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淫羊藿总黄酮与雌激素合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研究淫羊藿总黄酮 (EF)与己烯雌酚 (DES)合用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大鼠双侧卵巢去除术后预防用药 90d ,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 ,测定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 ,并观察血清生化指标和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DES 2 2 5 μg·kg-1·d-1可对抗去卵巢大鼠体重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增加、骨转换增高和骨丢失 ,但是使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单用EF 30 0mg·kg-1·d-1对骨丢失没有对抗作用 ,DES 2 2 5 μg·kg-1·d-1和EF30 0mg·kg-1·d-1联合用药效应超过DES单独应用 ,而且不刺激子宫内膜增加。结论 EF与DES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骨量增加有协同作用 ,而且没有刺激子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人参茎叶皂苷(GS)和17α-炔雌醇(EE)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大鼠双侧卵巢去除术后预防用药10周。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测定大鼠胫骨近端松质骨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并观察血清生化指标和器官指数。结果EE 300 μg·kg-1·d-1可完全对抗去卵巢大鼠体重增加、血清总胆固醇增加、骨转换率增高和骨量丢失。EE 100 μg·kg-1·d-1对骨量丢失有部分对抗作用。GS 300 μg·kg-1·d-1对骨量的效应与EE 100 μg·kg-1·d-1效应相似。低剂量GS和EE联合用药效应超过两者单独应用。结论GS和EE低剂量联合用药对去卵巢大鼠骨丢失的骨量增加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普黄酮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方法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阴性对照组,雌激素组和依普黄酮低、中、高剂量组。除假手术组,其余大鼠经腹腔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建立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雌激素组和依普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7β-雌二醇10μg·kg-1·d-1,依普黄酮50、100、200mg·kg-1·d-1,持续12wk。观察各组骨密度,骨组织形态计量,骨钙、羟脯氨酸含量以及生物力学指标。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骨密度、骨钙、骨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股骨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变化,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明显降低(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依普黄酮各组大鼠骨密度、骨钙、骨羟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1),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明显增加。结论依普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具有显著的骨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丹参水提物 (DWE)对糖皮质激素造成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同时研究DWE和有效成分丹参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① 4mon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 (以泼尼松 2 7mg·kg- 1·d- 1灌胃 ) ,丹参水提物组 (泼尼松 +DWE 5 0g·kg- 1·d- 1)和综合治疗组 (泼尼松 +司坦唑醇 0 5mg·kg- 1·d- 1+VitD3 2 50IU·kg- 1·d- 1+葡萄糖酸钙 0 5g·kg- 1·d- 1) ,共给药 12wk。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定量观察大鼠胫骨松质骨的骨结构 ,同时测定骨无机及有机质含量 ;②采用体外大鼠成骨细胞培养 ,测定DWE和丹参素对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的活性及药物量效、时效关系。结果 泼尼松可导致骨小梁面积明显减少 ,骨结构异常 ,破骨细胞增多和骨形成率下降 ,伴随骨无机质钙盐 (Ca)和有机质羟脯胺酸 (HyP)下降 ,血钙上升 (以上指标P <0 0 1)。DWE完全对抗由泼尼松引起的上述异常并增加骨干重 ,对增加骨干重和骨有机质含量优于综合组。DWE和丹参素均可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ALP活性 ,呈量效关系 (DWE最佳作用浓度为 1 0~ 2 0g·L- 1,丹参素为 0 1~ 1 0mg·L- 1)和时效关系 (随时间延长作用明显增强 ) ,DWE的效应按含丹参素量计算 ,与丹参素作用相当。结论 丹参水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淫羊藿总黄酮(EF)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影响。方法:4.5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己烯雌酚(DES)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己烯雌酚组和淫羊藿总黄酮组大鼠行双侧卵巢去除术后,分别灌喂DES22.5μg·kg-1·d-1、EF300mg·kg-1·d-1,持续90d。