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食道癌患者的放疗计划中各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接受放射治疗的10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吸烟情况、肺部合并症和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化疗情况、放疗方式等;收集所有患者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各参数指标,包括不同剂量(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 dose:V5、V10、V13、V15、V20、、V25、V30、V35、V40、V45)、全肺平均剂量(LMD)、大体肿瘤靶区(GTV)、两肺容积等.分析临床和放疗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103例中2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6例发生于放射治疗中,19例发生于放疗后4月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有与无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患者之间,两肺V5、V10、V13、V15、V20、V14、V30及LMD、肺容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因素(P>0.05).结论 评估三维适形食道癌放射治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5、V10、V13、V15、V20、V25、V30及LMD、肺容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接受三维适形放疗食道癌患者的放疗计划中各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接受放射治疗的103例食道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体力状况评分、吸烟情况、肺部合并症和肿瘤的位置、临床分期、化疗情况、放疗方式等;收集所有患者三维适形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各参数指标,包括不同剂量(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的百分比(V dose:V5、V10、V13、V15、V20、、V25、V30、V35、V40、V45)、全肺平均剂量(LMD)、大体肿瘤靶区(GTV)、两肺容积等.分析临床和放疗参数指标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103例中25例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6例发生于放射治疗中,19例发生于放疗后4月内.单因素分析显示,在有与无放射性肺炎发生的患者之间,两肺V5、V10、V13、V15、V20、V14、V30及LMD、肺容积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相关的因素(P>0.05).结论 评估三维适形食道癌放射治疗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两肺V5、V10、V13、V15、V20、V25、V30及LMD、肺容积等指标.  相似文献   

3.
滕静 《当代医学》2021,27(2):141-142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肺癌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肺癌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放射性肺炎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1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三维适形放疗物理参数,分析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慢性肺阻塞疾病、V30、肿瘤体积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V30(>18%)和肿瘤体积(>150 cm~3)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独立性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合并慢性肺阻塞疾病、双肺V30>18%以及肿瘤体积过大是肺癌患者实施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发生放射性肺炎的高危因素,故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治疗方案,以降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逆向调强放射治疗(IMRT)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放疗计划的物理参数,评估临床因素、物理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实施IMRT的肺癌患者资料,比较发生放射性肺炎和未发生放射性肺炎患者治疗计划的剂量体积直方图及临床影响因素.分析病理、肿瘤位置、同步化疗、照射剂量和放疗方式等临床数据,剂量学参数包括肺V5、V10、V15、V20、V25、V30、V35、V40和平均剂量等物理参数.分析上述因素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发生2级以上放射性肺炎1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照射总剂量和病理类型为小细胞肺癌与放射性肺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仅V5与放射性肺炎相关.结论 实施肺癌IMRT治疗时,需考虑病理类型及严格限制两肺V5,对于敏感的肺组织,低剂量亦可产生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三维适形放疗(3DORT)并同步化疗治疗的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评估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临床及剂量学参数的关系.方法 分析本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80例接受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各临床因素及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观察放疗结束3个月内发生大于或等于2级的放射性肺炎(RP)发生情况.分级采用NCICTC3.0标准.统计软件采用8P8816.0软件包.结果 80名患者中.12名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2级9例,3级3例,无4级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放疗前肺功能是否正常(P=0.023)、V5、V10、V15、V20、V25、V30、V35,MLD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00、0.003、0.000、0.001、0.002、0.031、0.028、0.016).