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肺外治咳九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咳嗽之症 ,从肺论治 ,是为常法。然《素问·咳论》谓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奠定了肺外治咳的理论基础。临证肺外治咳疗效颇佳 ,归纳有九 ,兹述其精要如下。1 润喉止痒以治咳临证常见 ,咳嗽之作 ,每因喉痒气逆则咳 ,以干咳为主 ,少数有痰而量少。咽喉之望诊 ,常见红肿或干红 ,淋巴滤泡增生 ,咽喉不利 ,痒痛而诱发咳嗽。外邪侵袭 ,从口鼻而入 ,咽喉首当其冲。内伤杂病 ,肺胃蕴热 ,或气阴两虚 ,虚火上炎 ,均可致咽喉失于濡养 ,喉痒而咳。故喉痒为本证的重要特征 ,治疗当滋阴利喉止痒 ,使喉得以润 …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指外感或内伤等因素、致使肺失宣肃而肺气上逆,以咳嗽或咯吐痰液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在病因方面,《素问·咳论篇》[1]认为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在病位方面强调“五气所病.....肺为咳”,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为肺病,而其它脏腑功能失调,病及于肺,均能导致咳嗽,虽然如此,但六淫致病多从皮毛,或口鼻而入,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即使有内伤之咳,但也是由于虚邪贼风之故,故治疗时先从外感论治,笔者不揣浅陋,谨对风寒所致的咳嗽治疗简述如下。1病因病机咳嗽虽是由于六淫所生,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与寒热之…  相似文献   

3.
<正>咳嗽,中医认为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其他疾病的一个症状;西医则认为既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主症,也是其他系统疾病的一个兼症。其基本机制,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西医则认为每一次非自主性咳嗽均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中医咳嗽按病因,以外感、内伤为纲:外感咳嗽以《河间六书》中"寒、暑、湿、燥、风、火"六气为因;内伤咳嗽以脏腑为纲,气血、痰  相似文献   

4.
童佳兵作为2021年“安徽省最美医生”之一,是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的一名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15年。在日常诊治疾病过程中,童佳兵主任对肺系咳嗽的治疗颇具经验。他崇尚古代医家“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中医思维,强调咳嗽首辨外感、内伤,外感需辨风寒、风热、风燥;内伤重视从五脏辨咳,擅于从中西医结合角度辨五脏咳,认为其需辨原五脏病,再考虑他脏犯肺致咳。治外感咳嗽,以祛风为主,肺脾并重,尤重视“上医治未病”的预防观念,擅于在治疗外感的同时兼顾五脏,防治疾病传变;治五脏咳主治原脏病,兼治肺系咳嗽。作者幸师从童佳兵主任,现将导师辨治咳嗽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咳嗽在临床上有内伤外感之分,外感多责之于六淫致病,内伤虽与五脏相关,但与脾胃的关系尤为密切。本文所论治的小儿咳嗽,主要是指脾胃功能失调,脾阳不振,湿浊中阻所致。由外感继则影响驻腑功能失调而咳嗽者,亦可参与文中有关法则辨证施治。小儿脾胃薄弱,易被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致脾失键运,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酿成痰浊,上贮于肺,阻遏气机而致咳嗽。肺失宣降,气机不利,亦有碍于脾胃的升清降浊,致水液不能正常的转输和运行,聚湿困脾成痰,使痰源不绝。肺脾相互影响,致  相似文献   

6.
治咳八法     
肺位于胸中,上连气道,主气而司呼吸,其气以清降下行为顺,若其气逆上,或受阻滞,常致咳嗽。如:感受外邪、郁闭肺气,痰热内壅,肺气受阻;燥气过甚,肺失滋润;脾虚不健,痰湿内郁;肝郁化火,上刑于肺;热邪熏灼,耗散肺阴;房室伤肾,虚火上炎等,皆可使肺之清肃功能失常、气逆而作咳。  相似文献   

7.
小儿外感包括现代医学的流行性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病,常见症状有发热、恶寒、咳喘、鼻塞流涕、咽痛及纳呆、便干等。小儿外感虽属呼吸道疾病,传统医学认为病位主要在肺,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有“聚于胃,关于肺”之说,以及“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等,亦为后世以脏腑辨证治疗外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吴崑(1551-1620年),字山甫,号鹤皋,自号参黄子,安徽歙县人。在现存文献中,吴崑对咳嗽病有着独特的思想体系。吴氏治疗肺病咳嗽,注重肺的病理生理特点,运用中医理论思想,对肺脏病变进行分析,认为肺脏疾病与外感,内伤都用关,肺为五脏之华盖,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等多种因素首先袭肺,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为咳。治疗上予以辨证施治,先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咳而作声或咳吐痰液,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症候之一。分而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是痰和声并见,很难截然分开,故常以咳嗽并称[1]。病因病机"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贾老师指出临床工作一定要抓要点,所谓要点即是病  相似文献   

10.
临床点滴话喉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喉咳即喉源性咳嗽,是甘祖望教授所命名的一类以喉痒、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它是诸多咳嗽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喉间作痒则咳,不痒则不咳,咽部受烟气或其他异味刺激常能诱发,咽部似有异物感,痰黏在喉,咯痰不爽或干咳无痰,甚至咳引胸痛为其主要表现.[1]喉镜检查:可发现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干燥,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严重者可见咽后壁黏膜萎缩;而下呼吸道、肺、胸膜、胸腔及胸廓检查多无异常.其病史长达数周或数月,甚至经年不愈,追溯其发病过程,一部分病人以外感开始,经治疗其他肺卫表证减轻或消失,唯喉痒咳嗽经久不愈;另一部分病人无明显外感过程,以喉痒咳嗽为主要症状,同时伴有泛酸、胃脘痛,纳差等脾胃不和证;也有一部分患者喉痒咳嗽与鼻塞流涕同时存在,似有外感表现,但始终无发热、恶寒、头身痛等表证.无论其发病过程如何,必须以喉痒咳嗽为主症,而下呼吸道及肺、胸膜、胸腔及胸廓无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