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0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迄今仍以手术切除疗效为佳。但由于肝癌的生物学特点,临床就诊的患者以中晚期大肝癌(直径>5cm)或巨大肝癌(直径>10cm)居多,预后差。因此,大肝癌特别是巨大肝癌的手术治疗成为目前肝外科治疗的难点。我们对32例巨大肝癌手术切除治疗情况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2年1月1日~2002年1月1日我院手术治疗肝癌98例。其中巨大肝癌46例(46·9%),切除32例(69·6%)。32例患者中,男26例,女6例。年龄30~73岁,中位年龄48岁。有乙肝病史或乙肝标志物阳性23例(71·9%),AFP阳性者18例(56·3%)。按Child-Pugh分级[1],术前…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结肠癌并肝转移患者 5 3例 ,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结肠癌肝转移患者 5 3例 ,男 3 8例 ,女 15例。年龄 3 4~ 75岁 ,平均年龄 5 3岁。同时性肝转移 7例 ,异时性肝转移 46例。单纯肝转移 44例 ,肝转移合并其他部位复发转移者 9例。1.2 治疗方法及结果手术切除 8例 ,其中肝左叶切除 2例 ,不规则楔形切除 6例 ,全部存活 1年以上 ,3年生存 4例。无水乙醇注射 6例 ,1年生存 6例 ,3年生存 2例 ;开腹置管皮下置入式输注泵灌注化…  相似文献   

3.
探讨氩氦刀冷冻治疗肝癌的方法、安全性及疗效。应用四刀系统对 46例晚期肝癌患者分别采取开腹冷冻、经皮穿刺冷冻及手术切除肝断面的冷冻治疗。结果示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出血、胆瘘、肝破裂及穿刺道转移等并发症 ;术前AFP值增高的 17例 ,术后AFP值均有下降 ,其中 12例恢复正常 ,46例患者均得到 1年以上随访 ,16例存活 1年以上 ,3 0例 1年内死亡 ,1年存活率为 3 4 8%。其中肝癌病灶 <5cm者 5例 ,均生存 1年以上 ;病灶 5~ 10cm者共 2 6例 ,1年存活 9例 ( 6例肝功能异常者均 1年内死亡 ) ;病灶 >10cm者 15例 ,有 2例存活 1年以上。初步研究结果示 ,冷冻为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提供了一有效的治疗途径 ;经皮穿刺或经腹冷冻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巨大肝癌进行术前放射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巨大肝癌经术前放射治疗缩小后切除的新途径。方法:术前放射治疗采用曾认为对肝癌疗效欠满意的放疗技术加以改良为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和分段放疗,放射总量达50—60Gy,放疗后3—4周,肝癌缩小后切除。结果:1987年6月-2000年12月,经放射治疗不能切除巨大肝癌84例,缩小后入选12例二步切除。此12例肝癌经术前放疗后,肿瘤最大径由11—18cm(中位14cm)缩小为6~8cm(中位7cm);CT显示肝门淋巴结转移灶2cm、癌旁多个卫星病灶1—3cm各1例经放疗后病灶消失;1例AFP转阴者病理仍发现有存活的肝癌细胞。无手术死亡。未见放射性肝炎或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放射剂量〈50Gy者3例术后6—10月复发死亡;〉50Gy者生存1年以上9例(75.0%),3年以上5例(41.6%),5年以上4例(33.3%),10年以上3例(25.0%),17年以上1例仍健在。结论:术前放疗采用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和分段放疗是不能切除巨大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新途径。采用放射剂量50—60Gy,放疗后3~4周手术可能比较适宜,远期随访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5.
