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意义。方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9例足月HIE患儿(HIE组,其中轻度11例,中度32例,重度16例)及3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健康对照组)出生24 h内血清sICAM-1和NSE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分析HIE患儿血清sICAM-1和NSE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血清sICAM-1和NSE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IE各组sICAM-1和NSE水平随HIE程度加重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各组血清sICAM-1和NSE呈正相关(轻度、中度、重度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9、0.814、0.827,P<0.05)。结论血清sICAM-1和NSE水平可作为判断HIE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和疗效的早期指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6、IL-8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改变,探讨IL-6、IL-8水平与HIE和HIE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47例患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中、重度组27例,轻度组20例)及同期五窒息、无重度感染的新生儿21例,分别于出生后3 d内及治疗10 d后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6、IL-8水平。结果 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血清IL-6、IL-8高于对照组,中、重度组高于轻度组。恢复期血清IL-6、IL-8明显降低。结论 新生儿HIE血清IL-6、IL-8水平变化与HIE和HIE病变严重程度有关,IL-6、IL-8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8(IL-8)、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性。方法 HIE患儿50例为HIE组,正常足月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2组新生儿均在出生后1 d、3 d、7 d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8、Caspase-3水平。结果 HIE组轻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出生1 d、3 d、7 d后,HIE组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P0.05),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P0.05)。出生3 d时,HIE组中度、重度患儿血清IL-18、Caspase-3水平显著高于出生1d、7d(P0.05)。HIE患者的IL-8和Caspase-3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IL-8、Caspase-3均参与了新生儿HIE的病理生理过程,血清IL-8、Caspase-3水平与HIE病情轻重与病程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足月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于我院收治的HIE患儿67例为HIE组,并选择同期28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均在出生后测定血清IMA、NSE水平,并分析两者与HIE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在急性期、恢复期,HIE组轻、中、重度的IMA、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HIE组中、重度的IMA、NSE水平均高于HIE组轻度(P0.05);在恢复期,HIE组中、重度的IMA、NSE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期,HIE组中、重度的IMA、NSE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急性期、恢复期血清IMA、NSE水平与HIE组轻、中、重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IMA、NSE水平与HIE病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并分析不同病变程度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0例新生儿HIE患儿作为HIE组,另选取周期在医院分娩的3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对照组、HIE组及HIE不同病情程度亚组血清IL-6水平差异;对比急性期HIE、恢复期HIE患儿血清IL-6水平、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分析血清IL-6水平与NBNA评分相关性,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水平预测新生儿HIE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轻度组与对照组出生后1 d、3 d、10 d IL-6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与重度组出生后1 d、3 d、10 d IL-6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P<0.05);重度组出生后1 d、3d、10 d IL-6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急性期HIE患儿IL-6水平高于恢复期HIE患儿,NBNA评分低于恢复期患儿(P<0.05);绘制RO...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尿酸(UA)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2例HIE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以及34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NSE、UA的含量。结果 NSE、UA在急性期明显高于恢复期和健康对照组(P<0.01),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中NSE水平仍然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HIE患儿的血清NSE、U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轻度组(P<0.01),重度组高于中度(P<0.05),轻度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SE、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SE和UA都可作为HIE的辅助诊断指标,还可以作为患者的预后判断指标,在疗效观察上以NSE为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8例HIE患儿,根据病情分为重度HIE组(20例)、中度HIE组(25例)和轻度HIE组(23例)。以25名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计算NBNA评分异常率。动态观察HIE患儿出生后24 h、48 h、72 h、7 d的血清NSE及S100B蛋白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轻度HIE组、中度HIE组、重度HIE组S100B蛋白、NSE水平及NBNA评分异常率依次升高,NBNA评分依次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S100蛋白、NSE水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43、-0.542,P<0.001),与HIE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8、0.476,P<0.001)。