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及内分泌代谢特征.方法 选择38例肥胖型PCOS及非肥胖型40例比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用稳态模型指数(HOMA-IR)、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AUC)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两组患者睾酮水平无明显差别.非肥胖组LH、LH/FSH比值高于肥胖组;两组胰岛素抵抗(IR)发生率分别为76.3%及15.0%,肥胖组FINS,HOMA IR,GAUC和IAUC均高于非肥胖组.结论 肥胖组较非肥胖组存在更严重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其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特征及其临床危害,为PCOS患者的合理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我院内分泌门诊随机选择确诊为PCOS的患者80例,选择正常的妇女80例作为对照组,前瞻性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雄激素(T)、胰岛素(INS)、雌二醇(E2)、催乳素(PRL)等的水平。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查血脂,评估糖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对肥胖者和非肥胖者各个指标差异进行分析。结果PCOS组患者血清LH、T、INS、PRL水平明显>对照组(P<0.05),肥胖IR发生率(73.17%)明显>非肥胖IR的发生率(48.72%)、肥胖高INS血症发生率(36.59%)>非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率(20.51%)、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发生率为16.25%,5.00%、脂代谢异常表现为总胆固醇增高(6.25%),三酰甘油增高(12.50%)。结论PCOS患者存在LH、T、INS水平偏高、胰岛素抵抗状态,是导致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肥胖在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故临床合理用药降低这些实验指标水平、降低体质量指数、常规筛查各代谢指标、并对PCOS患者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管理是临床治疗和防止远期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梁丽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84-1885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并肥胖患者代谢紊乱情况.方法 选取37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比较两者脂代谢情况.根据腰臀比(WHR)将37例PCOS患者分为肥胖组(19例)与非肥胖组(18例),比较两组脂代谢、胰岛素抵抗(IR)、激素水平的差异,并分析WHR与IR的相关性.结果 PCOS组TC、TG、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t=4.170、3.851、3.593,均P<0.05);PCOS患者中肥胖组TC、TG、LDL-C显著高于非肥胖组(t=5.627、4.146、4.920,均P<0.05);肥胖组患者E2显著低于非肥胖组,而睾酮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0.05);另外,肥胖组PCOS患者中胰岛素抵抗率显著高于非肥胖组PCOS.结论 PCOS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IR及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血脂代谢异常,而超重和肥胖的PCOS患者,存在更为严重的内分泌紊乱.  相似文献   

4.
目的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紊乱疾病。胰岛素抵抗(IR)是PCOS发生发展的重要代谢性病理特征,50%以上的PCOS患者伴有IR。研究认为PCOS合并IR的发生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信号通路异常、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本文就IR在PCOS中的作用、PCOS合并IR的发生与抵抗机制以及对PCOS合并IR的治疗作一综述,为临床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胰岛素抵抗的诊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青春期肥胖和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代谢方面的差异.方法 测定单纯性肥胖组(21例)、PCOS肥胖组(25例)和PCOS非肥胖组(18例)的体重指数(BMI)、腰围、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雌二醇(E2)、总胆嘲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空腹葡萄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和瘦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PCOS非肥胖组BMI、腰围、TC、TG、LDL-C、LP(a)、FINS、HOMA-IR、瘦素水平低于PCOS肥胖组,HDL-C、LH、LH/FSH水平高于PCOS肥胖组(P<0.05).PCOS肥胖组HOMA-IR与BMI、腰围、T、TG、LP(a)、瘦素呈正相关;PCOS非肥胖组HOMA-IR与LH、T呈正相关(P<0.05).结论 青春期PCOS肥胖型患者以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为主;而非肥胖型以LH和LH/FSH异常为主.LP(a)与青春期肥胖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相关,这可能是其成年后易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冈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的变化与其他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80例PCOS患者包括胰岛素抵抗(IR)组43例和非IR组37例,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vWF水平;生化法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SG);放射免疫法检测内分泌激素(FSH、LH、E2、T、PRL)和空腹胰岛素(FINS)。结果T、LH、TG、HDL-C、vWF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三组间LH、LH/FSH、T值依次增高;TG、ApOB、vWF依次升高,而HDL-C、ApoA1依次降低。结论IR的PCOS患者vWF水平增高,这种变化可能是IR的PCOS患者易发生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多囊的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且大多引起生殖障碍,其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5~10%。近几年的研究已广泛认识到PCOS的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且胰岛素抵抗伴发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许多临床症状,如雄激素水平过高、生殖紊乱、代谢紊乱、痤疮、多毛等。由于存在胰岛素抵抗患PCOS的妇女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增加。目前认为PCO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IR)主要发生在胰岛素作用的经典靶器官-骨骼肌、脂肪、肝脏等,而生殖异常主要发生在卵巢组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伴有高泌乳素血症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和单纯PCOS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R)的差异。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妇科门诊PCOS患者350例,其中伴有高泌乳素血症41例(A组),单纯PCOS患者309例(B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一般情况、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指标。结果除泌乳素外,A组患者的痤疮发生率、血清睾酮较B组明显增高[分别为48.3%vs 28.1%,P<0.05;(1.5±0.6)ng/mL vs(0.8±0.2)ng/mL,P<0.05];A组的HOMA-IR较B组明显升高(3.2±1.6 vs 1.9±1.5,P<0.05)。