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疾病普查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殖保健是育龄群众的需求,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开展乳腺疾病普查防治.近几年,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增生、乳腺癌发病率在我国有逐渐增高的趋势;通过乳腺普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可以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生存率,而且普查方法简便经济.因此,为了促进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我们东都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在2003年对全镇12 164名育龄妇女进行乳腺疾病普查防治,现将查治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①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为建立规范化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②普及乳腺疾病的防治知识,提高育龄妇女对乳腺疾病的认知能力。方法运用近红外线乳腺扫描仪对云南省玉溪市、曲靖市两市11个县的育龄妇女进行乳腺检查,结合病史和体检做出诊断。同时向普查对象讲解乳腺疾病的防治知识。结果普查覆盖11个县(区)457461例育龄妇女,参检人数169586例,参检率33.07%,查出各种乳腺疾病56955人(33.58%),有112531例育龄妇女接受了课堂式乳腺疾病知识教育。结论育龄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高,生殖健康知识缺乏。在疾病普查过程中加入系统健康教育的元素,可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疾病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3.
2005—2007年新会地区乳腺疾病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以健全乳腺保健方法,提高育龄妇女健康水平。方法2005年7月-2007年1月新会区域内所有常住已婚育龄妇女共65000人,抽样8493例,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20-29岁年龄组是良性肿瘤的好发对象,30-49岁年龄组是乳腺增生的高发人群,50岁及以上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工作压力大、月经不调、膳食不合理是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哺乳是乳腺疾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加强乳腺健康教育,开展乳腺病普查,是乳腺疾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惠州市"全国百万妇女乳腺普查工程"普查结果,以了解惠州地区乳腺癌的高发因素及高危人群。方法针对惠州地区不同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群体作为普查人群,采取车载仪器于组织现场进行乳腺普查。对普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惠州地区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普查人群共计11187人次,其中乳腺肿瘤236例(占2.1%)、囊肿645例(占5.8%)、瘤样增生2118例(占18.9%),增生6409例(占57.3%);病理检测结果,阳性人数4720例,总阳性率为42.2%。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妇女群体容易发生乳腺疾病的种类不同,而不同职业和地域也是引起乳腺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针对患病特点,对高危人群开展筛查工作,可以提高乳腺疾病及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汕头市2237例职业女性乳腺普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汕头市区职业女性乳腺发病情况并探讨相关防治策略。方法利用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在职业女性乳腺保健中开展普查,利用临床多学科方法(包括专科医生触诊、红外线乳透检查、彩色B超、病理活检等)。结果自2006年12月~2007年10月间共完成普查2237例,发现乳腺增生病1454例(65.00%),乳腺纤维瘤63例(2.82%)乳腺癌2例(8.94/10万)。结论发现我市职业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较高,应加强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定期体检,做到早防、早治。  相似文献   

6.
45594名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佛山市妇女乳腺疾病的发病趋势,探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7年45594名佛山市妇女乳腺疾病普查结果。结果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发病趋势逐年上升;乳腺癌高峰发病年龄段为41~50岁;乳腺疾病的构成比中,乳腺增生占首位;与采用临床手检 近红外乳腺扫描初筛普查方法相比,采用便携式乳腺B超初筛可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结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积极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可减少乳腺癌发生的风险;定期乳腺疾病普查,合适的普查方法,加强对有乳腺癌高危因素人群的监测,有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广大妇女的生殖健康水平,我市县乡计划生育服务站开展了为广大育龄妇女普查普治妇女病的服务活动,并列入日常工作.对育龄妇女进行定期、系统的妇科及乳房检查,既有利于妇女常见病的防治,及时发现癌前病变,以便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肿的死亡率,而良好的咨询技巧有助于服务对象转变对妇女病普查普治的传统观念,使之主动接受妇女病普查,提高妇女病普查普治率.……  相似文献   

8.