1992年 1月~ 1996年 12月 ,我科共收治转移性肝癌患者32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2例 ,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31~ 77岁 ,平均年龄 47岁。 32例转移性肝癌原发灶部位分布及肝转移瘤情况见表 1,治疗方式见表 2。表 1  32例转移性肝癌原发灶分布及肝转移情况原发部位例数单发 同一肝叶内多发弥漫性多发瘤体直径<5cm瘤体直径>5cm结肠   1 0 4 3 3 6 4子宫   4 1 2 1 1 3胃    7 2 3 2 5 2胰腺   5 2 1 2 0 5直肠   4 1 2 1 1 3肾    2 0 1 1 0 2表 2 转移性肝癌治疗情况原发部位肝转移手术肝A…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肝癌肝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1989 ~1995 年66 例肝癌肝切除的术前、术中、术后处理细节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部病例肝癌肝切除均获得成功,术后并发大出血2 例(3 .0 % ) ,肝衰及胸腔积液各5 例(7.6% ) ,胆漏、肝创腔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各1 例(1 .5% ) ,因并发症死亡6 例(9.1 % ) ;术后并发症和术后死亡病例均发生在巨大肝癌和特大肝癌组。结论: 恰当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肝癌肝切除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的综合治疗--附607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iang AM  Mo QG  Yang NW  Zhao YN  Yuan WP 《癌症》2004,23(2):211-214
背景与目的:虽然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大多数为合并有肝硬化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并非适合所有肝癌患者,即使能切除,术后复发率也高达60%以上,因而,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较差。本研究探讨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整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以外科为主综合治疗的607例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手术切除共423例,行不规则性肝叶切除134例,局部切除95例,肝叶或肝段切除123例,半肝或半肝以上切除共54例,联合脏器切除17例;手术不能切除184例,行肝固有动脉结扎联合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或瘤体内注射无水乙醇或冷冻、射频治疗、微波固化、腹腔化疗等。结果:总的手术切除率69.7%(423/607),手术死亡率1.2%(5/423);全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42.7%(218/511)、37.5%(123/328)和26.5%(26/98);切除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57.2%(203/355)、51.3%(118/230)和35.3%(24/68);不能切除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6%(15/156)、5.1%(5/98)和6.7%(2/30)。结论: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可切除肝癌较好的治疗方法。术后个体化综合治疗可提高肝癌的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hen SG  Zhang SM  Zhao HT  Zhang N  Han K  Wang SB  Qu Q  Wei X  Rui J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9):709-712
目的 探讨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合理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1年1月至2003年3月我院收治的312例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随访资料。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以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312例患者中,定期随访289例,失访23例,随访率92.6%。随访2~158个月,平均36.5个月。73例患者行肝癌冷冻手术治疗(包括TACE治疗后二期肝癌冷冻手术11例),术后配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经皮无水酒精注射(PEI)等综合治疗;239例患者实施以TACE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29例患者经TACE治疗后获得二期手术探查。二期手术探查中,18例行肝切除手术,11例行肝癌冷冻手术。73例肝癌冷冻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4%、38.4%和27.4%;18例二期肝切除手术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77.8%和55.6%;以TACE为主综合治疗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1%、29.0%和10.0%;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0%、34.0%和16.7%。结论 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患者应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首选适合患者本身肿瘤类型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多元化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1998年 4月 -2 0 0 1年 1月 ,我们对 46例肝叶切除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气管内插管浅全麻的方法 ,经术中及术后的临床观察效果较好。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6例 ,男 3 2例 ,女 14例 ;年龄 3 9~ 5 7岁 ,平均年龄4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 2 9例 ,外伤性肝破裂 8例 ,肝血管瘤 6例 ,肝囊肿 2例 ,肝内胆管结石 1例。 46例患者中连续硬膜外麻醉 2 1例 ,硬膜外加氯胺酮麻醉 13例 ,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麻醉 12例。对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患者 ,为了防止术中的牵拉反应 ,手术探查前静脉滴入哌替啶 5 0~ 10 0mg、氟哌啶 5~10mg ;对于牵拉…  相似文献   

10.
巨大肝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巨大血管瘤的诊断及术式选择与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6例肝巨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B超、CT、MRI诊断肝血管瘤的准确率分别为 93%、91%及 95 %。采用常温下肝门阻断、充分暴露术野、切肝前控制进出血管瘤血管支的方法 ,本组 5 6例肝巨大血管瘤均获安全手术切除 ,其中扩大左右半肝切除 6例 ,左右半肝切除 10例 ,右后叶切除 3例 ,右前叶切除 8例 ,左内叶切除 5例 ,左外叶切除 19例 ,肝血管瘤剥出 5例。效果满意。结论 :B超、CT、MRI等影像技术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良好的暴露 ,切肝前控制进出血管瘤的血管支是保证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保守治疗3例,手术治疗15例。腹腔镜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2例。开腹手术:左半肝切除术3例,右肝不规则肝切除术4例;破口缝扎加肝动脉结扎术2例,单纯缝扎止血术4例。15例手术治疗者出血即刻停止。2例行腹腔镜手术者1例生存18个月,另1例已生存40个月仍健在,开腹手术切除肿瘤者9例,术后生存6~37个月,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结论 自发性破裂出血不一定是原发性肝癌的终末期表现,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急诊开腹及腹腔镜肝切除术疗效确切,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冷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78例不能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情况.结果术中出血平均约400 mL,术后肝功能不全14例,术后无手术死亡,1、3、5年的生存率为97.5%、46.5%和36.1%.结论冷冻联合手术切除原发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出血少,损伤组织少并能降低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13.
