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9 毫秒
1.
单鸣凤  郭君  周雪艳 《吉林医学》2008,29(7):611-612
幼年脊柱关节病(Juvenile SpondyloarthropathiesJSpA)是指16岁以前发病的一组以关节滑膜、肌腱端、腱鞘和滑囊症状为主的综合征。表现为慢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最终致残。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骶髂关节炎初期由于关节炎症病变可出现关节积气现象,故骶髂关节CT有积气时应注意此病。本病在成人已有报道,但幼年脊柱关节病出现骶髂关节真空征尚报道很少。现将1例幼年脊柱关节病出现骶髂关节积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骶髂关节内积气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诊断低髂关节内积气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患的临床资料和影像检查发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5和63岁,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处疼痛或腰椎痛。多层螺旋CT机对骶髂关节作扫描,发现骶髂关节内有气体,CT值为-213~-461Hu。结论 CT对骶髂关节内积气有明确诊断价值,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诊断骶骼关节内积气的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骶髂关节作扫描,结果:发现骶髂关节内有气体,CT值为-406HU和-213HU,结论:CT诊断骶髂关节内积气有明显诊断价值。是目前最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吕丽  荣淑英  张振有  白凤芝 《吉林医学》2009,30(16):1880-1881
幼年脊柱关节病是指16岁以前发病的一组以关节滑膜、肌腱端、腱鞘和滑囊症状为主的综合征[1-2]。表现为慢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最终致残。骶髂关节炎初期由于关节炎症病变可出现关节积气现象,故骶髂关节CT有积气时应注意此病。2007年我科收治了1例该病患儿,现将此例幼年脊柱关节病出现骶髂关节积气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骶髂关节病变CT检查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CT征象分析。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的髂骨侧,关节软骨钙化30例,关节问隙变窄28例,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22例,关节面骨硬化34例,骶髂韧带钙化24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是诊断强直脊柱炎及其CT分级临床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徐彬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2):2973-2974
目的:对50例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CT表现进行分析。方法:本给50例患者,男37例,女13例,平均31.6岁,全部病例行CT轴位扫描,观察其CT特点。结果:CT征象以骶髂关节并节间隙改变、关节面毛糙、模糊、受侵蚀出现率最高,其他如关节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融合、髋关节受损等亦常出现。结论:骶骼关节病变主要表现关节边缘密度增高或减低,或骨的纹理结构紊乱。或关节边缘模糊显示不清,或关节边缘局限性缺损,或关节间隙内有异常的物体或密度增高、减低影存在,即提示骶髂关节有病变。CT在发现骶髂关节痛变影像征象方面有显著作用,对临床可疑者可予以确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收集10例强直性脊柱炎病例,分析其骶髂关节的CT征象。结果: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表现主要以增生或破坏为主,关节面早期变模糊,关节间隙变窄,进展期可呈虫噬状破坏,也可骨质强直。CT检查是鉴别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及CR表现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CR征象并根据纽约骶髂关节炎5级标准进行分级.结果 46例强直性脊柱炎的病人中,0级的0例,Ⅰ级可疑变化的CT2例,CRO例;Ⅱ级轻度异常的CT1 2例,CR4例;Ⅲ级明显异常的CT及CR均为29例;Ⅳ级关节骨性强直的CT及CR均为3例(Ⅲ、Ⅳ期CT、CR的检出率相同).结论 CT及CR检查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做出正确分级,特别是对Ⅰ、Ⅱ级的病例明显优于CR,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和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4例uSpA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uSpA男女患者比例为1.5:1,平均年龄24.6岁,平均病程3.8年。临床表现及首发症状以炎性腰骶部疼痛最常见,其次为外周下肢单关节肿痛。骶髂关节X线平片阳性率9%,CT阳性率75%。结论uSpA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极高,对可疑患者应查HLA-B27和骶髂关节C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致密性髂骨炎的CT特征及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28例临床诊断为致密性髂骨炎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 28例致密性髂骨炎患者影像学表现为病变累及骶髂关节髂骨面,病变致密硬化且均匀,呈斜三角形,外缘整齐,骶髂关节间隙无受累,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强直性骶髂关节炎不同.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CT表现可对致密性髂骨炎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CT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CT表现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单侧骶髂关节改变16例,双侧骶髂关节改变36例,表现为轻度骶髂关节炎23例,中度骶髂关节炎15例,重度骶髂关节炎7例;髋关节改变37例;32例HLA-27抗原阳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是诊断强直脊柱炎及其CT分级,临床分期的重要参考依据。