而多因素分析显示V5是P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8).结论 评估三维适形放疗并同步放化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计划时.要综合考虑V5-V35及MLD等计量学参数,合并放疗前肺功能异常的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肺的受量,而V5是预测放射性肺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化疗联合适形放疗治疗肺癌中出现放射性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81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加化疗.观察性别、年龄、KPS评分、体质量有无减轻、吸烟史、病理分类、病理分期、放疗靶体积、肿瘤剂量、V20、肺平均剂量、照射肿瘤位置、放化疗方案、紫杉醇有无等14个因素对放化疗中出现放射性肺炎的影响.结果:81例中32例出现放射性肺炎,发牛率为39.5%(32/81).发生时间多在放疗后1~4个月.年龄、KPS评分、病理分类及分期、放疗靶体积、肿瘤剂量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关.结论:化疗联合适形放疗中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和年龄、KPS评分、病理分类与分期、放疗靶体积及肿瘤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 是分析放射性肺炎(RP)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全程三维适形放疗的62例病人,所有病人都接受了全程三维适形放疗,每天1次,每周5次,每次分割剂量2Gy,总剂量为60~70Gy,放射性肺炎分级标准为RTOG/EORTC,采用回归分析放射性肺炎和剂量-体积直方图参数如平均肺体积(MLD)、V20、V30以及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之间的关系.另外还考虑了临床影响因素如年龄、性别、肿瘤部位、KPS评分和附加化疗等因素的影响.结果 30例(48%)为0~1级(0级:12%,1级:36%)、32例(52%)2~3级(2级:47%,3级:5%).在回归分析中,所有DVH参数都与放射性肺炎有关(P0.004~0.007).其中影响最大的为NTCP和V30.结论 NTCP和V30是预测接受了三维适形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放射性肺炎的最好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常规放疗及三维适形放疗引起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方法:593例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常规放疗345例,三维适形放疗248例,通过对常规放疗中不同范围的照射面积、照射剂量以及三维适形放疗过程中不同范围的照射容积、照射剂量分割方法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常规放疗中的照射面积<100cm2发生率10.6%(25/235),>101cm2发生率30%(33/110),χ2=21.49,P<0.001,差异有显著性。照射剂量<70Gy发生率14.1%(45/320),>71Gy发生率68%(13/25),χ2=26.65,P<0.001,差异有显著性。三维适形放疗中单次剂量<5Gy发生率7.8%(6/77),>6Gy发生率19.9%(34/171),χ2=4.88,P<0.05,差异有显著性。放射性肺炎多数是在定期随访检查时发现肺部影像学的异常,而出现症状就诊者为数较少。按SOMA分级,常规放疗1级27例,2级15例,3级以上13例,三维适形放疗1级19例,2级13例,3级以上6例。结论: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常规放疗中的照射面积和总剂量密切相关,与三维适形放疗中单次剂量大小密切相关。由于多数患者仅表现影像学异常,因此预见性的防治对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肺癌常规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两种不同放射治疗方案中靶区及正常组织的受量。方法应用拓能公司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在20例肺癌患者的CT图像上设计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然后在CT图像上模拟常规射野照射。总剂量均给60 Gy左右。比较两种计划肺、脊髓等正常组织受量。结果常规照射和适形放射治疗相比较,肿瘤体积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脊髓的最大受照剂量、肺的V20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在靶区覆盖度、靶区适形度上均优于常规照射计划,且能减少肺的受照体积百分比,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赵继伟  李青山 《河北医学》2014,(8):1304-1307
目的:探讨胸部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3D-CRT)所致放射性肺炎(RP)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胸部恶性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患者192例,分别记录各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史、糖尿病史、KPS评分、放疗开始的时间及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时间,记录放疗总剂量及双肺的V5、V10、V20、V30及双肺的平均剂量,使用CTC AE4.0标准定义放射性肺炎及其分级。分别使用t检验及X2检验评价各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其中31例发生放射性肺炎,急性放射性肺炎16例(51.6%),晚期放射性肺损伤15例(48.4%)。各组数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V5≥56%、V10≥41%、V20≥27%、V30≥19%是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危险因素;肺平均受量≥11.4Gy是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因素;放疗总剂量达到56Gy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血管疾病史、KPS评分与R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放疗总剂量、双肺的V5、V10、V20、V30及肺平均受量均是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明显升高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以及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关系.