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对比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ni-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Ope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40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Quadrant后路微创撑开系统辅助下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微创组,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开放组。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资料,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2个月、1年、2年进行VAS及ODI评分并记录。比较微创组与开放组患者之间的疗效。结果 微创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组术后VAS、ODI评分下降幅度较开放组下降幅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周VAS、ODI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P<0.01)。结论 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比较,具有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短期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该项微创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椎间融合术是临床上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一种有效手段,能有效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防止脊柱的进一步滑脱,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观察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3年2月至2013年1月腰椎滑脱症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6076〔平均(67.8±4.4)〕岁,病程176〔平均(67.8±4.4)〕岁,病程124年,平均(8.9±5.5)年。主要临床症状为慢性的腰背疼痛,其中26例伴有间歇性跛行,20例伴有一侧或双侧神经根痛症状,2例伴有马尾综合征。按照Meyerding分型,Ⅰ°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腰椎滑脱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自2000年3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各型腰椎滑脱患者185例,按患者年龄分为:Ⅰ组60岁以下患者101例;Ⅱ组60岁以上(含60)患者84例.通过对两组术前、术后JOA评分,ODI指数,腰腿痛VAS评分,影像学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Ⅰ组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低于Ⅱ组(P<0.05);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4.6个月),两组间JOA评分、ODI指数、VAS评分、滑脱矫正率、骨融合率(100%)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在相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Ⅰ组87.7 %,Ⅱ组82.5 %)优于Ⅱ组,内固定相关并发症方面Ⅱ组多于Ⅰ组(P<0.05).结论 外科手术是中老年治疗腰椎滑脱理想可靠的治疗方法;高龄患者失血量、并发症较中青年多,围术期工作需要更加全面细致,对于骨质疏松患者应合理选择使用内固定器械,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叶茂  王奎  邹毅  王建国  周涤沙 《山东医药》2008,48(39):86-87
采用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6例。术后随访12-39个月,平均27.8个月。23例滑脱完全复位,有3例滑脱复位达90%,植骨融合25例。疗效按JOA标准评价,优良率为93.2%(24/26)。并发一过性下肢疼痛或加重3例,滑脱复位后再滑脱1例,假关节形成1例,术后切口表浅感染1例。认为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能恢复脊柱序列及椎间高度、维持腰椎生理弧度、促进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青岛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行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20例,分析其临床症状、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治疗转归、植骨融合的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白细胞(WBC)、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检测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本组手术中时间40~90min,平均(65.00±8.21)min;出血量200~400ml,平均(290.53±37.25)ml。在手术显露过程中出现腹膜损伤1例,术中给予修补;腰椎4~5手术导致交感神经链损伤1例,术后对侧神经根疼痛再手术1例,均治愈。末次随访VAS评分[(1.31±0.96)分]、WBC[(4.56±1.02)×10 9/L]、ESR[(25.53±3.56)mm/1h]、CRP[(13.61±7.65)mg/L]较术前[分别为(7.43±1.07)分,(9.65±2.38)×10 9/L,(81.22±12.27)mm/1h,(59.08±20.39)mg/L]明显改善(t=29.37,P=0.000;t=12.49,P=0.034;t=39.93,P=0.000;t=15.82,P=0.008)。术后随访6~18个月,无1例复发,20例植骨融合均满意。 结论 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创伤小、出血少、康复快,是治疗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理想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LIF组(n=21)和TLIF组(n=19),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不良指数(ODI)及并发症。结果TLIF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优于PLIT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半年VAS评分以及ODI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LIF组(P0.05)。结论TLIF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较PLIT临床疗效更佳,且术后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联合前路内固定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LS)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OLIF联合前路内固定治疗的76例腰4-5节段DLS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等。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于术前、术后1 d、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随访时在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LL)、手术节段前凸角(SL),在CT矢状面重建图像测量椎间隙高度(DH)、滑脱距离(SD)、融合器沉降距离,计算滑脱改善率,评估融合情况及融合率。结果 手术时间为(99.2±13.1)min,术中出血量为(37.8±7.1)ml。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术后3个月、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个月、12个月的LL、SL、DH、SD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时DH较术后1 d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椎间融合手术和后外侧融合治疗老年腰椎滑脱效果,为此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126例老年腰椎滑脱患者,采用隐藏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63例患者采用椎间融合手术;B组63例患者采用后外侧融合手术治疗,比较两种方法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所有患者均随访3~12个月,对近远期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平均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两组术后滑脱百分率、椎间隙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12个月,A组滑脱百分率丢失、椎间隙高度丢失值明显少于B组,A组融合率为100%,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融合方法均可有效融合,且各具优势,但从长远看椎间融合手术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滑脱患者微创手术和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腰椎滑脱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腰椎内固定治疗采取微创手术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术后影像学改变情况(椎间隙高度、融合率)和两组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射线暴露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DI指数以及VAS评分均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矫正率有所下降,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椎间隙高度变化以及骨性融合均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联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提高患者骨性融合率,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治疗后患者的满意度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手术对患者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方法Ⅰ度或Ⅱ度腰椎滑脱患者37例,影像学资料齐全,均施行后路腰椎管减压、间盘切除、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 TLIF)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的矢状面参数,即腰前凸角(LL)、腰椎滑脱角、骶骨倾斜角(SS)、骨盆倾斜角(PT)及骨盆指数(PI)。