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等方法测量胫骨上段和第5腰椎松质骨及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动态参数和静态参数,同时测量股骨钙、磷及羟脯氨酸含量,测量子宫湿重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淫羊藿总黄酮可使去卵巢大鼠股骨钙、磷含量增加,胫骨上段的骨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腰椎和胫骨中段皮质骨的变化均不明显,子宫湿重及子宫内膜厚度也无明显变化。结论:淫羊藿总黄酮能有效预防去卵巢大鼠的股骨丢失,但不能有效预防胫骨上段和腰椎松质骨的丢失,对子宫没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特乐定与固邦联合用药是否对大鼠骨骼产生增强疗效的作用。方法  3mon龄♀SD大鼠 4 2只 ,体重 (2 6 6± 2 2 ) g ,随机分为 6组 ,除了第 1组实行Sham手术外 ,其余 5组均实行去卵巢 (Ovx)手术。Sham大鼠给予蒸馏水 ,各Ovx大鼠分别给予蒸馏水、1mg·kg-1·d-1固邦、2 70mg·kg-1·d-1的葡萄糖酸钙、5 6mg·kg-1·d-1的特乐定及结合 1mg·kg-1·d-1固邦与 5 6mg·kg-1·d-1的特乐定。实验期限为 3mon ,处死前注射荧光标记。实验结束后取左侧胫骨近心端 ,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固邦增加大鼠骨量 ,抑制去卵巢大鼠的骨形成指标 (%L .Pm ,BFR/BS)和骨吸收指标 (N .Oc/Tb .Pm)。单独补充葡萄糖酸钙未能缓解Ovx大鼠的骨量丢失。特乐定亦未能有效恢复Ovx大鼠丢失的骨量。固邦与特乐定联合用药虽然增加去卵巢大鼠的骨量 ,但其骨量不比单用固邦的骨量高。结论 固邦与特乐定的联合应用 ,不能发生疗效增强的效果 ,不推荐两药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7.
不同疗程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 (固邦 )不同疗程对去卵巢大鼠所致骨质疏松的骨计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用 3mon龄♀SD大鼠 ,阿仑膦酸盐 1mg·kg- 1 ·d- 1 ,分别灌胃给药 30d和 90d ,体内双荧光标记。实验终止时处死大鼠 ,取左侧胫骨近心端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 去卵巢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率分别减少 2 5 % (30d)和 62 % (90d) ,出现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的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阿仑膦酸钠 30d和 90d均完全对抗去卵巢大鼠的骨高转换。与OVX组比较 ,阿仑膦酸钠作用 30d骨量增加 45 % ,90d骨量增加2 1 9% ,有效防止去卵巢后骨质疏松。结论 阿仑膦酸钠 30d和 90d均通过抑制骨吸收和骨高转换对去卵巢大鼠有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而阿仑膦酸钠 90d的作用比 30d的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配伍熟地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质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雌性未孕大鼠两侧卵巢的方法制备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模型大鼠按照分组分别ig给予黄芪5.4g·kg-1,熟地5.4g·kg-1,黄芪+熟地(含黄芪2.7g·kg-1和熟地2.7g·kg-1),雌激素0.18mg·kg-1,每2周1次连续给药16周。制作骨骼切片,检测去势大鼠骨密度及骨质病理的改变。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的体质量显著增加,股骨质量〔(1.05±0.11)g〕明显降低,骨量丧失较为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373±63)g〕、熟地组〔(370±46)g〕及黄芪+熟地组的体质量〔(370±60)g〕均明显增加(P<0.05),但股骨量无显著变化;黄芪+熟地组的股骨密度(0.1470±0.0373)g·cm-1和椎骨骨密度(0.1350±0.0402)g·cm-1均明显增加(P<0.05),骨皮质厚度(0.852±0.151)g·cm-1及骨小梁直径(0.073±0.015)g·cm-1显著性增加(P<0.05)。结论黄芪配伍熟地能够增加骨密度、促进骨形成,使骨结构得到改善,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钙素及骨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及血清骨钙素的影响,探讨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方法:36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为假手术组,其余各组均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1wk开始,A,B两组每只大鼠灌服生理盐水1.5mL·d-1,C组予辛伐他汀5mg·kg-1·d-1,D组予尼尔雌醇0.01mg·kg-1·d-1。10wk后处死大鼠,测量大鼠体重、股骨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结果:10wk后,B组大鼠体重高于A组,C,D组大鼠体重低于B组,均P<0.01。C,D组股骨骨密度(0.245±s0.007),(0.2430±0.0010)g·cm-2,高于B组(0.245±0.009)g·cm-2,血清骨钙素水平亦高于B组,均P<0.05,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增加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骨钙素水平,促进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0.
