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总结我国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chemotaxonomy)教学科研及应用等方面的成果,讨论有关学科体系、基础理论及实践等问题,并进一步研究我国植物化学分类学发展的努力方向,经研究决定,将于2005年11月中旬召开全国植物化学分类学学术会议,届时将邀请国内植物资源学、药用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数量分类学专家作报告,同时《植物化学分类学》的编著者也将参加会议。会后将组织相关专业考察。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2.
《植物化学分类学》由中国药科大学周荣汉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教授主编、于2005年10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植物化学分类学是植物分类学与植物化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以植物化学成分为依据,以经典分类学为基础,对植物加以分类和记述,研究植物化学成分与植物类群间的关系,探讨植物界的演化规律。该书是系统阐述植物化学分类学的专著,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17-17
为了培养高校及科研院所植物学分类学与数量分类学师资、科技骨干及博士生,特举办本讲习班。1·教师及教材:植物化学分类学由周荣汉(中国药科大学教授)讲授,《植物化学分类学》(2005年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数量分类学由徐克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讲授,《数量分类学》(1994年版)科学出版社。2·开办时间:2006年5月中旬(为期6天)。3·地点:浙江省金华市。4·报名:本期招收学员50名。要求学员具有高等教学及植物化学基础。报名时请报送学员姓名、性别、学历或经历,并缴纳报名费100元(不再退还,计在学费内),经审核同意后,通知入学。5…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植物学会与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植物化学分类学学术研讨会”会议定于2005年11月11~13日在扬州大学召开。现将会议的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大会主题: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分类学2会议内容:(1)参加会议的代表在植物学、植物化学、植物化学分类学、药用植物、植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2)交流我国植物化学分类学(Plant chemotaxonomy)和植物学等在教学、科研及应用等方面的成果,讨论有关学科体系、基础理论及实践等方面重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我国植物化学分类学的发展。会议将邀请…  相似文献   

5.
药用植物分类学是利用植物分类学的知识研究药用植物的一门学科。它将有医疗价值的植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药用植物的形态、生理功能及分类方面的规律,从而达到合理利用的目的。那么学习药用植物分类学有何意义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可鉴别药品的真伪。我国幅员广阔,资源极为丰富,现已作  相似文献   

6.
美国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教授、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国际人参协会主席团成员胡秀英博士应我同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杨衔晋、方文培等教授的邀请,于1980年10月至1981年1月在我国成都、昆明、哈尔滨、兰州,北京、南京、上海、广州等科研教学单位讲学。讲授了植物分类学、中国植物对世界的贡献、国外中药研究的动态和近几年她  相似文献   

7.
百合科贝母属药用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年来关于贝母属Fritillaria药用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进行了综述。贝母属药用植物的分类学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传统的形态学特征进行分类,根据植物中的特征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分子水平上的DNA芯片技术在基因分型和种类鉴别上的应用。通过比较发现,DNA芯片技术可为贝母属植物种属的验证与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快速、高通量的检测工具,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用于植物种类鉴别的方法。DNA芯片技术在植物种类鉴别上的应用为分子水平上的植物分类学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柴胡属植物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综述了柴胡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进程,着重探讨了柴胡在形态学分类、化学分类、显微特征分类以及分子生物学分类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多种分类方法联用是柴胡属内分种的最有效手段,结合当前柴胡药材市场供求紧张的现状,提出当前柴胡分类学的工作重点在于结合药理学研究以发掘柴胡新药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南美药用植物紧密小鹰芹Azorella compacta Phil植物分类学特征及药用功能。  相似文献   

10.
在薯蓣属Dioscorea植物形态分类学和分子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薯蓣属植物传统药效的分析,结合植物化学成分,基于化学成分对薯蓣属药用植物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我国薯蓣属植物约有17种植物富含甾体皂苷,均属于根状茎组Sect. Stenophora Uline,其他植物均为块茎,富含多糖、鞣质等不同化学成分,也表现出不同的药效作用。根据薯蓣属植物已知的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结合经典形态分类学,对将薯蓣属植物归属于甾体皂苷组、多糖组、多酚组、黄独素组、薯蓣碱组、其他组。  相似文献   

11.
种子的分类学和鉴定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种子类药材的外部形态、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等分类学和鉴定学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种子类药材的外部形态、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等分类学和鉴定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王文采院士是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其学术成就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除植物分类学的成就外,为我国药用植物及资源的调查和研究方面也做出重大贡献。他不仅是学术大家,而且品德高尚,提携后学,为人师表,是我国知识界光辉的榜样,他的学问和品质,将化为我国科技人员在"双创"中砥砺前行的巨大正能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数量分类学对重楼属的分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8个性状应用数量分类学原理与方法对重楼属Paris17种代表植物进行研究,选取欧式距离系数和非加权平均数法(UPGMA)进行聚类。结果和结论:聚类分析结果将重楼属17个种分为2个组群和7个组,并与传统分类学相比较讨论,2个组群的划分与李恒分类系统中侧膜胎座亚属和中轴胎座亚属不同,但其中第5,6,7组分别与李恒分类系统中的海南组、五指莲组、北重楼组的划分基本一致,而传统分类中根据特殊性状建立的球药隔组、花叶组和黑籽组被归入第2,3,4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姜黄属植物分类与中药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7个分类性状,采用聚类分析并结合主成分析,对国产姜黄属植物进行数值分类。结果与结论:首次将国产姜黄属植物系统整理为9种,1种复合体、3栽培变种,澄清许多长期存有争议的分类学和鉴定学问题。国产姜黄属药用植物的数值分类学研究@肖小河 @钟国跃 @舒光明 @李隆云 @方清茂 @陈善墉 @苏中武  相似文献   

16.
豆蔻类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因名称、外形和功效相似,加之姜科植物不易辨别,迄今,有关豆蔻类中药的基原问题尚未达成共识。该研究通过对历代本草文字记述与绘图进行考察,结合市场调查与植物分类学研究,探讨了豆蔻类植物药(包括红豆蔻、草豆蔻、白豆蔻、草果、肉豆蔻、小豆蔻)在植物分类学上的相互关系以及药用品种的历史沿革,并对药材豆蔻与原植物白豆蔻名称统一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贵阳市中药资源种类、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介绍贵阳市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方法 资源调查 ,分类学研究。结果 贵阳市中药资源丰富。结论 贵阳市有中药资源 1993种  相似文献   

18.
益母草类中药的研究概况和进展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晁志  周秀佳 《中草药》1998,29(6):414-417
综述了有关益母草属植物的分类学、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就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中药材鹿茸的分子分类学鉴定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建立中药材鹿茸的分子分类学鉴定试剂盒。方法 根据对不同产地的梅花鹿、马鹿线粒体DAN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亲缘关系较近的伪充药材来源动物线粒体DNA同位置序列比较,找到鹿的特征片段,经过实际经验,筛选出适合片段作为鹿的种属特异性PCR引物。结果 该引物与相关试剂组成试剂盒后,可用于中药材鹿茸与伪充药材的鉴别。结论 用分子分类学方法鉴别中药材鹿茸,具有科学、稳定、准确、简便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明朝李时珍所著《本草钢目》的分类法是世界分类学的创举,比欧洲公认的植物分类学家林耐的《自然系统》早175年。发明和使用麻醉剂最早算我国东汉华陀,比西方领先1,600年。最早做人体病理解剖的是南朝刘宋大明年间的女民间医生张秀姑。见《南史·顾恺之传》。第一个应用免疫法治病是晋代葛洪。针灸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创造发明。使用针灸治病约有2000余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内经》有关于针灸治病的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