方法 40例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疗配合化疗,DT60~70Gy, 计算肺所受的照射剂量与体积,观察放疗后肿瘤消退情况、放射损伤与照射剂量和照射体积的关系.结果 总有效率85%, 24例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其中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Ⅳ级2例.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V20≤25%是安全的,但远期效果和晚期并发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混合调强放疗在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对16例不适合做适形放疗的肺癌患者分别设计单纯调强计划和混合调强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两种计划均满足临床要求,而混合调强计划的靶区适形度(CI)和均匀性(HI)均优于调强计划(P<0.05).混合调强计划中全肺受照5、10、13、15和20 Gy剂量的体积V5、V10、V13、V15、V20和平均剂量(MLD)均明显小于调强计划(P<0.05).结论 混合调强明显减少了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相关的中低剂量照射体积,降低了脏器运动引起的剂量误差,减小了剂量计算误差,对局部晚期和晚期肺癌的放疗有一定的剂量学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探讨放射性肺炎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治疗计划系统对46例NSCLC患者实施调强放疗。观察DVH参数中分别接受5、 10、 20及30 Gy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体积百分比(V5、V10、V20及V30)和全肺平均照射剂量(MLD),并对肺受照体积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NSCLC患者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7.0%(17/46),其中0级(无放射性肺炎组)29例(63.0%),1级12例(26.1%),2级5例(10.9%),无3、4和5级放射性肺炎发生, 肺V5、 V10、V20、V30和MLD分别为53.34%、43.12%、24.15%、15.36%和16.02 Gy。放射性肺炎组患者V5、 V10、V20、V30和MLD分别为57.81%、48.91%、31.34%、17.83%和21.71 Gy,无放射性肺炎组患者分别为49.81%、39.78%、21.82%、13.12%和13.71 Gy,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调强放疗治疗NSCLC可以较好地保护肺组织,且DVH 中V5、V10、V20、V30和
MLD等参数能预测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放疗技术剂量学分析。方法:选择2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使用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结果: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PTV最大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PTV最小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调强适形放疗技术的PTV平均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方法及调强适形放疗方法的患侧肺V30剂量及体积、患侧肺V20剂量及体积、对侧乳腺V3剂量及体积、心脏V5剂量及体积的改善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方法及调强适形放疗方法的患侧肺V10剂量及体积、患侧肺V5剂量及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三维适形放疗方法可明显降低患侧肺低剂量受照体积,而调强适形放疗方法可明显增加患侧肺低剂量受照体积。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运用三维适形放疗及调强适形放疗的改善剂量分布均匀性优于常规放疗,可以更有效减少高剂量受照体积。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况,合理选择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常规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靶区及同侧肺的受照剂量。方法 50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所有病例在同一CT定位片上进行常规二野切线照射计划的设计,处方剂量为靶区50 Gy,瘤床区加量10 Gy,总量60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别对两种计划中靶区-计划肿瘤体积(PTV)、剂量均匀性系数(HI),同侧肺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与常规二野切线计划的剂量体积百分比V95%分别为(99±0.00)%、(99±1.00)%(P=0.395);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V 105%、V 110%、V 115%与常规二野切线计划比较分别降低(22.4±0.13)%、(48.1±0.15)%和(13.9±0.12)%(P<0.005);剂量均匀性系数(HI)减少0.09±0.07(P<0.005);同侧肺的V20、V30分别升高(5±0.05)%和(4±0.04)%,但总体均值(18.5±0.15)%和(15.3±0.04)%,均<评价标准20%(P<0.001)。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和常规二野切线放疗均能很好覆盖肿瘤体积保证处方剂量的实施,但三维适形计划较常规二野切线计划明显降低正常组织的高剂量体积,剂量均匀性明显提高,尽管少量增加了同侧肺的受照,但均在限定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与模拟机定位常规放疗计划在肺癌诊治过程中的计量学优势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9月12日-2015年9月11日接受诊治的62例肺癌患者,其中,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组患者31例,设置为适形组;采用模拟机定位常规化疗患者31例,设置为常规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区、临床靶区、计划靶区以及周围器官的照射剂量及受照体积。结果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适形组大体肿瘤、临床靶区以及计划靶区的90%等剂量线所包绕体积均高于常规组(P0.05);适形组靶区95%体积剂量和最小剂量均高于常规组(P0.05);适形组患者肺部和心脏90%等剂量线所包绕的体积均小于常规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计划较常规放疗计划使患者的肿瘤区和临床靶区均可获得较好的照射剂量,切三维适形放疗计划患者病灶部位可获得更高的生物等效剂量,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高海拔地区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因素,为临床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标准。