随着出生时间的延长,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轻度HIE组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逐渐降低(P<0.001)。轻度HIE组、中度HIE组、重度HIE组同一时间点血清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依次升高(P<0.001)。结论血清S100B蛋白、NSE水平与HIE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神经行为有关,或可用于HIE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尿酸值与头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UA值,头颅CT值,旨在探讨患儿血清尿酸(UA)值与头颅CT值的关系及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DLY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8例(轻度组14例、中度组16例、重度组8例)新生儿HIE患儿的血清UA水平,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同时对该38例患儿行头颅CT检查,并测定脑实质CT值。结果:HIE患儿的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中、重度组血清UA水平较轻度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度组血清UA水平较中度组要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重度组CT值较轻度组明显减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重度组CT值较中度组减低,差异性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UA及脑CT值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密切相关。缺氧缺血性脑病程度越重,血清UA含量越高,CT值越低。血清UA、脑CT值可作为观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评估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并根据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检测所有患儿血清Hcy水平,分析血清Hcy水平对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105例HIE患儿中轻度39例、中度53例、重度13例;重度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轻度组、中度组,血清Hcy水平高于轻度组、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HIE患儿血清Hcy水平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负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发现,血清Hcy水平分别用于预测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4,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HIE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指导临床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生后1周内血清脑红蛋白(NGB)的表达规律。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2年2月因存在窒息史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60例足月新生儿设为观察组(依据临床表现分为四个亚组:窒息组16例、轻度HIE组22例、中度HIE组14例、重度HIE组8例),ELISA法检测生后3h内,12h,1d,2d,3d,7d患儿血清NGB浓度。选择同期住院的无窒息史的足月新生儿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NGB水平的差异。结果 (1)生后2d内窒息组患儿血清N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d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各亚组血清NGB表达在生后2d内处于较高水平,3d后降至较低水平,各亚组内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HIE组血清NGB表达在生后1周内的变化趋势类似双峰曲线。(3)随HIE临床分度加重,患儿血清NGB水平渐升高。生后3d,7d时,轻、中度HIE组明显高于窒息组(P<0.05),而轻度HIE组明显低于重度HIE组(P<0.05)。结论新生儿HIE中有多种机制参与诱导NGB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表达强度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脐动脉血气在新生儿窒息(HI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2例HIE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Apgar评分将其分为轻度HIE组(32例)、中度HIE组(33例)以及重度HIE组(27例),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出生的100例足月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心肌酶谱(CK、AST、CK﹣MB、LDH、HB-DH)、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脐动脉血气(pH、PaO2、PaCO2、BE)。结果①HIE组患儿心肌酶谱、NS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脐动脉血气pH值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HIE组患儿心肌酶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随着病情的加重而显著上升,而脐动脉血气中的Ph值水平随着患儿病情的增加而下降。②HIE组血清中心肌酶谱与NSE呈正相关(P〈0.05),而脐动脉血气pH值与HIE脏器损伤呈负相关(P〈0.05)。③HIE预后效果理想的患儿心肌酶谱、NSE水平低于预后效果差者,而脐动脉血气pH值则高于预后效果差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与脐动脉血气pH值可作为HIE病情早期诊断的指标,同时可作为患儿预后的早期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IGF-1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30例正常对照、60例HIE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IGF-1含量,其中HIE轻、中、重度各20例。结果:新生儿HIE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清IGF-1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O.01),但恢复期IGF-1含量相对于急性期有明显升高(P〈O.01)。急性期lHIE轻、中、重度各组间的IGF-1含量差异均有显著性(P〈O.01),病情越重,IGF-1含量越低。结论:HIE患儿血清IGF-1含量的降低与HIE的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作为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控指标。