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肠扭转以小肠扭转占多数,表现为绞窄性肠梗阻,最后导致肠坏死。为避免肠扭转肠坏死的发生,本文总结我院1980~1996年68例小肠扭转坏死诊治经验,对术前诊断、手术时机掌握和手术处理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本组男58例、女10例。年龄2岁~58岁,平均26.5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14小时~3天,以  相似文献   

2.
目前急性肠梗阻的死亡率仍然较高。我院1959~1980年收治本病1,355例,死亡52例。分析经手术的49例死亡原因,除小儿及老年肠梗阻术后致死性并发症多和病人就医过晚外,与医疗不当有很大关系,现分述如下。一、延误诊断:本组17例属此类。如例1.女患儿,5岁。按蛔虫性肠梗阻治疗,因病情发展而手术,证实为肠扭转并肠坏死。例2.男患儿,3岁;门诊按蛔虫性不全性肠梗阻处置,未留察,再次来诊急诊手术证实肠坏死200cm。例3.男患,61岁,既往有过胃穿孔修补术的病史,此次发病3天。腹痛加剧2天入院,诊为粘连性肠梗阻,16小时后才手术,已  相似文献   

3.
小肠扭转是小儿严重急腹症之一。我院1973~1982年共手术治疗41例。现分析如下。一般资科本组年龄1~14岁。5岁以上31例。从发病到入院1~7天,平均3.4天。其临床表现均有呕吐、腹痛及停止排便排气。有发热者11例,血便4例,意识改变17例,休克5例,仅10例有包块。31例有压痛、反跳痛。术前诊断肠梗阻23例,腹膜炎12例,阑尾炎3例,肠套叠2例,坏死性肠炎1例。手术证实回肠扭转33例,全小肠扭转5例,空肠扭转3例,蛔虫团并肠扭转24例,其中1例蛔虫团阻塞回肠,而空肠扭转。美克尔氏憩室并肠扭转4例。单纯肠扭转8例,肠壁小片状坏死9例(均为蛔虫团所在部位),肠管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肠扭转误诊原因分析(附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肠扭转误诊原因,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组12例因误诊而延误治疗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2例均有肠坏死,其中广泛小肠坏死3例,死亡5例。早期误诊为腹痛待诊4例,急性胃肠炎伴肠痉挛3例,中毒性菌痢2例,中毒性休克麻痹性肠梗阻2例,中毒性肺炎1例。结论 本组病例的临床表现与腹部体征的不一致性及腹部X线影像不典型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追踪观察、综合分析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肠梗阻致肠坏死行梗阻松解、坏死肠切除后早期(3天内)发生瘘者时有发现。因其病情严重,处理棘手,现给合我院10年来所治12例,作一初步探讨。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8~67岁。 临床表现:本组均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及体征,均并有休克。 梗阻方式:小肠扭转4例,肠套叠3例,嵌顿性斜疝2例,嵌顿性肠疝1例,肠系膜裂孔疝2例。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73~1979年共收治肠扭转305例 (手术治疗171例),实践中我们体会肠扭转症确诊后,是否行手术治疗首要一点是查清(判断)扭转部位。笔者认为扭转发生在肠系膜根部,盲肠,升结肠及少见的横结肠时,应积极采用手术疗法。因为上述部位的肠扭转的肠坏死率高,特别是肠系膜根部扭转,肠坏死一旦发生,不仅坏死面积大而且死亡率也高。肠系膜根部扭转的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发展快,表现为高位消化道梗阻症状。腹胀较轻,但呕吐频繁,脐周剧痛拒按,全身病情恶化快。盲肠,升结肠扭转特点除一般低位梗阻症状外,扭转呈闭袢型,盲肠可扭转至左中上腹部;腹部膨隆,但仔细检查仍  相似文献   

