-A和CKpan表达于立方细胞,Vimentin表达于多角形细胞,Syn、CgA、CD56及Ki-67在多角形细胞中部分表达,CD34和Calretinin在两种细胞均不表达。结论:PSH可能起源于原始呼吸道上皮,形态学结合EMA、CKpan、TTF-1、Napsin-A、Vimentin、ER、PR等免疫组化标记可以有效诊断和鉴别诊断PSH,ER、PR的高表达,与女性发病率高密切相关,激素治疗PSH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细胞涂片法。对CK7、MOC-31、Calretinin、TTF-1、CK5/6、WT-1、Ber EP、CD15、CEA及Desmin等指标表达进行检测,筛选鉴别诊断间皮病变与肺腺癌的相关免疫标记。结果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阳性率明显高于常规细胞学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7、MOC-31、CD15、TTF-1、Ber EP4、CEA是肺腺癌较为特异性的抗体,而Calretinin、Desmin、CK5/6、WT-1是间皮性肿瘤较为特异性的抗体。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在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其与免疫组化染色相联合,可有效鉴别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病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应用于胸腔积液病理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和常规细胞涂片检测,检测患者的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Calretinin、WT-1、CK5/6、Desmin等指标表达,对鉴别诊断肺腺癌和间皮病变的相关免疫标记组化进行筛选.结果 两组胸腔积液的阳性检出率相比,P<0.05.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型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符合率高达96.67%,经过组合性抗体检测发现,间皮病变呈现Calretinin、WT-1、CK5/6、Desmin指标高表达,而肺腺癌则呈现CK7、CD15、MOC-31、BerEP4、TTF-1、CEA指标高表达,显示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明显优于常规细胞涂片检测(P<0.01).结论 在适当的抗体组合下,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肺腺癌和间皮瘤等恶性胸腔积液具有非常的病理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应用不同加热方式和pH值抗原修复液组合,探索免疫组化染色中适合核抗原暴露的抗原修复方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二步法,将不同加热方式:高温高压法和煮沸法,与不同pH值修复液:柠檬酸盐缓冲液(pH 6.0)和Tris-EDTA(pH 8.0)两两组合,分为4组:Ⅰ组:柠檬酸盐缓冲液(pH 6.0)+高温高压修复法;Ⅱ组:Tris-EDTA(pH 8.0)+高温高压修复法;Ⅲ组:柠檬酸盐缓冲液(pH 6.0)+煮沸修复法;Ⅳ组:Tris-EDTA(pH 8.0)+煮沸修复法。分别观察ER、TTF-1、MUM1和Ki-67在各组的表达。结果:通过定性观察和定量分析,第Ⅱ组中ER、TTF-1、MUM1和Ki-67的表达要明显优于其他3组。结论:高温高压修复法和Tris-EDTA(PH 8.0)的组合更有利于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核抗原的暴露。  相似文献   

9.
魏红权  冯晶晶  魏树梅 《浙江医学》2011,33(11):1617-1619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28例PSH手术切除标本作组织病理学检查,并用免疫组化SP法对标本进行vimentin、ER、PR、TTF-1、CK、EMA、CD34、Syn、CgA、Calretinin、Ki-67标记,观察其表达情况。结果PSH由实性、乳头状、硬化性和血管瘤样区组成,主要的两种细胞为立方状或柱状表面上皮细胞和圆形间质细胞。乳头、实性区裂隙及血管瘤样区表面衬覆有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乳头间隙及实性细胞区为圆形或多角形胞质浅染的细胞。立方或柱状表面上皮细胞表达广谱CK、TTF-1、EMA,圆形间质细胞表达EMA、TTF-1、PR、vimentin;两种细胞均无间皮及血管内皮标记的表达,个别病例两种细胞不同程度散在表达Syn、CgA。结论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肿瘤,组织学形态呈多样性,主要以混合型结构为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制作临床快速冰冻切片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冰冻切片的制作、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标准化实验方法 ,达到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详细介绍了冷冻切片的方法、影响因素、标准化与质量控制及其在临床快速病理诊断的 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果 :经此方法制备的冷冻切片组织结构完整、细胞染色清晰、境界清楚、核质分明、对比度好 ,无刀痕、皱折、重叠、冰晶、切片平整、厚薄均匀一致等。结论 :可为临床快速病理诊断的 HE染色、脂肪黏液染色、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核酸原位杂交以及原位 PCR等病理诊断与研究提供优质冷冻切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冰冻切片的制作、HE染色和免疫组化的标准化实验方法,达到质量控制标准.方法:详细介绍了冷冻切片的方法、影响因素、标准化与质量控制及其在临床快速病理诊断的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结果:经此方法制备的冷冻切片组织结构完整、细胞染色清晰、境界清楚、核质分明、对比度好,无刀痕、皱折、重叠、冰晶、切片平整、厚薄均匀一致等.结论:可为临床快速病理诊断的HE染色、脂肪黏液染色、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核酸原位杂交以及原位PCR等病理诊断与研究提供优质冷冻切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对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8例患者胸腔积液,分别行常规细胞涂片和细胞块切片,HE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特点,免疫组化S-P法检测CK7、MOC-31、CD15、BerEP4、CEA、TTF-1、CK5/6、Calretinin、WT-1和Desmin的表达,筛选肺腺癌和间皮病变鉴别诊断相关的免疫标记组合。分析临床与随访资料与不同细胞学诊断方法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细胞块制片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细胞涂片,二者HE染色对胸腔积液细胞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胞块免疫组化明显优于单纯细胞涂片,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χ2=4.17,P<0.01),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分型诊断符合率达97.2%,组合性抗体检测显示,肺腺癌中CK7、MOC-31、CD15、BerEP4、CEA、TTF-1呈高表达,间皮病变显示CK5/6、Calretinin、WT-1、Desmin高表达。结论胸腔积液细胞块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具有一定的价值,结合免疫组化选择适当的抗体组合对肺腺癌和恶性间皮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300例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松 《中原医刊》2005,32(3):14-15
