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牵引结合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110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彭一华 《中国康复》2005,20(1):62-62
经颈椎X片、CT或经颅多普勒等确诊的颈椎病患者 110例,男63例,女47例;年龄17-65岁,平均40.5岁;病 程5d-30个月;神经根型60例,椎动脉型41例,其它类型 9例。全部病例均采用手法结合牵引、按摩治疗。①牵引:患 者取坐位,牵引角度,病变部位于C1-4取后伸5-15°,C4-5为 垂直90°,C5-T1为前屈5-15°[1];牵引重量,神经根型为 10-17.5kg,时间20-30min,椎动脉及其它类型为7.5- 10kg,15-20min。②手法:在牵引第10-15min进行,医 者双手拇指抵住患病节段棘突,余手指固定整个颈项,前后 推拉颈椎,每次30-60s;棘突明显偏歪用拇指抵住棘突将 其复位。…  相似文献   

2.
定点旋转手法配合枕颌牵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1997~1999年间收治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75例为以定点旋转手法为主的推拿配合枕颌牵引治疗(治疗组),另75例单纯以颈椎枕颌牵引治疗(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治疗组75例,其中,男40例,女35例,年龄24~66岁,平均42.4岁;病程从1周~1年2个月,平均3个半月;对照组75例,男42例,女33例,年龄26~65岁,平均43.2岁,病程从10d~1年,平均3个月。1.2 方法(1)两组均采取坐位枕颌牵引,角度0°~30°,重量5~10kg,以患者舒适为度,20~30min/次。治疗组在牵引后另加颈部操作手法。(2…  相似文献   

3.
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标准[1]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2例,并经CT或MRI确诊,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1例,男42例,女19例;年龄19~66岁,平均39.2岁;病程1d~15年。对照组61例,男39例,女22例;年龄18~68岁,平均39.8岁;病程1d~16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给予颈椎牵引及手法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4.
牵引加红外线照射治疗颈椎病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患者 98例 ,男 6 1例 ,女 37例 ;年龄35~ 71岁 ,平均 6 0岁 ;神经根型 5 0例 ,脊髓型12例 ,椎动脉型 5例 ,交感神经型 6例 ,混合型2 5例 ;颈椎骨质增生 84例 ,其中C4 - 7增生 76例 ,C2 - 4增生 8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14例 ,其中C4 - 5突出 8例 ,C5 - 7突出 6例。  采用哈尔滨产QK -SO90A型全科颈椎病治疗仪 ,为颌枕吊带坐位牵引 ,其特点是采用患者自控小拉力扶正颈椎 ,使患者在轻松心态下接受治疗 ,牵引时头稍前屈 ,约 2 0min ,并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准 ,使牵引力作用在钩椎关节和椎体后缘 ,首次牵引重量为 3~ 5kg ,以…  相似文献   

5.
骨折制动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患者 2 6例 ,男 19例 ,女 7例 ;年龄 17~5 7岁 ;左膝 14例 ,右膝 12例 ;股骨颈骨折 4例 ,股骨上段骨折 7例 ,股骨下段骨折 8例 ,髌骨骨折 3例 ,胫骨上段骨折 4例。 2 6例中 17例内固定 ,骨折后康复治疗前关节活动范围 (ROM) 0°~ 10° 13例 ,~ 30° 8例 ,~ 6 0° 5例。  治疗方法①牵伸 :视膝关节屈曲程度取坐位或仰卧位 ,治疗师手法牵伸 ,以患者耐受限为标准 ,时间 1min/次 ,休息 1min继续下 1次 ,共 10次 ,每日进行治疗 2次 ;②关节松动术 :治疗师采用髌骨分离牵引 ,侧方滑动 ,上下滑动 ;股胫关节后前向滑动等手法增加…  相似文献   