城乡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的状况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淡荷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42+145-142,145
目的:分析本市街口街育龄妇女乳腺增生的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抽取街口街24~62岁的已婚育龄妇女共1 400例,对其生殖健康状况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妇科病普查。分为2007、2008、2009年进行统计。结果:2007年乳腺增生患者310例,占调查总人数的22.14%;2008年乳腺增生患者353例,占调查总人数的25.21%;2009乳腺增生患者378例,占调查总人数的27.00%;患有抑郁障碍的妇女发病率明显高于无抑郁障碍者;职业压力大的育龄妇女患乳腺增生机率高于职业压力小的妇女。结论:乳腺增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且职业压力和抑郁障碍是育龄妇女乳腺增生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于东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63-564
目的了解宁津县城乡已婚育龄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分布情况,进一步探讨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概率。方法根据宁津县计划生育网络信息系统中已婚育龄妇女名单,对宁津县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3340例妇女病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查出患病人数2128例,总患病率63.71%,前5位疾病顺位:乳腺增生758例(35.62%),宫颈炎701例(32.94%),阴道炎652例(30.64%),子宫肌瘤208例(9.77%),盆腔炎178例(8.36%)。宫颈癌、乳腺癌的普查结果为:宫颈癌3例(0.14%),乳腺癌4例(0.19%)。结论妇女病普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和治疗妇女常见病、多发病,而且可以扩大对妇女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和指导,降低妇女病的患病率,提高妇女的防病意识,促进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陈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507-508
目的了解我市城区在职妇女的乳腺疾病情况,探讨预防乳腺疾病的最佳方法。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触诊、红外线乳腺检查仪、辅助钼靶X线乳腺摄片、彩色B超及病理检查等方法对我市城区妇女进行乳腺健康普查。结果参与普查人数总17363人,检出患乳腺疾患者数6753例,患病率为38.89%,具体为:乳腺增生5822例,占86.21%,乳腺纤维291例,占4.31%,溢乳症249例,占3.69%,乳腺导管扩张76例,占1.13%,乳痛症72例,占1.07%,乳腺囊肿140例,占2.07%乳腺肿物88例,占1.30%,乳腺炎6例,占0.09%,乳腺癌9例,占0.13%。结论妇女乳腺普查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早期进行治疗,因而应加大宣传普查工作的力度,以达到降低乳腺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18):188-190
目的对本院2980例乳腺普查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以便在临床上指导预防乳腺疾病工作。方法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对2980例年龄大约在28~70岁的妇女进行乳腺普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2980例乳腺普查结果中,有3例为乳腺癌患者,其发病率为0.10%;有1226例乳腺增生患者,其发病率为41.14%;有28例为轻度导管扩张患者,其发病率为0.94%;有131例纤维腺瘤患者,其发病率为4.40%;有81例乳房囊肿患者,其发病率为2.72%。乳腺增生与纤维腺瘤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乳腺疾病的发病率,且年龄在28~39岁之间的发病率高以其他年龄段的乳腺增生与纤维腺瘤的发病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在40~49岁之间的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乳腺癌发病率,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疾病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普查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乳腺普查能取到很好的预防和防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育龄妇女与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状况及探求防治措施。方法以2011年大朗镇计划生育服务所已婚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普查为样本,将本地妇女3636例为A组,流动人口2177例作为B组,对比两组的检查。结果 A组中慢性宫颈炎1533例、盆腔炎54例、附件炎36例、阴道假丝酵母菌病98例、滴虫性阴道炎12例、其他阴道炎226例、附件包块46例、子宫肌瘤60例、官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10例,乳腺疾病289例。B组中慢性宫颈炎1005例、盆腔炎56例、附件炎63例、阴道假丝酵母菌病98例、滴虫性阴道炎15例、其他阴道炎139例、附件包块36例、子宫肌瘤56例、官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8例,乳腺疾病265例。结论流动人口妇女健康状况较本地妇女差。妇女的健康状况与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自我保健意识有关,各保健机构、计生服务所进行妇科普查时应针对性进行。  相似文献   

13.
