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刘汝峰 《北方药学》2021,18(2):20-21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黄体酮联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将本院接收的150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探讨,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单纯用黄体酮治疗),另一组名为研究组(固肾安胎丸+黄体酮联合治疗).每个小组分别75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孕酮水平、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黄体酮治疗的同时,对先兆流产患者加用固肾安胎丸,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减轻其临床症状,并促使其孕酮及β-H CG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对早孕先兆流产孕妇保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早孕先兆流产孕妇,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孕妇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孕妇的总有效率、成功保胎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孕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成功保胎率、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对早孕先兆流产孕妇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保胎率。  相似文献   

3.
蔡惠 《北方药学》2020,(4):64-65
目的:浅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采取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7例。参照组接受黄体酮治疗,实验组基于此加以固肾安胎丸治疗,就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组间比对。结果:实验组β-HCG、E2、P水平相较于参照组均显著升高,且CA125水平下降趋势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参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进行黄体酮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胎盘生理功能,保障胎儿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固肾安胎丸联合保胎无忧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保胎无忧片,4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固肾安胎丸,1袋/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孕酮的变化情况。于妊娠12周及治疗后12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其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28%、87.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HCG和孕酮水平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β-HCG和孕酮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12周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0.79%、83.15%。于治疗后12周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9.66%、79.78%,两组妊娠12周,治疗后12周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保胎无忧片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固肾安胎丸联合地屈孕酮与黄体酮分别对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7月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固肾安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共12例最终行清宫术。共104例患者保胎治疗功后随诊至24周行胎儿四维彩超,均未发现胎儿畸形。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对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广州医学院港湾医院就诊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268例,以随机抽样法分为3组,应用固肾安胎丸治疗组94例,同时应用固肾安胎丸和黄体酮治疗组84例,单用黄体酮治疗组90例,观察各组疗效.结果:固肾安胎丸治疗组、固肾安胎丸和黄体酮联合治疗组、单用黄体...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5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治疗组115例给予固肾安胎丸治疗,对照组110例给予维生素E及黄体酮胶丸口服,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阴道出血、腰酸胀痛、小腹坠痛症状减轻情况及B超、血孕酮值,并随访至12周以后。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04%(107/115),对照组为88.18%(97/1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平均血清孕酮值(P)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药物均能改善机体血清P水平。结论:固肾安胎丸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疗效显著,并且为纯中药制剂无不良反应、服用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体酮联合保胎灵片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嘱禁止性生活,禁食冷凉食品,绝对卧床休息。同时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黄体酮胶囊、叶酸胶囊、维生素E胶丸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保胎灵片,5片/次,3次/d,口服。2组均以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序后评价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β-HCG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57.50%,对照组为40.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85.00%,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清β-HCG水平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米黄体酮联合保胎灵片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6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肌内注射黄体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固肾安胎丸。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阴道出血、腰酸、腹痛、B超、血清孕酮等指标变化情况,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孕酮水平均比治疗前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固肾安胎丸联合黄体酮的方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主动免疫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孕20周前先兆流产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绒促性素治疗,观察组给予主动免疫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比较两组病例症状改善速度与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孕酮水平、β-HCG水平、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免疫联合固肾安胎丸治疗孕20周前先兆流产能够迅速纠正临床症状,改善机体激素状态,积极促进治疗预后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肝化瘀方联合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患者生活质量、免疫功能及肿瘤转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手术当日给予清肝化瘀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餐后各1次,连续服用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生活质量(KPS评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免疫功能(NK细胞、CD4^+、CD8^+、IL-2、TNF-α、INF-γ)、肿瘤转移相关蛋白(VEGF、COX-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36.73%)显著高于对照组(17.78%)(P<0.05)。治疗1、2、3个月,观察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PS评分、CD4^+、CD8^+、NK细胞、TNF-α、IFN-γ、IL-2、VEGF及外周血有核细胞中COX-2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明显升高,TNF-α、IFN-γ、IL-2、VEGF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患者CD4^+、CD8^+、NK细胞、外周血有核细胞中COX-2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KPS评分、CD4^+和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TNF-α、IFN-γ、IL-2、VEGF、外周血有核细胞中COX-2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肝化瘀方联合射频消融术可抑制肝癌患者的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其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可能与VEGF、COX-2有关。  相似文献   

12.
