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CT特征与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性疾病的4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胰头及壶腹部肿瘤23例(胰头癌18例,Vater's壶腹癌2例,胆总管癌3例),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炎性狭窄4例。分析其CT表现,并与手术或病理对照。结果胰头及壶腹部肿瘤表现为胰头增大变形及低密度区,胰头周围组织侵犯,扩张的胆总管突然中断,“双管征”,肝内胆管软藤状中、重度扩张,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或下端结节,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②胆总管结石表现为胆管内环形或圆形致密影,“靶征”或“新月征”,梗阻以上胆总管轻度扩张。③胆总管炎性狭窄表现为梗阻端扩张,胆总管逐渐变细,范围较长呈鼠尾巴状,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胆管积气。结论螺旋CT对胆总管梗阻性疾病定位诊断准确,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检查方法,能为胆总管梗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夏开道汤”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吞咽梗阻38例大丰县中医院(224100)朱昌国大丰县人民医院(224100)翟长云[关键词]食道癌,吞咽梗阻,天夏开道汤自1977年,1994年,笔者运用自拟天夏开道汤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吞咽梗阻38例,疗效尚可。现总结如...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自制“黄白散”治疗消化道瘘的经验和疗效。方法:回顾1985年8月至2006年6月我院普外科自制“黄白散”治疗消化道瘘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消化道瘘治愈17例,1例因瘘口远端梗阻中转手术治疗,治愈率占94.4%,无死亡病例。结论:“黄白散”具有粘堵和促进生肌作用,治疗消化道瘘速效且治愈率高。远端有梗阻者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UPJ)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14例患者(15侧)采用“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并放置双“J”管引流,对1例重度肾积水患者加做肾内翻折叠及肾固定。对1例双侧肾积水的患者,分期2次先后完成手术,先做积水严重一侧的,1个月后行对侧手术。结果术后6个月以上复查B超及IVU均显示肾积水减少,肾盂缩小,肾功能改善,UPJ处蠕动良好。结论“Anderson-Hynes”肾盂成形术是治疗UPJ狭窄梗阻的有效方法,重度肾积水加做肾内翻折叠缝合及固定术有利于引流及肾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根据中医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或“脾常不足”的特点,自拟益气通腑、导滞通腑、化瘀通腑、温阳通腑四法,辨证施治婴儿肠梗阻手术后出现再梗阻2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例1 张某,男,2岁。1983年12月27日  相似文献   

6.
急性尿潴留是临床中常见的问题 ,按其病因分为 :1.机械性梗阻。 2 .动力性梗阻。术后尿潴留常为动力性梗阻引起的 ,即是膀胱、尿道并无器质性梗阻的病变 ,尿潴留系排尿功能障碍所致。1 资料  据我科从 1996年 1月~ 1998年 1月不完全统计 ,腹部外科手术病人 30例。年龄 12~ 70岁 ,男性 2 4例 ,女性 6例。男 :女为 4 :1。以中青年患者多见。2 方法及结果  采用的方法按中医“循经取穴 ,邻近取穴 ,局部取穴”的原则 ,主穴有阴陵泉、三阴交、足三里、关元 ;配穴有阴谷、复溜等。具体操作 :阴陵泉直刺 0 .6~ 1.5寸 ,三阴交直刺 0 .6~ 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段梗阻的病因及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胆总管下段梗阻患者的螺旋CT资料,并分析胆总管下段梗阻的发病原因。结果胆总管下段梗阻分为良性梗阻和恶性梗阻,57例胆总管下段梗阻中良性梗阻46例,恶性梗阻11例,均有胆总管梗阻端以上扩张,19例伴有胰管扩张,螺旋CT图像各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螺旋CT对胆总管下段梗阻定位准确,定性率高,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药外敷治疗尿潴留验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潴留腐祖国医学“癃闭”、“小便不通”等范畴。引起急性尿潴留的病因很多,如梗阻(包括机械性梗阻、动力性梗阻)、高热、昏迷等,小儿与老人尤为多见。现代医学认为急性尿潴留的治疗原则是解除病因,恢复排尿。但有时病因不明,或一时梗阻难以解除,只能先作尿液引流,导尿是发生急性尿潴留最常用的方法。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盐葱炒热外敷法治疗尿潴留,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例1.谭××,女,36岁。1987年9月17日诊。患者四月前因喉中梗阻、声音嘶哑,在某医院诊为“左侧声带息肉”,未作任何处理。回家后又忙于工作,致喉中梗阻加重,不能出声,颈项酸软,口闭难开,十分痛苦。口舌干燥,大便干结,小便黄。检查:咽喉部充  相似文献   

10.
梅核气与隐匿性颈椎骨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核气系咽喉部吞咽梗阻的一个病证。本病系一种功能性疾病,相仿于现代医学的“癔球症”(咽喉部神经官能症)。然在诊断前,必须排除各种有关器质性病变,诸如癌症(咽喉部、食管、肺、纵膈、脊柱……等)、重症肌无力、先天性食管畸形……等。过去很少提及颈椎前缘隐匿性骨刺所致咽喉部吞咽梗阻感,实则这种情况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报告此类患者共14例,且均经X 线检查摄片证实,并作分析如下。临床资料:共14例,男2例,女12例,年龄21~45岁,症状:咽喉部吞咽梗阻感12例,头痛6例,头昏7例,颈项痛及活动受限4例,手麻4例,精神忧郁12例,缄默少  相似文献   