结论伴有高泌乳素血症的PCOS患者较单纯PCOS患者的内分泌紊乱程度更高,IR更明显,可能更易发生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性疾病,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样性的综合征,广泛影响患者的生殖和代谢,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50%~70%)、肥胖(44%)、脂代谢紊乱等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衡碧蔚  陈国煜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8):2768-276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高雄激素血症和持续无排卵为特征,在育龄妇女的发病率高达5%~10%[1,2],常与胰岛索抵抗(IR)、肥胖及血脂代谢异常有关.解除IR是治疗PCOS的关键.为此我们观察了二甲双胍类药物对PCOS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异质性内分泌疾病。PCOS患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血脂异常及其他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增加。胰岛素抵抗(IR)作为PCOS代谢紊乱中心环节,其改善对于PCOS治疗意义重大。近年发现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增加尿糖排泄的非胰岛素依赖性降血糖药,可改善PCOS患者IR与代谢,减轻患者体质量,保护多器官,降低PCOS心血管损伤、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肾病、肝脏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该文就SGLT2抑制剂通过改善IR对PCOS患者代谢及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内瘦素(LEP)抵抗的情况,分析与LEP相关的因素.进一步研究LEP、肥胖、胰岛素在PCOS发病中的地位。方法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筛选健康对照者(N组)20名、单纯性肥胖患者(OB组)20例、PCOS患者(P组)21例[分为PCOS伴肥胖组(P+OB组)16例和PCOS不伴肥胖组(P.OB组)5例],测定其体质量指数(BMI)、血清LEP、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N组相比.P组患者的BMI、FINS、HOMA—IR、LEP和LDL水平均明显升高,HDL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患者的LEP水平仅与TG呈正相关(r=0.587,P〈0.01),与其他指标均无关;N组患者与P.OB组患者、OB组患者与P+OB组患者的LE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患者与P.OB组患者的FINS水平和HOMA—IR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OB组患者的FINS水平和HOMA.IR均显著高于OB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LEP水平明显升高,可能存在LEP抵抗;PCOS患者LEP水平升高不仅与PCOS有关.而且可能与肥胖密切相关:PCOS患者亦存在胰岛素抵抗.且可能与PCOS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肥胖和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的代谢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47例PCOS患者,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口服75g葡萄糖。做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于月经周期第2~5天或B超监测无优势卵泡时抽取静脉血,测基础内分泌水平。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代谢特征。结果:排除年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①47例PCOS患者中有1例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发生率为2.1%(1/47);4例达到糖耐量低减诊断标准,发生率为8.5%(4/47)。两组患者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肥胖组空腹血糖及60min血糖明显高于非肥胖组,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47例PCOS患者总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25.5%,其中肥胖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44.4%,非肥胖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13.8%,两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994,P〈0.05。④肥胖组和非肥胖组妇科内分泌激素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表现为高雄激素状态。结论:对PCOS患者而言,空腹血糖水平难以作为糖尿病的预测指标和危险因子,应做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肥胖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是PCOS的基本特征之一,降雄激素治疗是治疗PCOS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疾患,临床表现为闭经、肥胖、多毛和不孕,病理生理学特征是胰岛素抵抗(IR)、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性无排卵以及糖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5.
徐颖颖  刘超 《江苏医药》2003,29(3):206-20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一种异质性的内分泌疾病,它首先由Stein和Leventhal于1935年提出(Stein—Leventhal综合征),其发生率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1]。PCOS以持续性无排卵、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和高雄激素血症(HA)为主要特征。近年的研究表明,PCOS患者还具有显著的胰岛素抵抗(IR)、代偿性高胰岛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不孕、多毛、肥胖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可出现胰岛素抵抗或高胰岛素血症和高脂血症。PCOS是同时影响患者生殖功能和能量代谢的典型疾病。本研究从健脾益肾调血的治疗方法着手,探讨中医药对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及治疗后患者生殖功能和能量代谢的恢复情况。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05年1月~2005年12月在福建省立医院中医科和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的PCOS患者5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中药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0例PCOS患者包括IR组43例和非IR组37例,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血清RBP4、胰岛素、空腹血糖。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进行医学统计分析。结果 PCOS患者RBP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OS患者HOMA-IR和RBP4正相关(r=0.534,P<0.01)。结论 RBP4可能是联系PCOS发病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8.
刘韬  马毓俊 《上海医药》2012,33(8):50-5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肥胖、多毛、黑棘皮征、月经不调(月经稀发)、无排卵和高雄性激素血征为基本特征.育龄妇女中PCOS的发病率是5.0%~10.0%,而在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中占75.0%.近年来研究发现PCOS有发生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潜在危险,为代谢综合症的前期病变.  相似文献   

1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育龄期妇女内分泌疾病,病因尚不明,已明确的相关因素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肥胖以及环境和遗传等.本文简要综述PCOS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为6%~10%[1]。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IR)是其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