7.
逆行性疝(Maydl’疝)甚为罕见,其疝囊中有两个肠袢,而两肠袢之间的闭袢则仍留在腹内。这种W形疝的特点是在疝囊内肠袢尚具有活力时,腹内闭袢可能已坏死。文献表明其发病率为绞窄性疝的0.6%~1.92%。作者曾在2年中为7例逆行性疝施行手术。7例全系男性,右侧占5例,各例疝块均很大。手术发现肠坏死仅见于腹内闭袢者1例,同时见于腹内闭袢及疝囊内肠袢者1例;前者切除大段回肠后一期吻合,后者切除部分空肠及大部回肠后一期吻合。本组有1例无肠坏死者疝囊内两肠袢分别为盆结肠和横结肠。除1例未坏死者因复位困难而行二期手术外,本组其  相似文献   

8.
乙状结肠扭转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状结肠扭转手术治疗体会王诗建我院外科1984年1月~1994年1月共收治乙状结肠扭转32例,急诊手术治疗,其中28例无肠坏死者行复位缩短固定术,取得良好结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32例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1岁~83岁,其中...  相似文献   

9.
我院 1996~ 1999年共收治急性肠梗阻 113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76例 ,女性 37例 ;年龄 13~ 77岁 ,平均 4 9岁 ,其中 31~ 5 0岁占 4 7%。病因分别为 :肠粘连 74例 ,肿瘤 6例 ,肠扭转 8例 ,粪块 8例 ,内疝 6例 ,肠结核 4例 ,克隆病 2例 ,蛔虫团 1例 ,不明 4例。2 治疗方法2 1 非手术治疗2 1 1 适应症 ①术后早期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 ;②结核性肠梗阻 ;③粪块性、蛔虫团性肠梗阻 ;④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早期肠扭转和肠绞窄性肠梗阻 ,在严密观察下首先采用非手术疗法。2 1 2 方…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10年中收治93例蛔虫性肠梗阻,死亡7例。现将死亡病例的教训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5例。年龄2.5~7岁。病程4天至1个月,并发肠穿孔、腹膜炎4例,肠扭转、肠套叠和膈疝各1例,感染性休克3例。死亡原因:伤口感染、裂开2例,肠瘘2例,休克3例。讨论一、手术指征掌握不当。蛔虫性肠梗阻多表现为不全性单纯性肠梗阻,非  相似文献   

11.
1984年以来,我们开始将二甲基硅油用于临床,以预防术后肠粘连,通过两年多应用42例的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男22例,女20例,年龄最小1岁,最大65岁。其中化脓性阑尾炎伴腹膜炎25例,十二指肠穿孔伴全腹膜炎5例,蛔虫性肠梗阻肠扭转伴肠坏死1例,粘连性肠梗阻11例(其中3次手术5例,2次手术4例)。在关腹前  相似文献   

12.
正小肠扭转多发生于新生儿或婴幼儿,成人发病率较低,通常表现为急性闭袢性肠梗阻,并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肠绞窄、肠坏死而急诊手术行肠切除术。然而,临床中部分小肠扭转病人症状相对较轻且不典型,通常保守治疗可以缓解,但可反复发作,临床上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对于这类不典型的、间歇性发作的小肠扭转,目前临床报道较少,其发病原因与急性小肠扭转有何异同尚不清楚。此外,对于慢性小肠扭转的治疗方法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认  相似文献   

