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NIDDM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以空腹血浆胰岛素与空腹血糖乘积的倒数作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对63例NIDDM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NIDDM患者63例(男36,女27),年龄55.03±10.26岁,病程4.18±4.71年,均来自我院门诊及病房,未服用激素类药物,其中8例有吸烟和/或饮酒史,18例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另设正常人对照组20例,年龄50.8±3.64岁.  相似文献   

2.
NIDDM患者中胰岛素分泌与胰腺外分泌功能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NIDDM患者中的胰腺外分泌功能状态及与胰岛素分泌之间的关系,我们应用馒头餐胰岛素释放试验和BT-PABA试验为指标,对81例NIDDM患者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对象:81例NIDDM均符合WHO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男43例,年龄54.14±9.30岁;女38例,年龄53.42±7.41岁。病程4.21±3.76年(2个月~21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逆转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合并高血压左室肥厚 (LVH)的疗效。 方法 对 30例NIDDM合并高血压LVH病人予以依那普利治疗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 6个月的左室重量指数、E波峰速、A波峰速并与同期的 30例非NIDDM高血压LVH病人对比。 结果 发现依那普利可明显降低两组病人的左室重量指数 (P <0 0 5~P<0 0 0 1) ,并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P<0 0 5~P<0 0 0 1) ,但NIDDM组不及非NIDDM组明显。且NIDDM组逆转LVH的疗效与NIDDM病程呈负相关。 结论 提示依那普利能够逆转合并NIDDM的高血压LVH ,但逆转程度较无NIDDM者为弱。  相似文献   

4.
张毅  孙成云 《山东医药》1995,35(12):23-23
1994~1995年,我院收治脑梗塞患者47例,其中非胰岛素依赖型粮尿病(NIDDM)并脑梗塞16例,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文非糖尿病组31例,平均年龄58.4±7.8岁;NIDDM16例,平均年龄53.2±9.2岁;糖尿病病程平均9.1±6.5年,血糖平均9.3±2.6mmol/L。其脑梗塞范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见表1、2。两组均应用蛇毒抗栓制剂、脑细胞活化剂及中药黄芪等,并配合针灸理疗;另外糖尿病组尚给予低糖、胰岛素等降血糖治疗。  相似文献   

5.
胰岛素抵抗多见于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与胰岛素作用缺陷有关。作者进行6个月的前瞻性研究,探讨羟氯喹对难治性 NIDDM 的治疗作用。病人和方法 NIDDM 患者48例,男10例,女38例;年龄33~70岁;病程4~25年;无严重心、肝、肾及视网膜等并发症,且均稍超重。使用人胰岛素者31例,用量均在100U 以上,余35例拒绝使用胰岛素而口服最大剂量之优降糖,均控制不佳,  相似文献   

