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对其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患者配偶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8例患者的配偶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在患者症状活跃期及缓解期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活跃期:t男SDS=3.14、t男SAS=2.85,P<0.05;t女SDS=4.80、t女SAS=4.57,P<0.01;缓解期:t男SDS=2.40、t男SAS=2.65,P<0.05;t女SDS=3.17,P<0.05;t女SAS=3.98,P<0.01),复发组患者配偶评分显著高于首发组(tSDS=2.14、tSAS=1.89,P<0.05),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是影响精神障碍患者配偶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tSAS=2.77、P<0.05).结论 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对患者康复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青光眼患者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8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32,2.26,2.43,2.41,2.35,2.12,2.10,2.59,2.63;P0.05),心理干预后,青光眼患者的SCL-90中躯体化症状、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症状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39,2.35,2.31,2.52,2.56,2.20,2.28,2.48,2.50;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改善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36名抑郁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与国内常模相比较,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2.10~2.48,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家属的SCL-90各因子、SAS和SDS的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11~2.52,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状况较为严重,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因公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治情况.方法 自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诊治调查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因子分,韦氏智力测定,自评焦虑量表(SAS)总分,自评抑郁量表(SDS)总分,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因子分和总均分.治疗药物种类、服药和护理的依从性、周末度假和部分住院时间.应用SPSS1...  相似文献   

5.
冀海  侯召香 《医学信息》2009,22(6):953-954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心理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对97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4周有计划的心理综合干预。结果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SCL-90、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女性配偶的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反应比男性配偶重(P〈0.01);经心理综合干预4周后患者配偶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配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应主动予以心理综合干预,可减轻他们的不良情绪反应,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的心理状况及干预效果。方法 对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男女之间差别不明显,经心理干预以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亲属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存在着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应主动做好他们的心理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状况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干预。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SAS、SDS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父、母之间无显著差异,经心理干预及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父母SAS、SDS评分也随之下降。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减轻心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对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家庭治疗与心理干预,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测评,然后将治疗前的测评结果分别同全国常模、治疗后的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SCL-90、SDS和SAS治疗前的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及治疗后的分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扣抑郁自评量表(SDS),对98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躯体化、焦虑抑郁情绪及偏执等心理问题。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应对家属提供心理帮助,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患者发病对其配偶心理状况的影响,为患者配偶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8例患者的配偶在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在患者症状活跃期及缓解期SAS、SDS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活跃期:t男SDS=3.14、t男SAS=2.85,P<0.05;t女SDS=4.80、t女SAS=4.57,P<0.01;缓解期:t男SDS=2.40、t男SAS=2.65,P<0.05;t女SDS=3.17,P<0.05;t女SAS=3.98,P<0.01),复发组患者配偶评分显著高于首发组(tSDS=2.14、tSAS=1.89,P<0.05),稳定的经济来源也是影响精神障碍患者配偶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tSAS=2.77、P<0.05)。结论精神障碍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自身的心理健康,还对患者康复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影响。方法对入组132例陪护亲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亲属进行测评和对照研究,并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亲属SCL-90、SAS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均〈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CL-90、SAS评分均显著下降(P均〈0.01),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亲属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我院首次住院青少年精神病患者的93例亲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测评,并进行t检验和统计学描述。结果患者亲属SCL-90评分高于国内常模,且女性评分高于男性。SAS评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青少年精神病患者亲属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为促进患者的康复,应及时有效的对其亲属进行心理干预,改善他们的心理障碍,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女性劳教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山西某劳教所女性吸毒人员进行90项症状清单(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调查。结果女性吸毒人员SAS(45.46±9.549)、SDS(50.52±10.609)分、SCL-90总均分(1.85±0.416)分及各因子均比常模高(P0.001)。除文化和职业无显著差异之外,已婚的女性焦虑评分、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分数均高于未婚和离婚的女性,且差异显著(P0.05);吸毒时间长于10年的女性焦虑评分、SCL-90总均分、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均高于吸毒少于10年的女性(P0.05)。结论女性吸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呼吁社会关注和加强女性吸毒人员的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焦虑、抑郁、疑病、躯体化等精神障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综合医院住院患者1278例进行调查评定,筛查后再进行精神科诊断。结果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总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P〈0.05),且SAS总粗分高于正常人群上限者占40.69%,SDS总粗分高于正常人群上限者占35.99%,既有焦虑又有抑郁症状者占总调查人数的25.01%。焦虑抑郁症状与患者的年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社会支持系统均有关。医院住院患者的SCL-90总分、均分,9项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结论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中存在较多的焦虑、抑郁、疑病和躯体化等精神症状,住院患者的整个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综合医院医生识别精神症状率低。  相似文献   

15.
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从而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卡特尔16项人格特质测验问卷(16-PF)、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43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行调查,并与40例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 慢性疼痛患者16-PF测试结果;在I-敏感性、O-忧虑性、Q4-紧张性及次级人格因子X1(适应与焦虑)得分高于对照组,在A-乐群性、C-稳定性、F-兴奋性及次级人格因子Y2(心理健康)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0.01)。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及SAS、SD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 慢性疼痛患者在人格特征上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的偏差,并有明显的心理障碍,因此,对慢性疼痛的治疗,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前提下,纠正不良的个性及心理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心身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两种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心身症状的效果。方法 将 90例慢性乙肝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实验组在临床治疗的同时分别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病人入院时、入院 2周、入院 4周用症状自评量表 ( SCL-90 )、Zung焦虑自评量表 ( 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分别评估实验组、对照组病人心理状况 ,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实验组之间及与对照组同期的心身症状比较。结果 支持性心理治疗组和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组患者干预前后 SCL-90阳性总分、阳性项目、各因子得分及 SAS、SDS标准分比较 ,P<0 .0 5 ,差异有显著性。两个实验组干预后 2周、4周 SCL-90、SAS、SDS得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P<0 .0 5 ,差异有显著性。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组干预后 2周 SCL-90、SAS、SDS得分与支持性心理治疗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干预后 4周 SAS、SDS标准分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支持性心理治疗和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改善病人的心身症状有明显效果 ,渐进性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改善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优于支持性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7.
截肢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截肢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特点。方法 对31例截肢患者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评。同时以年龄、性别相匹配的31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截肢患者常有焦虑、抑郁症状,其心身健康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现在SCL—90中的总分和部分因子分、SDS、SAS、HAMA、HAMD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SSR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伴发焦虑、抑郁症状的截肢患者应及时给予心理治疗、抗焦虑剂、抗抑郁剂治疗及良好的家庭照顾和社会支持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住院颅脑损伤病人73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首先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3种量表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评估,然后用认知性心理疗法和支持性心理疗法进行干预。并于干预后第2周、第6周各测评1次进行比较,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结果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在干预后第2周,除躯体化、焦虑、精神症状3因子得分(t=3.101,2.801,2.912)具有显著性差异(P1<0.05)外,其余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实施干预第6周后再次评估,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相比,不同程度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2均<0.01)。SAS、SDS总分评分在干预2周后下降(t=3.716,t=3.680)具有显著性差异(P1<0.05)。特别是干预6周后,较干预前明显下降(t=7.542,t=6.781)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2<0.01)。结论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时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