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37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治疗+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儿蓝光照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患儿治疗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88.70%(P0.05);观察组患儿总依从率96.24%高于对照组89.25%(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照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25例,西药组口服二甲双胍,中西医结合组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西药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2%;中西医结合组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100%,中西医结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与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吗丁啉、雷尼替丁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疏肝理气中药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5.5%,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显效率33.3%,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疏肝理气中药配合西药治疗FD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6):1029-1030
探讨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纳入新生儿科病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30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颗粒。1周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和胆红素下降水平、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治愈率为83.1%,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治愈率为69.2%;总有效率为9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胆红素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茵栀黄颗粒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缓解患儿体征,显著缩短治疗时间,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2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2组患儿均接受基础疾病和酶诱导剂等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蓝光治疗,12h.d-1,连续5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液1~2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5d。对2组患儿的疗效、皮肤黄疸消退时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TBiL)、未结合胆红素浓度(IBil)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胆红素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确切,黄疸恢复正常的时间短,是值得在基层单位推荐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吴俊  吴本清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263-1264
目的:探讨双管同步抽注法和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分别检测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的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采用全自动换血法的1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电解质、血常规、血糖、pH值变化。结果:双管同步抽注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390.13±107.62)μmol/L、(193.40±37.86)μ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0.4%。全自动换血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430.33±121.90)μmol/L、(216.83±63.66)μ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8%。两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总胆红素换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自动换血法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是新生儿换血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和换血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42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换血治疗,分析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指标变化。结果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为:细菌性感染(28.20%)、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27.50%)、新生儿母婴ABO血型不合(16.20%)。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术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和血常规指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4.40±9.90)%,术中不良反应率为3.50%,术后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72.00%。结论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具有临床意义,但要加强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等监测,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丽珠肠乐(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与酶诱导剂(鲁米那、尼可刹米)在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以丽珠肠乐(双歧杆菌活菌制剂350mg/d)配以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3例以酶诱导剂鲁米那5mg/(kg·d),尼可刹米100mg/(kg·d)并配以蓝光照射,总疗程5夭。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7.6%)高于对照组(44.2%),P<0.01。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优于酶诱导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非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围生期相关情况。并根据观察组患儿的具体情况和相关风险因素,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儿率、感染率及溶血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母乳喂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1周后总胆红素、血红蛋白、血糖等指标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无患儿死亡。结论: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通过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的风险因素,以采取针对性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是很有意义的,值得临床考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药浴、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传统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光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药浴、腹部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8%(P0.05);治疗后两组间接胆红素、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丙二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药浴、腹部穴位按摩联合传统光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胆红素水平,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颈肩腰腿病患者8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0例患者,显效244例、有效123例、无效33例,总有效率为91.75%;对照组400例患者,显效120例、有效151例、无效129例,总有效率为67.7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颈肩腰腿病方法安全,患者乐于接受,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7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新生儿抚触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405-407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等血清胆红素指标水平指标;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症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TBIL、DBIL、IBIL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配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肝肠循环内血清胆红素水平,安全高效,利于新生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7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血清胆红素水平以及黄疸消退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05,P=0.8106);治疗后总有效率、黄疸消散时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在临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中较一般药物治疗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管同步抽注法和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分别检测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的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采用全自动换血法的1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电解质、血常规、血糖、pH值变化。结果双管同步抽注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391.13±107.62)mmol/L、(193.40±37.8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0.4%。全自动换血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430.33±121.92)mmol/L、(216.83±63.6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8%。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2组总胆红素换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自动换血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是新生儿换血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妈咪爱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妈咪爱、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妈咪爱和思密达,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总胆红素降至<80 μmol/L天数和总有效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叉(P<10.01).结论:妈咪爱与思密达联合应用可加速胆红素分解排出、阻止重吸收,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管同步抽注法和全自动换血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分别检测采用双管同步抽注法的1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和采用全自动换血法的13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胆红素、血电解质、血常规、血糖、pH值变化.结果 双管同步抽注法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391.13&#177;107.62)mmol/L、(193.40&#177;37.8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0.4%.全自动换血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分别为(430.33&#177;121.92)mmol/L、(216.83&#177;63.66)mmol/L,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9.8%.2组换血前后总胆红素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2组总胆红素换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全自动换血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是新生儿换血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及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平均腹围有所减小,且腹水消退时间缩短,其有效率为97.3%,显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63.3%,显效率为40%;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优势明显。中西医药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西结合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3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0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4%(41/4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2%(16/21)。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观察表明,运用中医辨证配合西药营养肝细胞改善代谢,发挥中西医协同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运用西药。  相似文献   

20.
李晓品 《临床医学》2011,31(1):86-87
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7 d检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及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血清总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明显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治疗时间,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