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环湖医院急诊科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接收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基于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实际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实际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0.68±0.21) min、(9.19±2.29) min、(40.28±6.64) min和(12.52±2.61) d,均优于对照组的(1.72±0.35) min、(15.78±2.83) min、(51.13±8.97)min和(15.84±2.74)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98. 08%(51/52),优于对照组患者的84. 62%(4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诊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12):1687-1688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给予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救治过程,减少急救时间,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急诊接受救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常规组应用常规抢救程序,实验组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常规组分诊评估时间分别为(0.51±0.08)min、(2.2±0.5)min,急救时间分别为(39.5±8.06)min、(60.14±9.88)min,实验组抢救效率更加接近预期目标(P<0.05)。实验组复发率3.33.0%;常规组复发率16.67%。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者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中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明显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心梗复发,提升抢救效率,得到患者的高度青睐,具有大力宣传和应用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为提高救治能力积累经验。方法 将天津市东丽医院急诊科2020年2—12月收治的49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将2021年1—12月收治的49例急诊胸痛患者纳入观察组,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分诊评估、心电监测、急诊停留、急救及开始治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用时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87.76%;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6%,低于对照组的24.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缩短急诊科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抢救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值得在急诊科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抢救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流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时间和急救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出诊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救治时间、溶栓或者介入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7.5%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8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抢救时,实施对症处理及病情评估,加之急诊绿色通道的衔接等一系列优化急救护理过程,能够显著的提高急救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及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抢救结局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有效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昏迷患者抢救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简化抢救步骤,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加快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救治与护理流程在在灾害性事故骨科重症患者中的抢救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胶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灾害性事故骨科重症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性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救治与护理流程,观察组予以优化急诊救治与护理流程。两组均进行7 d护理,护理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急诊反应时间、急救反应总时间、住院时间、检查时间;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估;记录并统计两组抢救成功率、截肢率、残疾率及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观察组急诊反应时间[(3.41±0.14)min比(9.55±1.21)min]、急救反应总时间[(15.39±3.21)min比(24.67±4.68)min]、住院时间[(15.39±2.31)d比(26.34±4.63)d]及检查时间[(24.35±4.31)min比(38.53±5.43)min]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优化急诊救治与护理流程护理后7 d满意度为97.5%(28/80),高于对照组87.50%(7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7.50%(78/80)比87.50%(70/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截肢率[1.25%(1/80)比3.75%(3/80)]、残疾率[1.25%(1/80)比5.00%(4/80)]及病死率[0比3.75%(3/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将优化急诊救治与护理流程用于灾害性事故骨科重症患者中有助于缩短急诊、急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诊护理流程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以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抢救;实验组患者以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抢救。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在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与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方面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为采用常规急救模式,观察组为采用绿色通道快速救治,比较两组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室停留时间平均(16.0±3.5)min、特殊检查时间平均(17.9±2.6)min、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平均(7.2±1.1)min、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41.7±8.9)min,对照组急诊室停留时间平均(23.0±5.1)min、特殊检查时间平均(25.9±3.1)min、急诊至手术室时间平均(8.3±1.8)min、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56.9.7±11.0)min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1例(82%)救治成功,4例(8%)发生并发症,对照组30例(60%)救治成功,对照组13例(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急诊绿色通道可显著提高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并探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作用。方法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自2016年1月开始实行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选取2016年1-12月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后的4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于实施一体化救治模式前仅采取常规急救流程的2015年1-12月选取4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诊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5.00%(34/40),低于观察组的97.50%(3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因抢救失败死亡率为15.00%(6/40),高于观察组的2.5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的急诊救治中应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抢救效果。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在2015年5月-2016年9月急诊收治的86例胸痛抢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针对胸痛患者的情况制订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日常工作中完善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制订合理的规章制度,掌握过硬的抢救技术。结果对照组抢救时间(18.6±3.2)min,治疗时间(26.8±4.2)min,住院平均日(10.5±3.3)d;观察组抢救时间(13.6±2.1)min,治疗时间(23.5±3.6)min,住院平均日(9.4±3.2)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有助于快速完成对胸痛患者抢救诊治,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3例急性心肌梗死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选取2017年4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记录两组患者急救各时间窗(分诊评估、心电图检查、急诊停留、总急救)用时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急救各时间窗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总有效率为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9%(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减少急救各时间窗用时,降低临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李素玲 《中国校医》2014,28(5):346-347
目的研究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9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急诊常规护理,90例观察组使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比较抢救时间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完成CT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急救总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61、8.771、21.148、20.374,P〈0.01);观察组致残率37.8%、死亡率3.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6、4.063,P〈0.01或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可以显著节约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科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河南省某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同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7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分诊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抢救有效率、入院至完成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急诊停留时间、预后良好率、残疾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有效率为97.25%(177/182),高于对照组的91.01%(162/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完成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76.92%(140/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85%(119/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残疾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秩序、就诊顺序、服务质量及就诊时间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心血管疾病患者抢救有效率,缩短诊疗时间,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2月由120急救送至天津市人民医院的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按照急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分析比较两组的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球囊扩张时间,急救效果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AMI患者急诊停留、急救、分诊评估和球囊扩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I患者抢救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MI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应用于AMI患者抢救中可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改善抢救效果,并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在急性脑卒中实行快捷护理流程的急诊抢救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抢救的18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组,每组93例,实行基础抢救护理流程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行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49.83±13.74)min与对照组抢救时间(57.83±15.82)min相比明显较少,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9.00%)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74.00%)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卒中的抢救中实行快捷护理流程可以缩短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患者临床的生存率,进而提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标准化急救流程的构建对异位妊娠破裂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异位妊娠破裂患者128例,以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抢救流程,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效性评价指标、护士急救身心压力评分、急救医生护理满意度评分、抢救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急诊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38.62±7.82 min)、总救护时间(41.25±8.03 min)短于对照组(45.56±10.35 min、58.26±11.21 min),抢救成功率(98.4%)高于对照组(89.1%);手术出血量(1051.1±152.5ml)与护士身心压力评分(1.76±0.52分)均低于对照组(1295.1±186.4ml、3.89±0.86分),患者护理满意度(96.9%)及术后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84.4%)(均P<0.05)。结论:手术室标准化急救护理应用于异位妊娠急救中,能够为效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本院急诊收治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常规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及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成功率,并观察两组急诊救治时间.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89.19%(33/37),对照组为86.67%(26/37),组间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并提高了急诊救治效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突发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急诊救治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突发严重心律失常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在急诊救治同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急诊救治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救治护理后的抢救效果和并发症情况,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为(15.3±2.1)min,对照组为(30.4±4.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593,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3.8%,对照组6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7.819,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0%,对照组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6.488,P0.05)。结论急救结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突发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时优化护理流程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科室常规护理流程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优化护理流程干预。收集两组患者的各项救护时间以及救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首份心电图、静脉通道建立、肌钙蛋白T检测、抗凝治疗和PCI实施等各项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化护理流程能够明显提升救治效率,缩短各项救治时间,最终提升抢救成功率,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重要基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