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8 毫秒
1.
痰瘀同治话中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文刚  谢有良 《河南中医》1996,16(3):177-177
痰瘀同治话中风韩文刚河南荥阳市中医院(450100)谢有良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中风(中医)/中医病机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中风一证,起病急骤,变化多端,其病理演变过程复杂。追溯本源,多因平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阴阳失于常度,津液代谢紊...  相似文献   

2.
郑杨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6):233-233
外风与中风发病!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郑杨外风;;中风;;中医病机  相似文献   

3.
王光耀  张倩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65-1267,1280
根据中风病因病机理论多样化的趋势,我们认为中风病急性期是风、火、痰、瘀、气、虚六种因素同时作用于机体,相互影响,于分秒之间病机瞬息万变;虚为中风之本,气机逆乱为中风之基,风、火、痰、瘀为中风之邪,六种病机相兼为病,相互消长;提出“整体性、多元性、一方合多法”围攻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风病因多而复杂,但多由患者脏腑功能失调,肝肾亏虚,气血衰少,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引起昏迷,喝僻不遂,发为中风。高校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归纳为: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基本上点明了中风病的病机特点,现就其相互内在联系,略呈浅见。1肝肾阴虚气血衰少从古至今,中风病都认为与“虚”有关。如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至金·刘…  相似文献   

5.
100例中风舌象临床观察与分析黄永回,甘永荣(广西省邕宁县中医院530200)关键词中风,病机,舌象,分析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有研究表明,舌象在中医辨证治疗中风时有重要的作用[1][2][3]。为探讨中风不同时期舌象变化的规律,以...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测急性期中风患者和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中风患者的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E—SODA)和红细胞脂质过氧化物(E—LPO)值,以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以下称出血性中风)及动脉硬化性脑梗塞(以下称缺血性中风)不同病期E—SODA和E—LPO值的意义,以及与中医辨证的关系。从自由基理论探讨出血性与缺血性中风不同病期血瘀证的共性和差别及虚实程度差异的微观指标变化,为老年人中风治疗法则提供了客观依据。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急性期出血性中风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9岁,平均67.4±6.6岁;急性期缺血性中风50…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辨证论治补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风病辨证论治补要赵斌甘肃省成县中医院(742500)主题词中风/中医病机中风/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中风一病,早被列为中医内科“四大证”之首,据1986年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中风病患者多达500万人,留下后遗症者86.5%,近年来,国际范围内的中风病患者...  相似文献   

9.
风眩(高血压病)病因病机证治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探讨风眩(高血压病)病名诊断、病位、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问题。提出风眩作为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其诊断应以血压增高为主要依据,病位在血脉,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扰乱血脉为主要病机,治疗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疏通血脉为根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从痰论中风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素华 《光明中医》2010,25(10):1763-1764
中医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包含风火痰虚瘀数端,本文依据历代有关中风文献,通过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来说明痰浊在中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中风病从痰而致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性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疾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约为出血性中风的3倍,归属于中医"中风"之范畴。近年中医对缺血性中风治疗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综述如下。1辨证分型(期)治疗诸多医家基于对缺血性中风的整个病理演变过程的不同阶段的认识,针对其本虚标实的病机,多分为阴虚阳允、风痰阻络、气虚血瘀、元气衰虚等辨证施治。黄承才将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分3型辨证治疗:肝阳上亢型(26例),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总有效率88.5%;风痰阻络型(28例),用导痰汤加味治疗,总有效率88…  相似文献   

12.
着重介绍中医对中风的诊治,其要点在:(1)认真辨证和认清中风的病因和病机以便分清虚实、轻重、选好用方,实则泄之,虚则补之;酌情选用,不可拘泥。(2)对中风的病状轻重及分类要心中有底,要分别掌握厥证,证,暴脱,痹证,太阳病中风、风痉、破伤风、急风和其他的寒中、热中等而清醒地予以鉴别,不可迷惑、混淆。因古人对中风所见非一,后人曾作如下的若干归类:即①依邪中的浅深而分;②依病状的偏重不同而分,如风癔、风痱;③偏枯;④风?;⑤风孿;⑥风颤;⑦其他(如柔风、风口噤等)。(3)依发病时令分(四季可见)。(4)依脏腑官能分(如肝、心、脾、肺、肾五风)。(5)中风的病程分3段,即先兆期、猝中期、后遗期、而各期多有其特色。对中医"中风"一病的病因、病机的鉴别及分类、病程略作探讨,期能引发专家的重视和相关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周伟 《中医药研究》2010,(8):975-977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intercerebralhemorrhage,HIcH)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高血压脑出血属中医中风范畴,其病位在脑,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瘀、气五个方面。年老体衰,肝肾阴亏,阴不制阳,肝阳化风.迫血上行,发为本病;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研究进展广东省中医院(510120)邹旭,陈秀华,梅广源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西医疗法,综述缺血性中风是危害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约为出血性中风的3倍。近年来国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进展较快,现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风失语症属中医学“音哑”范畴。现代中医家对中风失语症病机认为风、痰、瘀,三者相互为因。西医学者认为失语发生的机制可能为病变本身直接破坏了语言功能区。中风失语症病机多认为肝肾精气亏虚、心脾痰浊壅阻是病机共性,风火痰瘀阻滞心神之经络扰及神明,阻闭舌窍是导致中风失语症病理因素,病变涉及五脏,而心神、肝魂、肺魄以及经脉官窍皆受损害。  相似文献   

16.
田卫卫 《四川中医》2009,27(6):31-32
探讨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提出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形成是由于脏腑虚衰、痰浊、瘀血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机为脏腑虚衰,痰瘀壅塞脑络,髓海失养,神机失用;旨在为中医防治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101例脑梗塞恢复期患者进行了中风辨证量化诊断调查。结果该病恢复期证候分布概率以阴虚阳亢最高(31,7%),其次为痰证(23,8%)、火热证(20.8%)、风证(14.9%)、血淤证(6.9%)及气虚证(1.9%)。证型组合形式复杂,计51个类型。脑梗塞者以2证组合居首,3证次之。结论用统一中医辨证量化诊断标准探讨脑梗塞恢复期病理病机,并对重视恢复期量化诊断提出了建议与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益气补肾法在老年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气虚肾亏是缺血性中风的根本病机之一;由肾虚而致脏腑气血、阴阳失调,风、痰、瘀由肾虚而生。据此病机特点,拟定益气补肾法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9.
刘耀东  孙丽萍 《光明中医》2010,25(10):1898-1898
立足中医基础理论,结合中风病临床实际,探讨中风病的病机,提出"风"为中风病的发病特点,中风先兆与始发期由风引起,中风急性期内风已息,不可轻言息风,则应围绕痰浊瘀血火,立足于活血通络化痰清热解毒通腑等,脑中风之恢复期补虚防止风起。  相似文献   

20.
浦家祚治疗中风三步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家祚治疗中风三步法济南市中医医院(250012)郭立华赵世珂关键词浦家祚中风三步治疗法老中医经验浦家祚老师从医30余载,擅长对中风病的辨证与治疗,他认为中风病的起因与虚、风、火、痰、气、血等有关,其病机关键是痰瘀互结、脉络闭阻,仅因个体差异而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