D-半乳糖对不同性别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红梅  崔燎  吴铁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0):1182-1185
目的 探讨D 半乳糖对大鼠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  3月龄SD大鼠 4 2只♀♂各半 ,按体重随机分成 5组 ,对照、去势和D 半乳糖低 (5 0mg·kg-1·d-1)、中 (10 0mg·kg-1·d-1)、高 (2 0 0mg·kg-1·d-1)剂量 5个组 ,前两组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后三组分别皮下注射三个不同浓度的D 半乳糖。两个月后心脏取血处死老鼠 ,取出左侧股骨和胫骨 ,胫骨脱水塑料包埋切片 ,用骨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骨的静态参数和动态参数 ,股骨称其干重。处死大鼠前用双荧光标记法标记。同时取出卵巢和睾丸制作软组织石蜡切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D 半乳糖对♀大鼠骨没有明显影响 ,但可使♂大鼠骨明显丢失 ,呈现骨质疏松的形态学表现。♂大鼠三个剂量组中 ,与骨量有关的静态参数骨小梁百分率 (%Tb .Ar)分别下降 5 3 5 %、5 3 5 %、4 6 6 % ,骨小梁数目 (Tb .N)分别降低 4 2 9%、4 7 6 %、38 1% ,骨分离度 (TB .Sp)分别升高85 %、15 0 %、6 7 3%。与骨形成有关的动态参数骨骨形成标记百分率 (%L .Pm)分别下降 2 4 1%、5 3 5 %、4 6 6 %。卵巢组织切片未见明显变化 ,睾丸组织曲细精管排列紊乱 ,管腔增大 ,有的甚至基膜溶解。结论 D 半乳糖对大鼠骨形态学的影响有性别差异 ,对♀大鼠没有影响 ,可致♂大鼠骨质疏松 ,可能?  相似文献   

11.
人参皂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丢失的防治作用(英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GSL)对去卵巢大鼠所致骨丢失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体内双荧光标记法,胫骨上段硬组织包埋切片,全自动图象分析及松质骨形态计量学软件处理,观察药物对骨形态计量参数的影响。结果:大鼠去卵巢10周后骨量丢失(-75%,P<0.01)伴随破骨细胞活性、骨形成率及骨转换率明显增加。GSL 100和300mg·kg~(-1)·d~(-1)均抑制破骨细胞骨吸收(-68%,-70%,P<0.01),低剂量组略增加骨形成和骨转换率( 32%, 15%,P>0.05vs OVX)。高剂量组则略抑制骨形成及骨转换率(-30%,-33%vsOVX,P>0.05),并增加骨量( 56%,P<0.01vsOVX),部份预防骨丢失。17α-乙炔基雌二醇100μg·kg~(-1)·d~(-1)抑制骨吸收和骨转换率(-45%,-45%vs OVX,P<0.05),增加骨量( 162%vs OVX,P<0.01),预防骨丢失。结论:人参皂甙对去卵巢所致高转换型骨丢失有预防作用,与其抑制骨吸收和轻度抑制骨转换率有关。其低剂量增加骨形成。人参皂甙抑制骨转换率和预防骨丢失作用比17α-乙炔基雌二醇弱。  相似文献   

12.