方法60例未经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组间数值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分组研究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剂量体积参数及肺功能指标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结果①放射性肺损伤2级以上者有19例(31.67%);放疗前合并COPD者有12例(46.67%);②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相关因素是放疗前合并有COPD、同步化疗、GTV大小、V30 DLCO(P〈0.05)。结论DLCO在放疗后受损最显著,放射性肺损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肺部有COPD的患者应优选治疗方案,且肺V30控制在18%以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容积剂量(Vd)参数V20和V30(双肺接受20和30 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所致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关系,明确能否用V20和V30评价和预测同步放化疗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方法: 入选本研究的同步放化疗患者36例,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分割2 Gy/次,5次/周,总剂量60~66 Gy/30~33 F。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也在常规放疗时另设野,给予电子线局部补量至60~70 Gy/7周。化疗方案为紫杉醇+卡铂(Taxol+Carboplatin),Taxol 135 mg·m-2,第1天、第22天;Carboplatin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6 g·L-1·min-1,第1天、第22天化疗。将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分级与V20和V30进行相关分析,并根据全肺V20平均值(25.32%)及V30平均值(18.17%)分别进行分组,包括V20≤25%、V20>25%组和V30≤18%、V30>18%组,比较各组患者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结果: 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分级与V20和V30均呈正相关关系 (r=0.740,P<0.05;r=0.705,P<0.05)。V20≤25%和V20 > 25%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7.64%和52.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30≤18%和V30>18%组2级以上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16.67%和55.5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容积剂量参数V20和V30可用于评估和预测同步放化疗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同步放化疗中V20 > 25%及V30 > 18%时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需要对治疗计划进行修改,甚至放弃所设计的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胸壁三维适形放疗计划中切线野中心肺厚度(CLD)、最大心脏距离(MHD)与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肺、心脏受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方法选择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50例,采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设计胸壁切线野计划,处方剂量为50Gy/25次,并勾画正常组织。利用数字重建图像(DRR)获得CLD和MHD,利用DVH图获得肺、心脏相关的剂量学指标,并计算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左侧患者同侧肺放疗平均剂量(mean dose,Dmean)与CLD直线相关,大约是CLD的2倍,肺V20大约是CLD的5倍。右侧患者同侧肺V20大约是CLD的5倍。左侧患者心脏Dmean大约是MHD的2倍,心脏V30大约是MHD的5倍。结论乳腺癌术后胸壁切线野计划中的CLD、MHD与心肺所受照射的剂量体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孙宇  尹群  孙祝  赵玉魁 《安徽医学》2018,39(8):918-922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1例LA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IM-RT组(33例)和3D-CRT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放射性损伤发生率、靶区剂量和放疗剂量-体积相关参数.结果 IMRT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3D-CRT组比较(91.89%vs 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的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和Ⅲ-Ⅳ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3D-CRT组(6.06%vs 25.00%;3.03%vs 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靶区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在靶区的不均匀指数和靶区的适形指数均优于3D-CRT组[(1.04±0.02)vs(1.02±0.02);(0.593±0.03)vs(0.637±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肺的V5、V20和V30数值均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治疗LANSCLC,可获得与3D-CRT相似的临床疗效,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3D-CRT,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但低剂量区照射体积增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