报道640例原发性肝癌作肝切除术。其中局部切除317例(49.5%),左外叶切除98例(15.3%),左半肝切除160例(25.0%),扩大左半肝切除12例(1.9%),右半肝切除49例(7.7%),扩大右半肝切除4例(0.6%)。手术死亡率为5.5%。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3.1%、48.9%、38.7%、28.1%;其中210例小肝癌则分别为89.7%、77.0%、63.8%、43.5%。78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其中30例生存10年以上。对肝切除指征、手术操作及进一步提高手术远期疗效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Liang WC  Guo RP  Chen MS  Long H  Shi M  Wei W  Zhang YQ 《癌症》2008,27(3):319-322
背景与目的:肺转移灶切除被认为是发生肺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本文探讨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肺转移患者行转移灶切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肝癌肺转移行转移灶切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疗效。结果:12例患者中,9例肺转移灶数目为1~2个,其中1例在首次肺转移灶切除后再次出现肺转移。3例肺转移灶数目为3个或3个以上,在首次肺转移灶切除后均再次出现肺转移。全组患者首次肝切除后中位生存时间为52个月,首次肺切除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全组患者首次肝切除后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0%、75.0%、47.3%,首次肺切除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46.7%、21.0%。结论:在肝内复发肝癌病灶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肺转移灶数目为1个或2个的患者可从肺转移灶切除中获益,并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以后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皮下埋置药物泵预防肝癌肝内复发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 5 4例根治性切除肝癌术后的患者 ,其中切除肿瘤后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的患者为 3 1例 ,未做插管的 2 3例。随访 2~ 3年 ,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插管组 1、2年以及 3年的复发率均低于未插管组。结论 :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手术合并肝动脉和门静脉插管皮下埋置药物泵是预防肝癌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外科手术为主综合治疗小肝癌134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Mo QG  Liang AM  Yang NW  Zhao YN  Yuan WP 《癌症》2003,22(2):189-191
背景与目的:手术切除是治疗小肝癌的首选方法,但术后5年复发率高达35.4%-45.3%,是影响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拟探讨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来降低小肝癌术后复发率。方法:以外科为主综合治疗小肝癌(直径≤5cm)患者134例,男119例,女15例,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45岁;手术切除(切除组)121例,其中,不规则性肝叶切除16例,局部切除83例,肝叶或肝段切除12例,左半肝切除2例,联合胆吓切除8例;切除后切缘注射无水酒精或用渗入无水酒精的明胶海绵包埋于瘤床共22例。手术不能切除13例,行肝固有动脉结扎合并肝动脉及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或瘤体内注射无水酒精或冷冻、射频治疗、微波固化、栓塞化疗等。结果:小肝癌手术切除率90.3%,无手术死亡。切除组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9.3%、74.4%、64.6%和43.8%;术后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1.9%、23.8%和32.1%。全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8.8%、72.2%、63.4%和41.7%;1、3、5年复发率分别为15.9%、29.1%和36.6%。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小肝癌的有效方法,以个体化为原则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可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小肝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肝癌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87例大肝癌病人,肿瘤平均直径10.6cm(6.8~15.5cm),采用间歇阻断入肝血流进行肝肿瘤切除,其中一期切除56例,二期切除31例,二期切除的病人术前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化疗栓塞治疗(TACE+PVCE),肿瘤缩小后切除。[结果]87例肿瘤均顺利切除,肝门阻断时间平均15min,出血量平均840ml,4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和上消化道出血,术后1、3、5年生存率一期切除分别为71.7%、52.1%、46.7%,二期切除分别为72.4%、57.1%、42.9%。[结论]大肝癌经综合治疗后二期切除,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肝切除术加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切除加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38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方法分成2组:手术切除组(A组)130例,手术切除加化疗组(B组)250例。结果:手术切除加化疗组1、3和5年的复发率分别为21.2%、35.1%和45.3%,其1、3和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8.2%、50.1%和21.8%,明显高于单纯手术切除组。术后化疗次数是影响手术切除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肝切除术后加区域性化疗可降低肝癌术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肝癌外科的远期疗效:104例生存5年以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信达  汤钊猷 《癌症》1991,10(5):405-407
本文报道104例病理证实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后生存5年以上病例,其中96例系肝癌手术切除病例、8例系肝动脉结扎和/或插管化疗病例。全组亚临床期占47.1(49/104)、中期占52.9%(55/104),瘤体≤5cm者51例。合并肝硬化占80.8%(84/104)。根治性切除占95.8%(92/96)。至1991年2月,72.9%(70/96)肝癌切除病例无癌健在,75.0%(6/8)肝动脉结扎和/或插管化疗病例带瘤生存。36例术后生存10年以上,最后1例肝癌切除术后已29年3个月,仍健在。长期健在患者中多数已恢复工作,3例青年患者术后已结婚生育。本文对提高肝癌外科的远期疗效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347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347例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34%(22/347),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15%(4/347).术后1、3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96%、48.47%和22.82%.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其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4%、83.33%和75.00%.肿瘤大小与术后1年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肿瘤直径>5 cm患者的术后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41.88%和17.05%,明显低于肿瘤直径≤5 cm患者的77.78%和60.00%(P=0.000).结论:合理掌握原发性肝癌切除适应证以及根据肿瘤大小确定切缘距离能够降低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定期监测原发性肝癌高危人群能够提高小肝癌的检出率.此外,术中B超能够有效定位小肝癌,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完整切除和复发转移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