CT扫描能对大部分骶髂关节炎作出明确诊断,在显示细小病变方面具有高度高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66例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临床表现、骶髂关节的CT表现和实验室特点进行分析。方法66例患者,男60例、女6例,年龄17-57岁,平均25.7岁。全部病例行骶髂关节的多层螺旋凹轴位平扫,并记录其HLA-B27及血沉(ESR)检查结果。结果髋部疼痛者占63%,腰痛者占40%。多层螺旋CT征象,以骶髂关节变毛糙、模糊、受侵蚀出现率最高,68.1%;其他如关节硬化50%,关节间隙变窄36.3%,关节融合91%。实验室检查结果HLA-B27阳性、ESR变快分别为100%、92%。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早期腰痛、外周关节炎、“4”字试验阳性、骶髂关节压痛和腰椎压痛为常见症状和体征。骶髂关节的多层螺旋CT检查,常见骶髂关节变毛糙、模糊、受侵蚀征象,实验室检查HLA-B27呈阳性是早期重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在骶髂关节常见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是骶骨耳状面与髂骨耳状面构成的微动滑膜关节,引起骶髂关节病变的疾病较多,较常见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普通X线平片对其早期关节破坏敏感性较低.本文采用多排CT对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薄层扫描,通过对CT征象的分析,进一步了解骶髂关节常见病变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早期骶髂关节炎和结核、创伤性所致骶髂关节改变或容易误诊椎间盘突出所致骶髂部疼痛骶髂关节的CT表现,提高早期骶髂关节炎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本文收集经临床各种检查和追踪确诊的早期骶髂关节炎20例,骶髂关节结核5例,外伤性骶髂关节改变3例,椎间盘突出所致骶髂部疼痛12例,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改变的CT特点。结果早期骶髂关节炎的CT典型,可见骶髂关节软骨下线样骨质模糊,伴关节两侧斑点状硬化。有时易与结核、创伤性所致骶髂关节改变混淆。结论CT观察显示骶髂关节骨的病变和软组织改变有明显优势,在早期骶髂关节炎诊断与其他疾病所致骶髂关节改变鉴别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几种常见骶髂关节病变的CT表现。方法:对35例患者行骶髂关节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其中强直性脊柱炎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致密性髂骨炎4例,分析其骶髂关节的CT征象。结果: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CT表现以增生和破坏为主,关节面早期模糊,关节间隙狭窄,后期可呈侵蚀性囊性改变或骨性强直。类风湿性关节炎骶髂关节CT表现主要为局限性骨质疏松和硬化,轻微骨质破坏,软骨下囊性变居多,关节间隙早期正常或模糊,中晚期变窄。致密性髂骨炎骶髂关节CT表现为髂骨耳状面的骨质增生硬化。结论:CT检查能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结构,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幼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CT影像特征,探讨CT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儿,年龄8~18岁,病程3个月~7年,所有病例均行骶髂关节CT检查。结果骶髂关节面的主要改变为:髂骨面的改变包括关节面的模糊、不规则,骨皮质的不连续、变薄、增厚;关节面下囊变,骨破坏和骨硬化。骶髂关节间隙的CT表现为正常、增宽及狭窄,未见强直征象。骶骨面的改变明显较髂骨面少。按国际标准分级,本组病例为0~Ⅲ级。结论幼年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具有一定特征性,病变程度与病程有关。CT对该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床骶髌关节疾病的CT表现。方法:对照骶髂关节骨骼及尸体标本分析研究临床50例不同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骶髂关节CT平扫片。结果:不同的骶髂关节病变的CT扫描有不同的表现。结论:CT能较清楚显示骶髂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对临床骶髂关节疾病的区别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CT扫描是目前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最理想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9.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扬  王美美  刘嶙琛  许晋 《现代医学》2002,30(3):195-196
目的:了解未分化脊柱关节病(uSpA)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32例uSpA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uSpA男女患者比例为1.5:1,平均年龄24.6岁,平均病程3.8年。临床表现及首发症状以炎性腰骶部疼痛最常见,其次为外周下肢单关节肿痛。骶髂关节X线平片阳性率9%,CT阳性率75%。临床误诊率88%,其中女性患者100%被误诊。结论:uSpA临床症状不典型,误诊率极高,对可疑患者应查HLA-B27和骶髂关节CT。  相似文献   

20.
洪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59-60,62,F0003
目的分析X线平片和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68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X线、CT影像学特点和诊断价值。结果X线诊断分级与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53.33%、36.59%、53.33%、84.62%和90.91%;X线关节面模糊、关节软骨及骨侵蚀征象检测率优于CT(P〈0.01);关节软骨及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或增宽、关节强直征象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能够确诊骶髂关节中晚期病变,螺旋CT可辅助骶髂关节分级,而疑似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患者应复查螺旋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