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杨月太  温卓  申国红 《贵州医药》2022,46(2):247-248
目的 探讨跟腱延长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术配合疗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马蹄内翻足畸形患者展开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跟腱延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跟腱延长术联合胫前肌腱外移术配合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Ponseti...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跟腱滑动延长术配合树脂管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疗效。方法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以跟腱滑动延长术配合树脂管固定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2例13足。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月至2年,其中优7例8足,良3例3足,可2例2足,优良率84.6%。结论应用跟腱滑动延长术配合树脂管固定治疗6月至2岁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改良型与传统胫前肌腱外移术治疗马蹄内翻足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4年2月马蹄内翻足患者64例,顺序分组进行手术治疗。改良组43例足,对照组46例足。通过术后2组功能优良率对比,分析两者疗效。结果改良组优良率为88).4%,对照组优良率为87.0%,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1, P=0.839)。结论改良型胫前肌腱外移术治疗马蹄内翻足可以达到传统手术的疗效,且手术方法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减少其并发症和复发率。方法采用跟腱延长、内后侧联合松解、胫前肌外移、跖腱膜松解的综合手术方法治疗11个月~12岁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20例(186足),按Garceau疗效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98例(146足)获随访,平均随访1~5年,优80例(125足),良10例(16足),可6例(3足),差2例(2足),优良率92%。结论跟腱延长、内后侧联合松解、胫前肌外移、跖腱膜松解的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段,可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在2006年3月—2008年6月期间,通过心理护理、手法矫正的护理配合、石膏固定的护理、经皮跟腱延长术的护理等方法护理应用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69例101足。结果随访92足畸形获得满意矫正,踝部功能正常,无护理并发症。结论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一种有效、简单、创伤小、美观的新疗法,配合临床护理,可以使患儿获得一个外观正常、活动灵活和无痛的足,在临床上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小儿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很多,我们采用陆裕朴氏法治疗50例患儿,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月~1岁15例,1~3岁30例,3~5岁5例。双足畸形者44例,15例为石膏固定失败者。二.治疗方法:麻酸采用氯胺酮加局部奴夫卡因浸润,手术在止血带下进行,一般不输血。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患足畸形程度,对足跖屈、内翻畸形轻型者,一般行跟腱延长和胫前肌外移术;对足跖屈、内翻高弓中型畸形者,除采用跟腱延长、胫前肌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以往有多种手术方式,即跖筋膜切断、三角韧带、距舟、舟楔、楔跖关节的松解,跟腱延长,胫前或胫后肌转位等,但术后复发率40%~80%。本组3例患儿,均行Mckay手术治疗马蹄、内翻、前足内收均获得了较理想的纠正。术后随访4月~1?..  相似文献   

8.
1988年-1997年采用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40例.平均年龄1岁2个月,平均随访4年5个月,按Laaveg标准:优47足,良7足,可3足,差2足,优良率为91.6%。手术方法:全部行跟腱皮下切断(1.5岁以内)或跟腱延长(1.5岁以上)、胫前肌外移、内侧软组织松解、术后行超膝关节石膏管型固定于屈膝60°,踝背伸0-10°,足外翻及前足外展位。本文就CCF病因进行了讨论,认为早期肌力不平衡是其主要病因,手术年龄不宜小于6个月,6个月以后手术时间越早越好.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早期肌力平衡手术治疗@杨虎林$广西桂林市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矫治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1-11月根据Ilizarov张力-应力法则,应用改良的外固定矫形器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11例14足。本组5例同期实施足跗骨的有限截骨术;6例实施跖腱膜松解术;2例实施足部肌腱转移的肌力平衡术:所有病例均实施跟腱延长术。遵循Ilizarov穿针固定的基本原则,安装具有三维矫形功能的踝足关节矫形器。术后7 d开始旋转相应的螺纹牵伸杆,逐渐矫正足内翻、内收和下垂畸形并适当过牵,使畸形得到良好的矫正。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1个月。畸形足均获得满意的矫正和足底持重,行走功能良好,患者满意。结论 Ilizarov技术矫治僵硬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安全并能早期活动的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郭亚  陈卫兵 《江苏医药》2007,33(6):638-638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是小儿足部常见的一种严重影响足部功能的畸形,发病率约1‰.主要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踝跖屈、跟骨内翻以及继发性胫骨内旋.病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早期治疗是较为公认的原则.我科自2001年2月至2006年10月,采用一期后路松解加胫前肌中置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14例23足,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儿马蹄内翻足是小儿足部畸形,也是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的一种,主要表现在患儿的足前半部内收、内翻,跟骨内翻、跖屈、跟腱挛缩呈马蹄畸形等。据统计,目前临床上小儿马蹄内翻足发病率为1.0‰~4.5‰[1],此病在婴儿出生后就能够很快的辨认畸形,所以在诊断方面并无困难。此病要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才会显著。