并为临床引用IGF-1治疗HIE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HIE患儿(轻度HIE组38例、中度HIE组40例、重度HIE组36例)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的30例健康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IE组血清cTnI、AST、LDH、CK以及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轻、中度HIE组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HIE组,中度HIE组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均均显著高于轻度HIE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IE患儿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与病情呈正性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检测HIE患儿血清cTnI与AST、LDH、CK、CK-MB水平对患儿病情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改变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HIE患儿100例(早产儿50例,足月儿50例)为实验组,依据颅脑MRI表现程度分为轻度HIE和中重度HIE组;另选同期非HIE新生儿40例为对照组,均在其生后行Apgar评分、检测血清NSE浓度,并于生后3~7 d行颅脑MRI检查。结果 HIE足月儿和早产儿随着MRI表现程度加重,血清NSE值逐渐增高,Apgar评分逐渐降低。中重度组与轻度组、对照组相比NSE水平差异显著,但轻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5 min Apgar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外周血清NSE值与Apgar评分可作为临床早期评价HIE新生儿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且与头颅MRI分度基本一致。临床上可通过2指标的评定对HIE患儿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脑型同工酶(C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S100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动态观察76例HIE惠儿(根据病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组)治疗5天、10天后血清CK—BB、NSE以及S100蛋白水平,同时选择34例正常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组。结果HIE中度和重度患儿血清CK—BB、NSE以及S100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程度纽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病情越严重其浓度下降越慢。各组之间有差异。结论血清CK—BB、NSE以及S100蛋白可作为新生儿HIE早期诊断、评价脑损伤程度和恢复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S100β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联合检测在早期脑挫裂伤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7月住院治疗的112例脑挫裂伤患者,脑挫裂伤患者均经头颅 CT 或 MRI 明确诊断,其中轻型颅脑损伤68例,重型颅脑损伤44例。正常对照83名均来自健康体检人群,排除肺部疾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 NSE 和 ELISA 法检测血清 S100β蛋白、GFAP、MBP 浓度,并进行组间的比较。结果轻型组患者血清 NSE、S100β蛋白、GFAP、MBP 浓度分别为(18.14±6.83)、(0.92±0.45)、(0.78±0.37)、(4.37±1.84)μg/ L,重型组分别为(32.11±12.48)、(1.58±0.94)、(4.26±1.96)、(14.72±6.77)μg/ 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8.94±3.49)、(0.12±0.08)、(0.13±0.09)、(1.98±0.89)μg/ L,轻、重型颅脑损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137.520、120.083、283.727、205.569,P 均<0.01);正常对照组与轻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 值分别为10.599、13.296、5.881、6.018,P 均<0.01);轻、重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 值分别为13.600、9.249、26.639、22.029,P 均<0.01);正常对照组与重型颅脑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 值分别为23.408、21.258、32.797、28.134,P 均<0.01)。结论血清 NSE、S100β蛋白、GFAP、MBP 水平联合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脑挫裂伤诊断及评估损伤程度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 65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酯.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NSE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6%,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正常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NSE水平较治疗前下降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神经节苷酯治疗HIE的临床疗效明显,并可降低NSE水平.  相似文献   

18.
搞要: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对中毒性脑病患儿脑损伤的评估价值。方法70例中毒性脑病患儿(中毒性脑病组)依据脑损伤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同期住院无神经系统疾病患儿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中毒性脑病组入院即刻及治疗后第3、5、7、14天时血清NSE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中毒性脑病轻、中、重亚组入院即刻血清NSE水平((13.8±0.6)、(24.8±0.4)、(37.9±0.4)μg/L)均高于对照组((6.0±0.5)μg/L)(P〈0.05);各亚组血清NSE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下降,与入院即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血清NSE水平均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P〈0.05)。结论 血清NSE水平及其持续时间与中毒性脑病患儿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5例HIE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hs-CRP与NSE含量的变化,分析hs-CRP与NSE含量和HIE患儿病情程度的关系以及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急性期新生儿HIE组的血清hs-CRP与NSE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hs-CRP与NSE含量和新生儿HIE的病情程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经治疗无效的HIE患儿组血清hs-CRP与NSE含量均显著高于显效组和有效组(P<0.05或P<0.01).结论监测血清hs-CRP与NSE变化,有助于对HIE患儿进行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