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波  刘东平 《铁道医学》1999,27(3):161-162
目的 初步评价叶中剂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和改善乙肝患者肝脏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15细胞体外实验模型,检验叶中剂抑制其分泌HBsAg、HBeAg的能力;临床检验叶中剂对乙肝患者乏力、纳差的消失及转氨酶、胆红素恢复下沉的效果。结果和结论叶中剂是有效的乙肝病毒体外抑制剂,并且有恢复乙肝患者正常肝脏功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长期以来一直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乙肝患者血清病毒水平并非衡定不变 ,而是随肝脏炎症情况波动 ,乙肝病毒含量在病程中的变化规律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FQ -PCR结合PCR和探针杂交荧光标记的优点 ,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患者所处的临床阶段及药物的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检测对象 收集表面抗原阳性血清 111例 ,其中HB sAg、HBeAg、抗HBC阳性血清 4 7例 ,HBsAg、HBsAb、抗HBC阳性血清 30例 ,HBsAg、抗HBC阳性血清 34例 ,同时收集HBs、抗HBC阳性血清 2 0例 ,抗HBs阳性血清 2 9例 ,…  相似文献   

3.
在血浆蛋白制品中加入HBsAg和HBeAg均阳性,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颗粒含量为10^8/ml,HBsAg颗粒为10^7/ml的乙肝患者的血清。提示:60℃加热10h处理被HBV污染的血浆蛋白制品,不能完全灭活HBV,其仍具有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成年人乙肝病毒感染后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探讨乙肝患者传染性的强弱、病情的轻重判断提供依据,现将126例HBsAg阳性者再用ELISA法进行乙肝标志物进一步检验,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5.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技术对肝可乐口服液进行了抗乙肝病毒e抗原的体外抑制实验,发现肝可乐口服液对HBeAg具有体外抑制作用,药物浓度越高,HBeAg稀释度越高,药物与病毒接触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6.
吴恒莲  龙尧 《广东医学》1996,17(9):595-596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ELISA法对305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BsAg不同组合状态血清HBVDNA检出率不同,伴有HBeAg者HBVDNA检出率高;而血清中各种抗体的产生不显著影响血清HBVDNA检率,出现较多HBVDNA与抗体并存情况。  相似文献   

7.
乙肝病毒 (HBV)感染者的传染性常用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HBcAb IgM及PreS2 Ag等指标反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 ,即使上述指标均阴性 ,体内仍有病毒复制 ,具有传染性。我们采用灵敏的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不同类型的HBV感染者血清的HBV DNA ,以了解病毒复制状态 ,同时用EIA法检测其血清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 (HBsAb)、乙肝病毒核心抗原 (HBcAg)、HBeAb IgM、PreS2 Ag和PreS2 Ab等标志物 ,以此来评价各种标志物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高 ,部分可转为慢性乙肝 ,对慢性乙肝患者如何提高免疫功能 ,使乙肝病毒受到抑制 ,从而减轻肝脏损害及延缓纤维化进程 ,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应用抗病毒药物单磷酸阿糖腺苷 (ARA -AMP)和免疫调节剂海力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0例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 6 0例均为 1997年 8月至 1998年 12月的住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诊断符合 1995年第五届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 ,HBsAg、HBeAg、抗 -HBc、HBVDNA均阳性。全部病例过去半年皆…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ELISA法对530例乙肝患者(含118例病毒携带者)血清中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HBsAg“+”、HBeAg“+”和抗-HBc“+”组为96.85%;2)HBsAg“+”、抗-HBe“+”和抗-HBc“+”组为44.12%;3)HBsAg“+”和抗-HBc“+”组为35.89%;4)HBV标志物均阴性为13.11%;5)  相似文献   