目的比较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将术中送检的新鲜标本共300例,经恒温式冰冻切片机切片,HE染色,剩余组织作石蜡切片对照,结果300例冰冻切片中,诊断恶性肿瘤43例占14.33%,冰冻切片诊断与最后石蜡切片诊断符合者296例,占98.70%,其中完全符合288例,占96%,不符合者为0.33%,不肯定者为1%,结论拳组300例,其中符合者296例,占98.70%,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的资料基本相符。认为冰冻切片诊断主要应用于术中活体组织快速诊断如一时难以明确诊断,则应待石蜡切片确诊,并总结了本组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组织来源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5例SH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用TTF-1、CK7、EMA、AEl/AE3、CK5/6、Vimentin、CD31、CD34、S-100、CgA、Syn、NSE、Calretinin、ER、PR、Ki-67共16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肿瘤组织主要由乳头状区、实性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4种组织形态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瘤细胞主要由立方细胞和多角形/圆形细胞组成。2种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立方细胞表达AEl/AE3和CK7,多角形/圆形细胞表达Vimentin。结论 SHL的组织形态多样,SHL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多种免疫组化的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皮肤、肉芽组织采用石蜡切片以及冰冻切片免疫组化的染色效果.方法 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选取Wistar大鼠共60只,双盲法随机分为A、B两组各30只.实验前对60只大鼠进行背部切割伤,脱毛后在每只大鼠背部切割伤部位取1 cm×1 cm大小的皮肤块作为标本,A组大鼠皮肤块标本采用石蜡制片,B组大鼠皮肤块标本采用冰冻制片.对两组大鼠标本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两组大鼠标本切片染色情况.结果 B组SP、EGF、EGFR以及FGF强阳性率分别为96.67%、100.00%、96.67%、93.33%,明显高于A组的0.00%(P<0.05).A1组抗原活性阳性率分别为93.33%、96.67%、93.33%、100.00%.明显高于A2组的13.33%、13.33%、3.33%、6.67%以及A3组的10.00%、16.67%、13.33%、3.33%(P<0.05).B1组EGF、FGF抗原活性强阳性率分别为100.00%、93.33%,高于B2组的6.67%、3.33%(P<0.05).结论 冰冻制片免疫组化染色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安金  胡艳  邹丽 《当代医学》2021,27(18):90-92
目的 探讨CK7、CK5、TTF-1用于肺腺癌和肺鳞癌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经肺活检或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45例(肺腺癌组),肺鳞癌患者20例(肺鳞癌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30例(良性病变组)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CK7、CK5、TTF-1检测,比较3组CK7、CK5、TTF-1阳性率.结果 肺腺癌组与肺鳞癌组CK5与TTF-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组与肺鳞癌组CK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CK7、CK5、TTF-1均呈阴性表达;3组CK5与TTF-1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CK-7染色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K7、CK5、TTF-1联合检测可有效鉴别肺腺癌和肺鳞癌,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表型。方法分析2例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肺腺癌的临床表现,对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HE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结果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肺腺癌均表现复杂的组织学图像,硬化性血管瘤区可以见到乳头状结构、“血管瘤”样结构、实性区、硬化性改变,腺癌区纤维组织增生,其问见癌细胞排列呈腺管样结构,2例肿瘤细胞免疫组化TTF-1、EMA、CK均(+),Syn、MC、Vimentin均(一)。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合并肺腺癌是罕见肿瘤,其预后难以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的表达状况以及与临床病理资料的联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54例外科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肺腺癌标本进行染色,并结合临床病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54例原发性肺腺癌中TTF-1的阳性率为81%,其表达与肿瘤的大体类型相关,在阳性肿瘤中周围型与中心型肺腺癌的比率为36/41和8/13 (P < 0.05);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是另一个与TTF-1表达相关的因素,结果显示分化程度越高的肿瘤TTF-1阳性率也越高TTF-1 (P < 0.05);但是TTF-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肿瘤病理分期和患者预后无关。 结论:TTF-1在原发性肺腺癌中存在高表达,而且其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大体类型相关,TTF-1 是很有价值的诊断原发性肺腺癌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术中印片与快速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在手术中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类整理245例术中标本,分别统计术中印片、快速石蜡切片、冰冻切片、术中印片与快速石蜡切片联合诊断、术中印片与冰冻切片联合诊断的结果,与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将其确诊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印片、快速石蜡切片、冰冻切片的确诊率分别为94.29%(231/245)、95.23%(120/126)、95.79%(114/119),术中印片与快速石蜡切片联合诊断、术中印片与冰冻切片联合诊断的确诊率分别为97.61%(123/126)和98.32%(117/119).结论将术中印片与快速石蜡切片或冰冻切片联合应用在术中病理诊断中,可优势互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以磨玻璃结节为影像学表现的早期肺腺癌,有赖于术中冰冻的精准诊断帮助临床进行术式选择.但由于种种原因国内各医院间术中冰冻诊断差异巨大.病理医师因担心术中冰冻诊断不足致术后升级,故倾向于术中不对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进行明确诊断,或诊断偏重.早期肺腺癌的冰冻诊断除有赖于病理医师诊断标准掌握外,还涉及包括诊断医师、冰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