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吉林省12岁儿童龋病和牙周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吉林省12岁儿童人群恒牙龋病和牙周病患病状况及分布,为口腔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城乡788名12岁儿童的龋病和牙周病进行了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以龋均、患龋率和牙石、牙龈出血检出率作为统计指标,两样本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结果:12岁儿童的恒牙患龋率43.65%,龋均为1.07,龋均和患龋率男女之间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农村地区患龋率高于城市地区,但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吉林省12儿童的显著性龋均指数为2.89;牙龈出血检出率为53.46%,牙结石检出率和平均检出区段数为76.40%和1.94。牙龈出血检出率和牙结石检出率城乡之间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2岁年龄组儿童患龋较高,牙周健康状况不良,应加强口腔卫生服务,以促进该人群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抗龋IgY牙膏乳牙防龋效果。方法:4~4.5岁幼儿10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位受试者经过3个月洗脱期后,实验组应用抗龋IgY牙膏,对照组幼儿应用不含IgY的空白牙膏,并分别对实验前、实验后9个月、18个月的患龋率、龋均、龋面均的变化作一对比研究,以评价抗龋IgY牙膏的防龋效果。结果:应用抗龋IgY牙膏9个月,实验组、对照组间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18个月,实验组、对照组间的发病率、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有极为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抗龋IgY牙膏应用时间的延长,新增龋均、新增龋面均的下降趋势更加明显。结论:抗龋IgY牙膏能降低乳牙龋病的发病率、龋均,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  相似文献   

3.
铜山县高氟区少年龋病和氟斑牙患病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文胜  朱玲 《口腔医学》2007,27(7):377-379
目的调查徐州市铜山县高氟区12~15岁人群氟斑牙和龋病的流行情况,探究龋病患病患病率、龋均与氟斑牙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高氟区少年的氟斑牙和龋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查的基本方法与诊断标准和Dean氟牙症分类标准,对高氟区12~15岁初中学生氟斑牙和龋病的患病情况进行检查记录。结果社区氟斑牙指数Fci为2.52,为氟斑牙重度流行区域;诊断为氟斑牙的人群中各年龄组氟斑牙患病率无差异;本次调查人群总患龋率为22.7%;氟斑牙人群的患龋率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龋均各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诊断为氟斑牙的患龋病人群中患龋率比较不同记分组有显著性差异(P=0.042),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及重度组与非氟斑牙组比较,龋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氟区12~15岁少年的氟斑牙人群的患龋率与非氟斑牙人群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其中记分为重度的组患龋率比轻度的组和非氟斑牙组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贵州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5岁城、乡常住人口792人,男女各半。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使用社区牙周指数探针检查并记录全口乳牙龋病情况,统计患龋率、龋均。结果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0.38%,龋均为1.92,龋齿充填率为2.30%。患龋率(χ^2=6.915,P〈0.01)和龋均(t=-2.721,P〈0.01)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龋率(χ^2=0.611,P〉0.05)和龋均(t=-1.285,P〉0.05)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05年贵州省5岁儿童患龋率和龋均虽然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不容乐观,学龄前儿童仍是龋病预防和治疗的重点人群,农村儿童更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蔡蔚  蒋宝凤  张莲华 《口腔医学》2007,27(3):163-164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12岁儿童恒牙龋均、显著性龋均指数。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193名12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31.01%,龋均为0.56,显著性龋均为1.67,男女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长宁区12岁儿童恒牙患龋分布的模式呈现两极化趋势,应加强人群中高危个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氟化泡沫乳牙防龋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和评价在兰州市使用氟化泡沫预防儿童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为幼儿园4-5岁儿童。实验组采用4min疗程常规使用方法,一年使用两次,实验前后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乳牙患龋情况。结果:实验后,对照组龋患率(80.44%)、龋均(4.65%),明显高于实验组(72.63%、3.8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新增龋病发病率(19.91%)、新增乳牙龋均(1.59)明显高于实验组(11.49%、0.83)。发病率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较对照组新增龋均降低了47.80%。结论:使用氟化泡沫的实验组儿童较对照组儿童龋病患病明显减少。