10.
PCR 法检测 HBV DNA 及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HBVDNA)的检出情况,探讨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5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即HBsAg、抗 HBs、抗 HBc、HBeAg、抗 HBe。结果:HBVDNA的检出率在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在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存在状态之间有差异,以伴有HBeAg(+)的组合形式即HBsAg(+),抗 HBc(+),HBeAg(+)者、HBVDNA检出率最高(9434%),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中出现抗体及其五项全阴者仍有HBVDNA检出。结论:HBeAg确是HBV活动性复制的重要标志,但仅靠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检测来判定HBV的复制是不够准确的,同时用PCR法检测HBVDNA能更准确反映体内HBV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HBVDNA)的检出情况,搪塞其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5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好HBAg、抗-HBs、BHeAg、抗-HBe。结果:HBVDNA的检出率在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之间无明显差异,而在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不同组合存在状态之间差异,以伴有HBeAg(_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5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肝病毒DNA (HB-VDNA),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结果表明HBVDNA的检出率与肝病临床类型无明显关系,而与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存在状态有关。乙肝五项病毒标志物不同组合状态,血清HBVDNA检出率不同,以HBsAg(+),抗-HBc(+),HBeAg(+)的组合形式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用2、2、15细胞株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体外实验模型,检测雪莲注射液、复方一枝蒿和复方沙棘在体外对HBV复制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雪莲注射液有较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用治疗指数评价显示此制剂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复方一枝蒿虽有抑制HBeAg的作用,但对HBV复制无抑制作用。复方沙棘在实验浓度范围内无抑制HBV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乙肝病毒携带母亲乳汁中HBsAg、HBeAg与HBV-DNA检测结果相关性的探讨马力赵桂珍曲以琴郑阳1石淑春2(第二临床学院传染病研究室,沈阳110003)关键词乙肝病毒;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母乳喂养;母婴传播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很高,母婴传播是婴...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检测乙肝病毒前S1 抗原与“两对半”二者之间的关系 ,我们在本院各门诊就医和住院病人中 ,对 2 4 4例“两对半”检测中存在常见的“大三阳”、“小三阳”或其它“二阳”的患者做乙肝病毒前S1 抗原检测 ,进行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a、检测对象 :均为本院各门诊就医和住院患者 ,其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为 (HBsAg +、HBeAg +、抗HBc +) ;HB sAg+、抗HBe +、抗HBc +) ;HBsAg +、HBeAg +) ;(HBsAg +、抗HBe +) ;(HB sAg +、抗HBc +)者。b、乙肝病毒前S1…  相似文献   

16.
3种中草药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抑制效果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2、2、15细胞株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体外实验模型,检测雪莲注射液、复方一枝蒿和复方沙棘在体外对HBV复制的抑制效果。结果显示,雪莲注射液有较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用治疗指数评价显示此制剂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复方一枝蒿虽有抑制HBeAg的作用,但对HBV复制无抑制作用。复方沙棘在实验深度范围内无抑制HBV复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 ,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ASC)高达 2 0 % [1 ] ,对乙肝病毒感染和传染作出准确的诊断 ,是有效控制乙型肝炎流行的前提 ,在公共卫生学方面尤其重要。应用PCR技术检测服务性行业从业人员HBsAg携带者血清、唾液、尿液中乙肝病毒DNA ,对检出情况进行分析。ASC血清学感染标志物组合模式 ,A型 :HBsAg、An HBe、An HBc均阳性 ;B型 :HBsAg、HBeAg、An HBc均阳性 ;C型 :HBsAg、An HBc均阳性 ;D型 :HBsAg、HBeAg阳性[2 ]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Simplex^TM乙肝检测法的灵敏度以及各类乙肝患者唾液中HBsAg检出率。方法 Simplex^TM唾液快速乙型肝炎检测法。结果 检测组乙肝患者28例唾渡中HBeAg阳性者20例,占71.4%。28例中HBeAg阳性者12例,其唾液中HBsAg均呈阳性,HBeAg阴性者16例,其唾液中HBsAg,阳性8例(P〈0.01)。对照组2例均为阴性。结论 Simplex^TM乙肝检测法具有灵  相似文献   

19.
利用敏感的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对14例乙肝患者的血清HBVDNA、肝组织HBsAg和HBcAg分别进行了检测。显示:HBeAg阳性不能完全反应HBVDNA复制的存在。慢迁肝较急性肝炎和慢活肝的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检出率高。肝组织内HBV抗原的检测可做为乙肝病原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和: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0例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血清中乙肝病毒DNA。结果:60例乙肝患者血单个核细胞及血清中乙肝病毒DNA的阳性率分别为43.3%,45%,同时检测血清中HBeAg,其阳性率为28.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的阳性检测率与血清乙肝病毒DNA具有一致性;急性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