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影响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己烯雌酚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4.5mg·L-1的己烯雌酚按5ml·kg-1·d-1ig,每周6次。12wk后,用半自动图象数字化分析仪对大鼠胫骨近段不脱钙骨片进行骨计量学分析。结果和结论:己烯雌酚能明显抑制去卵巢引起的骨高转换,使治疗组的骨量明显高于去卵巢组(%Tb.Ar+122%),但未能完全防止去卵巢引起的小梁骨丢失(与对照组比较:%Tb.Ar-28%)。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女贞子对去卵巢(ovariectomy,OVX)大鼠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女贞子(9、4.5、2.25 g.kg-1.d-1)灌胃给药,实验过程称体重,连续给药26周后测定血钙(S-Ca)、血磷(S-P)、尿钙(U-Ca)、尿磷(U-P)的含量,ELISA试剂盒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骨钙素(OCN)含量、尿液中脱氧吡啶啉(DPD)含量,DEXA型骨密度仪分析大鼠的股骨、胫骨、第4椎骨的BMD(bone mineral density),动物处死后完整取下心、肝、脾、肺、肾、胸腺、脑、子宫进行称重,采用HE染色法进行子宫病理学检查。结果女贞子能有效抑制去卵巢所致的大鼠体重增加、升高S-Ca、S-P、降低U-Ca、U-P、降低ALP、BALP、OCN、DPD的含量,增加大鼠股骨、胫骨、第4椎骨的BMD,并且长期用药对子宫无明显刺激作用。结论女贞子对OVX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高的骨转换率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法骨化醇对8月龄未交配♀SD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影响,并探讨阿法骨化醇对大鼠皮质骨和松质骨影响的差异性。方法阿法骨化醇分别按0.005、0.025、0.05、0.1μg·kg-1·d-14种不同剂量,连续给大鼠灌胃120d,同时设棉籽油空白对照组和基础组。120d后处死大鼠,取右侧胫骨上端和中段不脱钙骨组织包埋、磨片、染色,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量和计量。结果阿法骨化醇0.1μg·kg-1·d-1治疗组与棉籽油空白对照组比较,胫骨上段骺端松质骨骨小梁面积百分数(%B.Ar)增加,骨小梁的宽度(Tb.Wi)升高,骨小梁的分离度(Tb.Sp)下降;增加骨芽的形成;松质骨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皮质骨骨外膜面荧光周长百分数(%Ps-L.Pm)明显增加,骨表面骨形成率(Ps-BFR/BS)上升;骨内膜面荧光周长百分数(%En-L.Pm)明显下降和骨内膜面吸收周长(%En-Er.Pm)下降,但皮质骨骨量的增加不明显。结论对正常8月龄未交配♀SD大鼠给予0.1μg·kg-1·d-1阿法骨化醇灌胃120d,具有促骨合成作用,表现在刺激皮质骨骨外膜的骨形成和促进松质骨骨芽形成,大鼠松质骨骨量增加。而抗骨吸收作用表现在抑制骨小梁骨表面和皮质骨骨内膜面的骨吸收,且抑制骨吸收作用大于骨形成,产生正性的内膜骨平衡状态。阿法骨化醇对松质骨的效应明显强于皮质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E2)和运动对去卵巢大鼠后肢骨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表达和骨髓脂肪细胞的影响。方法3mon成年♀性未经产SD大鼠40只,经双侧卵巢切除手术或假手术1wk后,按体重随机分为假手术、去卵巢、去卵巢运动和雌激素4个组。运动组每周进行4次45min、速度18m.min-1、坡度5°的跑台训练。雌激素组每周颈部皮下注射3次,剂量为25μg.kg-1E2。实验结束后,HE染色观察股骨和胫骨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检测骨组织PPAR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去卵巢组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骨髓腔脂肪空泡数目以及股骨PPARγ蛋白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去卵巢运动组和雌激素组。结论E2与运动能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组织学结构,其机制可能部分是与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组织PPARγ蛋白的表达和抑制骨髓脂肪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To determine the short- to mid-term effects of ovariectomy on bone turnover, bone mass and bone strength in rats. SD rats aged 12 week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treatment, Sham and OVX groups. The rats were sacrificed for sample collection at week 0, week 4 and week 18 after surgical operation. Chemistries in serum and urine were measured by standard colorimetric methods and bone turnover markers were measured by ELISA kits. Bone mass and bone strength were determined using pQCT system and three-point bending tests, respectively. At week 4, OVX rats showed drastic increase in the level of urine Ca, P and DPD. At week 18, in OVX rats the levels of serum ALP, urine DPD and Ca were much higher and the level of serum Ca was much lower when comparing with Sham rats. Ovariectomy produced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ancellous BMD, total BMD and SSI of proximal tibial metaphysis rapidly at week 4 and continuously at week 18 after surgical operation. However, no marked changes of bone mass and bone strength were found in the diaphysis of tibia and femur, respectively. The current study concluded that ovariectomy induced the uncoupling of bone turnover, and the proximal metaphysis of long bone was the sensitive site for the short- to mid-term effect of ovariectomy, demonstrated as the markers of bone mass and stress strain index.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