6.
牵引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分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效果 ,从 72 3例颈椎病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患者 12 6例[1] ,按就诊顺序分成 3组 ,每组 42例。牵引并红外线组 (A组 ) ,男 2 0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5 5 .5岁 ,病程 1周~ 2年 ;牵引并红外线、中频电组 (B组 ) ,男 2 4例 ,女 18例 ;平均年龄 5 7岁 ,病程 2周~ 1.5年 ;牵引并红外线、手法组 (C组 ) ,男 2 3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46.3岁 ,病程 10d~ 3年。 3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A组采用坐式颌枕法颈椎中立持续牵引 ,牵引重量 4~12kg ,每…  相似文献   

7.
作用使用万拉法新与阿米替林对 6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对照治疗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患者年龄 >65岁 ,符合CCMD - 2-R抑郁症诊标准 ,Hamilton抑郁量表 (HAMD)(1 7项 ) >1 8分 ,并排除有严重躯体疾患及药物过敏史者。研究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68 7± 2 8岁 ,病程 4 8± 1 8岁。对照组 30例 ,男 2 1例、女 9例 ,年龄 70 1± 3 7岁 ,病程 6 9±5 9年。研究组服用万拉法新 50~ 1 75mg/d ,平均1 2 5± 35mg。对照组服阿米替林 50~ 2 0 0mg/d ,平均 1 50± 45mg。疗程为 6周 ,研究期…  相似文献   

8.
体外反博加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料和方法  患者 197例 ,住院患者 12 3例 ,门诊 74例 ,均根椐临床症状、体征、MRI、CT、X线片确诊。分为观察组 10 5例 ,男 71例 ,女 34例 ;年龄 30~ 6 8岁 ,平均(46 .9± 7.1)岁 ;病程 1~ 16个月 ;对照组 92例 ,男5 8例 ,女 34例 ;年龄 2 7~ 6 5岁 ,平均 (46 .3±7.0 )岁 ;病程 4d~ 2 0个月。临床表现 :颈部僵硬、疼痛 ,头部因体位改变而眩晕 ,伴头痛、耳鸣、恶心或上肢麻木。体征 :颈椎压痛 ,活动受限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9例MRI、87例颈椎CT示椎间盘突出 ,10 1例侧位、斜位X线片示生理曲度变直、反张 ,椎动脉狭…  相似文献   

9.
赵一红 《临床医学》2009,29(2):119-119
本文对我所2000年至2006年诊治的被外院误诊的大叶性浸润型肺结核27例病人进行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15~71岁,平均39.2岁,其中15—20岁4例,21-30岁6例,31—40岁5例,41~50岁6例,51—60岁3例,61—71岁3例;误诊时间15天~2个月。  相似文献   

10.
史凤玲  闫金玉 《现代康复》1997,1(4):259-259
我院自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采用硬膜外封闭疗法.配合陕西省康复中心研制的中药蒸汽浴,局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男71例、女34例,年龄21岁。65岁,平均42岁,病程1个月至6个月:主要表现为腰腿痛,直腿抬高阳性。重度39例(直腿抬高<30°)、中度56例(30°-55°),轻度13例(>5°),其中41倒表现为急性.坐骨神经痛11例,  相似文献   

11.
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一项重要的,常用的有效疗法,也是一项有严格技术规范要求的治疗手段.颈椎牵引所采用的体位、角度、重量及时间与疗效和安全性直接相关.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了颈椎病发病的力学因素,牵引治疗的力学机制,提供了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的技术参数体位以卧位牵引为宜;角度根据病情及影像学改变而定,适应期取中立位或屈伸10°内,上颈段取后伸5°~20°,C4-5取0°,C5~6取前屈5°~10°,C6~7取前屈15°,C7~Tt取前屈20°~30°,生理弧度消失,角度选择当下移一个椎间隙;牵引力取体质量的15%~20%;牵引时间在10~30 min.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角度取中立位或屈伸10°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颈椎牵引.  相似文献   