11.
大承气汤的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临床应用 3.1 外科 3.1.1 肠梗阻 以本方加味治疗粘连性肠梗阻66例,用药后均解除梗阻而治愈,其中46例随访3年未复发,20例半年至1年内复发1~3次不等,但每次使用大承气汤加味治疗均能解除梗阻症状。将大承气汤原方经加工制成“肠通冲剂”,对214例肠梗阻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粘连性95例,痊愈率为83.2%;蛔虫性50例,痊愈94%;粪团性4例、功能性24例、不明原因者16例,均全部治愈。但对肠扭转11  相似文献   

12.
许履和老师治疗梗阻性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通里攻下法”治疗梗阻性疾病(以下简称“本病”)已有成功的经验,而为中西医界所公认。用“苦辛通降法”(以下简称“本法”)治疗本病的报道则寥寥无几。吾师许履和老中医,解放前曾用本法治愈不少脘腹胀痛,呕吐便秘的患者。现在看来,有的可能就是本病,属祖国医学“肠结”、“关格”、“脘腹痞胀”、“吐粪症”等范畴。近三十年来,吾师在临床上运用本法,又解除了很多梗阻。兹本着“双百方针”精神,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胆道梗阻及急性胰腺炎早期非手术治疗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对近5 a我院收治的轻症非梗阻型、轻症梗阻型、重症非梗阻型及重症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轻症非梗阻型53例,发病后2周内非手术治疗均治愈;轻症梗阻型38例,其中4例72 h内中转手术,全部治愈;重症非梗阻型36例,非手术治疗32例,手术2例,急诊手术治疗4例,死亡1例;重症梗阻型40例,早期2周内非手术治疗29例,死亡1例,36 h内手术治疗8例,死亡1例,急诊手术3例,死亡1例。结论总之,胆源性胰腺炎早期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度过急性炎症反应期(2周左右),限期手术解除胆道病变,成功率较大,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腸梗阻,在祖国医籍中是没有这一病名的。“巢氏病源”有腹痛候、疝病諸候、九虫病诸候,可能包括这一种疾病在內。西医書籟中的腸梗阻,有机械性的和机能性的兩种。在机械性的梗阻中,又分閉鎖性和絞扼性。閉鎖性梗阻,是腸管腔因种种原因而閉塞的(包括腸寄生虫異物等在腸管內形成的梗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门部不同病变致胆管梗阻的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MSCT表现,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S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中,15例肝门部胆管癌,2例肝门部原发性肝细胞癌,10例肝门部转移癌,8例胆管结石,2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例胆总管炎。27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者MSCT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13例肝门部胆管良性梗阻者MSCT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结论: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的疾病多种多样,MSCT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结石在祖国医学属“石淋”和“血淋”范畴。现将1976年以来有病历记载的21例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未加选择的住院及门诊治疗病人,都有典型的尿路结石症状,全部经X线平片检查,其中:18例为阳性结石,3例不显影,少数病例经尿路造影,肾图证实有梗阻或中度、轻度肾盂积水。21例中,男性13例,女性8例。  相似文献   

17.
郭思景  郭晶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10):663-663
我们 1990年以来运用加味陷胸承气汤为主,辅以液体支持、针刺治疗肠梗阻 42例,疗效颇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治疗组 42例,男性 19例,女性 23例;年龄 15~ 69岁;机械性梗阻 24例,麻痹性梗阻 18例;不全性梗阻 26例,完全性梗阻 16例;腹部手术后梗阻 8例,合并心衰 1例,合并肠腔肿瘤 3例.对照组 11例,男性 5例,女性 6例;年龄 20~ 68岁;均为机械性梗阻,均无其它合并症.  相似文献   

18.
一、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本组653例,均经B型超声波检查确诊,符合1979年10月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系统疾患会议制订的“关于胆道感染、胆石症的诊断标准”。其中,胆石症急性发作140例,胆石症241洌,肝内胆管结石176例,胆总管结石52例,胆管结石23例,多发性并梗阻21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门部不同病变致胆管梗阻的MSCT 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的临床、MSCT 表现,所有病例都进行了MSCT 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40 例肝门部胆管梗阻患者中,15 例肝门部胆管癌,2 例肝门部原发性肝细胞癌,10 例肝门部转移癌,8 例胆管结石,2 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损伤,2 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 例胆总管炎.27 例肝门部胆管恶性梗阻者MS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呈软藤状重度扩张,肝外胆管中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伴或不伴肿块的截断型或突然狭窄型,肝外胆管壁局限不规则增厚;13 例肝门部胆管良性梗阻者MSCT 表现为肝内胆管呈枯枝状轻中度扩张,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肝外胆管远段梗阻,梗阻部胆管呈削尖状狭窄,肝外胆管壁呈弥漫环形增厚.结论:引起肝门部胆管梗阻的疾病多种多样,MSCT对肝门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恶性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因食道狭窄梗阻而引起的吞咽困难,属祖国医学“噎膈”范畴。晚期出现梗阻时“水饮可行,食物难下,食入即吐”,甚至滴水不入。本文将九十年代以来临床上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食管癌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一、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