余燕  王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2004-2008
目的探讨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A和沙利度胺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东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3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别分成对照组(65例)和治疗组(65例)。对照组口服环孢素软胶囊,初始剂量为5 mg/(kg·d),维持剂量为10 mg/(kg·d);同时口服沙利度胺胶囊,初始剂量为50 mg/d,1周后为100 mg/d并服用1周,若无不良反应递增至200 mg/d并维持。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皂矾丸,9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以及CD3~+CD4~+、CD3~+CD8~+和CD4~+CD25~+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4%和81.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FN-γ和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PLT水平均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3~+CD8~+水平均明显降低,CD4~+CD25~+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比对照组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皂矾丸联合环孢素A和沙利度胺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机体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检测早孕期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于门诊就诊的停经5~9周,有先兆流产症状的女性200例,根据48 h后复测β-HCG是否倍增分为β-HCG倍增良好组( n =147)和β-HCG倍增不良组( n =53)。根据初测孕酮水平分为3个亚组,a亚组:孕酮水平<10 ng/ml( n =67),b亚组:孕酮水平在10~20 ng/ml( n =72),c亚组:孕酮水平>20 ng/ml ( n=51)。将β-HCG倍增良好组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黄体酮保胎治疗组及期待观察组。结果β-HCG倍增良好组妊娠成功率与β-HCG倍增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a亚组妊娠成功率与b、c两个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并且当β-HCG倍增良好时,3个亚组的妊娠成功率均明显增加。在β-HCG倍增良好、且孕酮水平<10 ng/ml时,黄体酮保胎治疗组的妊娠成功率为与期待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孕早期β-HCG倍增良好,妊娠成功率较高,并且当孕酮水平>10 ng/ml并且β-HCG倍增良好时,先兆流产患者妊娠成功率较高。当β-HCG倍增良好,孕酮水平<10 ng/ml时,对于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病例给予黄体酮保胎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成功率。β-HCG倍增不良时,无论孕酮水平高低,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灌注甲氨蝶呤(MTX)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CSP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米非司酮片,并超声引导下清宫,治疗组患者加用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7%(P <0.05);治疗组患者清宫术时间、β-HCG转阴时间、孕囊消失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患者术后的β-HC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2%(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双侧子宫动脉灌注MTX治疗CSP,可缩短清宫术时间和β-HCG转阴时间,改善β-HCG水平,且对性激素水平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患者加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及CD4+细胞阳性率,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细胞阳性率和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1,2,4周的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7.65%比11.76%,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Fib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炎性因子与免疫因子的临床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接受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联合组),同期选取单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45例患者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观察联合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体液免疫水平。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性别(男)、年龄、发病时间、Cr以及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IL-6、IL-8、以及TNF-α炎症因子指数明显较对照组恢复明显,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细胞免疫水平CD3+、CD4+、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体液免疫水平lgM、lgA、lgG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提高机体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益肾安胎汤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催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0月诊治的10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HCG和黄体酮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肾安胎汤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β-HCG和PRL水平及治疗后的妊娠结局、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孕酮、β-HCG和PRL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1),足月妊娠率和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安胎汤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可明显的改善孕妇血清孕酮、β-HCG和PRL激素水平,降低流产率,提高足月妊娠率,而且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先兆流产患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游离β亚单位(fβ-HCG)及黄体酮含量(Progesterone, 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先兆流产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正常早孕妇女50例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样进行β-HCG、fβ-HCG、P含量的检测,每隔48 h对研究对象进行同样条件下的β-HCG、fβ-HCG、P含量的检测。48 h倍增率=(48 h测定值-初测值)&#247;初测值。结果β-HCG、P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β-HCG含量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β-HCG、fβ-HCG 48 h倍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并综合分析β-HCG、fβ-HCG及黄体酮在先兆流产中的表达,对判断妊娠结局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助孕3号方联合黄体酮对先兆流产的疗效及对PIBF和β-HC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先兆流产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助孕3号方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的PIBF、β-HCG水平,出血时间、出血量、腰酸胀痛和小腹疼痛或坠胀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PIBF、β-HCG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时间、出血量、腰酸胀痛和小腹疼痛或坠胀的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助孕3号方联合黄体酮能有效上调先兆流产患者PIBF的表达水平,促进β-HCG的分泌,增强孕妇的黄体功能,发挥胚胎保护和抗流产的作用,同时亦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