现将我院36例小儿马蹄内翻足患儿实施全麻联合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张丽平  夏群英 《江西医药》2012,47(11):1034-1035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足部畸形,其特点是骨间关节内收,踝关节趾屈,足内翻,胫骨内旋及胫后肌挛缩.新生儿发病较高,约为1%-4%,男性为女性2倍,单侧稍多,早期干预治疗预后较好.2006年始,我科对已行Ponseti方法治疗的48例新生儿马蹄内翻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2012年2月我科收治48例新生儿马蹄内翻足,均为单纯性马蹄内翻足,其中男36例,女12例,单侧内翻足32例,双侧内翻足16例,年龄7d-28d.48例患儿均采用Ponseti方法[1]维持矫正位置3-5min后放松,休息片刻后再做1遍.2-3遍后采用靴型石膏固定于矫正位置,石膏固定时由助手一手握住患儿小腿下段,拇指顶压在距骨头处,一手牵拉患儿拇趾使前足外展,术者将石膏托置于足底及小腿后侧,再用5cm宽石膏绷带(对于软组织挛缩轻者也可采用普通绷带)缠绕2-3层即可.10-14d后拆除石膏,重新手法矫正,石膏固定,如此重复,逐步纠正前足内收,中足高弓及后足内翻.视情况如跟腱紧张则需行跟腱延长术,术后石膏固定3-4周.石膏去除后外展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马达加斯加共和国(以下简称马国)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60足)患儿采用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的手术方法治疗,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足踝部于矫正位、膝关节屈曲30°,抬高患足,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12~14d拆线,6周后拔除克氏针,更换短腿管形石膏固定,逐渐练习关节活动,带管形石膏下地功能锻炼。术后进行疗效评价,术前及末次随访分别测量足跖屈角度、背屈角度及侧位X线片距跟角度。结果术后40例患儿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月至2年,平均16月,畸形矫正满意,未见复发,足负重行走功能良好。其中优34足,良15足,可11足,优良率达81.7%;术后末次随访时跖屈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时背屈角度及侧位距跟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施行三关节融合+跟腱延长+跖筋膜切断术方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只要手术操作过程准确得当,术后矫形处置得当,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在马国这种一次性手术是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广承  王玉红  徐晓青  刘爱亚 《河北医药》2009,31(12):1469-147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FF)是小儿足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男孩为女孩的3倍,单侧略多于双侧,患儿出生后可根据外观畸形得到诊断,以前足内收、内翻、跖屈和踝关节马蹄足为特征。CFF严重影响小儿的骨与关节生长发育,可能是骨科领域内最常见、需要特别治疗的先天性畸形。我院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取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潘塞缇法(Ponseti)早期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 本组40例(年龄7d~6个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均采用Ponseti法,包括手法矫正结合石膏固定以及拆除石膏后穿戴支具,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平均随访24个月,最长6年.40例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外观畸形纠正,优良率100%.结论 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费用低廉,创伤小,恢复快,近期及远期效果均满意,方法简单,容易推广和掌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Ponseti方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方法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28d以内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20例22足,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19足进行经皮跟腱切断术,4足随访发现复发,3足再次行石膏矫形治疗,1足进行第2次经皮跟腱切断+石膏矫形。最后随访时McKay评级:优16足,良6足,优良率达100%。结论 Ponseti方法治疗新生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满意。坚持正确穿戴支具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42例48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对患者采用Ponseti方法治疗,包括手法矫正、石膏固定、经皮跟腱切断以及足外展支具等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随访发现,42例48足中共40例45例矫形效果满意,其余2例3足进行手术治疗。结论 Ponseti方法是治疗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有效手段,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手术矫治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25例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叶君健,吴天中,蔡华秀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是矫形外科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外科手术矫治可使患足在正常或较正常状态下生长发育。近十年来,我院共收治该种畸形患儿25例,手术矫治33足,治疗效果满...  相似文献   

19.
马蹄内翻足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先天性残疾病症之一。据统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1例,即发病率为1‰,全球每年有超过100000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出生,80%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多数得不到治疗或治疗不当。作者自2007年以来应用潘塞提(Ponseti)技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收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是先天性足畸形中常见的一种畸形,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措施。术前术后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我院从2000年3月至2002年12月,对26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施行了手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