氟化泡沫在兰州地区对儿童的龋病预防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12岁儿童患龋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靳秋  沈庆平  曹新明 《口腔医学》2010,30(10):618-6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12岁儿童恒牙患龋状况,为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按照WHO口腔调查基本方法 中的龋病诊断标准对全市19个区县2 519名12岁学生进行口腔检查。结果 2 519名12岁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36.64%和0.61。其中97.14%的龋齿发生于窝沟。男女患龋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显著性龋均指数为1.77,龋齿充填率为24.58%,窝沟封闭率为0.52。结论 上海12岁儿童龋患呈两极化分布,龋齿主要发生于第一恒磨牙的牙合面窝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混合牙列上下颌第一恒磨牙龋易感部位脱矿程度的定量测定,分析乳牙列龋病情况与第一恒磨牙早期脱矿之间有无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市6-7岁儿童169名,其中无龋儿童(dmft=0)84名,龋敏感儿童(dmft≥85)85名,采用KaVo DIAGNOdent激光光脱硫测定仪测定样本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中央窝,舌沟以及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中央窝,颊沟的脱矿程度,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龋敏感儿童第一恒磨牙的早期脱矿明显大于无龋儿童第一恒磨牙的早期脱矿(P<0.01),两组儿童左右侧第一恒磨牙相同点位脱矿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下颌第一恒磨牙中央窝的脱矿测定值明显高于其它各点位(P<0.001)。结论:激光荧光法是一种有价格的定量诊断早期龋的方法。乳牙列龋病情况与第一恒磨牙早期龋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应对乳牙龋敏感儿童的年轻恒牙,特别是双下颌第一磨牙及早采防龋措施。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四县市12及15岁儿童龋病抽样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安徽省四县市(合肥、芜湖、阜阳、桐城)12岁及15岁儿童的龋病发病情况和特点。方法对安徽省四县市的12岁及15岁儿童的龋病发病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分层、不等比、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结果两个年龄组恒牙龋均为0.58、0.95、患龋率为30,78%、39.78%,低于全国11个省市同年龄组儿童(P〈0.01);恒牙龋失补构成比分别为:12岁龋90.51%、失2.48%、补7.01%;15岁龋86,78%、失4.30%、补8.92%。龋齿以窝沟龋为主,12岁年龄组中80%的龋齿发生在被调查的该年龄组人群的19.98%中;15岁年龄组中80%的龋齿发生在被调查的该年龄组人群的22.8%中。结论控制了安徽省12岁和15岁年龄组中19.98%和22.8%高危人群中的龋齿的发生,也就分别控制了这两个年龄组中80%的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替牙期儿童龋病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96年底对1771名7~12岁年龄组儿童的患龋病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郑州市一所市级重点小学7~12岁替牙时期儿童1771名。2 方法按《龋病-牙周病全国统计调查表规定》对小学生进行调查。凡恒牙龋、乳牙龋均作为龋齿计算。检查方法依靠视诊和探诊,未做X线片检查。3 结果表1 各年龄组患龋情况年龄(岁)受检人数患龋率(%)龋失补患龋牙数均数(-x)标准差(s)标准误7~29977.929083.04*2.430.148~31876.738112.55*2.080.129~3616…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松江地区水氟含量与龋病的关系 ,探索防治龋病的方法。方法 对 8488名中小学生于 1990~ 1994年每年检查龋病情况 ,并测定该地区水氟含量。结果 乳牙男、女龋病无显著性差异 ,乳牙萌出后不久就可罹患龋病 ,以后随年龄递增 ;6~ 7岁时恒牙的龋患率、龋均较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上升。 11~ 18岁同龄组女性龋患率、龋均显著高于男性 (P <0 .0 5、P <0 .0 1)。乳恒牙龋及龋均与水氟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 1<r<0 )。当水氟在 0 .6~ 0 .93ppm时 ,龋病发生较少。龋患率、龋均呈现城镇高于农村。松江地区水氟含量与龋病关系的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了解成都农村地区儿童现患龋状况。方法随机抽取成都农村地区小学,对所抽取的每所学校7~11岁学生进行口腔龋病的全面检查并记录。龋病检查和记录标准采用Nyvad指数。检查结果均通过Epidad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结果对四川省成都市农村地区6157名学生进行了口腔龋病的全面检查,其中男性3070名,女性3087名,平均年龄为(9.6±0.64)岁。本次调查中,乳牙患龋率为77.8%。恒牙患龋率为33.5%。早期龋患病率为9.7%。患龋者中,活跃性龋者占78.2%,非活跃性龋者占22.8%。乳恒牙活跃性龋多分布在(牙合)面、颊面、舌面。结论成都农村儿童患龋以活跃性龋损为主,乳恒牙活跃性龋多分布在(牙合)面、颊面、舌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老年人群的龋病患病情况,为制定口腔卫生保健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65~74岁城乡常住人口792人,男女各半,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检查龋齿情况,计算龋均和患龋率。结果北京市792名受检者恒牙患龋率为66.03%,龋均为2.37;根龋的患龋率为26.39%,龋均为0.46;龋齿充填率为23.88%,其中根龋充填率为5.81%,根龋充填率在城乡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7,P〈0.01)。结论北京市老年人根龋的患龋率和龋均呈现上升趋势,充填率低,应合理配置城乡口腔医疗资源,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佛山市禅城区小学生的龋病情况,为龋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检查标准,采用多阶段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对佛山市禅城区小学生进行恒牙龋病调查。结果 2010年佛山市禅城区小学生患龋率7岁组为4.69%,9岁组为12.19%,12岁组为23.13%,龋均分别为0.10、0.22、0.43。