6.
体外反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20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以探讨治疗DN的新方法。报道如下: 一、对象 1.早期DN组:NIDDM患者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42.6±8.2岁,病程5~14年,BMI 23.6±4.2,尿白蛋白测定符合Mogensen分期法的Ⅲ期。合并冠心病2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例。 2.临床期DN组:NIDDM患者8例,男女各4例,年龄43.7±8.8岁,病程8~17年,BMI24.2±3.8,尿白蛋白测定符合Mogensen分期法Ⅳ期。合并冠心病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QT离散度 (QTd)与高血压 (EH)合并Ⅱ型糖尿病 (NIDDM)的关系。方法 测量 5 2例EH合并NIDDM(A组 )和 5 2例EH无并发症患者 (B组 )以及 5 0例正常人 (C组 )的同步 12导联心电图及其最大Q -T间期 (QTmax) ,最小Q -T间期 (QTmin) ,QTd =QTmax -QTmin。用Bazett公式计算校正的QTd(QTcd) ,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QTd、QTcd :A组分别为 (5 5 8± 13 2 )ms和 (63 8± 13 6)ms;B组分别为 (40 6± 8 4)ms和 (46 1± 10 0 )ms;C组分别为 (40 0± 9 7)ms和 (44 1± 10 9)ms。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QTd、QTcd与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可作为预测其心血管受损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多见。对此,我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3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前期单纯用西药治疗作对照,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改善症状、缩短疗程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即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均在53岁~65岁之间。符合WHO型糖尿病(NIDDM型)诊断标准,病程6年~10年,并发周围神经病变3年~6年。对照组(即单纯西药治疗组)31例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均在49岁~66岁之间,符合WHO型糖尿病(NIDDM型)诊断标准,病程4年~1…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全血血小板α -颗粒膜糖蛋白 (CD62 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 (CD63 )水平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16例 2型糖尿病患者 (其中大血管病变 4 5例 ,微血管病变 39例 ,无血管病变 32例 )和 32名健康人全血CD62 p、CD63 水平。 结果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无血管病变组CD62 p、CD63 平均水平分别为 39.38%和 2 0 .4 7% ,2 8.31%和 14 .75% ,12 .13%和 9.57%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36 %和 2 .6 8% (均P <0 .0 1) ,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CD62 p和CD63 平均水平均高于无血管病变组 ,有显著性差异 (均P <0 .0 1) ;CD62 p与CD63 、TG、病程呈正相关关系 (均P <0 .0 1)。 结论 CD62 p、CD63 可作为 2型糖尿病患者监测病情变化及早期诊断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及进展有关的因素为高血糖、病程和高血压等,最近尚认为与生长激素(GH)有关。本研究以48例无或极轻度视网膜病变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NIDDM)为对象,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剌激 GH 分泌,观察其GH 的分泌反应。根据经刺激后血中 GH 值分为两组:(5ng/ml 组(Ⅰ组)27例和≥5ng/ml 组(Ⅱ)21例,对两组的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进行5年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的锌代谢紊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观察了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锌代谢平衡,探讨了糖尿病患者锌平衡状态及对其影响的因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糖尿病组:糖尿病患者92例(男50,女42),其中NIDDM 62例,IDDM30例,平均年龄42.3±13.6岁,病程2个月~25年。对20例无肾病患者进行了锌代谢平衡试验,其余测定了血清、发和尿锌。NIDDM用优降糖治疗,IDDM用普通胰岛素治疗,经治疗一个月后,对上述指标进行了复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肥胖型及非肥胖型NIDDM空腹和餐后血浆胃泌素的测定,探讨胃泌素分泌与NIDDM的关系以及胃泌素对餐后血糖的影响。 资料分析:糖尿病患者52例(肥胖型37例,非肥胖型15例),其中男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3±6.0岁,病程2个月~4年。正常对照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50.4±8.3岁。采用馒头餐方法,分别测定空腹、餐后1、2、3h血浆胃泌  相似文献   

13.
NIDDM患者血浆蛋白C变化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NIDDM患者高凝状态的因素众多,其中有凝血机制变化的参与,凝血和抗凝系统间的平衡,对于稳定血液内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随机对34例NIDDM患者血浆中具有较强抗凝活性的血浆蛋白C(简称PC)含量变化作了检测,并分析了它和病程及血糖控制状况的关系,现报道如下。对象及方法1.研究对象:糖尿病组:符合WHONIDDM诊断标准的糖尿病患者34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40~85岁,平均65.3士4.6岁,病程为1个月~36年,平均5.8士3.4年。对照组:选无糖尿病、肝、肾疾病及无心、脑、周围血管栓塞史者30例,其中…  相似文献   