结果术前LL 48.05°±12.4°,SS 33.16°±8.03°,PT 18.14°±9.73°,PI 51.76±7.80;术后LL 48.27°±10.64°,SS 34.54°±8.38°,PT 15.92°±8.41°,PI 51.76±9.42;P均>0.05。术后腰前凸增大患者术后LL和SS较术前增加(P均<0.05),PT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LL的增大值与术后滑脱角的增大值相关,P<0.01;术后LL增大值与术后滑脱复位百分比值不相关(P>0.05)。结论对于Ⅰ度或Ⅱ度腰椎滑脱患者行手术治疗,单纯进行腰椎滑脱复位不能改善术后脊柱矢状面参数,改进滑脱角有利于术后脊柱矢状面参数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老年腰椎滑脱伴骨质疏松(O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腰椎滑脱并OP患者68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入选患者均行经TLIF,实验组术后第5天予唑来膦酸5 mg静脉滴注1次,并口服钙尔奇D3片600 mg,1次/d,对照组仅口服钙尔奇D3片600 mg,1次/d。术后随访1年,分别于1、3、6、12个月时复查,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影像学评价、测定腰椎骨密度(BMD)及骨代谢标志物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βCross Laps)和骨钙素。结果两组术后ODI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术后3、6、12个月时实验组OD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实验组椎弓根螺钉松动、椎间融合器下沉及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至术后12个月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融合率分别为90.63%(29/32)和93.33%(28/30),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融合时间为(4.5±0.9)个月,对照组为(4.2±0.7)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时,实验组BMD较术前轻度增高(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时,实验组BMD升高较明显,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BMD较术前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实验组血清βCross Laps、骨钙素水平在各个时间点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结论唑来膦酸联合TLIF治疗老年腰椎滑脱伴OP患者疗效显著。唑来膦酸可有效提高腰椎BMD,降低内固定失败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对植骨融合并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探讨有限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稳定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朝阳医院骨科自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L4~L5稳定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疾病患者17例,行后路椎管减压、椎间融合手术。所有患者均为L4椎体滑移,腰椎过伸过屈位X线测量无明显腰椎失稳表现,比较术前、术后腰疼或者下肢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所有患者在术后6~12个月随访,94%患者达到脊柱骨性融合。结果随访结果中无断钉断棒现象发生,椎间融合率94%。术前术后腰痛、下肢痛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有限复位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稳定的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短期临床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下尿路微创手术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6年9月全国87家医学中心行膀胱、前列腺、尿道相关微创手术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按照膀胱痉挛发生情况分为痉挛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并分析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患者1275例,年龄65~9...  相似文献   

15.
我院于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对收治的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并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侧后方融合(PLF)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16.
李传思  安辉 《山东医药》2011,51(10):47-48
目的观察后路自体骨粒打压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中,退行性腰椎滑脱33例、峡部裂5例。均采用经后路自体骨粒打压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 a,所有滑脱节段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本组疗效优3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4%。结论后路自体骨粒打压植骨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Wiltse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比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DLSS患者97例,其中46例经Wiltse入路行TLIF术(Wiltse入路组),51例经传统后正中入路行TLIF术(正中切口组)。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根据手术前后影像学参数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与正中切口组比较,Wiltse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输血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 d和术后7 d时,Wiltse入路组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中切口组(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均有明显恢复(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较术后明显减小(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P<0.05),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腰痛VA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uper 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入选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间爱得堡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单侧股骨颈骨折患者39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2组:SuperPATH入路组(n=14)和后外侧入路组(n=25)。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24 h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围术期参数。随访3个月,对比2组患者的术后独立行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髋关节量表(HHS)评分。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相比,SuperPATH入路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101.4±16.7)vs(135.3±21.6)ml]和术后引流量[(70.4±10.2)vs(85.9±16.4)ml]更少、切口长度更小[(6.8±0.7)vs(10.1±0.9)cm]、VAS评分更低[(3.5±1.0)vs(6.8±1.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均无脱位、感染和松动发生。与后外侧入路组患者相比,SuperPATH入路组患者的术后独立行走时间显著缩短[(2.8±1.2)vs(9.2±2.2)d,P0.05]。结论 SuperPATH入路是一种可以达到快速康复目的的髋关节置换的微创入路方式,对老年患者这一特殊人群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32例,对其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术后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的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具有积极意义,患者生理功能得到有效恢复,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在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该院采用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42例老年腰椎滑脱症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每月均进行随访及X线拍摄,测量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椎间孔高度、椎间隙高度、滑脱距离、滑脱角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3~183 min,平均(133.32±5.23)min;术中出血量为372~1523 ml,平均(629.52±123.21)min;36例已达到或基本达到复位,6例通过过提拉螺钉进行补充复位;所有患者术中和术后没有出现任何不适;采用ODI评分对疗效进行判定,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优良率分别为90.47%(38例)及92.86%(39例);融合成功37例,融合率88.09%,融合时间为3~16个月,平均(7.35±3.82)个月,11.9%(5例)未融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椎间孔高度、滑脱距离、滑脱率、滑脱角及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后路椎体间融合联合骨水泥强化术治疗老年腰椎滑脱症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