12.
作者 1 997~ 1 999年用上肢外展皮牵引治疗小儿严重肱骨髁上骨折 45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5例中 ,男 2 7例 ,女 1 8例 ,年龄最大1 2岁 ,最小 1 5个月 ,平均 5 8岁。左侧 2 1例 ,右侧 2 4例 ,伸直型 40例 (88 9% ) ,屈曲型 5例(1 1 1 % )。就诊最短时间 1h ,最长 3d ,有正中神经损伤症状 2例 ,桡神经损伤症状 3例。将牵引架置于患侧 ,调节牵引架与床平面呈1 50°夹角 ,患肢外展 1 50°,患侧床脚垫高 ,利用身体重量作对抗牵引。开始时根据体重行满负荷牵引 ,牵开骨折断端 ,2~ 3d后摄片复查 ,如骨折端移位明显 ,每天用手法调…  相似文献   

13.
背景循经走罐法治疗颈椎病,主要是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除瘀滞的目的.目的探讨循经走罐法改善颈椎病患者症状,疗效与病程及年龄的关系.设计患者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解放军空军总医院理疗科.对象2000-12/2003-12空军总医院理疗科门诊治疗的颈椎病患者100例.其中男39例,女61例;年龄≤30岁9例,31~40岁38例,41~50岁42例,>50岁11例.病程<1年36例,1~5年49例,>5年15例.颈型51例,椎动脉型25例,神经根型24例;其中有69例患者经过X射线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向,或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有23例患者脑血流图显示椎动脉供血不足.干预患者俯伏坐位,暴露颈肩部和上背部,用负压罐吸拔于颈部,使颈肩部和背部疼痛部位的皮肤出现瘀斑,每周治疗一两次,治疗1个月后,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和体征以及X射线片、脑血流图的检查结果进行治疗效果评定.症状消失疼痛0级;颈椎的生理弯曲恢复10°~15°;脑血流图显示椎动脉收缩峰速度恢复正常范围.明显好转疼痛降低2级以上;颈椎的生理弯曲恢复6°~9°;脑血流图椎动脉收缩峰速度恢复正常范围的80%.好转疼痛降低1级;颈椎的生理弯曲恢复3°~5°脑血流图椎动脉收缩峰速度恢复正常范围的40%~80%.无效疼痛无变化;颈椎的生理弯曲恢复3°以下;脑血流图椎动脉收缩峰速度在正常范围的40%以下.主要观察指标①各型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②病程与治疗效果的关系.③年龄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0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症状消失、明显好转、好转、无效,颈型分别为27,17,5,2例;椎动脉型分别为8,10,4,3例;神经根型分别为4,9,7,4例;病程<1年分别为19,12,3,2例;病程1~5年分别为18,19,7,5例;病程>5年分别为2,5,6,2例;年龄<30岁分别为5,3,1例;31~40岁分别为18,13,4,3例;41~50岁分别为15,18,5,4例;>50岁分别为1,2,6,2例.结论循经走罐法对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较好,椎动脉型次之,神经根型治疗结果较差.病程越短,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4.
纳洛酮在肝硬化合并肝昏迷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纳洛酮对肝昏迷是否有催醒作用 ,我院从 1997年 5月起应用纳洛酮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昏迷 ,取得较好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0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均为本院 1997年 5月~ 1999年 2月住院病例 ,上述病例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 19例 ,其中男 14例 ,女 5例 ,年龄 2 4~ 6 8岁 ,平均 45 3岁 ,肝昏迷Ⅱ°14例 ,Ⅲ°5例。常规治疗组 11例 ,其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0~ 6 5岁 ,平均 42 5岁 ,肝昏迷Ⅱ° 9例 ,Ⅲ° 2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诊断 ,依据临床体征、实验室检查 ,B超检查、11例曾作纤…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患者 2 85例 ,男 15 7例 ,女 12 8例 ;年龄 3 0~ 72岁 ,平均 5 2岁 ;病程 1个月~ 2 5年 ,平均 8.6年 ;神经根型 172例 ,椎动脉型 5 1例 ,交感神经型 3 0例 ,混合型 3 2例。分为间歇牵引组 (A组 )、综合组 (B组 )、持续牵引组 (C组 )各 95例 ,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X线片及分型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采用日本TM 3 0 0型智能多功能牵引系统 ,牵引角度一般为前屈 2 0~ 3 0° ,行坐位牵引。A组首次持续牵引力从 7kg开始 ,逐渐增至 8~ 18kg或更多 ,以患者能耐受或舒适为宜 ,间歇期…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6月2006年10月我院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其中结合小粗隆拉力螺钉或钢丝固定的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6岁,左侧18例,右侧12例;车祸伤21例,高处坠落伤7例,走跌伤2例,均为伤后24h内就诊,按Evans分型,Ⅰ型2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Ⅳ型7例。2·1治疗方法术前行患肢皮牵引5~7d,硬膜外或全麻,取仰卧位,患髋垫高15°~20°,取髋外侧切口,显露股骨粗隆及下段7~8cm,整复骨折,在粗隆下2~3cm处进针,X线透视下,沿股骨颈中轴线向股骨头方向钻…  相似文献   