患龋率和龋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岁组的最低,12岁组的最高;各年龄组患龋率、龋均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口腔卫生知识宣教,降低龋病患病率,提高小学生龋齿充填率是目前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影响学龄前儿童龋病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济宁市两城区8个幼儿园1 8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出生状况、喂养方式和父母患龋情况等。结果1 875名学龄前儿童中,121名为早产儿,1 754名为足月儿,早产儿和足月儿的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P〈0.01)。1 125名儿童的家长在喂养时有加糖习惯,750名儿童的家长在喂养时无加糖习惯,喂养时加糖的儿童和喂养时不加糖的儿童患龋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2,P〈0.01)。父母双方均患龋的儿童341名,父母单方患龋的儿童784名,父母双方均无龋的儿童750名。父母双方均患龋的儿童和父母单方患龋的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0.05),父母双方均患龋的儿童和父母双方均无龋的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9,P〈0.01),父母单方患龋的儿童与父母双方均无龋的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17.79,P〈0.01)。结论出生状况、喂养方式、父母患龋情况与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12岁儿童龋病和氟牙症的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城乡12岁年龄组人群恒牙龋病及氟牙症的患病状况,为海南省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海南省12岁城乡常住人口777人,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龋病和氟牙症的检查方法和标准,检查全口恒牙龋病和氟牙症的患病状况。结果:海南省12岁年龄组恒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49.9%和1.1。农村和城市地区的患龋率分别为49.4%和50.3%,城乡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和女性的患龋率分别为45.3%和55%,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氟牙症患病率为3.6%,氟牙症指数(FCI)为0.09。结论:海南省12岁年龄组人群患龋率和龋均较高,氟牙症患病率和氟牙症指数处于较低水平。海南省应加强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辽宁省12~15岁人群恒牙龋病状况,为辽宁省口腔健康保健工作及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辽宁省12、13、14、15岁城乡常住人口共3836人。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牙列检查方法和标准,使用社区牙周指数(CPI)探针检查全口恒牙冠龋患情况。计算患龋率、龋均、充填率、患龋牙位及窝沟封闭情况,并比较存在的差异。结果 辽宁省12、13、14和15岁人群患龋率分别为 53.2%、49.7%、53.7%和 56.6%,12岁年龄组与14岁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龋均分别为1.45、1.56、1.67 和 1.85,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龋率和龋均两项指标城乡间比较,农村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比较,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12岁人群患龋率和龋均均升高。结论 辽宁省 12~15 岁人群患龋率和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高于城市,女性高于男性,需进一步加强相关人群的口腔预防保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家口市26122名小学生龋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张家口市26 122名小学生患龋情况的调查和对比分析,了解6~12岁小学生龋病的流行情况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张家口市26 122名年龄在6~12岁的小学生进行口腔龋齿检查。结果受检儿童患龋率59.93%,龋均为3.09;7~8岁年龄组患龋率和龋均最高,11~12岁患龋率和龋均最低。结论替牙时期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恒牙的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上升,应加强替牙期的学生龋齿的防治及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ART)技术治疗学生恒牙龋的效果及学生的接受程度,为提升中小学生的龋病治疗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6年昆山市流行病学基线调查对象中患恒牙龋并适宜在学校治疗的10~14岁学生105例143个龋洞,联合应用ART标准器械和Carisolv凝胶及工具,以非创结合微创的方法进行去腐充填,并对充填效果进行1年的动态观察.同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接受程度.结果 经3、 6、 12个月的追踪观察,成功率分别为93.71%、 90.91%、 86.01%,男女生、年级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充填治疗接受率达89.52%,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改良ART技术适合于中小学生早期龋病的治疗,可提高龋病充填率.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中年组人群恒牙龋病抽样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北京市35~44岁中年组人群恒牙龋病状况,为北京市口腔卫生保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35~44岁城乡常住居民共792名,男女各半,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的方法,检查全口恒牙患龋情况。结果792名受检者恒牙龋均1.74,患龋率58.59%,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龋齿充填率39.97%,城市高于农村。恒牙根龋龋均0.55,根龋患龋率27.15%,根龋充填率仅1.85%,城乡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年组人群根龋患病情况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同时,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口腔医疗及人力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