13.
全小肠扭转(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6例全小肠扭转,其中死亡4例。全小肠扭转容易并发广泛性小肠坏死,临床上一旦高度怀疑肠扭转,应及早手术,不宜保守观察,以免酿成难以逆转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小儿阑尾炎误诊原因,提出避免误诊的应对策略.方法:报告本院10年来首诊其他疾病而后经手术证实为阑尾炎的小儿患者109例,对病史、相关检查结果、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9例中首诊拟急性胃肠炎治疗3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28例,胃肠型感冒13例,肠痉挛12例,肠套叠6例,肺炎及细菌性痢疾各4例,肠结核2例,原发性腹膜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及肠蛔虫症各2例,腹型紫癜1例,肠梗阻1例.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完善的体格检查,合理的辅助检查,医生强烈的责任心可有效降低小儿阑尾炎误诊率.对酷似阑尾炎且具备手术指征者,应早期手术探查,允许阑尾炎误切,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小儿阑尾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64~1981年收治肠套叠391例,其中成人289例(占73.9%),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289例中,年龄最小15岁,最大74岁。经手术证实247例,灌肠复位35例,自行复位(临床表现典型)7例。手术治疗的247例中,致病原因为器质性病变者26例(小肠良性肿瘤16例,局限性回肠炎8例,美克尔氏憩室2例);盲肠或升结肠系膜过长者180例,肠蛔虫1例,余者均因肠坏死无从查其原因。讨论成人肠套叠完全性肠梗阻者较少,因此多无小儿肠套叠表现的典型症状。我们体会,有以下几种表现者就该定为怀疑诊断对象。1.凡阵发性腹痛伴腹部包块,而腹部包块有部  相似文献   

16.
乙状结肠扭转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状结肠扭转多见于老年患者。本病在未发生肠坏死时,诊断并不困难,但其治疗方法却仍有争论。本文根据我院1964~1981年收治的15例(31次手术),重点讨论其手术治疗问题。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最小年龄29岁,最大78岁,50岁以上者14例。病程最长8天,最短6小时,多为2~4天。手术方式及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改良空气灌肠法在诊治小儿肠套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在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改良空气灌肠法对84例小儿肠套叠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确诊为肠套叠84例,排除非肠套叠24例,明确诊断率为100%。复位成功79例,复位率为94.28%。复位未成功并手术治疗5例,其中3例是肠坏死1例为回回结肠型肠表叠,1例为Meckle憇室。复位后无并发症发生,然后随访有3例复发,其中1例复发4次,最后手术证实为Meckle憩室所致。本组在诊治过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早期使用整复仪空气灌肠有助于提高肠套叠的诊断和复位率。采用中压、脉冲、间歇手术按摩改良法室气灌肠灌肠复位是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乙状结肠癌并扭转急诊手术68例治疗体会邹可进,张启明我院1977年~1994年17年间共收住院治疗老年人乙状结肠癌并扭转68例(其中合并肠坏死32例),现将本组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8例,男45例,女23例,年龄65岁~89岁,平均75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延迟性肠坏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普外科治疗41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2.65%)发生延迟性肠坏死,均于明确诊断后行手术治疗。结果 8例行一期肠段切除吻合术,3例因腹腔污染严重无法行一期确定性手术,先施行肠造口术,6个月后再行二期肠吻合术。11例全部治愈,其中2例发生肠瘘,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致延迟性肠坏死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导致漏诊或延迟处理,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严密动态观察,CT的正确诊断率较高,早期剖腹探查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阑尾炎术后引起小肠扭转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00年1月—2010年3月收治有阑尾炎手术病史的小肠扭转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男11例,女5例;发病年龄17~59岁,中位年龄36岁。阑尾切除术病史2~15年,中位时间5年。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 h至6 d不等,平均35 h。诊断为小肠扭转10例(62.5%),小肠梗阻4例(25.0%),误诊为肠穿孔2例,误诊率为12.5%(2/16);16例小肠扭转患者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小肠扭转均为顺时针扭转,其中扭转<360°为5例,扭转>360°为11例。粘连束带形成部位:距回盲部<15 cm有11例,距回盲部>15 cm或者在空肠的为5例。手术方式:经单纯减压复位术5例,行坏死肠段切除术11例,切除肠段40~300 cm,均行小肠I期吻合,未发生肠瘘,其中保守治疗超过72 h的病例,均发生肠坏死,行肠段切除。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阑尾炎术后引起小肠扭转早期诊断尤为重要,B超定位下抽腹水,观察腹水性质,有助于早期诊断,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并发症。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