17.
综合康复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资料与方法本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最大65—18岁;病史最长10年,最短3天;所有资料均经过CT扫描证实,其中L3、4突出2例,L4、5突出30例,L5S1突出13例,L4、5-L5、S1合并突出15例。快速牵引法:采用计算机控制屈曲成角旋转三维牵引床,患者俯卧于牵引床上,暴露腰部,患椎间隙与牵引床上下板之间隙对应,分别固定胸背部和臀部,根据患者性别、年龄、体质、病情选择治疗参数,本组病例一般参数:牵引距离64—70㎜,屈曲成角5°—15°,旋转角度-20°—20°,先向患侧方向旋转,再向健侧旋转,操作者立于患者患侧,双手拇指重叠按压在…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92~ 1998年开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现代麻醉结合手法治疗109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本组 1 096例中,男 740例,女 356例;年龄最小 17岁,最大 65岁 ;病程最短 2周。最长 14年。 方法:先采用硬外麻醉并在管内注入地塞米松稀释液 5mg的方法,能保证在推拿手法进行中无疼痛。 (1)推拿疗法仰卧牵引法:助手3人固定患者腋部,术者2人双手握住患者双踝用力向下牵引,持续 2min,牵引中双下肢需抬高,与床面成15°~ 25°。屈髋压腿法:患者仰卧,术者先将一侧膝髋屈曲使小腿与脊柱平行,向下压腿 6~ 8次,另外一…  相似文献   

19.
1资料与方法 本组 39例,男 22例,女 17例,年龄 35~ 70岁;病程最短的半个月,最长 8年。临床表现均有上肢疼痛与麻木、颈肩背部疼痛与不适。查体见颈部活动受限 28例,椎旁压痛及肩胛骨内上角压痛者 36例,颈椎间孔挤压征阳性者 39例。 X线正侧斜动力侧位片示生理曲度改变 24例,椎间隙变窄 18例,椎间孔变形狭窄 24例,钩椎关节增生 12例,项韧带钙化 6例。 CT、 MRI示颈椎间盘突出 9例。方法: (1)牵引治疗。采用颌枕式坐位或卧位牵引。牵引角度按病变单位在 0~ 30°之间调整,上颈段病变者牵引角度小于 10°,中颈段 (C3~ C5)…  相似文献   

20.
小儿川崎病误诊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川崎病在儿科中发病增多 ,因小儿不易采集病史以及早期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 ,误诊率较高。我科自 1992 - 0 3/ 1999- 12共收川崎病 34例 ,误诊 2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7例 ,女 7例 ,年龄 <1岁 2例 ,~ 3岁12例 ,~ 7岁 6例 ,>7岁 4例。1.2 临床表现 发热 2 4例 ,眼结膜充血 16例 ,皮疹 14例 ,颈淋巴结肿大 12例 ,口唇皲裂、杨梅舌 5例 ,手足硬肿 15例 ,肛周及指趾端脱皮 10例。1.3 辅助检查 外周血 WBC>15× 10 9/ L19例 ,>10× 10 9/L3例 ,<10× 10 9/ L2例 ;中性粒细胞均增高。PL T>30 0× 1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