14.
采用SensiometerA数字震动感觉阀值检查仪、测定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63例农村糖尿病患者进行振动觉阀值,根据振动觉阀值风险度将其分为低风险组(<15V)32例、中风险组(15~25V)10例、高风险组(>25V)21例。比较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基本情况和血糖控制指标。结果低风险组、中风险组、高风险组分别占49.2%、26.9%、23.8%。各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男性,女性振动觉阀值无明显差异。与病前治疗情况、入院时血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振动觉阀值与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呈正相关,年龄大、病程长,可促进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风险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对呼吸道患儿病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柯萨奇B组病毒 (CVB)感染病程的影响。 方法  2 2 6例患儿分为上呼吸道感染 (简称上感 )组 180例 ,下呼吸道感染 (包括气管炎、支气管炎 ,肺炎 ,简称下感 )组 4 6例 ,观察CVB感染率、白细胞 (WBC)计数及分类、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等检查项目 ,分析CVB感染对两组患儿各实验参数和病程的影响。 结果 CVB感染患儿CK MB明显增高 ,P均 <0 0 1;但对两组患儿的其他实验室检测项目无影响 ,P >0 0 5 ;对病程影响明显 ,表现为CVB阳性组明显延长 ,P 均 <0 0 5。 结论 CVB感染显著延长呼吸道感染的病程。  相似文献   

16.
作者检测了82例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的OGTT、OGIRT,观察甲功异常对糖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甲减组OGTT与对照组相似,甲亢组血糖略高于正常组,两组OGTT分别与正常组比较,各时相均无显若性差异(P>0.O5)。甲亢、甲减、甲糖与NIDDM组基础胰岛素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而各组服糖后60分钟胰岛素峰值高于正常,P<0.01。NIDDM及甲糖组胰岛素释放指数(IGI)均低于对照组;甲减、甲亢组IGI反应强烈、迅速,与对照组比较,P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我们应用前列腺素 E1 (PGE1 )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 6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文 6 0例均符合 WHO1980年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且伴有双下肢疼痛、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等症状 ,均经血管 B超及彩色多普勒检查证实有双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其中男 33例 ,女 2 7例 ;年龄 2 5~ 73岁 ,平均 5 1岁。病程 3~ 18年 ,平均 5 .5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NIDDM)5 1例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9例。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疼痛 6 0例 ,感觉异常 36例 ,间歇性跛行 2 4例 ,皮肤温度降低18例。本组在治疗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NIDDM患动态血压变化及血压昼夜变异与心率的关系。对48例正常血压NIDDM及35例正常血压无糖尿病患作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NIDDM患24小时平均血压、心率及夜间平均血压、心率较对照组高,不除外心率影响NIDDM夜间降压例数较NC组少。显示糖尿病夜间不降压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致糖尿病患者听力受损的原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和听力测试的形式对2组人员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中,71例患者主诉无听力受损,其中40例被证实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受损;29例主诉听力不正常并被证实均有听力受损;69例有听力受损的糖尿病患者中有耳聋61例、眩晕59例、耳鸣63例。31例无听力受损患者中有耳聋2例,眩晕1例、耳鸣2例(均P0.01)。观察组患者各频率听阈高于对照组,而听力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1);≥40岁各年龄阶段患者的听力受损发病率明显高于40岁各年龄阶段(P0.01);女性患者听力受损发病率明显低于男性患者(P=0.028);与病程10年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病程≥10年患者听力受损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P=0.021)。结论: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存在听力受损;听觉好坏并不能由患者主观感受准确反映;糖尿病病程越长的患者其听力受损的发病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四参数与糖尿病并血管病变患者的关系。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 42例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的表达 ,同时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其进行血小板四参数的测定 ,并与 50例糖尿病不伴血管病变组和 46例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 :糖尿病伴血管病变组CD62p (11 64± 3 79) %、CD63 (15 73± 4 2 2 ) %的表达和血小板平均体积 (11 85± 2 3 1)fl等 3指标与正常对照组CD62p (2 2 7± 2 11) % ,CD63 (6 83± 2 85) % ,血小板平均体积 (10 72± 1 63 )fl比较均显著性增高(P值分别为 <0 0 0 1,<0 0 0 1和 <0 0 1)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与不伴血管病变组比较 ,CD62p (10 0 1± 3 65) %和CD63 (14 0 2± 3 87) %也显著性增高 (P <0 0 5) ,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大量活化及其体积的改变促进了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