蔡建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09-110
目的对越秀区教育局女教师乳腺进行超声普查并分析其结果,探讨影响乳腺疾病检出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全年对越秀区全体教育局女教师体检资料,均对乳腺进行超声普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本次体检人数共1845人,其中发现乳腺增生人数为1763人,占总数的95.6%,在进一步检查中有284人确诊为乳腺结节。结论发现乳腺增生与受检者的年龄、压力、内分泌、所教学生大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对6480例妇女生殖道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文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8):1084-1084
生殖道感染(RTI)干预工程是国家计划生育工作实施的重要工程。为了加强妇女生殖保健,更好地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措施,本站2001年对本市育龄妇女19650例进行妇女病普查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成人妇女定期的自我乳腺检查或定期的由乳腺专科医师进行普查对早期发现乳腺增生病及其它病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现将我院对950名妇女乳腺普查发现的乳腺增生病及治疗追踪观察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们共普查了950名妇女,年龄20~62岁。均是在进行保健查体时由乳腺专科医师对乳腺望、们检查,发现异常者行乳腺X摄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最后确诊有乳腺增生病为180名,占总人数的19%。 对患有乳腺增生病的180名妇女给予治疗观察,选用药物:(1)我院的中药处方:当归、元胡、香附、郁金、浙贝、夏枯草、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在女性乳腺疾病普查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为患有乳腺疾病的患者提供有效的防治方法。方法选择300例常规体检女性进行红外线乳腺疾病检查,患者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31.9±5.3)岁。结果经过检查发现正常129例,占43%;乳腺增生症159例,占53%;乳腺囊肿3例,占1%;纤维瘤4例,占1.33%;脂肪瘤1例,占0.33%;导管疾病1例,占0.33%;乳腺癌2例,占0.67%。结论使用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对女性进行乳腺疾病的检查操作简便,对人体安全无创,经济且高效,是女性普查乳腺疾病的理想方法,在今后对女性乳腺疾病进行普查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武汉市武昌区社区妇女乳腺疾病现状。方法 2011年7-10月对武汉市武昌区的1706例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临床检查表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体检的社区妇女均先行妇科检查,然后行乳腺临床检查,进一步检查采用乳腺彩超,有手术指征者入住武汉市三医院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以确诊。结果共筛查出各种乳腺疾病1092例,患病率为64.01%;各种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的患病率居首位;30~40岁是乳腺疾病的发病高峰时期;乳腺疾病在企事业工作组患病率高于居民组;有子宫肌瘤者亦好发乳腺疾病,两者均为激素依赖性疾病。结论武昌区社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是十分必要的,开展乳腺疾病普查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乳腺疾病的发病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检测当地女性乳腺疾病的发病情况,探讨开展群体乳腺疾病普查的可行方法,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乳腺检查两种方法,调查和检测不同女性的乳腺发病情况。对全县15100名妇女进行了免费健康检查,利用红外线乳腺检查仪进行检查。根据乳腺疾病普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统计学检验方法对各种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进行年龄分段分析。结果:被检查的15100名女性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56.94%,且集中在30~40岁年龄组。其中乳腺增生8432名,乳腺纤维瘤59名,其他乳腺良性肿瘤56名,乳腺癌51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疾病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特点、流产次数、初潮年龄等多因素有关。结论:通过调查分析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加大乳腺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群体患病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武汉市武昌区社区妇女乳腺疾病现状.方法 2011年7-10月对武汉市武昌区的1706例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临床检查表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形式收集资料,体检的社区妇女均先行妇科检查,然后行乳腺临床检查,进一步检查采用乳腺彩超,有手术指征者入住武汉市三医院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以确诊.结果 共筛查出各种乳腺疾病1092例,患病率为64.01%;各种乳腺疾病中,乳腺增生的患病率居首位;30~40岁是乳腺疾病的发病高峰时期;乳腺疾病在企事业工作组患病率高于居民组;有子宫肌瘤者亦好发乳腺疾病,两者均为激素依赖性疾病.结论 武昌区社区妇女乳腺疾病患病率较高,积极开展妇女乳腺疾病的普查是十分必要的,开展乳腺疾病普查对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普查使妇女乳腺疾病得以早发现、早治疗.方法:2008年5月对我区某化工企业1908名女职工进行乳腺普查.主要方式有触诊、超声、病理检查、手术等手段.结果:患乳腺疾病人数为168例,占8.81%;其中乳腺增生105例、乳腺纤维瘤12例、副乳46例、不明性质肿物2例、乳腺皮肤湿疹1例、乳头小皮疣2例.结论:城市妇女乳腺保健意识有所增强.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人从未做过乳腺保健检查.妇女自身保健意识急需加强,应加大普查普治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